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导致的地区间虚拟水消耗与增加值收益的不公平交换
2022-06-11吴三忙李善同
郑 洁,吴三忙,李善同,李 莉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10)
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实现了快速发展: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12 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2019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已达世界货物出口额的13.2%[1];2001—2019 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年均增长13.5%[2]。中国通过快速增长的出口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出口带来的经济成就也伴随着大量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大量污染的排放[3-5]。“虚拟水”(VW)是生产商品时的耗水量,是隐含在贸易商品中的水[6]。中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虚拟水出口的大国[7-10]。中国不仅人均水资源贫乏,而且水资源南北差异较大,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短缺。2019 年,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 077.7 m3/人,而北方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 876.2 m3/人[2]。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8]。探讨中国出口导致的地区间增加值收益和虚拟水消耗的不公平性交换对于科学制定中国水资源管理政策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综述
以往关于贸易对中国各地区水资源影响研究主要关注国内贸易导致地区间虚拟水流动。Dong 等[11]和Chen等[12]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IRIO 模型),发现国内贸易中,GDP 较高或快速发展的省份虚拟水流量较大,如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和新疆等。Zhang 等[13]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 模型),评估了中国贸易中隐含虚拟水的规模,发现2007 年国内贸易中隐含的虚拟水大约是中国出口中隐含虚拟水的两倍。Cai等[14]基于MRIO模型,对2002、2007 和2012 年中国的取水再分配进行了评价,发现区域间贸易中的虚拟水占总取水量的比例有所增加(从20.1%增加到40.5%)。Feng 等[15]运用MRIO模型评估了黄河流域与中国其他地区之间的虚拟水流量,他们的结果表示黄河流域外消费活动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构成了压力。Jiang 等[16]采用MRIO 模型,对中国国内贸易导致各省份水资源消耗压力进行了评价,发现新疆、河北和宁夏等是净虚拟水输出地。
在国家层面,以往的研究表明,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出口了更多的虚拟水[9-10]。在全球供应链中,由于中国水密集型产业多、节水技术不佳以及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中国为其他贸易国提供了大量的水密集型产品[7-10]。在中国省份层面,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各省份贸易消耗当地水资源的角度考察公平性,没有从出口省份与提供中间产品省份交换虚拟水与增加值的角度考察公平性[11-16]。对出口导致的虚拟水消耗和增加值收益不匹配的量化分析,可以从不同视角研究出口导致中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间货物交换的影响。通过从各省份出口交换虚拟水与增加值的角度考察公平性,可能会揭示虚拟水沿着国内供应链转移存在的问题,也可能会进一步揭示在省级和部门级的虚拟水和增加值的错配。
投入产出模型常用来量化贸易对交易国家或地区间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如二氧化碳[17-20]、大气污染[21-22]、水资源短缺[23-25]和公众健康[26-27])。文章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中国各地各部门耗水量数据及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各地出口导致的区域间虚拟水消耗和增加值收益情况,分析了中国6个主要沿海省份出口贸易导致各省份虚拟水消耗和增加值收益的交换情况,讨论了两个典型省份部门出口导致各部门虚拟水消耗和增加值收益情况。此外,还通过虚拟水与增加值公平指数(VA 指数)对中国各地通过出口交换的增加值收益和虚拟水消耗是否公平进行了探讨。
