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教师应答行为研究
——基于新手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对比

2022-06-11任秀琼黄碧玲

惠州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优秀教师新手差异

任秀琼,黄碧玲

(莆田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和表现,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的互动”[1]。《3-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指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2]。两部重要学前教育文件都强调教师对幼儿的应答行为。应答行为,有些学者也叫“理答行为”,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的反应与处理,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评价行为[3]。教师积极有效的应答能够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语言等多方面的发展。学前语言领域的集体教学指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早期阅读和文学活动五种活动类型的集中教学活动。集体教学过程以师幼互动为介质,教学问答为载体,教师提问幼儿,幼儿进行回答之后,教师对幼儿回答的情况进行评价与反馈。这一过程包含三步曲,教师诱导、幼儿反应、教师应答,这三步曲组成一个不断循环反复的互动过程[4]。

能否敏锐察觉活动中幼儿的需要,并用适宜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体现。研究发现,新手教师其师幼互动水平低于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新手教师和优秀教师在应答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①?相比而言,优秀教师在应答行为上有哪些特点?新手教师应当如何使自己更快成长为优秀教师?这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假设:在语言集体教育中,新手教师应答的水平和质量普遍比优秀教师低。通过研究结果,具体分析教师应答行为的差异情况,为新手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适宜的教育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针对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应答行为,因此在选择研究对象上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莆田市某省级示范幼儿园,依据对新手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定义选择七名新手教师(入职不满三年)、三名优秀教师(入职十年以上)以及四名国内优秀教师②(采取观摩视频资料的方法)共计14 名教师(图表T1-T7为新手教师,T8-T14 为优秀教师)14 节不同类型的语言集体活动课,具体信息如表1。

表1 研究对象及活动内容的基本信息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自然情境下观察并记录新手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应答行为。在征得研究对象的同意下,对七节新手教师和三节优秀教师不同类型的语言活动进行录像;搜索网络四节优秀教师的语言活动视频,构成新手教师、优秀教师各七节同类型的教学活动视频;通过观摩视频进行分析,主要考量教师应答行为的次数与手段、应答的类型与水平、应答时关注的对象指向及应答时的情感特征。最后采用SPSS19.0 对14 节语言教学活动的1052次课堂应答行为进行描述统计、t检验,得出研究结论。

三、研究结果

整理和分析14个活动教学视频,观测到共1052次应答行为,其中新手教师的应答行为483次,优秀教师的应答行为569次,应答频次符合科学研究要求。

(一)应答行为的总体描述

1.应答的手段与次数。从表2 可知,每个教学活动的应答次数并不相同,范围在53~123次之间,应答频率为2.13~3.58 次/分;两类教师都以言语为主要应答手段,综合应答较少,但整体上,优秀教师的言语、非言语综合应答次数高于新手教师。

表2 新手教师与优秀教师应答频数和频率的统计分析

2.应答的类型。教师在应答幼儿时可能会使用一种或多种应答类型,只要应答时出现任何一种类型都计算为一次。如果其中一种应答类型不明显,则统计其中最主要的应答类型,具体以统计数据为准。

根据表3 所示的各种应答类型数据,新手教师和优秀教师在使用简单重复、具体赞扬、简单否定、提示、追问、结果式启发、代答、忽视这几种方式上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在使用重组、简单肯定、纠正指导、过程式启发和命令式应答上差异性显著(p<0.05),另外积极忽略和调控式应答出现的次数较少,不具备显著差异。

表3 新手教师与优秀教师应答类型的统计分析

(续表3)

从使用应答方式的频次上来看,新手教师喜欢使用简单重复、重组、简单肯定或浮夸赞美、简单追问、结果式启发等应答类型。而优秀教师更多地使用重组、具体表扬、提示诱导、深入追问、过程式启发等方式应答。

3.应答的对象。根据表4 所示,在应答对象的人数指向上,新手教师和优秀教师都倾向于应答个体幼儿,其中新手教师应答部分幼儿比优秀教师多。在应答对象的位置指向上,新手教师应答前排和中间的幼儿占比较大,而优秀教师应答四种位置指向上较稳定。新手教师应答性格外向的幼儿比较明显,占61%,在能力指向方面,应答能力较强的幼儿占比49%。优秀教师在应答对象的性格指向和能力指向上比较平均,没有明显的偏向。

