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在技工院校思政课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2022-06-11任曼

职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技工院校核心

任曼

摘 要:本文从理论和现实需要的层面明确思政课建设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指出要发挥党组织、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学生社团等的作用,多措并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政课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技工院校    理想信念教育    思政课建设    核心

课    题:本文系2020年度山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课题“理想信念教育在技工院校思政课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研究”(项目编号 RSJY2020-Y023)的中期研究成果。

一、正确认识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政课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在技工院校的思政课建设中,应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思政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

在现实层面,思政课作为宣传和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专门课程,其功能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价值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塑造学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品质,这一性质决定了思政课要把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自身的首要任务,也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能否顺利解决。

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政课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的现实紧迫性

新时代,技工院校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就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形成精神合力,使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上符合新时代对青年人的要求。

笔者针对技工院校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技工院校的思政课建设在课程设计、教学形式等方面相对滞后,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化、表面化问题。

其中,72%的学生认为对思政课没有兴趣,43%的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68%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不大。

技工院校内部对院系和教师的考核中思政课建设实效和学生理想信念养成的考核占比小,导致各部门、院系和教师对思政课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自身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作用定位不明确。

三、多措并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政课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探索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思政课建设,多措并举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此达到在思政课建设中强化理想信念核心作用的目的。

(一)发挥党组织在思政课建设中的领航作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开展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准。对于技工院校而言,立德树人的成效表现在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能够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因此,技工院校党组织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结合起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着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使技工院校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简而言之,要将思政课建设工作,特别是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效纳入技工院校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

技工院校党委要发挥在意识形态上的领航作用,明确“三全育人”工作导向,主动谋划,多方调度,积极开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努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实施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和联系学生制度,深入推进学生成长导师工作,确保“三全育人”成为全校师生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二)发挥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在思政课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课程内容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建设,统筹做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充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理想信念教育、工匠精神、劳动教育、劳模精神等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全过程。推动思政课与专业基础课相结合,突出理想信念元素,强化课程渗透,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专业群建设,编制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占领教育主渠道,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

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形式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晨读”思政、“思政金课”“专题教学”“沉浸式体验”等模式,广泛推行网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突出鲜明的政治性和時代性,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和理想信念专题教育,做到先进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了解历史中明确理想,在了解时事政治中坚定理想,在了解世界发展大势中践行理想,着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家国情怀和坚强意志。

(三)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思政课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和辅导员直接承担着教育管理学生的工作任务,其行为模式和价值理念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辅导员、班主任在技工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建设一支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是加强思政课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理想信念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要素之一。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技工院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新空间,也成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平台。要探索建立由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为主要力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互动教育机制,营造全方位育人氛围。

要不断以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措施明确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导向,将学生政治表现和理想信念表现列入操行评定,纳入辅导员、班主任考核成绩,激励辅导员、班主任不断提高育德意识。以岗前培训、专业能力大赛、思政课教科研活动、听课评课等方式不断提高辅导员、班主任自身的政治修养和理论水平,进而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专业水平,增强辅导员、班主任的育德能力。

(四)发挥社团在思政课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主导、自愿参与的群众组织,在情感距离上是与学生最近的校园阵地,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学生社团,对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更能形成独特的学风校风。

技工院校要进一步重视学生社团建设,突出团委和学生会在学生社团建设中的指导和督促作用,按照“精选活动、培育精品”的思路,把好社团方向,丰富社团内容,创新社团活动形式,不斷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参与社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结合技工院校学生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学生组织内部运行和社团干部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考核、社团成员管理、指导教师课时认定、资金配套使用等具体实施办法,实现对学生社团的科学规范有效管理。

同时,在社团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各类社团的育人纽带功能,加强对社团指导教师的教育培训,将社团活动纳入课程思政的建设领域,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活动内容,尤其要发挥思想政治类社团的凝聚作用,加强社团间的交流和学习,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系列理想信念主题活动,以经典选读、红色歌曲传唱、话剧展演、知识竞赛、诗词创作等形式,营造红色氛围,传承红色基因,引导技工院校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消极落后的思想,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小结

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从党组织、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学生社团等方面,多措并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地位,确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使思政课建设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技工院校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对策研究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