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高校教育学的深度融合
2022-06-11赵春辉徐萍
赵春辉 徐萍
摘要: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教学发展中,需要树立“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并以此为教学根本方向,提高教学创新和改革效果。但是,高校在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而且未能有效意识到课程思政与高校教育学之间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在课程思政和高校教育学的深度融合中还面临很多困惑。鉴于此,为增强课程思政与高校教育学的深度融合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二者深度融合的背景、问题,最后探究二者深度融合方向,提出注重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挖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点及其积极性、优化一体化课程教学育人系统等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教育学;深度融合
引言
课程思政背景下,为推动思政教育全面开展,需要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加强思政课程和学科课程的统筹教育,注重人才培养,达到全面育人目标。当前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发展中,应该重视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探究教育学教材和课程教学期间的思政元素,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思政教育方式,推动课程思政和教育学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一、课程思政与高校教育学的深度融合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发挥思政课程教学的关键作用。课程思政观念提出并实施以来,一直强调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教学、协同育人。这也是运用核心价值观不断带领学生塑造良好品格,推动学生素质和能力发展的主要路径。高等教育教学发展中主要承担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更是推动专业人才有效发展的主要渠道,亦是增强国家发展潜力和水平的关键标志。高校做好和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增强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开展的有效方式。为了办好高校教育,其人才培养是本,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根。当前课程思政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建设需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特点。为加强高水平教育教学建设工作,促进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其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科教学和思政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现如今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加强思政教育和教育学课程教学之间的融合,能够推动传统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为学科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持续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和学科教学工作创新发展。课程思政和高校教育学的深度融合发展中,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使学生通过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掌握思政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素养、能力。与此同时,课程思政的实施和推广,可以提高学科教师对思政教育和育人工作的重视,学生也会对课程思政知识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并明确学好思政、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更好推动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全面发展,不断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素质省人才,让相关人才的思想素养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和用人岗位需要。
二、课程思政与高校教育学的深度融合问题
基于课程思政和高校教育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工作开展中依然面临许多问题。第一,部分高校教育学学科教师缺少思政意识。在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过程中,未能了解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只设计高校教育学学科的知识目标,尚未注重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和运用,未能在课程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想情感内容和元素。在考核期间,过于重视学生考试成绩,未能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思想意识,进而导致学生将自己的主要学习目标放在应对考试上。第二,在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中,教师过于注重思政或者高校教育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讲解,未能向学生讲解和传递感性认识和实践内容。思政教育和高校教育学学科教学的融合存在不合理性,无法将思政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体现出来。在教学期间,教师只是将高校教育学和思政教育中的知识以及原理等内容讲授给学生,未能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点及其积极性的调动与培养。同时,教师主要运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这种情况下也造成学生不能很好地获得感性认识,对课程思政和高校教育学课程的深度融合了解不足,无法从中学习到更多知识和内容。通过教学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在完成课程思政和高校教育学深度融合教学的学习以后,未能进行良好的课外实践,且缺少这方面的机会,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不足。从而使相关学生无法全面掌握和理解教育内在规律,不利于促进学生良好职业观、价值观的形成。第三,高等教育学课程教学开展和实施中,普遍存在该课程教学和思政理论课相分离的问题。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学习好高校教育学理论知识、实践内容即可,对课程思政的实施和落实缺乏主动性。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就是负责向学生传授知识,思政课程知识的讲解是思政教学的职责,从而造成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和思政课建设以及教学之间出现两张皮问题。不少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思政和高校教育学的深度融合发展中,未能优化一体化的课程教学育人系统,加强思政教学育人系统和教育学教学育人系统之间的有机融合,思政教育知识和内容在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效果不理想。
三、课程思政与高校教育学的深度融合方向
(一)创建教师队伍
在推动课程思政和高校教育学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学校需要结合教师是教学根本,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和全面发展主力军的这一特点有效创建教师队伍。而且任课教师的思政能力和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哲学思想、思政知识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在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在培养专业教师期间,学校需要以引导教师学习社会主义思想的相關课程,还要有效保障专业教师一起学习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提高教师对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进而通过二者教学相辅相成的形式,增强教师深度融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学校在创建教师队伍时,可以通过考核的制度和方法,考察专业课教师是否具备过硬的思政理论,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具备危机感、深度融合教学能力,也可以构建末尾末位淘汰制,提高教师队伍学习积极性。让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另外,在引导相关教师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带领教师通过读原著的方式,全面学习思政理论知识,也可以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课等方法,真正将思政领域的相关论述传达给教师,培养教师时刻学习的习惯,进而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课程思政和高校教育学的深度教学工作中。在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学校也需要开展专门的思政培训教育,邀请专业机构向教师讲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学和思政之间深度融合的教学方法。推动相关教师成为思想素质过硬、具备深度融合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学人员,促进高校构建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持续促进深度融合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1E4F67C1-E425-44BC-B24C-534D47896750
