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2022-06-09伍莹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3期
关键词:概论语言学思政

伍莹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语言学概论”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课程属于普通语言学性质的基础理论课,着重讲述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普遍特征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用以指导其他语言课程的学习和研究。语言学概论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这一门课程的抽象性、综合性和逻辑性,给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因此,“语言学概论”这一课程的教学研究成了广大高校教师研究的焦点。目前学界主要从课程建设[1-3]、教学内容[4-5]、教学理念和方法[6]以及能力培养模式[7-8]等方面对语言学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和探讨,但是这些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如何有效地传授语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对课程的育人功能重视不够,这就无形中弱化了语言学课程思政引领的作用,没有形成育才和育人统一的局面。尽管目前有少数教师尝试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探索“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9],但都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与体系化的专业知识相比,思政教育内容碎片化严重,“贴标签”现象较为常见,导致课程思政变成“课程+思政”。针对目前“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及教学改革研究现状,本研究将课程置于课程思政理论的背景下,全面革新课程的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中的各个方面,使其处于课程改革的核心地位,润物无声地将价值观塑造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从而提升“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质量和内涵。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它强调基于一种新的课程观,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10]。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指的是“育人”,凡是一切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的内容都可以纳入思政的内涵。要落实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则需以知识传授为内核,以能力培养为路径,并最终彰显价值塑造的意蕴,且三者贵在“一体”。只有厘清了它们各自的角色,理顺了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搞好课程的整体设计,才能使得新的课程观促进课程的高质量建设,实现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以下将以课程思政为理念,以“三位一体”的课程观为指导,对“语言学概论”课程进行教学设计重构,以符合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

1 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教学目标的定位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目前,虽然不同的教材和学者对于“语言学概论”课程的任务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表达,但他们对课程目标的基本看法一致,即传授语言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对课程的育人功能认识不够。当前,在以思政为导向的课程建设中,应该重新定位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增长语言学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本文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标准和特点,确定了“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即在以往传授语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等两大传统目标之上,增加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在挖掘“语言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将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归纳概括为三大类:

个人素养:课程是普通语言学性质的基础理论课,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逻辑性、科学性,结合学科培养的要求,分析得出学生应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哲学观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职业修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以致用是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因此,在教学内容中涉及了语言教学和语言调查等实践活动,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分析得出学生应该具备“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职业修养。

理想信念: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国家传统而基础的工作,目前服务对象逐渐扩展。为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规划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语言文字使用,以及为我国语言翻译、语言识别、人工智能等提供理论支撑和知识保障,学习中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为祖国建设事业奉献的理想信念。

“个人素养、职业修养、理想信念”是“语言学概论”课程思政目标的主线,并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语言道德和语言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分层次、有计划、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首先是为提升课程质量服务的,抓住了课程思政目标的纲,课程的质量和内涵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并且课程思政也会给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赋予正确的价值取向。

2 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

传统“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属于模块化的知识体系,主要编排了语言结构和语言发展两大内容,以传授语言知识为目的,具有逻辑性、结构性、循序渐进性等优点,但缺乏历史的脉络,不重视语言实践和语言学价值的讲授,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思政教学的理念也未能体现。为此,我们从新的教学目标出发重新设计了课程教学内容,以融合价值观的目标主线构建知识图谱。基于语言学发展史和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并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我们将课程内容设置成六个专题,每一专题对应一个融合语言知识与价值观的思政内容,做到教学内容横向有广度、纵向有深度、内向有温度,体现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内容和思政内容的对应

3 教学方法的全面改进

3.1 “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育人

“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贯彻“全过程育人”理念,按照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并将育人贯穿课堂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

课前: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网络资源和教学平台,发布任务,设置讨论话题,进行网上讨论,对即将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启发引导。

