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应用型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2-06-10朱慧

中国新通信 2022年9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摘要:中国西北地区信息传递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尤其是高校的部分课程内容相对陈旧落后,优质课程资源数量有限,学生渴望获得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西北各高校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由此看来,现阶段解决该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将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结合,这也是“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该研究以昌吉学院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能够为西北各高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线上线下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

“慕课西行”是积极利用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课程支持和支撑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慕课西行”行动成为助力西部教育,打破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可见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对高校课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更加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应用。

《经济学基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知识技能,是一门兼具实践性、交互性和创新性的融合课程。以往的传统课堂中常以教师讲理论为主,强调方法的使用,造成学生接受效果不理想,难以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结果[1]。因此,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引用很好地将线上学生自学和线下教师补充结合起来,营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媒体工具”的双维度分类教学模式,以贴合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实践学习的需求和探索[2]。

一、《经济学基础》课程现状

(一)填鸭式教育模式,缺乏感性认识

传统填鸭式的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课程参与度不理想,学生时常在课堂中出现玩手机、睡觉等情况。虽然部分教师在授课前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并且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软件开展教学工作,但遗憾的是由于受到课时量的限制,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仍然是应用型高校的主流教学方式[3],然而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教材和课件,公众号、小程序、APP、在线课程平台等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服务被融到教学中,既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又打破了以往课容量的限制。可见,“互联网+”正是通过自身优势,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升级,开启了全新的教学方式。

(二)教材滞后,网络实践超前

教师虽然能够在课堂上融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但是受限于教师经验不足以及教材内容滞后等因素,迫使传统课堂的知识更新难以满足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所以学生在课余时间需要通过新媒体软件和线上教学平台中的学习资源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以新媒体为介质的交互式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推崇。然而由于学生在冗杂的网络教学资源中缺少“甄别”能力,在选择学习资源时很有可能造成课堂知识与网络信息不对称,因此学生很难将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网络实践相结合,由此看来以教师为主导和筛选核实的线上学习资源,完善混合式教学中线上信息与线下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削减教材滞后、网络实践超前的不对称性就势在必行。此外,在新文科提倡学科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符合《经济学基础》课程内容的教学案例,以改进、补充和发展原有资源,是促进专业优化以及打造新型教育资源方法的必经之路。

(三)课程考核模式片面,缺乏挑战度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经济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主是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组合而成。平时考核占到《经济学基础》课程总成绩的40%(平时考核由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组成),期末考核是通过期末试卷考试获得分数,占到《经济学基础》课程总成绩的60%。由此看来,这种考核方式不重视学习过程的考核,使得课程考核缺乏广泛性和挑战度,所以大部分学生仅仅是靠考试前的“临阵磨枪”就能够取得较高的成绩,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掌握和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考核模式应该注重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两大块,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经济实践相结合,避免学生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状况。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一)教学模式改革,转换课堂教学结构形态

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软件、线上教学平台以及新媒体资源等展开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4]。教师可以将《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授课前的线上预习,第二部分是授课期间的翻转课堂,第三部分是授课完成后的线上线下任务拓展,如图1所示。

图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授课前,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学习平台上传课程资源、发布线上测试,以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空暇时间在网络平台上提前学习课程内容,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课件来完成教师布置的线上测试题,巩固预习成果,便于学生在线下课堂中更容易地跟上教师上课的节奏。在线上学习期间,如果学生有疑问,可以当即进行提问,等待老师的答疑。教师则可以通过学习平台的统计数据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而调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此外,由于新媒体的加入使得線上预习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也更加具有灵活度。授课期间,翻转课堂。教师针对学生线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章节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结合案例式教学、操作指导视频、研讨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生可以通过案例讨论、个人观点陈述、小组汇报演讲等方式形成经济思维碰撞,逐步提高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探究能力,进而激发学生潜能。授课完成后,学生可以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线上作业或线下实践活动任务,来有效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应用程度。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整体情况,对整个教学过程作出深刻的反思,进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资源。

由此可见,这种“线上启学、线下导学”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经济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提高了课程内容的兴趣性和受益度[5]。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资源,构建网络资源第二课堂来逐步满足学生个体化、层次化的学习需求,进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二)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和整合