(二)做好备课工作
课程思政和高校教育学结合发展中,学校和教师需要深刻理解课程思政,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备课工作,积极在教育学教案中融入课程思政内涵,认真备课,提高建设教学内容的力度。推动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之间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师执行课程思政的能力。一方面,教师需要充分掌握教学内容。在备课期间,认真分析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学科知识,还有课程思政有关的相关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教学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树立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具体目标,寻找价值观和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挖掘和熟悉了解其中的根本内涵、教学方式,推动教育学相关观点和实证哲学思想的充分结合。高校教育学学科发展和社会教育之间存在很大关系,教师需要合理掌握行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方向,分析行业发展的哲学基础。从而达到理论教学和实际之间有机联系的目的,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全方位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且在备课期间还要考虑学生思维状态,以及接受知识的相关能力,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带动学生将主体作用散发出来,从而更好地在专业课程讲授中渗透思政教学理念。除此之外,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为深度融合教育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并带领学生学习思政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综合教学方法,加强思政和教育学学科教学知识的相互渗透。
四、课程思政与高校教育学的深度融合路径
(一)注重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育学理论教学内容丰富的这一特点,挖掘其中与思政教学有关的相关理论精神,也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向学生传递专业课程中包含的思政知识和社会主义思想。进而真正促进思政内容和课堂教学、教材之间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高校可以借鉴其他高校在深度融合教学方面的优秀做法,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和教学情况,坚持守正创新,提升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力度。实现深度融合教学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思政理论建设和教学效果。在挖掘思政元素期间,教师可以寻找高校教育学和思政教学之间的融合点,带领学生通过高校教育学课堂学习思政知识。开阔学生在教育学学科学习中的视野范围,引导学生明确思政和学科知识深度融合学习的意义。并使自身的思想和精神受到教育熏陶,增加学生在高校教育学课堂中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点及其积极性
在课程思政实施中,为了更好地让其和高校教育学之间深度融合,教师需要意识到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就是找到学生兴趣点。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和激发,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在深度融合教学实施中,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只运用理论和道理讲解相关知识,其学习起来是十分深奥、困难的,无法提高学习效果。还会导致教学和学习出现为思政而思政的局面,甚至容易导致实际教学和现实出现脱节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点和积极性,在具体培养期间可以先对学生特点进行分析,明确学生的兴趣点。然后结合学生爱好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加强教学安排,增强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运用当下的时政热点,与学生共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带领学生体验政治生活,保持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兴趣点、注意力。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此外,教师在学生学习兴趣点、积极性的培养中,可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寻找课程思政和高校教育学之间的深度融合点,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这对学生未来学习课程思政知识,有效运用知识具有较大价值和意义,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
(三)优化一体化的课程教学育人系统
课程思政和高校教育学的结合教学中,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注重育才和育人的有机结合,育人是教育教学开展的最终目的,但立德是育人的根本基础。高校课程教学体系可以为人才培养、办学使命的完成提供有效保障,也是各项工作合理开展的主要方式,更是促进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重要过程。在课程思政和高校教育学的育人系统和体系建设中,高校和教师需要运用立德树人推动课程体系和系统的建设,真正将学科知识教学和思政教学之间融合起来。教师还要将教学引导的作用体现出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指导以及指明方向。在学科课程教学中要包含思政,还要落实育人工作。在优化一体化的课程教学育人系统中,学校可以让二者深度融合教学的系统更加完善、健全,挖掘该学科教学中的育人功能,确定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育人职责,真正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实,从而让育人课程体系更加全面、深入。学校需要促进课程思政和教育学课程教学方案的有机结合,做好教学标准和教学评价设计的工作,在课程教学的多方面体现课程思政内容。
结语
在加强高校教育学课程建设与发展中,教师需要注重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让课程思政和教育学之间的深度融合。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点和积极性以及优化一体化的课程教学育人系统,落实课程思政和教育学的深度融合工作。
参考文献:
[1]蔡如军.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现代教育科学,2021(01):60-64+71.
[2]何玉海,于志新.新时代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02):132-136.
[3]陈语.“普通教育學”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路径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0(01):123-127.
[4]张铭凯,杜雪.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危机诊断与持守之道[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11):18-22.
[5]何玉海.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0):130-134.
[6]薛欣,高永强.新时代“课程思政”理念下学校武术教育的回归与定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18(5)74-80+2.
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专项(2021ZDZX4070)和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2021GXJK619)。
作者简介:赵春辉(1981.1),男,汉族,吉林德惠人,学历:本科,职称:讲师,从事教育管理方向研究。
通讯作者:徐萍(1972.4),女,汉族,江西南昌人,学历:博士,职称:副教授,从事思政教育研究。1E4F67C1-E425-44BC-B24C-534D4789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