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现场救治分析

2022-06-10曹建林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左心硝酸甘油体征

曹建林

101412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卫生院,北京

急性左心衰竭是急性心血管疾病并发症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冠状动脉阻塞。急性左心衰竭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速度快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2]。导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在发病后未能及时得到救治,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产生了不可逆病变,促进了病情发展,难以通过后续的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3-4]。现场救治的目的是通过对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缓解患者的病情进展,提高生存概率,现场救治对于改善社区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将对社区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现场救治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5月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卫生院急诊收入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共42 例。20例接受先转运后救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22 例接受现场救治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照组男11 例,女9例;年龄62~80岁,平均(71.15±8.83)岁;发病时间1~3 h,平均(2.08±0.75)h;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3级8例,4级12例。研究组男12 例,女10 例;年龄61~80 岁,平均(70.29±8.79)岁;发病时间1~3 h,平均(2.12±0.73)h;NYHA 3 级9 例,4 级13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患者及家属对研究中的事项均知晓且在同意书签字同意。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真实完整;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标准[5];③所有患者均无本次研究所用药物的禁忌证;④所有患者年龄均>60岁。

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严重精神系统疾病,不能配合治疗;②患者或家属不愿参与本次研究;③患者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④患者合并心、肝、肾等其他重要器官疾病。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调整患者体位为坐位或者头高脚低的仰卧位,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其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鼻导管、面罩高流量吸氧治疗,随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药物。静脉推注加西地兰(0.2 g)、静脉注射呋塞米(20 mg)以强心利尿,使用参麦注射液(2 mg)保护心肌。研究组在常规救治基础上采用硝酸甘油治疗,有严重低血压及心动过速时不使用硝酸甘油。从小剂量10 μg/min 开始,间隔3~5 min 增加1 次硝酸甘油的剂量,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压下降的情况选择增加的剂量,增加剂量在5~10 μg/min。如果患者伴有高血压,并且血压控制难度较大,剂量从20 μg/min 开始,间隔0.5~1 min,增加1 次硝酸甘油的剂量,增加剂量在10~20 μg/min,直到患者的血压开始下降,心力衰竭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当患者的收缩压降低到60~100 mmHg 时,将剂量逐渐减少并维持,通常在20~50 μg/min。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1)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主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呼吸抑制、心跳或呼吸骤停)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2)疗效判定标准:①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得以显著改善,心功能≥2 级;②效果良好: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改善心功能幅度为1级;③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均未得到明显改善[6]。总有效率=(效果显著+效果良好)/总例数×100%。(3)并发症包括呼吸抑制、心跳或呼吸骤停。(4)满意度调查使用百分制调查问卷进行,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 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研究组各项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s)

组别 n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呼吸(次/min) 血氧饱和度(%)研究组 22 78.75±10.39 125.68±10.63 74.32±10.55 18.38±1.55 97.45±1.03对照组 20 89.26±11.21 133.75±10.32 82.51±11.29 20.36±1.61 95.63±0.88 t 4.010 3.176 3.091 5.166 3.363 P 0.000 0.002 0.003 0.000 0.00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评分为(96.15±2.78)分,对照组为(85.74±3.01)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容易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病情十分凶险,对其生命具有极大威胁。急性左心衰竭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反应性差,早期临床体征比较隐匿,但进展快、表现复杂、并发症多。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症状往往不典型或被其他症状所掩盖,易致临床误诊或漏诊。因肺部淤血或充血而导致的咳嗽尤其是干咳,易误诊为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如救治不及时,极易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是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现场救治强调的是挽救患者生命,救护人员在患者到达后立即展开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和治疗,对患者进行争分夺秒地抢救[7-8]。

在此次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生命体征更优,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表明对社区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现场救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由于患者的心肌功能丧失,心脏收缩乏力,需要尽快进行再灌注治疗,以促进冠状动脉的再通,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9-10]。再灌注治疗的效果与开始治疗的时间具有密切关联,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晚,治疗效果越差。硝酸甘油是目前广泛运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的一种药物,该药物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11-12]。亚硝酸基是该药物的主要成分,能够直接对血管平滑肌产生作用,促进动、静脉的扩张,减轻心脏前后的负荷,进而提升心排血量,以此来减少肺淤血,降低心率,减小外周血管的阻力,促进左室舒张末压的降低,以及减少心肌耗氧量[13-14]。硝酸甘油能够促进冠状动脉扩张,改善心肌供血状况,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现场救治中采用硝酸甘油治疗,能够迅速发挥作用,通常在静脉注射2~5 min后便能够起效。

综上所述,社区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疾病发作后,实施现场救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救治总有效率。

猜你喜欢

左心硝酸甘油体征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应用效果观察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硝酸甘油在儿科输液困难中的观察与应用
卫气营血阶段性与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