2 方法和数据
2.1 模型与方法
利用中国各地区各部门的耗水量和增加值数据,基于MRIO模型研究中国各地各部门出口导致各地各部门间的虚拟水和增加值流动情况。MRIO模型是一种能够研究参与出口贸易的多地区多部门中间产品的流动往来的经济数学模型[28]。价值型MRIO表的每一行平衡等式为:
式(1)中,假定有m个地区和n个部门,r和s表示m中的地区,i和j表示n中的部门。表示r地区i部门的总产是中间投入系数,表示r地区i部门为s地区j部门的单位产出提供的中间产品量。出是r地区i部门为s地区部门j产出提供的中间产品量。指r地区i部门的产品在s地区的最终消费。代表r地区i部门的最终出口产品。的矩阵,x、yd和ye分别表示的向量,式(1)可表示为:
x=Ax+yd+ye(2)
式(3)通过式(2)合并同类型得到。其中,I是单位矩阵,(I-A)-1称为Leontief逆矩阵。
x=(I-A)-1×(yd+ye) (3)
为研究各地各部门出口消耗的虚拟水和拉动的增加值情况,将yd从式(3)中移除得到式(4)。式(4)中,xe是因为各地区各部门出口发生的总产出向量。
xe=(I-A)-1×ye(4)
式(5)和式(6)分别用来测算出口消耗各地区各部门的虚拟水和拉动各地区各部门的增加值,通过式(4)得到。式(5)和式(6)中
用A表示分别是各地区各部门用水强度向量和增加值系数向量分别表示r地区i部门单位产出消耗的用水量和拉动的增加值,分别是r地区i部门生产导致的耗水量和增加值。用列向量加上符号^表示由向量构造的对角矩阵。
具体而言,s地区各部门出口商品消耗r地区各部门的中间商品,导致r地区的虚拟水的消耗量Wrs和拉动r地区的增加值Vrs可用式(7)和式(8)计算。fr、dr分别表示r地区用水强度和增加值系数,而其他地区数据为零;yse表示s地区出口,而其他地区出口为零。当s=r,式(7)和式(8)计算的是s地区出口,本地生产中间产品消耗的虚拟水和拉动的增加值,这时Wrs和Vrs是s 地区直接消耗的虚拟水和直接拉动的增加值;当s≠r,式(7)和式(8)计算的是r地区通过跨地区供应链为s地区出口提供中间产品发生的虚拟水消耗和拉动的增加值,这时Wrs和Vrs是s地区出口间接消耗的虚拟水和间接拉动的增加值。
文章定义了地区相关的虚拟水、地区相关的增加值,以及出口相关的虚拟水和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地区相关的虚拟水和增加值是地区因国家出口消耗虚拟水和拉动增加值。出口相关的虚拟水和增加值是地区出口商品导致的国家虚拟水消耗和国家增加值收益。r地区相关的虚拟水Wr和r地区相关的增加值Vr用式(9)和式(10)表示为:
s地区出口相关的虚拟水Wts和出口相关的增加值Vts可用式(11)和式(12)表示为:
通过虚拟水与增加值公平指数来反映各地虚拟水消耗与增加值收益交换的差异,即VW‑AV 指数(以下简称VA 指数,单位:kg/元),如式(13)所示。VArs表示r地区为s地区出口提供中间产品,换取每一元增加值流入的虚拟水流出量。
2.2 数据来源
使用投入产出数据为2002、2007、2012 和2017 年中国30 省份42 部门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29-32](未包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由于中国投入产出表每五年发布一次,2017 年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是目前能利用的最新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考虑到各年份的部门划分一致,将42部门MRIO表合并为28部门MRIO表(表1、表2)。
表1 中国30个省份及所属地区划分
中国各省各部门的耗水量除了农林牧渔业耗水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8、2013、2018)可直接获取外[33-36],第二产业各部门和第三产业各部门耗水量没有可直接获取的渠道。借鉴Chen 等[12]计算中国各省第二和第三产业部门耗水量的方法,中国第二和第三产业各部门总耗水量除以各部门总产出再乘上各省各部门产出,再用各省第二和第三产业实际耗水量修正各省第二和第三产业各部门耗水量,即乘上各省第二和第三产业实际耗水量与测算各省第二和第三产业耗水量的比值。2002年,中国第二产业各部门总耗水量可以从《中国环境年鉴》(2003)获取[37];2007 和2012 年,中国第二产业各部门总耗水量可以从《中国环境统计年报》(2007、2012)获取[38-39];由于缺乏数据,假定各行业单位增加值耗水量不变,2017 年使用中国环境统计年报中2015 年中国第二产业各部门总耗水量[40],2017 年各产业增加值除以2016 年与2015 年价格指数,再乘上2015 年单位增加值耗水量,2015 年各行业增加值采用投入产出表中2012 年各行业增加值乘上2012、2013 和2014 年的价格指数。各省第二和第三产业实际耗水量可以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8、2013、2018)获取[33-36]。
表2 MRIO表28个部门
