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2-06-10徐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人才除了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技能之外,还要培养专业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作为一种考察人才培养成果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越来越被高职院校所推崇。职业技能大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计算机专业能力的发展。而构建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需要借助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来实现和完成。本文着眼于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提出技能大赛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教材等角度提出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对于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类;培养模式
一、引言
在计算机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技能人才尤其是计算机类的专业高技能人才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起着关键性作用。国家很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联合教育部定期举办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提供了一种考察和选拔高质量人才的方式[1]。计算机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也成为选拔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在这个背景下,构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这个背景,从多个方面出发去分析和探讨一些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途径。
二、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与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概述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是由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发起,并且联合多部门举办的用于考察和区分高技能型专业人才的一种方式。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与其他学科竞赛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对象从其他学科的学生变为职业教育的专业学生,并且标准也从单一的卷面成绩转变为多方式的考核和评价。这有利于选拔出真正高技能、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近几年来,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在逐渐减少,明白了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培养职业教育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就变成了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计算机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就可以帮助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提高本身的职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和行业的发展。
三、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在计算机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资源
计算机类专业在网上有专门的竞赛,通过对竞赛结果和卷面成绩的分析,固然可以为计算机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但是只能单一的检测出参赛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高职院校主要的职业教育目的就是为了为各大企业和社会输出人才。因此高校与企业要进行合作和对接,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专业型技术型人才。在高职院校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过程中,各大企业亲自参与到了比赛的过程中,可以更近距离地观察计算机类专业参赛学生的综合情况。参赛学生也能通过比赛拥有更多与计算机行业的优秀企业接触和学习的机会。而各企业也能在比赛中对参赛学生进行考查,选择符合自己企业发展理念和实际需求的学生,达到双赢的目的。竞赛拉近了企业与高职院校的距离,给企业和参与竞赛的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只有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才能得出真正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培养人才的目标方向。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能够把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在企业实践里获得的经验相联系,充分结合二者的长处,就能达到职业大赛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目标和方向
事实证明,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如果仍然沿用老一套的人才培养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因此在新时代,寻求怎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以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怎么培养?这些都是高职院校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就可以给各大高职院校提供参考和建议。在比赛过程中,校方可以对前来参与的各大优秀企业进行观察,总结出行业或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者换句话说,那些被优秀企业选中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点?
教师应对比赛项目和结果进行多方面的剖析,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分析出适合自身院校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学生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将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细化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敦促学生,去考取相关的等级资格证书,最终确定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方向。
(三)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可以促进教学模式改进
提到教育就离不开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职业教育也是如此。为了达到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就应该明确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是有利的、有意义的教学模式。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职业教育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融入了更多的信息,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层面。但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要具备基本的技能和掌握娴熟的技术,以便于能够适应行业的需求,并且能够开发自身潜能,得到自身最大化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就是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的可行性方案,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基于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途径
(一)着眼于职业技能大赛,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历史较短,还没有得到综合的发展。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选择的道路。因此想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还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并且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仍然将理论知识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职业教育学生很少能拥有参与实践的机会,因此学生自身的经验不足,空有理论,没有经验很难在行业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实现个人的发展。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大赛就是一很好的种探索途徑,可以让校方意识到实践经验对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实践经验丰富,职业技术高超的学生才能够在职业大赛中崭露头角。那么为了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的,校方才会去寻找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细化为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资格认定等。并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调整学院课程,培养出知识技能精神,综合素质高,并且拥有职业资格证的高质量型人才。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在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理论和实践的学分进行再分配,增加实践部分在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学习中,所占的学分和学习时间;在日常考试和考核中也要把实践部分所占的比重提上去,充分利用一切可运用的资源,给学生提供大大小小的实践机会;在夯实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和举办计算机类专业的各种小型竞赛,让学生将教材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竞赛中转化为实践操作,从而达到锻炼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高职院校只有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二)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参考,改进教学模式
