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命教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渗透

2022-06-10金铭牛丽莹

公关世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生命教育渗透

金铭 牛丽莹

摘要:生命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之一,生命教育又与思政课密不可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把生命教育渗透于课程的实践当中。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将课程讲授建立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之上,帮助大学生实现健康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并引领大学生热爱生命,认知生命,升华生命。文章在具体结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革命精神、历史人物和具体事件来引领大学生领悟生命态度、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生命教育 渗透

教育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之上,进而发展和完善生命,并且最终使个体生命收获幸福人生,实现人生价值。思政课作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应把生命教育融入思政课中,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思政课的重要一环,应有效的在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核心内涵。

一、高校生命教育现状

目前为止,有些高校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了每个课程之中,有些学校还有《生命教育》这门选修课供大学生选择学习。生命教育一般在思政课、心理咨询课、卫生保健讲演中出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里,并没有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形成系统性课程体系。[ 1 ]大部分高校的生命教育的教学任务是由思政课教师或者是教辅人员承担的,专业课当中未能有效的融入生命教育的元素。应当借鉴各科目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模式,将生命教育融入各科目当中。因此,生命教育没能在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的生命观方面发挥充分的作用。

在对于生命的认识上,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对自己生命的正确的认识,并且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也有学生漠视生命、伤害他人,凡此种种,是我国大学生缺乏生命教育的表现。大学生在对生命的疑问越来越多的时候,高校应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学习,并在思政课中把生命教育作为重要的部分讲授。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通过分析历史事件、人物,阐释其价值、分析其内涵的方式,在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我们应致力于普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学习,提高生命教育理论知识的认知度,制定适合高校大学生的实施计划和纲要,增加师资力量并提高师资水平建设一支质量过硬的师资队伍。大学生学习生命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学习理论,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必须有效的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建立健全教育机制,为大学生学习生命教育更好的服务,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大学生学习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必须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学习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重视生命教育学习,引导端正学习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态度决定了学习效果。在端正学习态度的基础上,明确开展生命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对于生命教育的认识,对生命教育的接触与了解,对生命教育的甄别与判断,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认识与学习,直接关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关乎他们价值观念的形成。学习生命教育可以有效的教育大学生,并有效的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应把生命教育渗透于课程的实践当中。只有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习生命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对正确生命观的认识。使他们在正确的生命观的基础上发展自我,提高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将自己培养成为具有高责任感及具备独立批判能力的高素质公民,尽快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2.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学生时代是人的思维发展较活跃的时期,是人的品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生命教育对大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大学生接受生命教育学习已经成为成长过程中的必需。在新媒体时代,新知识、新事物的出现频率高且更新速度快,这就要求高校学生提高辨别对错的认知能力,增强分析能力,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形成对负面信息的抵制能力。因此,进行生命教育的学习,可以促进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成为服务学习、生活的工具。通过引导大学生对生命教育进行有选择的接触,培养其为自我服务的能力。[ 2 ]通过教授生命教育,教师与大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在交流中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三、生命教育渗透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过程中,可以以教材的框架体系为主线,将生命教育的丰富内涵渗透于教学的始终。

1.学革命精神,悟生命态度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可以发现存在着许多革命斗争,从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们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顽强拼搏的革命斗争精神。那么,我们在学习这些革命斗争的案例时,不能只是单纯的认识这个案例,而是要了解其中深刻的革命精神,进而从中领悟这个事件中人物对于生命的态度。以此,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革命斗争期间,尽管条件艰苦,红军将士们始终没有失去信心,反而充满干劲,奋斗到底,这就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高度自觉的民族意识,也诞生了高度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这种革命乐观主义,并非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革命前途高度把握的基础上,是对革命实现必胜的信念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近代以来更是战胜了内忧外患,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

通过学习革命事件,领悟革命精神,使学生能深入其境,切身的感受我们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和生命的可贵。让学生懂得不管遇到何艰难险阻都要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生命态度。通过课程学习生命教育,不仅仅是要向学生讲授有关生命的相關知识,还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不易和生命的宝贵,更要提高大学生对生命安全的危机意识,以此提升他们的生存能力。[ 3 ]有利于大学生在面临艰苦和波折时勇敢的去克服,在生活中调整自己的消极心态,锤炼意志,最终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BDED5C69-BB78-4C10-A59E-DE6F2AD3BD84