教师在授课前会以教材为主要参考资料,提前准备好课程的学习内容、重难点分布,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使用教材授课而没有增加其他的教学方法,那么将无法长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将教材中的内容与丰富的课程资源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支撑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基于线上教学的特点,不难发现从互联网中获取教学资源会更加的便捷,所以教师可以根据《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教材为基础结合互联网课程资源来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资源,全面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成效。线上资源建设的好坏不仅决定着混合式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还决定着教学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实施,所以在选择课程资源的时候,要遵循直接、简练、关联度高的原则。目前在线上资源方面,教师和学生除了可以从教育部推出的20多个线上课程平台中观看免费视频外,还可以通过从类似于“腾讯课堂”“网易公开课”这些APP教育软件中获取教学所需的资源。但是当学生面对内容繁杂的网络学习资源时是很难分清主次的,所以就需要教师将线上学习资源与课本内容相结合,挑选合适的内容作为教学扩展资源。

首先,根据《经济学基础》的教学内容,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初级经济观、营销经濟思维、管理经济思维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又以“学习项目- 案例情景创设 - 实践活动”为主线,通过“雨课堂”教学平台的资源整合功能,把《经济学基础》的教材和高质量的线上教学资源相结合。通过优质在线教学资源的引入、案例的研讨和讲解,不仅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增强他们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认识。

其次,由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征、需求、自学时间都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可以根据网络教学平台的统计数据设计出与他们现有水平相匹配的线上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

最后,结合“雨课堂”教学平台的辅助功能,教师可以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不断完善《经济学基础》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由此可见,混合式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仅仅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完成作业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量,而是要通过教师合理运用融合式的教学方法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深度[6]。

(三)综合立体性考核,实现综合素质评估

随着教学模式从传统课堂授课调整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考试方式也将做相应的调整,因此《经济学基础》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当由两大考核成绩组成,即过程考核成绩(60%)和目标考核成绩(40%)。过程考核成绩分为线上和线下两大部分,授课前(占15%)、授课中(占25%)、授课后(占20%)三个维度,也就是说把授课前学生线上观看教学视频、知识测试的情况,授课期间学生成果展示、协作探究的情况与授课之后作业完成、实践活动的情况纳入考评。这种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不单单是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核,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目标考核体系则是通过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两种形式对学生在基础知识的评价。

(四)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树立“融合”教学理念

混合式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在授课之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心思安排授课内容,更需要教师熟练利用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育平台整合教学资源来分配线上线下的授课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由此看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教师除了需要去掌握新的技能、扩充知识储备来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还需要把握混合式教学能力发展连续与递进的关系,让资源和技术围绕着自己和学生转,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相融合,真正实现“融合”教学的理念[7]。

与此同时,随着新媒体教育平台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应用型高校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与动力,不断整合和完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丰富的现代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满意度。结合应用型高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力现状,学校也应当在课程整合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等方面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

此外,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针对教学软件的使用问题给予学生进行简单的培训,譬如答题、弹幕、举手等基本功能的操作,还应对在线上授课时会出现的突发状况制定应急预案,进而确保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结束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作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让互联网与教育行业能够进行深度融合,这种创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给《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助于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能被生搬硬态到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去,都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应用型高校“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上的运用仍然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是一个需要反复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因此每所高校在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时都需要结合学生特点进行课程设计,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中参与者的自主性,这样才能够成为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应用型高校教学的新趋势,但是如何能够高效的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深入推进智慧教学,并逐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均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朱慧    昌吉学院 经济管理系

参  考  文  献

[1] 周彤,姜艳,李兴. 高职学生在线课程学习中心流体验的调查报告—以“职业心理素养”为例[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2):90-93.

[2] 黄鹂凤. 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教育艺术期,2006(4):65-66.

[3] 崔娜,陈芳. 《产业经济学》混合式“金课”建设与探索[J]. 时代经贸,2021(4):123-125.

[4] 李春辉. 物联网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 创新教育,2022(5):205-206.

[5] 王瑾,季六祥. 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一体化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以广东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 高教学刊,2021(31):7-12.

[6] 赖枫鹏,李治平,孟雅,赵千慧.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发展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2021(1):56-59.

[7] 冯晓英,郭婉瑢,宋佳欣. 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发展模型:原则、准备与策略[J]. 开放教育研究,2021(10):53-62.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线下教学手段在中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运用策略
基于《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慕课与英美小说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