课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详细设计知识点或实践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搜索典型素材,设计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将价值塑造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思政素材紧扣目标,力求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故事化、游戏化、案例化和直观化,全面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职业修养、理想信念”。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专题对应的思政目标,体现了语言知识、语言文化、语言能力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优良品质。

课后:教师借助学习通等教学平台发布作业和拓展学习资源,学生自主探究,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借助微信群进行交流,答疑解惑。教师同时充当学生的心灵导师,帮助学生解答疑惑、疏导心理、讨论社会热点,传递正能量,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2 知识原理和知识价值讲授相结合

基于新的课程观,专业课中的知识传授不能局限于一般性地讲知识的原理,还要讲清知识的价值,从而将育“智”作为育“志”的重要基石。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帮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还在于通过专业知识的教学帮助他们建立起自身与他人、社会、民族的联系,并在这种联系中确定人生价值、明确人生志向。只有教师讲清了知识的价值,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才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才能从内心里油然而生一种利用这门知识去报效祖国的志向。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过去这种僵硬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价值的讲授融入课堂中。比如,我们在讲授“语言学概论”课程时,增加了语言与语文教学、语言与社会生活、语言与人工智能等知识点,讲授如何用所学的语言学知识指导语文教学,如何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问题,并且通过语言与人工智能这一知识点的讲授,让学生知道语言在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语言学价值的讲授,使学生认同语言学知识的意义,从而自然地在心里激发了学好这门知识、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青春的志向。

3.3 将松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知识体系

基于新的课程观,专业课中的知识传授不能止步于松散式地讲知识点,而是要讲清楚知识的体系,从而将授“鱼”作为授“渔”的关键支点。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使他获得的知识活起来,即学习知识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将所学的知识变成一种工具和手段,去获取新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谱系。所谓谱系就是点与点之间相互联结的知识系统。学生要想使知识活起来,就必须在脑海中形成关于学科的知识谱系,深刻地理解这个谱系上的各个知识点的相互关系,才能自由迁移调动知识以进行创造,进而对知识产生深度的认同。比如,在学习“语言的性质:语言是符号系统”这一专题时,教师将课程中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将这个专题的内容设计成具有结构性、逻辑性的知识小体系,即“语言与言语、语言的符号性、语言符号的性质、语言是符号系统”,这四个知识点相互关联、循序渐进。首先,让学生明白语言学中的语言的概念以及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其次,阐释语言是一种符号,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必须要理解什么是符号,符号的特征是什么,再让学生证明语言为什么是符号,从而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讲授语言符号的性质,语言符号的性质有很多,必须抓住主要的性质讲授,即“任意性”,学生理解了这一性质,也就能理解语言符号其他的性质,如社会性、民族性等;最后,讲述语言是符号构成的系统,这一系统中符号和符号之间相互联系,是一个有组织、有条理的层级系统。为了说明语言系统的结构性,我们把语言比喻成一台机器,各个零件就相当于各个语言符号,零件之间的关系就相当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能很直观地理解语言系统内部的结构。通过将“语言是符号系统”这一语言观分成四个相互关联、逻辑分明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同时通过讲故事、打比喻等方式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直观。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同时,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和方法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如系统观、价值观、结构观、矛盾观等都体现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

3.4 工具性知识和伦理性知识讲授相结合

基于新的课程观,专业课中的知识传授不能满足于灌输式地讲工具性的知识,还要讲清伦理性的知识,从而将“激活知识”作为“激活学生”的有效抓手。人是使用知识的主体,只有讲清伦理性的知识,即教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知识的知识”,才能保证知识造福于人。伦理性知识的获得不仅是要进行伦理性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伦理规范和伦理道德,更重要的是参与实践,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真正体会或理解“应该如何做”与“应该做什么”的理性能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伦理性的知识内化于心,培养正确的伦理观念,并外化于自己的行动上,朝着以知识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比如,在“语言学概念”课程中,我们设计了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环节,以实践任务为导向,指导教师全程现场指导,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完成实践任务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激发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在语言景观调查的过程中,通过纠正语言景观中语言文字使用的错误,构建科学合理语言景观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积极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在学生深入农村调查方言的实践中,通过体验农村生活,与当地人互动和交往,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善于沟通等品质;在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担任教师这一角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严谨认真等素养,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使学生学习和体验社会伦理规范和道德,学会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

