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2022-06-12徐媛媛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课堂活动教学设计小学英语

徐媛媛

摘 要: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对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并结合真实的具体示例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为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教学设计;课堂活动;小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3-0174-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in Upper

Primary Schools

XU Yuanyuan  (Loufeng School 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concepts, higher requirements have also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design of English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design of English teaching activities with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and explore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eaching activity design in combination with real specific examples, injecting new vitalit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y design for the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Keywords】Instructional design; Classroom activitie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課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是英语教学的追求。

1.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是课堂活动的生命线,是课堂活动的基础和起点。教学活动设计的策略主要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需求、设计教学策略和开展多元教学评价四个方面。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目标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对于教学活动的理解,不能简单地关注“活动”,要清楚地认识到活动背后的“教学目标”。因此每次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之前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式。教学目标不仅重要,更要“明确”。教学目标越明确,越容易指导学生,也越容易实现。在执教中,笔者同所在备课组的教师一起协商、共同制订备课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之后,笔者提前预想学生在不同活动下的反应情况,并设计部分教学活动的替代计划,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笔者根据实际上课情况及时反思和总结。所以,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每一节课都是笔者经过反复调整的结果。

(2)分析教学需求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要把握学习者的基本情况,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学习需求。

第一,了解学生情况,知己知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接手新班之前,笔者通常会做两方面的功课。一是从班级整体出发,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包括班风班队、班级文化、学习状况和男女比例等,这是对班级情况的基本了解。二是从班级个体出发,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包括先前的学习状况、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等,这是更高层次的详细了解。笔者会通过事先设计的多种测试题和访谈来了解学生,测试题涵盖学习动机、学习气质及学习困难等多方面。复杂抽象的测试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测试题目呈现出来,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第二,关注学生水平,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直倡导的教学理念。通过先前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处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已有所分化。在笔者教授的班级中,将近一半的学生(称之为A)学习能力较强,能够较快理解学习内容,而相同的内容另一半学生(称之为B)时常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缺乏学习兴趣等原因导致理解较慢。刚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笔者会多照顾一下B,力图把知识点讲清楚,帮助他们掌握。但是随后发现,在讲解的过程中,已经学会的A开始做小动作,因为他们对已掌握的内容已缺乏兴趣。一边是还没听懂的B,一边是已经掌握的A,课堂呈现对立局面,也让笔者处于矛盾且尴尬的境地。后来在相似的情况下,笔者尝试让A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讲给B,一来帮助B理解学习内容;二来锻炼了A的语言表达能力,解决了教学进度不一致的矛盾,效果甚佳。最后,综合个人意愿和学习能力,笔者进行班级“师徒结对”活动,安排学生两两结合,一位小教师带领一位小徒弟,既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也发挥了同伴互助的作用,高效实行“因材施教”。这件事让笔者真切感受到学生的差异性,相同的教学内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消化不了”。在实际教学中,基于对学生的认识,教师除了自身可以帮助“吃不饱”的学生“加餐”,帮助“消化不了”的学生“促消化”外,还可以提供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已掌握的学生去给未掌握的学生讲解,解决了“消化不了”的问题,此外通过自身讲解帮助别人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自己的发展。

第三,重视学生需要,获得信赖。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倡导在教学中教师要观察学生是否缺失某种需求层次,并尽可能提供缺失的某种需求。班级一位学生的故事让笔者深受启发。她是一个很安静的女孩子,不愿与他人交流,最大的乐趣就是在课间摆弄自己手里的卡通人物。笔者发现后,主动找她谈心,三言两句便触碰到孩子深埋心底的脆弱。笔者了解到,女生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平时很少有时间陪自己,甚至一周见不到一面。这让她很难过,她开始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笔者看透了她的内心,开始对她进行正确指导。笔者告诉她,“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他们必须有所舍弃。我们慢慢长大了,应该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此外,笔者还联系了女生的家长,告诉他们孩子的想法,建议他们多关注和关爱孩子。谈话之后,她变得活泼起来,愿意跟周围同学讲话了,有说有笑。在自己失落无助的时候,教师对自己的一丁点关心都让自己觉得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那种幸福的感觉不是高分能换来的,而是填补了心里的空缺,给了一丝心里依靠。想必这种幸福的感觉她也经历了。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缺失的某种需求,关注学生的需求,提供一种感情寄托和心理依靠,获得学生的信赖。

(3)设计教学策略

环环相扣、独特新颖的教学活动应该完整地贯穿在整个课堂中,确保整堂课有序进行,层层深入。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可以分为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两方面。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遵循两大原则,即有输入有输出、先输入再输出和层层递进、环環相扣。

第一,有输入有输出、先输入再输出。所谓有输入有输出,是指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既要设计为学生输入知识的活动也要设计为学生输出所学知识的活动;并且在活动顺序上要先输入后输出,因为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条原则始终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遵循这条原则选择适合的教学活动,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地设计教学活动,避免任意教学活动的僵硬堆砌。