中国第三产业各部门总耗水量和各省第三产业的总耗水量除了2002 年中国第三产业各部门总耗水量从《国民经济部门水资源消耗与水投入系数的投入产出分析:2002年投入产出表研究报告系列之五》中可获得[41],中国第三产业各部门总耗水量和各省第三产业的总耗水量没有可直接获取的渠道。各省第三产业的总耗水量通过从各省的总耗水量中减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家庭的用水量得出。各省的总耗水量可从《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3、2018)获得[33-36]。各省家庭用水量由中国家庭总用水量乘以各省人口在中国人口占比得到。2007 和2012年中国家庭总用水量从2007 和2013 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获取[42-43];由于2017 年数据缺失,使用2015 年中国家庭总用水量从2015 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获取[44]。由于只能获取到2002 年中国第三产业各部门总耗水量,其余年份中国第三产业各部门总耗水量通过各年份第三产业总耗水量乘上2002 年中国第三产业各部门总耗水量与2002年第三产业总耗水量之比可获得。
3 结果与讨论
3.1 中国各省商品出口结构
2002—2017 年,中国总出口额从26 678 亿元人民币(3 223 亿美元)增长至163 825 亿元人民币(24 663 亿美元),从约占全球出口的5%增长至14%。由于各省资源禀赋差异和地理位置差距,中国30 个省份的出口额差距悬殊,沿海省份比内陆省份出口更多(图1)。2002—2017年,人均GDP 排名前10 的省份有三分之二为沿海省份,前10 省份总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85%左右;京津沪位列人均GDP排名前三位,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16%左右(图1a、c)。广东是中国的出口大省,2002—2017 年,广东出口额从8 205 亿元增长至48 763 亿元,年均出口额占中国总出口的29%左右,几乎是中部、西北和西南地区出口总额的2.1~3.3倍。通信设备部门是中国出口最多的部门,2002—2017 年,该部门出口额占中国总出口的22%左右(图1b),其中广东省通信设备出口占中国通信设备出口的37%左右。通信设备和服务出口在京津出口中高达49%。化学产品、食品和烟草是北部的主要出口,占北部出口额的23%左右。交通运输设备(11.6%)、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9.3%)在东北出口中占主导地位。
3.2 地区出口导致的增加值与虚拟水的不公平交换
图1 中国各省商品出口结构注:f部分的4条柱体表示该省份4个年份的数据,柱体从上往下依次是2017、2012、2007和2002年。
2002—2017 年,中国出口总额拉动的增加值从19 859 亿元增至125 554 亿元,占中国GDP 的18%左右,消耗的虚拟水也从73.7 Gt 变动到74.4 Gt,占中国用水量的15%左右。中部、西北、西南和东北这4 个地方地区相关的虚拟水和出口相关的虚拟水消耗量在中国出口消耗虚拟水所占份额要分别高于这4 个地方地区相关的增加值和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在中国出口拉动增加值所占份额;而发达的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京津和北部却正好相反(图2)。2002—2017 年,中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相关的增加值约占中国出口拉动增加值总额的25.75%(分别占10.25%、4.5%、5.5%和5.5%),而地区相关的虚拟水约占中国出口消耗虚拟水总量的45%(分别占14.5%、14.25%、8.5%和7.75%)。这4 个地方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分别占中国出口拉动增加值总额的7.25%、2.5%、4%和4.5%,而出口相关的虚拟水分别占中国出口消耗虚拟水总量的9.5%、8.5%、5.25%和5.25%。这可能是因为中部、西北、西南和东北为支持中国出口生产的大多是低附加值和水密集型产品,比如农林牧渔产品、电热力、食品和烟草、化学产品。2002—2017 年,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京津和北部地区相关的增加值占中国出口拉动增加值总额的74.25%(分别占29.25%、26%、6%和13%),而地区相关的虚拟水却仅占中国出口消耗虚拟水总量的55%(分别占25.5%、19.75%、1%和8.75%)。这4个发达地区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分别占中国出口带动增加值总额的34.25%、30%、6.25% 和11.25%,出口相关的虚拟水消耗分别占中国出口消耗虚拟水总量的32.75%、26%、3%和9.75%。这可能是因为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京津和北部这些发达地区出口的商品的大多是高附加值产品,比如通信设备、通用专用设备和服装鞋帽。