3.5 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

课程教学不仅要从教师讲授的角度来设计,还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构建。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具体的学情分析,将学情分析与课程设计有机联系起来,让课上讲与课下学融为一体。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文献研读、小组讨论、论文写作;教师设计一些挑战性或对抗性的作业,让学生在探索新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创新思维,在分析批判对手与自我辩护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师设计并实施一些语言实践活动等,通过以上方式进行学情分析,做到过程性评价与过程性反馈相结合,具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依据学情来调整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循环反复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比如我们在讲授“语言系统演变”的专题时,让学生考虑“如何看待当下网络中的字母词”、如何看待“很阳光、很西藏、很路人”这种新产生的“很+名词”的结构。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现实中的语言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语言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了对语言知识的认同,并从内心里生发出了学习语言知识的渴望和需求。

3.6 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首先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素质。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提出了关于党和人民好教师的“四有”标准,即“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并且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教师的自身素质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只有教师自身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才能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使学生树立为祖国贡献青春的理想;只有教师自身有着崇高的道德境界,才能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追求自身行为的规范;只有教师自身具有扎实的知识,才能使学生具有渴望获得知识的欲望和热情;只有教师有仁爱之心,关心、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以同样的善意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因此,教师应该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并有着立德树人的热情,才能在学生中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总之,知识的学习是显性的,而思政的内容是隐性的,它们隐含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最关键性的问题是教师通过怎样的途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实现育人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互动、教学方式自然融合,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协同发展。

4 教学评价的有效革新

以往“语言学概论”课程考核评价主要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少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学概论”虽然是一门理论课程,但是理论最终是为应用服务的,学习理论的目的都是为了运用。“理论既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又是人类开展认知活动的工具”[7],既然理论是一种工具,那么学习理论的目的就应该是运用。脱离了理论的运用,也不可能真正掌握一种理论,所以,学以致用是所有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具体到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根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也自觉地树立了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培养了优良的道德品质。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制定了含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内容的课程考核方案,包括评价内容、权重、评价方式等;评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任务两部分,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考察方式对学生个人素养、职业修养、理想信念的养成进行全过程评价。理论部分由期末考试(60%)、平时作业(10%)和名著研读(10%)三部分构成;实践部分由语文教学实践(10%)和语言调查实践(10%)两部分构成。

5 结语

以上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对“语言学概论”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重构,以适应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学大局。总体说来,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和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专业特色,融入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精神的内涵。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事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语言文字的规划、语言文字生活的建设、语言教育及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推广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课程教学将知识、技能、素养三者融合一体,使学生既具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又具有了熟练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将育才和育人很好地结合起来,体现了课程和教学的特色。

(2)形成了“全过程、三角度、三层面”的教学示范。本课程教学倡导“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育人。将教师、学生和课程紧密融合,科学合理地拓展了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梳理课程思政元素,遵循课程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专业知识、品德修养等个人素养,专业技能、语言文字工作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等“个人、职业、国家”三个层面结合起来,全面育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目标随学习项目层层递进,又相互融合。

(3)形成了“理论+实践”的课程考核模式。本课程在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课程设计了语文教学和语言调查两个实践活动,分别考察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语言调查、研究能力,以便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科研能力。教师引导、言传身教,学生实践,德技并修,教学相长,成果显著。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创新的实施,建立了知识、技能、品质三位一体的课程标准,课程创新的整体教学设计、教案、课件、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能够为本校或其他院校的语言文字专业的其他课程的创新教学提供样板,可以在其他相类似的课程教学创新中推广,并可以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概论语言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