表4 新手教师与优秀教师应答对象的统计分析

(续表4)

4.应答的情感。如图1 所示,新手教师和优秀教师在应答时大部分都伴随积极的情感,分别占比77.43%和90.51%,都较少使用消极情感。但新手教师的消极应答仍比优秀教师多,占比1.66%,且优秀教师的消极应答为零,此外,新手教师应答时的中性情感比优秀教师多,分别占比20.91%和9.49%。

图1 新手教师与优秀教师应答情感分析

(二)应答行为的差异分析

1.应答的手段和次数。根据表5 的差异检验分析,在应答手段上,言语应答上两类教师使用比重都较高,但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使用多种应答手段结合方面(即言语和非言语应答结合),两类教师存在差异性显著(p<0.05);两类教师的应答次数和应答频率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优秀教师的平均应答次数和应答频率比新手教师高。

表5 新手教师与优秀教师应答频率和次数的差异检验

2.应答的类型。依表6,教师应答方式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又有更精细划分。为便于统计,根据应答类型对师幼互动的拓展延伸性和对幼儿思维的促进程度将所有应答类型分为低水平和高水平,借此统计两个等级数据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新手教师和优秀教师在应答类型的低水平和高水平方面差异性显著(P<0.05)。从表6计算可知,在所有低水平应答中,新手教师占比76.4%;在所有高水平应答中,优秀教师占比79.1%。由此可知,新手教师使用低水平应答上比优秀教师更显著,优秀教师使用高水平应答上比新手教师更显著。

表6 新手教师与优秀教师应答质量的差异检验

3.应答的对象。在应答对象上,本研究主要关注教师对部分幼儿、位置靠边和后排、性格内向和能力较弱幼儿上的应答差异。

根据表7,新手教师和优秀教师在应答部分幼儿、位置靠边和后排的幼儿,性格内向的幼儿、能力较弱的幼儿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新手教师容易忽视性格内向或能力偏弱的幼儿,不能公平对待幼儿。

表7 新手教师与优秀教师应答对象的差异检验

4.应答的情感。根据表8,新手教师和优秀教师在使用积极情感时P 为0.059,差异性不显著,说明两类教师都能用积极情感应答,在与幼儿进行正向互动上是一致的;在累计中性情感和消极情感后上进行两类教师的差异性检验,发现存在非常显著差异,t 值为3.59(P<0.01),如表8所示。说明,两类教师在使用中性情感和消极情感上是存在差异的,在应答时新手教师使用消极的情感态度会更频繁。

表8 新手教师与优秀教师应答情感的差异检验

四、结论与分析

(一)优秀教师具有更丰富的应答手段

表2数据表明,优秀教师平均应答频数为53~123次,应答频率为2.4~3.58 次/分,新手教师对应的是56~82次,2.13~3.14次/分。表5数据显示,两类教师在应答频数、频率上没有差别。表2显示,尽管在每个活动应答总频数和每分钟应答次数上,优秀教师都略高于新手教师,但表5 数据表明两者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不管是新手教师,还是优秀教师,都能基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幼儿发展需求,积极营造互动环境,推动活动深入开展。教师的应答可以引导幼儿深入探究,促其认知发展[5]。在应答手段上,两类教师有着显著差异。优秀教师和新手教师都倾向于言语应答为主、非言语应答为辅,但优秀教师非言语应答手段明显优于新手教师,也就是说,优秀教师在言语应答基础上,更善于结合非言语应答手段对幼儿进行更为多样化的回应。换言之,优秀教师在肢体动作、表情的运用数量上远高于新手教师,他们能够通过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非言语应答去强化幼儿对教学的参与。相比之下,新手教师运用非言语应答手段稍显匮乏。他们更在意用自己的口头言语来应答而忽视了非言语应答的作用[6]。

