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021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冠心病治疗费用分析
2022-06-11刘益成张宇航
刘益成 袁 杰 张宇航
(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 250355)
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且不可逆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态势[1]。众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来治疗[2],另外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扩血管治疗,便会增加费用。数量庞大的患病人群既加大了医疗卫生体系的服务压力,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3,4]。
因此,如何优化医疗费用结构、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费用,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难点问题。本文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2021年收治的4000 例冠心病患者为例,分析其治疗费用和影响因素,以期为减少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寻找对策,并为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000 例冠心病患者病历信息为研究资料。资料显示,患者年龄45 岁~71 岁,平均年龄(57.12±10.06)岁。
1.2 调查方法
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汇总各类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分析患者平均住院费用的构成,如治疗费、药费和诊断费等,并对费用构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 筛选数据并建立数据库;用SPSS 26.0 分析数据,进行x2检验。采用Kruskal-Wallis进行单因素检验,使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患者治疗费用构成分析
分析收集到的病历资料可知,占总费用比例较高的依次为医疗服务费、药费和诊断费,具体见表1。
表1 2020年-2021年冠心病患者治疗费用类型、具体金额与占比
2.2 冠心病患者治疗费用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分析病历资料的影响因素可知,年龄、付费方式等均为住院费用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患者年龄增加、出现并发症、需要输血以及住院时间延长均会使患者的治疗费用增加(见表2)。
表2 2020年-2021年冠心病患者治疗费用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2.3 冠心病患者治疗费用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患者的治疗总费用为结果变量,对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付费方式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均为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P <0.05),高龄、有并发症且需要输血等均可导致患者治疗费用增加(见表3)。
表3 2020年-2021年冠心病患者治疗费用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患者的治疗费用构成
对比不同类型人群总医疗费用的差异,分析冠心病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5]。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费用影响因素较多,现分析影响因素最为明显的前三个。
3.1.1 医疗服务费。医疗服务费占比高是因医疗技术提升和医院管理方式改革,虽冠心病患者的手术支架和介入治疗费用明显降低,但医院提升了医护人员的薪资待遇,对医护人员所付出的医疗服务给予了相应回报,由此医疗服务费在治疗费用中占比最高。
3.1.2 药费。多数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时间服药,导致药费高居第二位。新医改后,药品加成被取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药费支出,但较之于其他费用仍显较高。分析后可知,皆因药品管理成本高且药品本身价高。
3.1.3 诊断费。确诊冠心病需要用心电图、CT、X 线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技术,医务人员依赖于医疗器械检查,致使诊断费用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3.2 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与降低治疗费用相关措施
3.2.1 影响因素分析。由调查结果可知,年龄、付费方式、有无并发症、是否输血、住院天数等因素均会对患者的治疗费用产生影响。其中,患者有无并发症、是否需要输血和手术为不可控因素,无法人为干预。
年龄是影响患者住院总费用的常见因素,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临床治疗措施较多,救治要求较高。因此,患者年龄越大所需要的治疗费用就会越多。
针对付费方式,不同类型和地区的医保报销比例不同,冠心病患者的自付费用即有差别[6]。分析不同医保类型患者的住院费用发现,居民医保患者的病情大多较为严重,这部分患者的住院费用相对较高。居民医保以大病统筹为主,保障对象为非从业人员,统筹基金低于职工医保,因此自付费用较高。
此外,住院天数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差别较大。客观来讲,老年冠心病患者有其他基础病或并发症,会加重病情,且老年患者恢复能力普遍较弱,会延长住院时间,使治疗费用增加。主观上,有些患者为增加报销而自行延长住院时间,也会增加治疗费用。
3.2.2 降低治疗费用相关措施。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医院也应加强对药物使用的监管,优化治疗费用结构。针对医保报销比例和住院天数问题,相关部门要核实患者的实际情况,医院也要继续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各部门工作效率,合理控制病患的平均住院天数。此外,在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时也应减少不合理检查项目。
审核部门应监督检查医疗机构的收入院行为,规避不合理住院情况,减少不合理住院情况的发生率,以控制患者的住院成本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率。同时,增加对基本医疗保险的投入,提升运行效率。政府也应当健全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改善现有状况。本次研究中绝大部分患者为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他们参加商业医疗保险所占比例较少,应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商业保险机构为居民提供差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