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2-06-10李武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应用策略高中语文

摘要:体验式学习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将体验式学习模式合理地融入到阅读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实践,从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开展活动等方面探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体验式学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并深入到学习情境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其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推动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促使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观点、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拟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体验式学习的有效方法。

一、联系生活,还原生活体验

语文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认识到语文知识的生活性特征,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促使其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以此还原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其阅读感受。引导学生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出发,看待文本中描述的故事情节和思想情感等,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升其阅读感悟力。

比如,在学习《祝福》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还原生活体验,强化阅读感受,教师可以将文本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连接。在课堂上,教师可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然后提出问题:“文本中祥林嫂的儿子被狼吃掉了,祥林嫂的人生从此一蹶不振,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那么文本中的其他人物在祥林嫂诉说痛苦时都有哪些反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文本精读,从文本中找到了“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鄙薄的神情”“特意寻来”等词句。教师追问:“从这些词句中你们可以看出文本中的这些人物的什么心理?现实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此类人?”学生踊跃地回答:“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这样的人,当别人陷入困境时,他们会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接近遇到困难的人,这些人与文本中的‘看客是同一类人。”教师接着引导:“当一个人陷入极度痛苦时,会急于找人倾诉,文本中是否有人真正关心过祥林嫂?”学生回答:“没有。”教师接着问:“如果你在生活中遭遇了极大的创伤却没有人关心,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在短暂的沉思后回答:“我会感到十分的痛苦,会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了。”教师继续引导:“我们尚且会感到悲伤,那么祥林嫂在一次次重创后,又遭遇了众人的冷嘲热讽,她已经无法感知生活的温暖,这对于她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她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文本中的内容與自己的生活相连接,感受到了祥林嫂的悲痛,体会到了作者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当然,现实社会中通常是“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看热闹”的人只是个例。我们当代青年要有爱心,要学会关怀他人,要让社会处处充满爱。

二、创设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体验式学习的构建和应用建立在情境教学之上,形象生动且符合文本主题情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本理解力,还能加强其情感体验。为了发挥体验式学习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文本内容、主题以及高中生的思维水平,通过音乐素材、故事资源、多媒体资源等创设既能反映文本主题,又能唤醒学生情感体验的情境,将学生代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比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在课堂的导入阶段,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段动态的月色荷塘图,以动态图画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图画中表现出来的美感,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将文本中“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如碧天里的星星”“如刚出浴的美人”等词汇与图画内容相结合,课堂中仿佛萦绕着淡淡的荷花香,而在这美景背后隐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所以在创设了审美情境后,教师可以利用文本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为起点,提出问题:“作者的心里为什么不宁静?”待学生思考过后,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文章的写作背景,并以故事情境将学生代入到作者生活的时代,让学生将散文内容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且因现实因素无法实现愿望的哀愁。

三、设置问题,强化思维体验

体验式学习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思维体验,通过提问和追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文本的写作结构和思想情感,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还能够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问题中锻炼阅读解题技巧,进而提升阅读能力。

教师应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引导性,要契合高中生的思维深度,结合文本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等元素提出契合学生能力的问题。比如,教学《阿Q正传》一课时,在学生自主阅读阶段,教师可以设置预读问题:“《阿Q正传》创作于什么年代?文章在结构和语言内容上有哪些特征?”在预读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全面阅读文本,并利用教学参考书或互联网平台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和其基本特征。这一阶段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大致的印象,形成了初步感悟。待学生结束自主阅读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研讨文本,提出问题:“阿Q的精神胜利法具体指的是什么?它与人们常说的自我安慰有哪些不同?”以此问题为载体,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要求各小组展开深入探讨和分析。在分组后,学生展开精读活动,鉴赏文本中的词汇和语句。在鉴赏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探讨、深入交流,他们在思维碰撞中得出阅读答案,并在班级内展示讨论成果。

四、开展活动,增强阅读体验

体验式学习要求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课堂中,对于课堂的活跃度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引领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阅读活动,让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学习和应用语文知识,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还能够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中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阅读教学的内容和现实条件,开展能够升华阅读主题、增强学生阅读体验的教学活动。比如,在教学《论语》一课时,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开展“学经典,诵传统”的主题阅读活动,将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与课外阅读资源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论语》中所体现的深刻的人生道理和情感内涵。待学生阅读过后,教师在班级内展开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到诵读中,促使他们通过诵读表情达意。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以《论语》文本内容为主的文化标语,借助文化标语布置班级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由此,学生的阅读体验会愈加丰富,体验式学习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于阅读和学习,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情境中,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促使他们获得更加丰富的阅读感受。

作者简介:李武(1973— ),男,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阅读教学。0C78C04D-8860-4BF5-ABFB-98B024AB37B0

猜你喜欢

体验式学习应用策略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