2.学历史人物,悟生命价值

历史人物具有榜样作用,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讲授过程中,以学习历史人物来证明实施生命教育具有实用性。可以在学习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使学生具体的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和他们的奋斗历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让学生从这些人物的人生经历中切身领会到,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最大的价值是多么的不易。也能让学生对自己之前的人生有所反思,对之后的人生有所规划。周恩来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老师关于“为什么读书”的提问,在确定读书目的的同时,他也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的,并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为了中华之崛起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华崛起是他人生努力的方向,也是激励他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为了实现这一宣言,他的一生便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从古至今,可以看到许多走向成功、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人士,大多是在青年時期就确定了自己的正确人生目的。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从而在人生的一系列重大抉择中,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使自己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进。[4]

通过讲授历史人物的人生历程,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激情,从而使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所在。通过了解有关生命的故事,生发出新的领悟。并且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领悟生命价值。

3.学具体事件,悟生命意义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人们对和平的追求,正是出于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中,存在许多引人深思的历史事件,并让我们为之动容。以教材中的事件、案例为例,更好的引导学生知道生命的不易,并发愤图强,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无限的价值。在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拒绝与外国交往之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并且随之向外扩张。导致原本落后于中国的西方国家,超越了中国,使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英国在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转移国内的危机,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和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允许中国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促使中国的仁人志士想要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通过学习以上中国人民不断地反抗列强侵略的历史事件,促进学生理解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背后,隐藏着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考量,中国人民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逐步从全球化的追赶者变成全球化的主导者之一的历程可以看出,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不懈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越发突显,中国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扩大。通过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历程,认识党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

通过学习具体的历史事件,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全面的认识史实、明确历史真相。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把为国家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收获成长和进步。生命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并融入与思政课中,是开展生命教育最直接而又有效的手段。[6]

4.学百年党史,悟生命真谛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中,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党历史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学习百年党史,领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程,领悟现在我们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领悟生命的来之不易,领悟生命的真谛所在。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在反抗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当时的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可能完全照搬苏俄式的革命方式,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最终选择了走工农武装割据、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这个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面对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彻底实现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建立新中国。进入21世纪面对一些重大挑战时,中国共产党始终正确认识和把握具体的中国国情和国际环境,准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变”与“不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学习百年党史来证明实施生命教育具有实用性。经验就是规律,就是原则,就是方法,来自于实践,指导实践,深化我们对于自身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讲授过程中,以讲授百年党史的历程,使学生汲取百年党史经验,让学生从中切身领会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来之不易,今天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生命的来之不易。领悟生命的真谛,让学生对自己之前的人生有所反思,对之后的人生有所规划。

通过学习百年党史,促进学生汲取理想信念的力量,进一步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做好全局性谋划,凝心聚力,领悟生命的价值所在;汲取进取的力量,进一步调动积极性,更加自觉的增强进取精神,在有限的生命中“发光发亮”;汲取自我反思的力量,认识到今天的来之不易,深入反思对于生命的态度;汲取自信的力量,进一步延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发挥生命的意义所在,为祖国奉献绵薄之力。

在学习生命教育时,学生要充分认清自己的职责所在,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所在。[7]因此,思政课要做好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己的同时关心他人,并关心国家的大事和社会的进步。在踏入社会时,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使自己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四、结语

青年学子作为接力跑的接棒人,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正处于人生发展定向的关键阶段。[8]想要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开展顺利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必须将教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各高校没有设置专门进行生命教育的教师,也没有相应的课程。那么此项工作基本上就落实到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最为频繁接触学生的辅导员身上。但是,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可以说是非常的繁重,不可能做到对于每一位学生面面俱到,细致入微的观察他们的心理动态。因此,主要需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高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讨论等形式,对思政课教师进行有关生命教育学习,以此达到思政课教师以专业的角度为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传授的效果。

通过在思政课中抓住生命教育这条主线,基于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让生命教育无形的渗透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当中。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成为一名精神丰富、珍惜生命、心理健康的学生,这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通过历史阐释与价值分析的方式在思政课中渗透生命教育,以教材中的事件、案例、励志色彩的典型人物为例,更好的引导学生知道生命的不易,进而去思考如何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获得更大的价值,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关心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本文系2020年度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名称:思想政治理论课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0-KYYWF-0570。)

【参?考?文?献】

[1]丁丽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杭州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4.

[2]梅萍,周凤琴.生命尊严教育:不可缺失的德育主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1):129.

[3]孙方.生命教育与多元生命课程构建 [J].教育研究,2015(11):145-148.

[4]褚恵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陈佳责,黄群蕙.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J].中国社会科学,2005(04):5.

[6]汤丽芳.生命教育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

[7]陈佳责,黄群蕙.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J].中国社会科学,2005(04):5.

[8]张春燕.《生存教育》课程构建与实施建议[J].浙江教育科学,2018.

(责任编辑:姜秀靓)BDED5C69-BB78-4C10-A59E-DE6F2AD3BD84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生命教育渗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