2002、2007、2012 和2017 年8 个地区的VA 指数范围分别为7~195 kg/元、3~98 kg/元、1~78 kg/元和1~23 kg/元(图3)。2002 年和2007 年VA 值最大的是西北向西北的贸易流,2012 年VA 值最大的是北部向西北的贸易流,2017 年VA 值最大的是西南向西北的贸易流。沿着行的平均值往下看时,2002—2017 年,京津(2~8 kg/元)、北部(4~30 kg/元)、东部沿海(6~29 kg/元)和南部沿海(4~31 kg/元)出口相关的VA 值要小于其他4 个地区,表明这些发达地区出口商品使中国得到每一元增加值仅消耗2~8 kg、4~30 kg、6~29 kg和4~31 kg的虚拟水。相比之下,东北(11~39 kg/元)、西南(9~56 kg/元)、中部(7~58 kg/元)和西北(16~155 kg/元)出口相关的VA 值要大得多,这4 个不发达地区出口导致中国得到单位增加值消耗的虚拟水约为发达地区的3倍。沿着列的平均值横着看时,2002—2017年,京津、北部、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相关的VA值要小于其他4个地区,这些发达地区为中国出口提供中间产品得到每一元增加值仅消耗3~16 kg、4~32 kg、6~35 kg和5~33 kg的虚拟水。相比之下,东北(8~41 kg/元)、西南(7~50 kg/元)、中部(7~53 kg/元)和西北(15~157 kg/元)地区相关的VA 值要大得多,这4 个不发达地区为中国出口提供中间产品得到单位增加值消耗的虚拟水约为发达地区的2.3 倍左右。总之,2002—2017 年,沿海等发达地区出口贸易使中国得到每一单位增加值消耗的虚拟水要比欠发达地区出口贸易少,并且沿海等发达地区由于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得到每一单位增加值消耗的虚拟水也要比欠发达地区少。
2002—2017 年,西北出口相关的VA 指数范围在16~155 kg/元,西北地区相关的VA 指数范围在15~157 kg/元,比其他地区大得多,这说明西北出口贸易使中国得到每一单位增加值消耗的虚拟水比其他地区出口贸易要大得多,并且西北由于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得到每一单位增加值消耗的虚拟水比其他地区也要大得多。原因在于西北出口了大量农林牧渔产品等耗水型产品,并且为支持中国出口生产的中间产品主要是水密集型和低附加值型产品,比如农林牧渔产品、电热力、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化学产品(图4)。2002—2017 年,西北地区出口农林牧渔产品占西北出口额的7%。为支持中国出口,西北生产农林牧渔产品消耗的虚拟水占西北地区相关的虚拟水的68%左右,而西北生产农林牧渔产品得到的增加值仅占西北地区相关的增加值的10%左右,其中为本地出口生产农林牧渔产品消耗的虚拟水占58%,为其他地区出口生产农林牧渔产品消耗的虚拟水占42%。
3.3 主要沿海省份出口贸易导致增加值与虚拟水的不公平交换
2017 年,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和山东这6 个省份出口贸易额占中国出口总额76%左右,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占中国出口带来增加值的73%左右,出口相关的虚拟水占中国出口消耗虚拟水总量的69%左右。从增加值收益与虚拟水消耗交换公平性的视角来看,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和上海均从出口贸易中受益(图5)。浙江、福建和山东是中国主要的工业省份:浙江主要出口服装鞋帽、通用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化学产品,福建主要出口服装鞋帽和计算机电子设备,山东主要出口批发零售餐饮商品、化学产品和通用专用设备。2017 年,浙江、福建和山东分别将38%、13%和10%的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外包给了其他地区,却分别将高达62%、22%和17%的出口相关的虚拟水转移到了其他地区。广东和上海科技创新能力强,主要出口计算机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器材和通用专用设备。广东将31%的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外包给了其他地区,却将多达50%的出口相关的虚拟水转移到了其他地区。相比之下,上海造成的增加值和虚拟水失衡少,上海将45%的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外包给了其他地区,也同时将47%的出口相关的虚拟水转移到了其他地区。与其他5 个沿海省份相比,江苏出口贸易拉动外地增加值的份额多于消耗虚拟水的份额,2017 年,江苏将27%的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外包给了其他地区,却仅将16%的出口相关的虚拟水转移到了其他地区。
图2 出口相关的增加值收益和虚拟水消耗的流动网络注:a、b、c、d分别描述了2002、2007、2012和2017年,出口相关的增加值收益和虚拟水消耗从出口地区流向上游地区的流动网络。图中百分比分别表示各地区的增加值或虚拟水在全国总量中的占比。
图3 中国八个地区间VA指数
图4 西北地区相关和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和虚拟水交换。
