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视角下江苏苏州制造业发展研究
2022-06-10盛管球房海峰王葳
盛管球 房海峰 王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关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中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积极应对全球形势新变化新挑战,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江苏苏州作为地区生产总值超两万亿元的经济大市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基地,如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既能巩固提升现有开放优势,又能全面融入国内超大市场,对进一步提升苏州制造发展能级、做强“苏州制造”品牌、探索打造“产业链双循环创新示范城市”、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苏州制造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发展现状进行多角度解读,探索苏州制造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路径,为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一、苏州制造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总量规模名列前茅,产业配套相对完整
苏州制造业规模庞大、门类齐全、配套完整。截至2020年底,全市1104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35个行业大类,涉及167个行业中类和493个行业小类,实现产值3.48万亿元,稳居国内制造业实力城市前三强。其中,电子信息、通用设备、电气机械、钢铁、汽车和化工作为苏州六大支柱行业,2020年合计实现产值224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64.5%。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迅速崛起,产业体系不断向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截至2020年,制造业新兴产业(市口径)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5.7%。产业集聚优势显现,2020年,苏州产值超千亿的工业行业大类达到10个,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集成电路、节能环保等领域具有较强集群优势,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三)技术创新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深入推进
2020年,苏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68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重89.3%,是2015年的2.0倍,“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5.1%。截至2020年末,苏州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753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6万家,累计与230多家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2000多个产学研联合体。“十三五”期间,苏州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智能化改造企业数量五年增加17.9倍,其中省级示范智能车间503个、市级示范智能车间676个。2020年,全市智能化改造企业实现产值1.2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4.4%。
二、国际循环视角下的苏州制造业
长期以来,苏州制造业通过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较为突出的外向型特征,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一)外资企业占据主导
截至2020年末,苏州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395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0519亿元。外资企业以占规模以上工业三分之一(35.8%)的企业数量实现了接近六成(58.9%)的产值贡献,是苏州市制造业出口的主力。2020年,2731家有出口的外资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92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3.0%,其中185家外资企业产品全部出口,出口交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0.6%。苏州市已在电子信息、电气机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制造和橡胶塑料等产业领域形成了内资和外资合作交融的产业配套体系,厚植制造业的根植基础。
(二)外贸规模举足轻重
自2017年以来,苏州进出口总额持续保持在3100亿美元以上。2020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223亿美元,占江苏全省比重50.1%,占全国比重6.9%;实现出口额1869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和全国比重47.2%和7.2%,其中制造业成为支撑苏州外贸稳增长的中流砥柱。2020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出口交货值119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34.3%,连续十二年稳定在1万亿元以上。2020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总量排名全国第二。
(三)电子产业独占鳌头
2020年,苏州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出口交货值775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的64.9%,居于绝对优势地位。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层次日益提高,苏州早已具备计算机零整部件、通信终端设备、电子电路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等领域规模化生产能力,成为以计算机、显示器、移动手机和路由器等为代表的数十种IT产品全球性加工生产基地。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头部”领域—集成电路制造领域,苏州已形成以“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为核心,以原材料、设备及服务产业为支撑,以十几家世界知名企业为组成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产业集聚态势明显。2020年苏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实现整体销售收入626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集成电路制造和封装测试共实现销售近400亿元,占全产业销售比重63.7%,销售值同比增长22.9%(见图1)。
图1 2020年苏州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排名前十行业大类