(二)优秀教师具有更高品质的应答行为

根据表6 两类教师应答类型的差异分析,新手教师与优秀教师在应答水平的高低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所有低水平应答中,新手教师占比76.4%;在所有高水平应答中,优秀教师占比79.1%。由此可知,新手教师使用低水平应答上比优秀教师更显著,优秀教师使用高水平应答上比新手教师更显著。表3 可以看出,新手教师在使用不同应答类型上,更倾向用简单重复、简单肯定、简单追问和结果式引导等低水平应答。新手教师常用的评价过于简单,经常使用“嗯”“很棒”“不对”等,或者简单重复幼儿的回答,没有进行修饰。教师无效的重复和肯定,使得幼儿很难从中得到有用的价值和信息,不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部分新手能够意识到启发引导的重要性,但更倾向为了引出答案而追问,难以引起幼儿的积极思考和探索。相比之下优秀教师的应答方式更丰富,如具体表扬、梳理总结、深入追问等高水平应答方式。优秀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能够给予幼儿思考的空间,并及时追问、层层诱导,从而推动活动的发展,引发幼儿更深层次的思考[7],换言之,优秀教师具有更高品质的应答行为。

(三)优秀教师在应答时关注对象范围更广

幼儿园语言教育是面向全体幼儿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每个个体的语言发展。由于各个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教师要关注不同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和表现,因人而异进行针对性指导。表4、表7 显示,从两类教师在选择应答对象的对比中,新手教师倾向于选择位置相对靠前且中间的幼儿,占比82%,与优秀教师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对能力弱、性格内向的对象的应答则显著低于优秀教师。由于集体活动的性质、幼儿人数和空间场地的限制等原因,新手教师容易关注自己眼前的幼儿,对于远离视线的幼儿关注不足。此外,为了顺利地开展活动,新手教师更愿意选择性格活泼外向和能力强的幼儿,分别占比49%和61%,这些幼儿更容易沟通且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一些新手教师向全班幼儿提问后,没有选择指定的对象来回答问题,任由幼儿直接抢答,而抢答的那些幼儿大部分是能力强、表现力突出的幼儿。这就造成了在与幼儿互动时,经常是教师与“部分”幼儿的互动,从数据表明可知,他们应答部分幼儿占比20%,与优秀教师的8%存在较大差异。相比之下,优秀教师在应答时关注对象的范围更大,能够及时关注那些害羞内向,能力弱的幼儿,以及位置较偏的幼儿,给予他们同等的机会,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8]。

(四)优秀教师应答时更倾向用积极情感

图1、表8表明,在集体教学中,教师应答体现的情感中,积极情感占比最高,两类教师没有显著差异。可以推断,两类教师都能关爱幼儿,以友好的态度回应幼儿。但是新手教师应答时还存在消极的情感,出现的次数为8,而优秀教师出现消极应答的次数为0。此外新手教师应答时出现中性情感的次数为157,优秀教师的为4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新手出现非积极情感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在面对人数远超自己的幼儿群体时,希望自己处在一个掌控的位置,一旦出现纪律问题,新手教师就容易情绪失控。另一方面是新手教师希望教学能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的,所以在应答时更多地是期待正确答案。一旦出现预设之外的情况,常常会伴随不友好的态度。究其根由,是因为新手教师教学经验和应答智慧不足,难以自如应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另外,对语言活动的内容和流程不熟悉,对幼儿的反应和需要不能很好把握。相比之下,优秀教师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能力来掌控教学中幼儿的“不按常理出牌”的突发事件,因此,应答中体现出来的情感相对稳定、正向。

五、给新手教师的建议

从教师应答行为的研究来看,新手教师与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很大的差异。新手教师如何提高互动的质量,如何更好地回应幼儿,关键在于建构完善的教学行为体系。笔者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角度,为新手教师提出专业发展建议。

(一)强化科学应答意识,构建有效应答行为

有效应答可以推动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应答意识是应答行为发生的前提。新手教师应当强化科学应答意识,充分认识教师优质的应答对幼儿思维的深入、拓展的积极作用。就此,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应营造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创造幼儿语言表达的机会,同时更包容地接纳幼儿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认知或偏颇的理解,保护其积极性。对于预设之外的回答,不应只是简单的漠视或否绝,简单的肯定或者随意敷衍,而应进行更灵活的引导与梳理,从而推动更深层次的师幼互动和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只有充分认识教师应答的价值,才能树立科学的应答意识,从而构建教师的有效应答行为。同时,应当认识到,应答不是只有言语一种方式,还有肢体、表情、眼神、手势等多种方式。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新教师需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应答手段,除常用的言语应答外,综合应用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言语方式对幼儿作出回应,如,可以与幼儿对视,或者采用肢体动作如击掌或者拍手等对幼儿进行回应。