在这6个沿海省份的出口贸易中,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广西、河北、河南和安徽等省份是出口相关的虚拟水主要消耗省份,这些省份提供的中间产品主要是农业、重工业和农产品相关产品。例如,黑龙江和新疆是中国农产品生产基地,2017年,浙江、广东和上海的出口贸易中,黑龙江消耗的虚拟水在出口相关的虚拟水中占比分别为8.4%、3.2%和2.5%;2017 年,福建和浙江的出口贸易中,新疆消耗的虚拟水在出口相关的虚拟水中占比分别为5.4%和4.7%;广东、福建和浙江的出口贸易中,广西消耗的虚拟水在出口相关的虚拟水中占比分别为6%、4%和3.7%。沿海省份则是这6个沿海省份出口贸易带来的增加值的主要受益者,这可能是因为沿海省份生产的主要是高附加值产品。例如,上海出口贸易中,江苏和浙江得到的增加值在出口相关的增加值中占比分别为9.4%和5.8%,浙江出口贸易中,广东、江苏和山东得到的增加值在出口相关的增加值中占比分别为6.3%、5.2%和4.5%。
2017 年,这6 个出口沿海省份的当地VA 指数都低于9 kg/元,相互流入流出的VA指数都处于1~10 kg/元,说明6个沿海省份相互流入流出的中间产品耗水量少,获得的增加值多,这可能是因为这6个出口沿海省份主要生产的是高附加值、低耗水量产品。2017 年,北京和天津与6 个沿海省份出口相关的VA指数都低于3.3 kg/元,说明北京和天津投入这6个沿海省份的中间产品耗水量少,获得的增加值多;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安徽、辽宁和甘肃与6个沿海省份出口相关的VA指数处于1~8.1 kg/元之间,表明这些省份由6 个沿海省份出口贸易获得的增加值收益和虚拟水消耗相对均衡。相比之下,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和吉林与6 个沿海省份出口相关的VA 指数处于2~14.2 kg/元,表明这些省份由这6 个沿海省份出口贸易得到每一单位增加值消耗的虚拟水更多;江西、内蒙古、宁夏、海南、黑龙江、广西、青海和新疆与6个沿海省份出口相关的VA指数处于7~150.2 kg/元,表明这些省份在与这6个沿海省份的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获得的增加值较少,消耗的虚拟水较高。例如,2017年,新疆由广东、福建和山东出口贸易获得每一单位增加值收益,就分别消耗了100 kg、133 kg和150 kg虚拟水。
3.4 两个典型省份部门层面出口相关的虚拟水和增加值不均衡交换
广东是中国2017 年最大的出口省份,其中通信设备出口占广东出口贸易总额的29%左右,通信设备是广东省出口最多的商品。在广东省的通信设备行业出口过程中,广东本地通信设备行业得到了约4 477 亿元的增加值,仅消耗0.182 Gt 虚拟水,广东其他行业得到的增加值约1 659 亿元,消耗虚拟水却高达0.734 Gt,广东其他行业中消耗虚拟水最多的是批发零售餐饮、农林牧渔和电热力。总的来说,在广东省的通信设备出口过程中,广东获得6 136 亿元人民币,占出口相关的增加值的81%,而仅消耗了0.916 Gt 虚拟水,占出口相关的虚拟水消耗量的45%。在广东省的通信设备出口过程中,东北、东部沿海、西南和西北是外包虚拟水和增加值的主要发生地,出口消耗这些地区的虚拟水高达0.855 Gt,占外包虚拟水消耗量的78%,同时这些地区也获得59%的外包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在广东省的通信设备出口过程中,欠发达地区(东北、西南和西北)的VA 指数为11~15.2 kg/元(图6a),约为京津、北部和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1~3倍。总体而言,在广东省的通信设备出口过程中,广东得到了约五分之四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同时将超过一半的出口相关的虚拟水消耗转移到其他地区,特别是东北、东部沿海、西南和西北。
2017 年,新疆出口仅占全国出口的0.67%(1 103 亿元)。化学产品是新疆出口最多的商品,占新疆出口贸易总额的15%左右。如图6b 所示,在新疆的化学产品出口过程中,新疆化学产品行业得到了约75亿元的增加值,仅消耗0.0241 Gt的虚拟水,新疆其他行业只获得了约44亿元的增加值,却消耗了高达0.11 Gt 的虚拟水,耗水量大的行业主要是农林牧渔业,电热力和批发零售餐饮。总的来说,在新疆的化学产品出口过程中,新疆本地得到88%的出口相关的增加值,消耗了95%的出口相关的虚拟水。在新疆的化学产品出口过程中,新疆化学产品行业、新疆其他行业和其他地区出口相关的VA 指数分别为3 kg/元、25 kg/元和2~7 kg/元,这表明在新疆的化学产品出口过程中,新疆其他行业获得同等增加值时,虚拟水消耗量远远高于化学产品行业和其他地区。农林牧渔产品和电热力是为新疆化学产品出口消耗虚拟水最多的两类中间产品,消耗了新疆其他行业中87%的出口相关的虚拟水(0.095 5 Gt),得到了新疆其他行业中占约21%的出口相关的增加值(9.3 亿元)。其他欠发达地区(东北、西南、中部和西北)的VA 指数为4~7 kg/元,约为京津、北部和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1~2倍。
图5 六个沿海省份出口贸易拉动中国各省份虚拟水消耗、增加值收益和对应的VA指数注:根据自然资源部审图号GS(2019)1815号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图6 广东通信设备出口和新疆化学产品出口拉动各部门的虚拟水和增加值注:图(a)中的南部沿海不包括广东,图(b)中的西北不包括新疆。
4 结论与启示
