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下昆曲的构建与发展

2022-06-11王丹星

参花(下) 2022年5期
关键词:昆山昆曲非遗

昆曲作为我国第一个申报成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1]它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中的瑰宝。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通过明朝魏良辅对其声腔的改良而在全国流传开来。它是融合了唱念做打及舞蹈、武打、音乐、服饰等的高度综合性戏曲艺术,优雅婉转的声腔念白,细腻严格的表演程式,严谨考究的服饰道具,使昆曲赢得了“百戏之祖”的美誉。

一、昆曲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

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详细具体地论证了美感产生的首要原理:美感经验就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集中注意力于审美对象,凝神关照,心有所悟,产生愉悦之感。[2]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的昆曲,以严谨的表演、独特的声腔、规整的念白作用于观众的视觉与听觉,确立了昆曲所独有的审美特征。

1.昆曲唱腔之美。昆曲,又名“昆腔”“昆山腔”,起先是由元朝末年的昆山人顾坚所创立的。明嘉靖时,魏良辅对昆曲进行了改良,在吸取海盐、弋阳两大声腔特点的同时,结合昆山腔自身的优势,改革了演唱方式和节奏,依字定腔,使它的演唱速度得以放慢,形成了缠绵婉转、徐缓悠长的唱腔特色,犹如水磨米粉,故又称之为“水磨调”或“水磨腔”。梁辰鱼的《浣纱记》作为第一部以改良后的昆曲而创作的传奇剧本,被搬上戏曲舞台,使昆山腔迅速传遍全国。沈宠绥《度曲须知》曾评价魏良辅:“调用水磨,拍挨冷板,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盖自有良辅,而南词音理,已极抽秘逞妍矣。”[3]此外,魏良辅还对昆山腔的伴奏乐器进行了改良,南曲伴奏主要以管乐器为主,北曲伴奏则以弦乐器为主,昆曲充分融合了两者的优点,将三弦、琵琶等弦乐伴奏融入其中,使得南曲的细腻婉转和北曲的慷慨激昂相辅相成,并以笛子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清远悠扬的笛声,加上细腻婉转的唱腔,使得昆曲空灵优雅,让人体会到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美感。

2.昆曲的表演之美。昆曲表演抒情性强,动作细腻严谨,歌舞结合,不同的行当和人物有其固定的表演程式,昆曲里每个动作和姿态都优美典雅,具有形式美。昆曲的身段表演与西方的戏剧表演有所不同,在唱念做打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表演的写意性以及舞台的氛围感,走个圆场代表了时空的转换,水袖配合身段表演出人物角色的喜怒哀乐,使得舞台方寸之地,演尽人生百态。此外,昆曲表演服装的构造细腻复杂,有些花纹图案采用刺绣或缝制等传统工艺,做工精良、清丽淡雅,衣袜鞋帽等均按照历史、文俗、地位等绣制归类,与舞台人物身份完美契合,使得表演更加具有视觉美感。

昆曲曲词继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文辞典雅、精练优美、文学性强,除了难懂的字面意思外,还有着深层的文化意蕴。明中叶,戏曲成了文人士大夫传播思想的主要手段,借着昆曲抒发感情、针砭时弊。例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宣扬了以“情”反“理”的妇女解放意识;孔尚任的《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的社会现实,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鸣凤记》则表现了杨继盛等忠义之士勇斗权奸。“封建时代的文人雅士把他们的审美要求带给昆剧,使昆剧充塞着封建士大夫的艺术情趣,这是消极的一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文人参加了昆剧的艺术加工,数百年的精心雕琢,使昆剧在艺术形式上更臻精致雅丽。精致雅丽则不能不说是昆剧的特色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其优点所在。”[4]

