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课内节选拓展到整本书阅读的途径

2022-06-10颜美娟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5期

摘要:整本书阅读注重以经典作品为阅读载体,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其语文阅读综合素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教材节选的文本为主线,运用对照式、互文式、探索式等阅读方式,最终从“单篇”走向“整本”,从“个读”走向“整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对照式;互文式;探索式

整本书阅读立足一个“整”字,是一种将“精读”“泛读”“跳读”融为一体的对整部作品进行的综合性阅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缺少对整本书阅读的系统规划,将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常规的课文节选教学分成了两个领域,这就使得“个读”与“整读”脱节,造成了阅读资源的浪费。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巧织点线面,寻找节选文与整本书教学的衔接点,实现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一、在对照式的阅读中走向“整本”

经典的作品往往多处使用“重复语”,形成作品前后的对比或者对照。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节选文本中寻找勾连整本书的场景和人物,进而探寻整本作品的内涵。

首先,注重类似的场景对照,唤起旧知。高中语文把许多经典的长篇小说作为必修阶段的整本书阅读任务之一。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两部长篇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大、文字障碍多。教师需要抓住以类似的场景对照推动情节的小说叙事手法,让学生从单篇节选部分入手,勾连整部作品的情节脉络。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节选文重点描述了“宝黛初会”的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整部小说有关“人物初会”的场景,结合整部小说的回目,梳理出:宝玉和宝钗初会,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与大观园的姑娘们初会,黛玉初会妙玉,宝玉初会蒋玉菡等。这些场景写法上或多或少有相似之处,如几个场景都会写到室内的陈设华丽。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找出最为相似的“宝黛初会”“宝玉和宝钗初会”的场景,引导学生列出二者内容上的侧重点、描写手法的不同点。学生重新回到整本书,进行梳理、筛选、归纳、整合,得出两次初会情感的差异:1. 宝玉和黛玉初会。语言上相互倾慕、一见钟情,那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就是最好的见证。2.宝玉和宝钗初会。宝玉眼中的宝钗是一种“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的富态端庄、雍容华贵之美,宝钗眼中的宝玉是“头戴累丝嵌宝紫金冠”“身着秋香色立蟒白狐箭袖”“项上挂着长命锁”的富贵子弟。由此,在宝钗和林黛玉看贾宝玉这一场景中,两人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宝钗是侧面看,只是观察贾宝玉衣着装束;黛玉是正面看,着重是面部的传达情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整本书,梳理出三人情感的发展趋势。学生顺理成章地探究出“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以及薛宝钗能成为贾府媳妇的缘由。

其次,注重前后人物对照,走向“整本”。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立体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从节选文中的典型人物出发,以点带面,走向整部作品。笔者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抓住林黛玉的学名,引导学生梳理出大观园里女儿们的学名,从而分析人物的性格。比如,林黛玉的“黛玉”是其乳名,没有学名;王熙凤的“熙凤”是学名,她自幼被假充男儿教养,故学名为熙凤。由此可知,学名隐射着两人的性格有着不同,王熙凤——无礼、泼辣、外强中干;林黛玉——谨慎、有礼、外柔内刚。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到整本书,找出文中凸显其性格的典型情节,逐一梳理,形成表格。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全面分析书中人物性格的复杂面、多向性,从节选文本带动整本书的阅读。

二、在互文印证中走向“整本”

文本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线。教师需要从教材的节选中寻找相互印证的内容,以一定的“议题”来组织整本书阅读,从而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

首先,注重寻找相互印证的内容,走向“整本”。节选文往往是整本书中经典章回,一定程度上包罗了整本书的万象。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内节选文出发,寻找相互印证的情节,解决阅读节选文时所产生的疑惑,进而解读整本书的深层意蕴。比如,在学习“戏剧”单元《雷雨(节选)》的时候,学生发现了在梅侍萍的言语中透出她刚烈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学生的疑惑为抓手,让学生到整部作品中寻找相关语句。学生会发现:梅侍萍重回周公馆有多次可以离开,如她刚刚到周公馆初遇周朴园时的场景,无一不表现出她可以走,但是却不愿主动离开。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梅侍萍的内心,探究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有的学生抓住了梅侍萍撕支票的情节,寻找“梅侍萍极其愤怒”的缘由。学生从整本书中找到以下緣由:周家在大年三十晚上赶走了梅侍萍;周朴园对爱情的冷漠、自私、薄情寡义;支票侮辱了梅侍萍的人格、尊严。依据这些理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大户人家会不会在大年三十赶走家里的仆人?周朴园真的是薄情寡义之人吗?从节选的文本中,周朴园一直保留着梅侍萍喜爱的室内陈设,他会选择在大年三十赶走梅侍萍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很好地将“节选”内容与“整部”作品连接起来。学生不断探究,寻找相互印证的内容,从而剖析出了梅侍萍“倔强、刚烈”的性格特点。

三、在探索式阅读中走向“整本”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往往会代入自己的主观感情,形成多样化的解读。同样,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也会因为时代、处境等因素,产生特定的情感。这些往往给阅读产生疏间离和阅读差异。基于此,教师需要从课文探究性问题出发,不断地向外扩展,找寻读者与文本、作家与文本之间的连接点,全面解读整本书的内涵。

首先,从读者阅读层面,寻找文本与整本书连接点,走向“整本”。每一位读者因为自身时代、文化、社会阶层的差异,往往在解读文本能力上存在“空缺”。教师需要抓住这个“空缺”,寻找单篇与整本书之间的连接点,探寻情感本质。比如,在学习高中语文“戏剧”单元《哈姆雷特(节选)》时,学生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一晦涩的语言很难理解。教师不妨从读者的层面出发,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一系列晦涩的语句,形成一组“哈姆雷特之语”的探讨。教师运用替换词语的方式,让学生比较西方语言和汉语言之间的差异,体悟哈姆雷特语言的精妙和深邃。同时,学生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提升了思维能力。

其次,从作者创作层面,嫁接文本与整本连接点,走向“整本”。教师可以寻找相关的议题,让学生探讨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比如,学生在阅读《哈姆雷特(节选)》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文化的隔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节选文的情节出发,寻找连接点,补充文化缺位。可让学生思考:“哈姆雷特面对自己所爱之人还要质问其贞洁?为何说美丽也可以让贞洁变成淫荡?哈姆雷特为父报仇为何会迟疑不决?哈姆雷特为何十分害怕死后的世界?”这些问题可以牵动整本书,帮助学生不断地勾连整本书的语言,进行补充说明。比如,围绕问题一,学生会发现,哈姆雷特质问“贞洁”是由于奥菲利亚提及“贞洁”和“美丽”是最好的伴侣,因为“伴侣”在英语中为“交易”的意思。这或许是作者莎士比亚有意制造的冲突,在善与恶的交织中彰显出人性的复杂。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巧妙运用节选文,做到入乎其里,出乎其外,真正会读、读懂、读透整本书。

作者简介:颜美娟(1980— ),女,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员,高级讲师,主研方向为整本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