计算机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往往会有多个不同的比赛类别,这些类别通常体现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反映了计算机行业现阶段所缺的激素型人才的种类。所以为了学校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的工作在自己的领域中发光发热。高职院校就要明确计算机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中的比赛项目,将这些比赛项目对比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找出自身的不足和缺失的地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这些项目的锻炼和教学加入课程中,并且随之改变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能够适应能够达到新的教学目标完成新的教学任务,使教学成果运用到行业中去。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在采用新型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类专业智能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将这些项目融到课堂中去,让学生初步感知计算机类专业的前景和发展趋势,在后续的学习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通过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为自己的专业技能添砖加瓦。职业教育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比赛项目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保留地进行更新升级,而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具体案例和技术的讲解。
(三)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计算机类专业职业技能大赛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竞赛,仅仅参考书本理论知识的竞赛结果,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参赛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本身的学习成就。高职院校应该参考职业技能大赛的过程来检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下的教学成果,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让评价不仅仅依托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参考到参赛学生个人的能力和技,对其进行多方面综合的考量和评估,并为职业教育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建议。高职院校可以建立评价考核小组,寻找专业人员参与其中,定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将自学院校的评价考核结果与职业测试能力,制度进行对比,汲取优秀的实践经验,找出不足的部分,并适时调整教学的方向和目标,使方向和目标与评价体系相适应。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成立督学、监察小组,由各学院院长、书记、辅导员、系主任以及各科教授等人员组成,定期听课实时考核,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性的宝贵意见。这可以增加不同高职院校间的联系,增加跨校合作和交流。对比学校间的各项制度和成果,寻求出一套适用于自身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高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选择以行业对标的实用型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为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合适的教材可以对教育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性,因此职业教育的教材也不能仅仅只有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贴合行业和社会发展实际的教学内容。现如今很多高职院校还在使用与本科相似的教材。这些教材的特点无一不是理论知识占具有很大比重,而实践类的却很少。教材的不合适,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的职业发展的弊端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就可以体现。采用偏理论知识的教材教育出来的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就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企业的需求明显不符。因此学校就应该选择与计算机行业对标的实用型教材来作为学校的教学参考。目前市面上这种类型的教材可选择的范围很小,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与行业的龙头企业的共同研发合作,编写出适应行业发展,企业需求的教材,让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有迹可循,有本可依,构建新型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例如,各个高职院校之间应该联合起来,尽可能寻找可替代的适合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将那些与本科教材相似的教学点和侧重点摒弃,转而采用那些实践意义大的教材。现阶段发行的教材大都是以本科学生的教学需求和教学目标为主的,根本不适用于职业教师教育学生的学习。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就可以共同联合起来,加强合作交流研发出适合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材。
(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仅体现在对学生文本知识的掌握上,更体现在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上。“从高职院校举办的计算机类专业职业技能大赛中也不难看出,指导老师的水平和能力。”因此基于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校方应该把目光放到学校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整顿和肃清师资队伍里不合不适于学校发展的部分,面向社会招聘符合计算机类专业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质量教师;对有潜力和资质的老师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来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以求其能够达到适应计算机类专业职业技能大赛比赛项目的专业水准,从而培养出一批实用型、经济型、高效型的师资队伍,能够完成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上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达到培养计算机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目的。
例如,高职院校的领导可以根据从计算机类职业技能大赛中的本校参赛学生的表现和成绩来分析出他们薄弱的部分和欠缺的技能点。如果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存在缺失,学校就可以适时的调整调整教学内容,并加强对程序设计这一研究方向的教师的监督和培训力度,使其教学能力提高到可以适应比赛项目的水平。同样的,如果是计算机操作系统方面存在问题,学校就可以增加这方面的教学课时,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出优秀的老师,服务于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以此类推,哪个方面的知识点缺少或者不足,学校就可以从教师本身的能力出发,改善师资队伍水平,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五、结束语
在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举办计算机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可以让学生在参赛过程中明确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理念,找到自自身的缺点,有利于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自身的良性发展。同样的高职院校也可以在比赛中看到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从而从培养方向和目标、教学方法模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和标准,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多个方面优化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契合专业的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发展,为计算机行业和企业输送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型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徐冉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 考 文 献
[1]楊春丽.基于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技风,2021(03):152-153.
[2]陶洁.高职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研究述评——基于CNKI文献的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6(04):42-44+58.
[3]张玉伟,姚红玲.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4(1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