二、在雅俗共赏中推动传播受众

清康熙时,昆曲开始进入“盛世”,并确立了昆曲在宫廷文化里的地位。藏于懋勤殿的《清圣祖谕旨》里,就有这样一道圣旨:昆山腔,当勉聲依咏,律和声察,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混乱,丝竹与曲律相合而为一家,手足与举止睛转而成自然,可称梨园之美何如也。[1]康熙对昆曲的痴迷可见一斑。到乾隆时,昆曲发展达到了极盛时期,文人士大夫称昆曲为“雅部”,与其他统称“花部”的地方戏曲区分开来,代表着纯正、高雅,并产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花雅之争”。“花雅之争”不仅是声腔剧种兴衰的历史,而且反映着封建盛世中不同思想感情和美学趣味的竞争,蕴藏着大众文化和贵族文化尖锐的冲突对立,是正在涌动的民主浪潮对封建礼乐提防的巨大震荡。[3]曲高和寡,高雅严谨的辞调使人很不容易理解,昆曲在与地方戏的竞争中逐渐衰落,以京剧为代表的花部走上历史主舞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

濒临危机边缘的昆曲,“大雅沦亡,正声寥寂。”“维持挽救者之无其人也。”[5]一些有识之士看到这种现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挽救昆曲。1921年,由贝晋眉、张紫东、徐镜清等发起创办的昆剧传习所,得到了上海民族企业家穆藕初的经济支持,培养出了“传”字辈的优秀昆曲接班人。学员毕业,先后组成新乐府、仙霓社,在上海及江南各地演出,后战争爆发,时局艰难,戏班解散,仅剩周传瑛、王传淞、包传铎等人加入的国风苏剧团在夹缝中艰难生存。1956年,浙昆带着经过改良的《十五贯》进京演出,引起轰动,周恩来总理借用田汉的话称赞《十五贯》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6]

昆曲的“雅”在于声腔、文辞和曲调,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意蕴。“俗”谓之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引申指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昆曲在艺术表达上的‘雅’与‘俗’主要体现为‘案头之戏’的典雅与浅俗以及唱念做打等表演技艺上的优雅与通俗。”[6]“昆曲在繁荣时期,不仅在士大夫群体中备受推崇,在普通百姓家中也饱受欢迎。正是满足了平民民俗文化的意识,昆曲才在更加广泛的文化层面扎稳根基。”[7]

到了现代,昆曲的传播受众依旧不可忽视,要让昆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就需要雅俗共赏,更加广泛地接纳受众类别,以更加多元的传播方式,让其发展并流传下去。我国戏曲表演历经早期的露天广场到勾栏瓦肆再到剧场演出,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又从早期的口耳相传、文字传播,到报刊、广播、电视传播,再到利用互联网等电子媒介传播,每一次传播技术的更新都为戏曲注入了新的活力,传播媒介的改变也促使戏曲衍生出了新的艺术样式。[8]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昆曲的演出内容和传播方式,应运而生的昆曲电影、昆曲电视等让人目不暇接,传统戏剧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昆曲演出让人体会到了不同以往的视觉盛宴。除此之外,时下兴起的抖音、快手、微信视频等自媒体平台不时地推送昆曲相关演出、昆曲演员、昆曲知识等,甚至有昆曲名家入驻直播平台教授大家演唱昆曲名段,这些都为昆曲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受疫情影响,部分话剧开始推出线上直播电子票,昆曲演出也不例外,线上直播电子票的出售疫情期间更好地促进了戏曲的传播。

三、昆曲的发展与传承

作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昆曲蕴含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昆曲的审美群体发生了改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各方都坚持探索与努力,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除了昆曲专业剧团的培养,各中小学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了昆曲历史、昆曲知识,学唱昆曲名段,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深沉的家国情怀,感知昆曲的魅力。同时,专业昆曲剧团在传承演出剧目时,在程式化的表演基础上,运用新媒体艺术也进行了一些改良,让大众易于接受、便于传播。现在,随着自媒体和直播平台的逐渐兴起,大量的宣传和演出,使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喜爱上了昆曲,并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意识,使得他们把昆曲作为一种时尚,通过他们把昆曲带向世界,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让国粹得以传承,把昆曲这种文化传遍世界。此外,社会上的昆曲培训班等也为昆曲的传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普通人通过昆曲培训可以更深一步地了解昆曲,从而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传统。

