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分析

2022-06-10李育霖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克氏肘关节肱骨

李育霖

425000永州市中心医院,湖南永州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多见且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治疗不当极易出现肘关节功能受损及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以往临床多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虽可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但其治疗效果却不理想。近年来,闭合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式被广泛使用在儿童肱骨踝上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1-2]。为探析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本研究特选取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分组试验,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8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 例。对照组男14 例,女15 例;年龄2~13 岁,平均(8.21±2.27)岁。试验组男11 例,女18 例;年龄1~13 岁,平均(8.26±2.24)岁。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儿年龄均≤13 岁;②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肱骨踝上骨折;③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骨折时间>2周;②肱骨髁上再次骨折,或其肘关节原有形态或功能反常;③多发性骨折;④对治疗依从性不高;⑤同时参与其他研究。

方法:所有患儿均在外伤后12 h内完成手术,麻醉方式均选择全身麻醉。①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式治疗:患儿仰卧位,上臂扎止血带,患肢置于胸前,取肘后正中入路。以尺骨鹰嘴为中心做一长约10 cm 的S 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钝性分离肱三头肌腱膜,显露尺骨鹰嘴、尺神经,游离尺神经并用橡皮条牵开加以保护。向上适当纵行分离肱三头肌腱膜,暴露内外侧髁及骨折端,直视下复位骨折,用2枚直径1.5 mm克氏针自肱骨内外髁交叉打入(或外踝2 枚,内踝1 枚),被动活动肘关节,骨折无移位,活动度良好,复位满意。松止血带,充分止血冲洗伤口后闭合切口,针尾由切口周围皮肤穿出并剪短折弯。肘关节屈曲90°~110°功能位石膏外固定。②试验组采取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式治疗:患儿仰卧位,患肢外展90°置于手术桌上,消毒铺巾后,C 臂置入手术桌下以备透视,主刀医生将患肢屈肘90°牵拉前臂做纵轴牵引,助手在患肢腋窝部做反牵引,持续牵引纠正重叠移位后,主刀一手牵引,一手顶推骨折远端纠正成角畸形及尺桡偏离移位。感觉复位到位后,在骨折端置入1卷无菌绷带,屈肘50°,另以无菌绷带以适当力度捆扎维持屈肘位。C 臂机透视正侧位观察复位情况。若骨折复位满意,对位对线良好(无重叠、旋转及尺偏移位,可允许轻度桡偏移位),在内外侧各打入1 枚1.5 mm 克氏针固定,或外侧2 枚尺侧1 枚1.5 mm 克氏针固定。在肱骨内侧髁进针时,为避免损伤尺神经,可用手触及尺神经沟,在尺神经沟经前内向后外方向置入,如无把握,可在内侧髁做一小切口,游离出尺神经,直视下避开尺神经进针;内外侧克氏针在骨折近端形成交叉并穿出对侧骨皮质,避免打入髓腔内。剪短折弯针尾,肘关节屈曲90°~110°功能位石膏外固定。术后,两组患儿均对其末梢血液循环、感觉情况及肘关节肿胀状况进行观察;待患儿清醒之后,即可引导其进行手指抓握训练;术后次日、2 周、4 周、6 周、8周定期复查X 射线,术后4 周拆除石膏进行肘关节主动训练;术后6周左右,若骨折愈合良好,则可拔出克氏针。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1)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使用我院自制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测评,评分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则证明其生活质量越佳;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使用我院自制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分,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2)使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估。①显效:治疗后患儿骨折愈合较佳,其丢失伸屈功能与提携角分别为0、5°;②有效:患儿骨折处愈合尚可,其丢失伸屈功能与提携角分别为5°、10°;③无效:患儿骨折处没有愈合,其出现关节外翻或内翻等,丢失伸屈功能与提携角均>1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 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29 60.25±8.37 92.31±3.68对照组 29 60.21±8.32 76.58±5.37 t 0.018 2 13.012 2 P 0.985 5 0.000 0

两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评分比较,试验组(92.78±5.26)分,对照组(79.23±6.21)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t=8.966 1,P=0.000 0),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科临床上比较多见的肘部骨折,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常规治疗方式虽然可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但其并发症较多,尤其肘内翻畸形。没有移位或轻度骨折的患儿,可使用石膏外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且不用住院。针对移位比较明显的患儿,则需住院治疗,既往多使用手法复位等方式治疗,操作比较繁杂,患儿需卧床,活动受限,护理难度较大,康复时间较长,患儿接受度不高,会出现二次移位等较多不利因素。常规切开解剖复位内固定方式,极易致使缺血性挛缩,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多,痛苦指数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会给患儿留下明显手术瘢痕,术后伤口疼痛及软组织粘连导致患儿功能锻炼不配合,最终遗留肘关节功能的障碍。再者因为术中骨折断端显露比较充分,骨膜分离,使骨折愈合时间被延迟,肘内翻并没有因为切开复位而好转,故而不可随意使用[3-5]。近些年,临床多使用闭合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此方式可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患儿骨折端的软组织进行分离,且不会对骨折端造成破坏,能有效减轻患儿的不适症状,防止患儿出现迟发性骨畸形;此种治疗方式能够防止由于骨折端固定不牢而造成的骨折二次移位,进而防止患肢再次被伤害;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能够提供牢靠的固定,患儿能够在石膏外进行固定,4 周后,实行肘部关节功能锻炼,可加快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的速度,减少肘关节出现畸形的可能。除此之外,使用手法复位时,手法需恰当,进而减少由于过度追求解剖复位给患儿造成的损害,从而改善预后[6-8]。本次研究结果也发现,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综上所述,C 臂透视下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骨折愈合快、术后不遗留手术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克氏肘关节肱骨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肱骨髁上突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