文章基于MRIO 模型,利用中国各地各部门耗水量数据和2002、2007、2012 和2017 年多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各地区出口导致的地区间虚拟水消耗和增加值收益的不公平性交换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和建议如下。
(1)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京津和北部地区在出口导致的增加值和虚拟水交换中受益,而西北、西南、东北和中部地区在出口中处于劣势地位。2002—2017 年,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京津和北部地区相关的增加值和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在我国出口拉动增加值所占份额分别为74.25%和81.75%,高于这些地方地区相关的虚拟水和出口相关的虚拟水消耗量在出口消耗虚拟水所占份额(分别为55%和71.5%);西北、西南、东北和中部地区这4个地方地区相关的增加值和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在出口拉动增加值所占份额分别为25.75%和18.25%,分别低于这4 个地方地区相关的虚拟水和出口相关的虚拟水消耗量在出口消耗虚拟水所占份额(45%和28.5%)。因此,中西部地区应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转型,积极对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促进出口贸易发展。比如,出口大量农林牧渔产品的西北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获利多的电子设备和纺织品的生产。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中西部省份应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国际合作,发掘国内外对中西部的有效需求,促进中西部有效并且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打破增加值收益低和虚拟水消耗高的困境。
(2)沿海省份是中国地区出口带来增加值的主要受益者,而中西部省份不仅通过出口获得的增加值收益远低于沿海省份,而且还是沿海省份出口相关的虚拟水的主要消耗地。2017 年,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和山东这6 个省份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76%左右,出口相关的增加值占全国出口带来增加值的73%左右,消耗出口相关的虚拟水占出口消耗虚拟水总量的69%左右。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广西、河北、河南和安徽等省份是这6个沿海省份出口相关的虚拟水主要消耗省份。例如,2017 年,在浙江、广东和上海的出口贸易中,黑龙江消耗的虚拟水在浙江、广东和上海出口相关的虚拟水中占比分别为8.4%、3.2%和2.5%。为降低虚拟水消耗,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等省份应通过有效的差别化用水制度鼓励企业采用更先进的节水技术,在生产中提高用水效率。此外,应通过水权制度来明晰水权,鼓励企业更有效的利用水资源。针对各地区出口导致的虚拟水消耗和增加值收益不公平交换问题,应遵循“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完善虚拟水贸易补偿机制,参与省际间接贸易(价值链相关贸易)的省份应对其间接耗水进行补偿[45]。例如,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主要出口省份可以根据间接虚拟水消耗量对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等虚拟水消耗省份进行虚拟水补偿。
(3)在广东省的通信设备出口过程中,东北、东部沿海、西南和西北地区承受了增加值和水资源交换的不公平;在新疆的化学产品出口过程中,新疆承受了增加值和水资源交换的不公平。2017 年,在广东省的通信设备出口过程中,广东获得了81%的出口相关的增加值,而仅消耗了45%的出口相关的虚拟水,而东北、东部沿海、西南和西北地区消耗了高达43%的出口相关虚拟水消耗量,仅获得11%的出口相关增加值。2017 年,在新疆的化学产品出口过程中,新疆本地得到88%的出口相关的增加值,消耗了95%的出口相关的虚拟水。因此,以新疆为典型的西部省份应与发达的京津、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省份协调发展。如果京津、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电子设备等高附加值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中西部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但是在产业转移时一定要注意有效且合理运用资源和控制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