三、国内循环视角下的苏州制造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州制造业通过外向型经济带来的资金、技术及管理赋能实现跨越式发展,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超一万亿元,2009年突破两万亿元,2013年迈上三万亿元新台阶。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齐备的产业门类,苏州制造业融入国内循环的步伐不断加快。
(一)内销产值稳健增长
在党中央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指引下,苏州充分挖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全力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较好地实现了内销份额的稳健增长。2020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国内销售产值突破2.2万亿元,达到22534亿元,同比增长5.9%,较2015年增长33.9%,“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6.0%。国内销售产值总量居全国第三(见图2)。
图2 2012—2020年来苏州规上工业国内销售产值
(二)国内分工多点开花
不同于国际循环中电子信息产业一枝独秀的格局,苏州市制造业在国内循环中呈现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钢铁和通用设备行业的国内销售产值均超2000亿元,分别为2933亿元、2346亿元和2060亿元,电气机械、汽车和化工行业的国内销售产值也均超1400亿元。除化工行业外,苏州其余支柱行业国内销售产值均以两位数的增速同比增长,远超全行业平均水平(5.9%)。
(三)传统行业焕新升级
作为国内重要的冶金产业基地,苏州钢铁企业具有较高的产业集聚度,沙钢、永钢、龙腾特钢和浦项不锈钢四家企业2020年实现产值1734亿元,占规模以上钢铁行业产值比重70.4%,企业产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是苏州钢铁参与国内产业大循环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内纺织行业的重要集聚地之一,苏州形成了包括吴江丝绸板块、张家港毛纺毛衫板块、常熟服装板块在内的多个专业化特色明显的纺织产业集群中心,产业链涵盖了从纤维、纺纱、织造、印染到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依托吴江、常熟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市场,苏州纺织产业在“内循环”竞争中也具备较强的集群优势。
四、苏州制造竞争能力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内制造业面临的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创新技术产能转化不够等矛盾日益突出,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是破解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苏州制造业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产业竞争力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部分立足国际竞争视角,采用兼顾进口和出口因素的净贸易条件(简称NET)分析苏州市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水平,为苏州制造业在巩固国际市场地位的同时,更好地谋划国内发展、融入国内市场竞争提供参考。将2015年和2020年的进出口货物分类金额分别代入指数公式进行计算发现,2020年苏州全品类净贸易指数为0.16,比2015年回落0.03,说明苏州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保持一定比较优势的同时,也面临自然资源和人力成本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此外,苏州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存在一定分化,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需要差异化定位。
(一)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优势有所提高
全品类中高新技术产品NET值为0.17,由2015年的与全市水平持平转为高于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有所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应成为苏州切入国内大循环、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二)电子、电气产品的出口依赖零件进口
苏州“机器、电子产品、电气设备及零件”的出口规模最大,2020年为1255亿美元,其NET值为0.22。此品类具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但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也不低。其中电子信息产品所在的“电机电气设备、电视音像设备及零件”这一品类NET值仅为0.04,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相对偏弱。电子信息企业依赖进口的原材料类型主要为集成电路、芯片、晶片等电子元器件,特别是传感器、变速箱、发动机控制模块等,国内产品仍未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难以实现国产替代,也是苏州产业体系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最容易遭受“卡脖子”风险的领域。
(三)纺织、运输设备的竞争优势显著较强
2020年,苏州纺织原料及制品的NET值最高,为0.72,产品国际竞争优势相对较强,但应当看到这种优势相当程度上表现为成本优势。从“内循环”角度而言,苏州纺织品的成本优势不大,需要充分发挥苏州纺织产业链完整、企业原生性较强、产销体系完备等优势,引导头部企业做强做优产品结构,量质并举扩大国内市场份额。“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的NET值为0.56,排名第二,产品国际竞争优势也较为显著,要在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紧密对接国内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大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不断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为苏州制造蓄积新动能。
(四)部分专用设备的竞争优势有所凸显
“光学、检测及医疗设备”这一品类的出口值为84亿美元,作为前五品类中唯一一个出口值较2015年增加的品类,其NET值也由2015年的-0.09提升为2020年的0.03,其所在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由“十三五”初期的不足千亿元发展到期末的近1700亿元,成长速度较快。苏州专用设备制造领域涉及范围较广,在电子、医疗、化工、冶金、纺织等领域都拥有较为深厚的产业集聚,需进一步厚积产业发展优势,提升产业增长潜力,内外兼顾将专用设备制造业打造成为苏州制造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产业集群。
五、苏州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一)发展动能有所减弱