(二)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提升应答水平

新手教师应答难于达到优秀教师水平,更多原因在于新手教师经验积累和训练不够。他们在很多方面并不熟练,需要花精力去完成教学进程。完成教学进度就需要消耗新手教师大量的心理能量,他们很难同时去分析学生的表现并作出细致应答[6]。因此,应答水平的提升需要教师不断积累教育经验。反思是经验增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是提升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9]。反思是察觉自己应答特征、提升应答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反思,不断积累自己应答经验。“经验就像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怎样做,使教师在回应的时候显得更加熟练而沉稳。”在反思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高级应答方式的有意识练习。如梳理提升、提示诱导、深入追问等多方法[10],都是较理想的应答方式,能有效提高应答的效果。把握应答时机、灵活应用合适的应答方法,如梳理提升,是教师对幼儿不完整或表述不切主题的回答进行整理重组,以使幼儿的理解更完整、明确并形成准确的概念建构。新手教师要有意识加以应用练习。

(三)树立科学儿童观,实现面向全体的师幼对话

在集体教学中,教师拥有相对优势的话语权,会根据自己的偏爱分配幼儿的话语机会,教师偏爱的对象一般是“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听话的学生、长相好看的学生、家庭条件好的学生”[11],那些能力弱的或者规则意识弱的等幼儿往往被歧视、边缘化。应当认识到,幼儿与教师一样,都是独立个体,都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权利,也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话语分配。因此,教师要树立科学儿童观,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着眼全体,赏识每个幼儿,尊重和接纳幼儿的现有水平,利用灵活巧妙的应答,来营造平等对话的话语情境,诱发幼儿主动参与对话;同时,增强自身的公平意识,合理关注话语分配,通过多环境的创设、多层次的提问或者多样化的应答方式,如通过U形座位安排,实现视觉和空间上对幼儿的均衡关注,通过让幼儿分组讨论,或者以接力的方式轮流发言等方式,让“不敢说”“不好意思说”的幼儿也能得到较多的表达机会。

(四)营造温馨语言氛围,实现正向情感应答

新手教师与优秀教师都能以正向情感回应幼儿,说明两者在尊重儿童、激发幼儿回答积极性上都有共识。由于实践经验的欠缺和教育机智的不足,面对突发状况,新手教师会出较更多的负向应答。在语言集体教学中,教师应学会管理自己情绪,沉着应对课堂情况,对预设外的事件也能冷静、理智对待,营造温馨语言氛围,实现正向情感应答。对于新教师来说,这并非易事,这对教师在观念上和能力上都有要求。首先,观念上,教师应接纳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允许幼儿独特的表达方式,允许其按照自己的思维和方式与外界进行沟通。教师应当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多包容、肯定、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让幼儿有欲望说、有胆量说、有兴趣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其次,在能力上,教师也要发展自己的教育智慧,以不变应万变,有能力有智慧接住幼儿抛出的问题,并敏锐察觉隐含的教育价值与契机,在认可幼儿的同时,利用应答策略,对问题进行重组、提升和梳理,厘清或重申观点,从而拓展师幼互动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教师应答行为作为教学行为之一,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关键所在。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积极有效的应答行为能够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丰富幼儿的思维。作为新手教师,应当重视应答在幼儿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努力学习应答技能。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缩小与优秀教师的差距,成为一名具有优秀“对话能力”的专业型教师。

注释:

①本研究中,新手教师指入职不超过三年的幼儿教师,优秀教师指入职十年以上的幼儿教师。

②本研究中的四位国内优秀教师的视频公开课:应彩云,上海市特级教师,中班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张峰,河南郑州市示范幼儿园园长,大班绘本故事《獾的美餐》;林琳,上海市本溪路幼儿园,小班绘本故事《报纸上的洞》;姚容,南京海桂花城幼儿园,大班听说游戏《金锁银锁》。

猜你喜欢

优秀教师新手差异
相似与差异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可能
——记全国优秀教师朱阿娜
找句子差异
新手如何练马拉松?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碰撞:知名作家与新手司机
新手速来围观 养猪到底行不行?
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