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Fe3+与[Al(OH)4-反应,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2022-06-11林佳昆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红棕色无定形清液

林佳昆

[摘 要]在探究Fe3+与[Al(OH)4]-反应的实验中,发现Fe3+与[Al(OH)4]-主要发生双水解反应,过量Fe3+与[Al(OH)4]-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该反应可为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提供素材,有利于学生把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Fe3+与[Al(OH)4]-反应;双水解;宏观辨识;微观探析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08-0068-03

一、问题提出

铁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关于Fe3+,在当前各版本教材的必修模块中只是重点设计实验检验Fe3+,介绍Fe3+的氧化性。铝及其化合物也是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在当前各版本教材的必修模块中也只是重点设计实验验证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而这些物质与过量碱反应都产生[Al(OH)4]-(在苏教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中表示为[AlO-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问Fe3+与[Al(OH)4]-会发生什么反应。面对该问题,教师通常会基于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盐类的水解”,跟学生一起从理论层面上进行推理,得出Fe3+与[Al(OH)4]-最可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但是化学教学更注重让学生从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层面来证明,为此,笔者在课堂中设计探究实验验证Fe3+与[Al(OH)4]-最可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证据推理的过程[1]。

二、原理分析

在水溶液中Fe3+和[Al(OH)4]-都易水解,这两种离子会相互促进水解,生成Fe(OH)3沉淀和Al(OH)3沉淀。水解反应为:Fe3+ + 3[Al(OH)4]-=Fe(OH)3↓+ 3Al(OH)3↓。Fe(OH)3沉淀会结合n个结晶水,Al(OH)3沉淀会结合m个结晶水,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使Fe3+和[Al(OH)4]-的反应进一步进行。但Fe3+和[Al(OH)4]-是否会直接反应生成Fe[Al(OH)4]3沉淀或Fe(OH)3胶体,都有待进一步设计实验来验证。

三、实验设计

(一)测定FeCl3溶液的pH

实验室温度为25 ℃,测定实验室配制的1 mol/L FeCl3溶液的pH,结果为1.2(如图1)。

(二)制取[Al(OH)4]-

取2 mL 0.1 mol/L NaOH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0.1 mol/L Al2(SO4)3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溶解(如图2),化学反应为:Al3++4OH-=[Al(OH)4]-。

不断滴加至加入最后一滴白色沉淀不溶解(如图3),化学反应为:Al3++3[Al(OH)4]-=4Al(OH)3。

为确保在[Al(OH)4]-溶液中残留的OH-尽量少,在上述溶液中加一滴NaOH让沉淀溶解(如图4),化学反应为:Al(OH)3+ OH-=[Al(OH)4]-。

(三)[Al(OH)4]-与不同浓度的Fe3+反应

取1 mL [Al(OH)4]- 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1 mol/L FeCl3溶液(如图5),出现红褐色沉淀和白色沉淀(如图6),说明生成Fe(OH)3和Al(OH)3。

(四)Fe(OH)3和Al(OH)3沉淀与Fe3+反应

将上述沉淀振荡静置(如图7),取出上层清液,在Fe(OH)3和Al(OH)3沉淀中继续加1 mol/L FeCl3,沉淀部分溶解,生成红棕色液体(如图8)。

(五)检验红棕色液体

取2 mL 0.1 mol/L NaOH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0.1 mol/L Al2(SO4)3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在Al(OH)3沉淀中逐滴加1 mol/L FeCl3,Al(OH)3沉淀溶解,上层产生红棕色液体(如图9),通过丁达尔效应可以看到在光源的侧面有明亮的光路,证明Al(OH)3与FeCl3反应,生成Fe(OH)3胶体。化学反应为:Al(OH)3 + 3H+ =Al3+ + 3H2O;3H2O + Fe3+[ ]Fe(OH)3(胶体)+3H+。

(六)Fe(OH)3沉淀與Fe3+反应

取1 mL 0.1 mol/L NaOH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1 mol/L FeCl3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如图10),后沉淀溶解,生成红棕色液体,通过丁达尔效应可以看到在光源的侧面有明亮的光路。

(七)Fe3+与不同浓度的[Al(OH)4]-反应

取1 mL 0.1 mol/L Al2(SO4)3溶液于试管中,加4 mL 0.1 mol/L NaOH溶液,反应产生Al(OH)3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并在其中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保证上层清液中无Al3+。用滴管吸取Al(OH)3沉淀的上层清液(如图11左试管),逐滴加入装有1 mL 1 mol/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生成红棕色液体(如图11右试管),通过丁达尔效应可以看到在光源的侧面出现明显的光路(如图12)。红棕色液体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铝的上层清液,无明显变化。

四、结论与讨论

(一)Fe(OH)3在水溶液中易生成沉淀

在水溶液中Fe3+相对于其他金属阳离子水解程度更大。查兰氏化学手册可知,常温下Fe3+的氢氧化物累积生成常数logK3=29.67,K3=1.0 × 1029.67,说明Fe3+与OH-反应很容易生成Fe(OH)3;Fe(OH)3的Ksp=4 × 10-38=1.0 × 10-37.4,说明Fe(OH)3很容易生成沉淀。30F3C2F8-E672-4DBD-BB4D-3CAC2649C888

3H2O + Fe3+ [ ] Fe(OH)3 + 3H+

Kh=(Kw)3 × K3=(1.0 × 10-14)3 × 1.0 × 1029.67=1.0 × 10-12.33

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时,Kh=(Kw)3/Ksp=(1.0 × 10-14)3/(1.0 × 10-37.4)=1.0 × 10-4.6。