苏州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总体保持了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受城市能级、产业特点、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制约,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面临较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发展动能有所弱化。2020年末苏州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万家,仅比2015年末净增1千家左右,规模型、引领型企业匮乏。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自2013年首超3万亿元,到2020年达到3.5万亿元,七年仅增5千亿元,年均增长2%左右。与上海、深圳等同体量城市相比,苏州制造与互联网新经济的融合不足,对国内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引领作用、派生能力不够突出,新动能的引育尚有待增强。
(二)“黑天鹅”引增不确定性
近年来,金融危机、国际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给苏州制造业外向型步伐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十二五”期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逐年下降;2016-2019年期间,随着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消除,苏州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逐步回升;但受国际贸易摩擦叠加疫情冲击的影响,2019年以来苏州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大幅回落甚至再次出现下降趋势,全市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行业遭遇核心芯片及晶圆等重点原材料供应短缺,部分企业产能难以正常发挥,需高度关注此类事件对苏州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后续影响。
(三)效率提升面临瓶颈
苏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不足23%,低于上海和深圳,龙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率低于全市水平。2020年,苏州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9%,低于规模以上工业2.1个百分点,其中为苹果配套的产值前六位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2.0%。2020年,苏州工业增加值超8500亿元,而上海和深圳已于2018年双双突破9000亿元,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发展质量占优。
六、苏州制造业发展的思考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为苏州制造再发展、再跃升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及特点,建议苏州制造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一)内外兼修,实现融合发展
一方面,要更多把发展重点转向国内,充分发挥苏州制造业强大的生产能力和高效的配套水平,优化供给水平,扩大供给能力,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与国内同行比拼、和国际对手较量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商发展环境,做优做强苏州制造产业链体系,打造苏州制造参与国际竞合新优势,引导外资企业利用技术及管理优势更加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
(二)新老联动,实现动能再造
一方面,要着眼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优质本土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发挥数字经济新引擎作用,充分发挥苏州制造企业面广量大的优势,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用数字经济为苏州制造发展赋新能。
(三)以点带面,实现发展赋能
在现有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紧密对接产业发展新趋向,借鉴生物医药产业引育经验,以细分行业或典型企业为切入点,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积聚潜力,培育和集聚一批技术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较快的行业及企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潜能,以点带面实现苏州制造的再创新与再跨越。因此,要站在全球化视野和新发展格局的高度,拓展数字赋能和品牌塑造的维度,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协同升级,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产业薄弱环节攻坚克难,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全力打造苏州制造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竞争新优势。
一是鼓励企业沿链拓展。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国内企业技术阻断、进口受限,国际分工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国内循环的分工体系显得更加稳定。对于产业链相对完整、产业链修复能力较强的苏州来说,必须通过强链、补链保持产业发展的持久竞争力。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牵引,鼓励有条件的市场主体沿着产业链向上下游方向拓展,不断提升大型集团垂直整合制造能力,增强国货供应商的备份能力,减少对境外供应链的依赖度。
二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加大产业基础研究能力和产业链提升工作支持力度,加强地方专项资金使用方向的引导,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设立制造业发展基金。加大强链补链和协同创新的金融资源倾斜,鼓励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增加对制造企业的中长期信贷投放。积极推进科技信贷、创业投资、科技保险等工作,引导全社会资本要素向先进制造业体系汇聚。
三是强化产业人才支撑。人才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推动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人才紧跟产业走,产业依靠人才兴”的发展格局。实施创新集群政策,形成涵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投资机构等在内的协同创新体系。在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育的规模和速度上持续发力,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提高人才供给质量。用薪留人,完善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机制。用配套留人,减轻人才的后顾之忧。用生态留人,以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提升优秀人才根植苏州、与苏州共同发展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