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一中 书香校园
2022-06-12蔡园园
蔡园园
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南召县城关二初中教育集团、南召县太山庙乡第一初级中学立足学校实际,决定启动实施“德润一中·书香校园”的“新时代·新德育”学校德育行动,逐步搭建起具有完整体系、鲜明导向、丰富内容、灵活形式的德育平台,为学校德育工作打造一把能够打开学生心锁、走进学生内心的“金钥匙”。
一、建立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
学校成立以校长、书记史国伟同志任组长、党支部副书记王付军同志为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德育中心、教务处、文宣中心、班主任、语文老师、道德与法制教师、历史老师为主要成员的领导小组,从学校→德育中心→教务处→班主任→科任教师形成完整的德育体系,努力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全体系育人,推动学生成长为勇于担当的优秀人才。
二、搭建新型德育工作平台
学校拟以学校功能教室主要德育活动场所,以“德润一中”谈话、宣讲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实现“‘德润一中’是个框,德育活动往里装”的活动目标。
1、用传统文化擦亮学生人生底色。
(1)、充分挖掘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学校的“三风一训”、“八礼四仪”、教学楼(八正道、新八德)、宿舍楼、宣传板面等部位的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网上和资料上查找有关内容的内涵、意义等,然后交流分享内容,分享到舞台上,直播到家长群,实现家校共育、共学。通过朗读、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让校园文化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和学生产生共鸣,成为会“说话”的校园文化。
(2)、挖掘、整合课本和学校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读本》资源,以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基于学生道德养成、社会责任教育为目标,坚持以“书香养德”读书励志为载体,着力打造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直指心灵的新型德育活动。
(3)、通过传统戏剧的观看、欣赏,体会,用直观的舞台行动、鲜活的人物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的感情色彩来传播真、善、美,引起学生的精神共鸣,达到感染人,启发人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教育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4)、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声、小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通过对相声、小品的欣赏、品味,进而创作、表演(含课本剧),创新传播方式(抖音、微视频、西瓜视频直播形式),寓教于乐,在喜闻乐见的相声、小品节目里完成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们更愿意去了解节目背后的故事,让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及教育意义,能够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深入人心,从被动到主动,让思政教育更亲近学生,更富有实效。
(5)、利用重大节日宣讲会,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深化素质教育,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民俗习惯等,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2、用红色文化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以达到教育青少年继承先辈遗志、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目标。
(1)、构建“红色思政课堂,播撒爱国种子”的德育课程。
通过感性认知、启迪励志、实践感悟等一系列的活动对学生实施红色思想的浸润。
(2)、开展“走长征路,树爱国情”网络学习活动。沿着红军长征的道路,按照时间节点观看相关的影片和视频,挖掘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形象、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诵读伟人诗词等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革命战争的艰苦历程,体会到革命先辈的优秀精神品质,明白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和平。同时培养了广大同学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的“长征精神”。
3、用“成就”和“战疫”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①、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展览,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实现伟大跨越的历史过程,展现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深刻揭示了新中国70年巨变背后的深刻道理。
②、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战疫”,为深入开展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工作提供了鲜活的事例与素材。在进行防疫知识教育的同时,充分挖掘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战疫这一重大事件中的德育元素,面向全校学生加强四个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规则教育、感恩教育。
4、用课程育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要求教师给常规课堂注入激情、活力、兴趣、幽默和对生命的尊重,注入学习的精气神,注入一种推动学生生机盎然地去学习的力量,打造具有“引力场”、“思维场”、“情感场”并最终走向人的“生命发展场”的魅力课堂。力争做到力争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任课教师在承担知识传承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德育任务,要深入挖掘学科内在的德育因素,每节课都要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并积极创设適合学生的德育教育情境,将德育目标落到实处,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