昆曲的发展传承也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大众审美价值,当生存环境、经济背景、受众审美发生了改变时,传统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必然会与观众的欣赏水平产生矛盾,所以要在古典艺术的基础上对现有艺术形式和内容进行扬弃与创新,保留昆曲的精髓,对不合时宜、落后于时代的部分进行改革与创新,创造出新的表现手法,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2004年,江苏苏州昆剧院改编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引起了极大的热议,成为一个成功典范。这部改良版的昆曲锁定的受众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昆曲为他们所喜欢,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年轻人是现在审美情趣的引领着和追随者,古典昆曲在当代社会,要迎合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在传统中融入现代科技,得到年轻人的价值认同,从而为昆曲更好地传播创造条件。青春版《牡丹亭》讲述了主人公为追求幸福爱情而崇尚个性解放,内容传统而又具有现代意蕴,符合人们的价值观念,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从表演程式、舞台设置、服饰到音乐唱腔等都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加入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使得古典艺术与现代审美相融合。对昆曲古典名剧的改编,不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昆曲演员,也培养了一批热爱昆曲的年轻观众。

充分利用昆曲发源地昆山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提高昆曲的影响力。昆曲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兰花”,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此前昆山市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百戏盛典和文旅融合主题游等,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现出了昆曲的艺术之美。戏曲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要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昆曲,更应该受到重视和保护。美国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剧中心,中国可以借鉴两者的优长,打造属于中华民族的戏剧中心。昆曲诞生于昆山,要充分整合昆山资源,扩大交流,提升昆曲影响力。除了昆山梁辰鱼昆曲剧场、昆曲博物馆、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等场馆,可以集中在一片区域建设古代戏楼和小型剧场相结合的演出场所,广纳昆曲人才,使之成为中国的百老汇,昆曲的中心。培养当地群众的观戏习惯,就像天津茶馆相声,东北大舞台的二人转,逐渐成为一张城市名片,同时也为外来游客提供观看昆曲的平台、了解昆曲的途徑。

四、结语

昆曲的构建与发展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对于精华的部分我们要不假思索地继承;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过时的、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的部分应该予以创新。作为最古老的戏曲剧种,昆曲历经磨难,几经起伏,最后在多方努力下得以存活,并成功申请了“非遗”,逐渐得到了社会上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昆曲研究、昆曲演出越来越多,人们通过抖音、腾讯、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加深了对昆曲的了解。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除了演员,昆曲创作需要编剧有较高的文化积淀,对昆曲文辞曲学有一定研究,还要了解昆曲的声腔和表演程式,这导致昆曲的编剧和导演非常稀缺,古典剧目无法创新而乏善可陈,不利于昆曲剧目的传承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这类人才的培养。对于观众而言,绝大多数停留在最初的层面,欣赏昆曲的动人剧情和歌舞表演,被演员的华美服饰、舞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所吸引,却对昆曲中的曲调、文辞和伴奏不了解。对于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的昆曲,我们要用足够的耐心来引导观众去深入了解,让刚接触昆曲的观众被演员精湛的表演所吸引,并随着广泛的传播和接触程度的加深,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使他们感知昆曲的魅力。

综上所述,昆曲的构建和发展离不开各方的努力,要在重视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戏曲进校园”,文旅结合等,为昆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短视频网站和自媒体平台,加大昆曲的宣传力度,使得观众爱昆曲、知昆曲,从而识昆曲,促进昆曲的欣欣向荣,使昆曲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均.昆曲的声与色[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

[2]骆正.中国昆曲二十讲[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3]马文琦,谢雍君,宋波.中国戏曲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4][6]郑雷.昆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5]阿英.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王廷信.昆曲与民俗文化[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8]周烨.以多元视界倡导文化语境下的戏曲传播[J].大众文艺,2011(10):91-92.

(作者简介:王丹星,女,硕士研究生,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戏剧表演)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昆山昆曲非遗
昆曲史中流脉问题的学术检讨——以北方昆曲的名实为例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问天
昆山之路为何震撼人心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黄昆山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