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学语文教学发挥育人优势的策略

2022-06-10连海英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5期
关键词:道德素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要: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转变的关键时期,引导高中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就显得极为重要。鉴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应发挥教学优势,肩负起更多的育人责任。结合教学实践,深入分析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育人优势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育人优势;道德素养;教学策略

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各个学科教学应以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为核心,以期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发挥语文学科的教学育人优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优势,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探讨的主题。

一、吃透语文教材,培养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是新课标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某种意义上,缺乏情感的语文教学会缺乏生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弘扬新课标的精神,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学生展开深入的沟通和接触,以情感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将“激励、唤醒、鼓舞”视作情感教学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元素,做到吃透语文教材,对学生展开情感的引导和熏陶,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如此才能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优势。

以《沁园春·长沙》一词教学为例。在课前导入环节,笔者以“秋之风景”为主题,引入一些相关的经典诗词,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等。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会发现,尽管古人着意于描绘秋天,但他们笔下的秋天大多是萧瑟的、凄凉的,只能引起人们心中的悲叹之情。然而毛泽东所写的这首词却借秋景表达了其乐观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作者“敢为天下先”的远大志向。接下来,在正式授课环节,笔者从情感培育的角度进行教学,通过词中出现的核心景物以及意象,如山、林、江、舸、鹰、鱼等,引导学生深入感知诗词的意境,仔细体会作者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品味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脑海中描摹出一幅充满了旺盛生命力的绚丽秋景,使学生深入体会作者以家国为己任的高尚革命情怀。

想要发挥高中语文教学的育人优势,教师需注重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因为高中生情感态度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上升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二、重视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

语文本身是一门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元素,对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编者精心选择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有深邃的意境,凝练的语言,而且极富审美价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文本,发掘其中的审美元素,让学生深入感知文本的语言美、画面美、结构美、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词时,笔者带领学生反复诵读,然后抓住重点字词“纤云”“飞星”“银汉”等,引导学生围绕词中的美景展开深入的品读,并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学生在品读中理解:“纤云”指的是云的变幻多姿,“飞星”指的是划过夜空的流星,“银汉”指的是天空宽阔的银河,进而引导学生感受词人借景抒情所营造的唯美、浪漫又略带感傷的氛围。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喜欢的词句进行深入赏析,探讨词人所表达的爱情观。在品读中,学生认识到:虽然金风玉露般的相逢让人欣喜,让人感叹,让人沉醉,但若是两个人的爱情经得住考验,又何必在乎一时的分别。通过对整首词的审美鉴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高中阶段,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都富有审美价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审美鉴赏活动时,应注意发掘文本中的审美元素,帮助学生对美形成深刻的感知,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注重以人为本,培养语用能力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核心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所谓“语用能力”,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控力,也就是学生的母语使用水平。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对语文教学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提高成绩,而且在母语环境下,学生的语用能力会自然而然的提升,这样的看法无疑是错误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人为本,积极培育学生的语用能力。

执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笔者以“不同类型的演讲”为议题,为学生挑选了几篇相关的文本素材,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最后一次演讲》等等,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学生阅读以前,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这几篇演讲稿在主题上有哪些不同?各自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然后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读和讨论。在课堂互动环节,笔者鼓励学生直抒胸臆,分享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演讲。课后作业是设计一项实践活动,并根据学情给学生提供主题,如“青少年禁烟”“防止校园霸凌”“使命与梦想”等,并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设计一篇演讲稿,在课堂为大家演讲。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优势,教师同样需要关注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搭建锻炼平台,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水平。

四、培养感恩意识,发挥育人优势

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优势,教师应发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元素,促使学生实现健全发展。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无疑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高中生多是独生子女,其责任意识比较淡漠,表现出来的行为便是对家长付出的漠视,认为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鉴于此,为了扭转学生的上述错误观念,教师应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优势,利用课堂教学契机,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懂得珍惜亲人的付出,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亲情。4E4B3ECD-6F25-477A-A6DC-96FD1AEFF653

执教《我与地坛》一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阅读文本,梳理文中的“我”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母亲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发现文中的“我”在遭遇变故以后,将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在母亲的身上。明知道母亲很担心自己的身体,却经常做出一些让母亲担忧和伤心的事情。比如,当他知道母亲会到园子里找寻自己时,即便他已经看到了母亲的身影,也会装作看不到,让母亲独自焦灼地搜寻他。而反观母亲这个角色,她是一个懂得尊重儿子、理解儿子的母亲。当她知道儿子喜欢坐轮椅到地坛里边思考时,她便给儿子独立自主的空间,自己在家担惊受怕,却又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教师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想一想文中的“我”有没有资格抱怨自己的母亲。在反思过程中,学生认识到文中“我”的遭遇,固然是令人同情的,但这并不是由他母亲造成的结果,因此作者没有任何理由向自己的母亲发脾气。抓住教学契机,笔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想一想在平时生活中,自己是否曾无缘无故向父母发脾气,是不是将父母的付出视作理所应当。这样的问题让课堂沉默下来。通过学习,学生们发现,原来自己在无形中将很多的责任和压力转嫁到父母身上,而父母的压力自己却视而不见。通过课堂反思,学生逐渐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失当之处,也理解了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

高中生普遍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而这种自我意识让他们常常忽略了身边人的存在。尤其对于父母,不管他们付出了多少,学生都很难感同身受,甚至很难做到理解和尊重。因此,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的契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总之,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优势,教师应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态度、语用能力以及感恩意识展开进一步锻炼与培养,这样才能强化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实现全面發展。

参考文献:

[1]谢鹏.探寻高中语文学科育人的有效路径[J].四川教育,2021(4).

[2]李红宝.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如何发挥中学语文教学中育人优势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GS[2020]GHB3729】

作者简介:连海英(1981— ),女,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4E4B3ECD-6F25-477A-A6DC-96FD1AEFF653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大学生“媒体素养”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思想品德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