APP下载

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辅助对术后转移性胃癌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2-06-13李晓通杜红梅

系统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控制率转移性标志物

李晓通,杜红梅

1.大庆市人民医院肿瘤一科,黑龙江大庆 163000;2.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健康与护理系,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胃癌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早期胃癌在日常生活中的临床症状不明显,通常难以发现,其初期临床症状多被认为与胃炎相关,因此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发展为中晚期胃癌,增加临床治疗难度,且预后效果较差[1-2]。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全球每年新增胃癌患者数量超过100 万,而我国胃癌发病率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对国民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3-4]。 胃癌临床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 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治疗方式以化疗、靶向治疗以及放疗等方式为主,常用药物为替吉奥、奥沙利铂、伊立替康、阿帕替尼等,如何为患者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是当前临床研究热点[5]。 基于此,该研究选取 52 例于 2019 年 1 月—2021 年6 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 探讨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应用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进行诊治的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52 例,应用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对照组(26 例)与观察组(26 例)。 对照组中男 16 例,女 10 例;年龄 50~79 岁,平均(61.79±3.68)岁;病理组织检查中黏液腺癌4 例,低分化腺癌8 例,中低分化腺癌14 例;恶性肿瘤分期中Ⅱ期 6 例,Ⅲa 期 8 例,Ⅲb 期 12 例。 观察组中男 17 例, 女 9 例; 年龄 51~77 岁, 平均(61.66±3.54)岁;病理组织检查中黏液腺癌 5 例,低分化腺癌9 例,中低分化腺癌12 例;恶性肿瘤分期中Ⅱ期 4 例,Ⅲa 期 9 例,Ⅲb 期 13 例。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研究内容经伦理委员部门批准。纳入标准:患者均经过身体检查、 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术后转移性胃癌,符合《NCCN 临床实践指南:胃癌2020.V2》[6]中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预计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患者与其家属对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肿瘤者;对研究中涉及药物存在禁忌证者; 身体重要器官发生严重的原发性病变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全身感染性病症者;精神疾病者;认知障碍者;未能全程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后接受常规治疗, 选择奥沙利铂(国药准字H20051985),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剂量为 130 mg/(m2·d);替吉奥(国药准字 H20100135),用药方式为温水口服,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用药剂量, 体表面积在1.25~1.50 m2者, 剂量为50 mg/次,体表面积≥1.5 m2者,剂量为60 mg/次,均为2次/d;持续治疗2 周后停药1 周,一个治疗周期为21 d,患者需持续接受2~4 个周期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临床用药为伊立替康,具体操作:选择伊立替康(国药准字 H20123191),用药剂量为 350 mg/m2,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 药物需在30~90 min 内完成滴注,每3 周用药1 次,一个治疗周期为3 周,患者需接受4 个周期的治疗。 观察组临床用药为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具体操作:伊立替康用药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并选择阿帕替尼(国药准字H20140103),用药方式为餐后30 min 口服, 用药剂量为500 mg/次,1 次/d,一个治疗周期为 3 周,共接受 2~4 个周期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肿瘤标志物、血清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疾病控制率以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判定[7],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划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及疾病进展类型,疾控控制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稳定率。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糖链抗原242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于患者治疗前后抽取5 mL 空腹外周静脉血,对其进行离心操作,收集上层血清后,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 血清水平包括脂肪酸合酶与神经纤毛蛋白-1,在检测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同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相关试剂盒对血清指标予以检测。 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压异常、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比较

观察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比较()

组别对照组(n=26)观察组(n=26)t 值P 值癌胚抗原(ng/mL)治疗前 治疗后糖链抗原242(IU/mL)治疗前 治疗后10.14±1.07 10.07±1.13 0.229 0.819 7.21±1.01 5.09±0.98 7.681<0.001 33.46±5.71 34.01±5.68 0.348 0.729 19.36±3.31 15.12±3.18 4.710<0.001基质金属蛋白酶2(ng/mL)治疗前 治疗后133.04±18.52 131.84±18.27 0.235 0.815 62.05±8.47 55.69±7.58 2.853 0.006

2.3 两组患者血清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清水平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血清水平比较()

组别 脂肪酸合酶(mg/L)治疗前 治疗后神经纤毛蛋白-1(μg/m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6)观察组(n=26)t 值P 值12.57±4.13 12.55±4.22 0.017 0.986 6.24±2.41 3.84±2.37 3.620<0.001 20.01±2.13 20.11±2.09 0.170 0.865 13.36±1.57 10.14±1.41 7.780<0.001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近些年,在膳食结构与生活方式转变、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下,胃癌作为临床多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现持续升高趋势[8-9]。 胃癌临床治疗主要方式为手术,能够有效将病灶切除,但患者术后存在复发和转移的风险[9-10]。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多重因素影响下患者胃粘膜与胃部组织细胞出现癌变情况,进而导致胃癌,具有进展快、恶性程度高的特点,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1]。 术后转移性胃癌主要治疗方式为化疗, 药物类型通常为铂类与氟尿嘧啶等[12]。 术后转移性胃癌常规治疗中,选择奥沙利铂可以有效避免局部耐药机制, 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与水溶性,能够对DNA 链起到靶向治疗效果,加速细胞的死亡,与替吉奥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其协同作用,实现抗肿瘤效果,提升抗癌敏感性,但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常规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有限,且预后效果不佳[13];而临床上对于术后转移性胃癌的临床治疗药物较多,如何在对患者施以全身化疗的过程中,选择一种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疾病控制与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14]。 伊立替康是治疗术后转移性胃癌的一线化疗药物,类别为DNA 拓扑异构酶I 抑制剂, 可有效阻断DNA 复制与转录,诱导肿瘤细胞的死亡,并产生细胞毒性,其细胞毒性具有的时间依赖性,能够在肿瘤细胞S 期发挥特异性,进而有效控制肿瘤进展[15-16]。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属于血管抑制性药物,具有高度选择性,可有效阻断肿瘤细胞相关信号,对血管内皮增殖、转移起到抑制效果,使肿瘤细胞缺少供氧和营养通路,降低肿瘤组织血管的形成,进而改善患者肿瘤血管直径、通透性及曲折度。阿帕替尼在人体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生物利用度, 用药后的代谢速度较快,小部分能够随着尿液排出,其余药物会在4 d 内经肠道排出, 有助于提升患者耐受性[17-18]。 李磊等[19]研究中显示,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治疗, 其肿瘤标志物指标中的癌胚抗原、 糖链抗原242 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2 分别为 (5.14±1.26)ng/mL、(15.61±3.97)IU/mL、(55.23±9.33)ng/mL, 其数据均明显优于伊立替康组别。 该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癌胚抗原、 糖链抗原242 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2 分别为 (5.09±0.98)ng/mL、(15.12±3.18)IU/mL、(55.69±7.58)ng/mL, 其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在肿瘤标志物指标方面的数据与李磊等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说明联合用药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对患者病情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 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在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与血清水平,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控制率转移性标志物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晚期乳癌五大迷思与预防
安丘市2016年居民高血压病流行状况分析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
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