第二,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所谓层层递进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之间是由简至繁、由易至难、层层递进的关系,而且各项活动之间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的。在笔者教授的六年级写作课堂上,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在此之前,笔者已将思维导图简单介绍给学生,学生对其产生初步认知。在课堂上,首先,笔者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读一篇文章。其次,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认为能够反映本篇文章内容的五个关键词。再次,与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并在小组内确定三个最终的关键词。最后,根据小组形成的关键词确定作文主题,进行构思,由词到句,由句成章。这节课设计的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先前介绍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单词整理,让学生对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从关键词到主题句再到整个文章,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此外,写作是输出性活动,在学生进行写作前,笔者要求学生阅读文章,丰富学生相关主题的知识背景,从而为学生的写作作铺垫,这一点则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中有输入有输出,先输入再输出的教学原则。

(4)开展多元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对于教师评价,笔者强调评价的针对性。课堂中针对学生的表现,在给出评语的基础上要指出缘由,切勿给出千篇一律的“Good”而草草了事。教师不仅要体现评价的主导地位,更应引导学生进入评价体系中。对于小组评价,笔者强调评价的全面性。课堂上每完成一个任务,小组成员内部先进行交流和分享,丰富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会根据各组交流的状况进行总结,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补充,及时反馈。对于自我评价,笔者强调评价的有效性。在教学中,笔者以礼拜为周期,让学生写本周的收获感悟和不足之处,对学生的收获进行鼓励,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

2.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建议

笔者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认识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应注意以下问题。

(1)提前告知活动目的,消除疑惑

在进行一项教学活动之前,务必把该活动的目的告知学生,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做。在一次学生的冥想静思环节,学生只要求静下心来思考收获,反思自己的不足,却未被告知该活动是为了写周反思做准备。刚布置完任务,也有学生对活动目的产生疑问,但并未得到准确的回应。结果,在活动结束时,只有个别同学能对当天的学习有所反思,甚至有学生反馈说当时脑袋里什么也没想,只是闭目养神了一会儿。可见,为写周反思而设计的静思冥想活动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后来对该活动进行反思才发现,是因为在活动开始前就应该告知学生开展该活动的目的,让学生有目的地完成任务,消除他们的疑惑。

第一,学会“抓紧”,学会“放手”。一边要求“抓紧”一边要求“放手”,看似矛盾,实际上是对课堂管理方面的不同要求。学会“抓紧”,作为教师要紧紧抓住的是对学生课堂的把控;学会“放手”,作为教师要适度地放开学生放开课堂,尽量避免僵硬的控制。学会“抓紧”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角色。不管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发挥,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在课前进行备课,设计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把控课堂的管理;学会“放手”则要求教师切实充分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当下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可是实际教学中,教师仍在舞台上唱独角戏。教师讲课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课听得稀里糊涂,“以学生为中心”只是泛泛而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实行班级“师徒结对”活动,知识掌握扎实的学生给未掌握的学生讲解,彼此共同成长。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师适度放开学生和课堂,不仅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进行合作学习的习惯。学会“抓紧”的同时学会“放手”,考察的是教师的教学技能。

第二,传授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授予学生知识固然重要,然而对学生来说,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大多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方法的讲解。在学生的周反思中,有学生反映说“教师一直强调学习要掌握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但是,他从来没说是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学习方法”。可见,一方面学生渴望学习方法的获得;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在学习方法的传授方面有待加强。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教授学习内容的同时,更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弥补平时教学的不足。例如,在单词教学中,在教会学生识记和使用的基础上,为学生拓展音标记忆法、谐音记忆法、联想法等多种方法,避免死记硬背;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实际题目引导学生反思错误的做题习惯、总结做题方法,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2)明确教师身份,游刃有余

教师职业有多种角色,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复杂易混。教师要明确教师身份,游刃有余。笔者刚步入工作岗位时曾思考,以后的自己会是一位有威严的教师,还是一位有亲和力的教师。之前笔者认为,威严和亲和力是无法并存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只要明确教师身份,游刃有余,两者是可以并存的。一方面,教师要树立威信。教师就要有教师的威严,如在课堂上,对于破坏课堂秩序、嬉笑打闹的学生就要严肃处理;如果教师缺乏威信,无法把控课堂,自然不会对学生形成威慑。另一方面,教师要有亲和力。因为一贯严肃冷漠的教师往往不受欢迎,这种亲和力给学生亲切的感觉,有利于学生管理;但是这种亲和力也要有所控制,如在课下可以与学生聊天交心,但不适合在课堂上与学生打打闹闹、不分你我。教师要保证威严与亲和力两者的平衡,倾向于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教师的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的教学活动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所必需的,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教师只有关注学生,关注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沈佳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动教学设计小学英语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小学初级汉语课堂活动设计思考与实践
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