(二)Al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查兰氏化学手册可知,常温下Al3+的氢氧化物累积生成常数只有logK4=33.03[2],无logK2和logK3的数据,说明Al3+与OH- 反应很容易生成[Al(OH)4]-。为什么查不到logK2和logK3的数据呢?因为在实验测定累积生成常数时,Al3+不仅与加入的标准溶液中的OH-反应,还与水电离出的OH-反应,在溶液中Al3+还会形成水合离子,生成的Al(OH)3无定形,所以兰氏化学手册中无logK2和logK3的数据,但可以查到Al(OH)3(无定形)的Ksp=1.3 × 10-33。百度百科中可以查到偏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6.3 × 10-13,由此可计算AlO[-2]的水解平衡常数Kh:

[H2O+AlO-2][ ][HAlO2+OH-]

[Kh=Kw/Ka=(1.0×10-14)/(6.3×10-13)=1.59×10-2]

HAlO2中Al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是缺电子结构,在水溶液里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孤对电子与Al的空轨道易形成配位键,生成Al(OH)3。Al(OH)3还会进一步与一个或多个H2O形成氢键,生成Al(OH)3·(x-1)H2O(无定形)。

xH2O+HAlO2 [ ] Al(OH)3·(x-1)H2O(无定形)

nH2O +[Al(OH)4]-[ ] Al(OH)3·nH2O + OH-(K3>1.59 × 10-2)

(三)Fe3+和[Al(OH)4]-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在水溶液中Fe3+易水解,水解生成Fe(OH)3沉淀,平衡常数Kh=1.0 × 10-4.6;[Al(OH)4]- 的水解程度也很大,易水解生成Al(OH)3·nH2O(无定形),K3>1.59 × 10-2。从化学平衡角度分析,在水溶液中Fe3+和[Al(OH)4]- 都易水解,把含有這两种离子的溶液混合,易相互促进水解,生成Fe(OH)3沉淀和Al(OH)3沉淀。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白色沉淀为Al(OH)3沉淀,红褐色沉淀为Fe(OH)3沉淀。Fe3+和[Al(OH)4]- 不会直接反应生成Fe[Al(OH)4]3沉淀。

(四)Fe(OH)3和Al(OH)3混合沉淀与Fe3+的反应

在配制FeCl3溶液时,为了减少Fe3+水解,在溶液中加了过量的盐酸,因此实验所用的1 mol/L FeCl3 溶液的pH为1.2,Fe3+水解也会产生较多的H+。在Fe(OH)3和Al(OH)3沉淀中继续加1 mol/L FeCl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生成红棕色液体。虽然过量的盐酸与Fe(OH)3和Al(OH)3反应,但是生成的Fe3+在水溶液中是黄色的,Al3+在水溶液中是无色的,因此推测红棕色可能是溶液中的Cl-、H2O、OH-中的氯原子或氧原子的孤对电子进入Fe3+的空轨道形成配位键进而形成的络合离子的颜色。Fe(OH)3沉淀在FeCl3溶液中溶解时形成稳定的胶体。

(五)Fe3+溶液与浓度较小的[Al(OH)4]-反应

取Al2(SO4)3溶液于试管中,加稍过量的NaOH,产生Al(OH)3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并在其中加NaOH,无明显现象,说明上层清液中无大量Al3+,所含[Al(OH)4]-的浓度较低。取FeCl3溶液于试管中,用滴管吸取Al(OH)3沉淀的上层清液逐滴加入试管,生成红棕色液体,通过丁达尔效应可以看到在光源的侧面出现明显的光路,说明生成Fe(OH)3胶体。

五、教学小结

(一)提供教学素材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计算分析,证明Fe3+与[Al(OH)4]- 发生双水解反应,为解决教学中学生提出的疑问提供充分的推理证据,为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提供参考,为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平台。

(二)发现一种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通过实验现象说明过量Fe3+和[Al(OH)4]-可生成Fe(OH)3胶体,这是制备Fe(OH)3胶体的一种方法。高中化学教材中Fe(OH)3胶体的制备是在沸水中加入FeCl3,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酒精灯、铁架台、铁圈、石棉网、烧杯,还需等待加热,耗时长。若用Fe3+和[Al(OH)4]-反应制备Fe(OH)3胶体,只需要用到试管、滴管,且不需要加热操作。

(三)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HAlO2中的Al的最外层是缺电子结构,水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与Al的空轨道易形成配位键,进而生成Al(OH)3,Al(OH)3进一步与水形成氢键,生成Al(OH)3·nH2O(无定形)。以上的分析应用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的应用,通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联系,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3]。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J.A.迪安.兰氏化学手册[M].敞方,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3]  郑玉海.基于“化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实践:以高三一轮复习课“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6):6-10.

(责任编辑 罗 艳)30F3C2F8-E672-4DBD-BB4D-3CAC2649C888

猜你喜欢

红棕色无定形清液
清液回配对酒精发酵的影响研究
龟裂
无定形碳酸钙的稳定性和结晶转化过程研究进展
自由的探索
建筑施工废弃泥浆环保型分离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固体推进剂用无定形硼粉高温提纯工艺研究
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无定形硝苯地平的稳定性
一种快速大量制备无定形碳酸盐矿物的方法
肉桂的鉴别
乳酸菌及其相应的上清液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生长性能、免疫反应和抗病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