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感研究
2022-06-09陈意德杨漫妮
陈意德,杨漫妮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1 文献综述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教师职业的尊崇,强调要发挥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引路人”“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思政课教师六种素养”等好教师标准,为新时代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框定了伦理规范,指明了前进方向。
以上举措蕴含了新时代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旨向,承载着教师创新进取的时代新意,指明了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的行动路径,共同成为新时代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路径和理论遵循,也启发了本研究对于高校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培养与发展的深刻审视。
纵观已有文献,对教师专业伦理的研究主要涉及内涵定义和体系建构等方面,且主要集中在高校阶段。在教师专业伦理内涵定义方面,受研究对象教师这一主体的职业复杂性和研究者差异性影响,目前学术界对教师专业伦理的定义主要分为“规范论”“素养论”“精神论”三种[1]。本研究中的“教师专业伦理”,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相关专业工作中所形成的基本伦理关系和应该具备的特殊伦理品性。
在教师专业伦理体系建构方面,杨炎轩分析了目前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建构面临的四个方面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改革教育活动模式、健全学校管理体系等具体建构路径[1]。穆建亚认为,部分教师缺失专业伦理素养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为了提升教育质量,应该重塑新时代教师专业伦理素养[2]。程岭从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等顶层理念出发,通过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理论基础松散、伦理理念浅薄、理论路径异化等问题[3]。
作为未来语言教师,英语师范生与人文学科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英语学科本身兼备工具性和人文性[4]。目前学界对英语师范生的研究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提升、培养体系建构等方面,对于其专业伦理的认同研究尚不多见。
在教师专业能力认知方面,Freeman认为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应该不断思考教学工作,积极探究、解决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研究与反思的过程中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5]。Lashen-Freeman将动态系统理论引入二语习得领域,并提出教师自身信念、实践、知识这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并与社会大环境相互耦合从而形成动态系统,而语言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认知会随着这一动态系统的变化而改变[6]。
在英语师范生培养方面,李冬耘等探索英语教育专业应该如何围绕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开展改革,并提出将英语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机结合[7]。王娜等通过对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及其特征表现的研究,探究当下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提升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对应策略[8]。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伦理相关研究数量不断增加、研究内容持续深化。但从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来看,现有研究主要采取理论分析的方法针对职后教师的专业伦理现状展开调查,对职前教师的教师专业伦理认同缺少相关研究。英语师范生是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主体构成,其教师专业伦理水平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基于此,本文对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感展开研究,以期提高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素质,为建设高水平、高素质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打好基础。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6所高校300名在读英语师范生展开调查,以期了解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感情况并为其职前教师专业伦理培养提供参考。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分为两部分。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为300名在读英语师范生,来自全国6所高校,覆盖华中、华南、华北三个区域。笔者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共发放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感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90份,有效率为96.7%。本次半结构式访谈采取自愿原则,从问卷调查对象中征集9名在读英语师范生开展访谈,并将9名访谈对象以学生A-I进行编码。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分为两种。
2.2.1 调查问卷
本文在参考与教师专业伦理相关政策文件和准则的基础上,收集梳理有关教师专业伦理的文献,结合本研究调查对象特殊性,从教师专业伦理关系和教师专业伦理品性两大维度设计问卷。其中,伦理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及社会四个变量,伦理品性维度包括自主性、自律性、服务性和反思性四个变量(如图1)。
图1 教师专业理论维度划分
预测之后的正式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6道基本信息题;第二部分是英语师范生对教师专业伦理相关政策及文件的了解程度及对专业伦理教育必要性的调查,共计5题。第三部分是关于教师专业伦理品性和教师专业伦理关系的相关问题,共计32题。其中,除第一部分外,其他37道问题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Likert1-5)。问卷得分越高,说明英语师范生对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水平越高。经信度检验,此问卷整体信度 (Cronbach’s a) 系数为0.879。
2.2.2 半结构式访谈
为深入了解英语师范生专业伦理认同感情况,从问卷调查对象中征集9名在读师范英语专业学生自愿展开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内容覆盖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英语师范生对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情况和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专业学习、见习实习过程中的亲身感受。
2.3 研究过程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调查问卷部分采取自填问卷法进行数据收集;随后,随机抽取9名师范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录音形式记载后转为文字分析。汇总所有调查数据并利用SPSS 26.0软件分别求出均值后进行分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290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反应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感的信息。笔者将从总体情况、伦理关系以及伦理品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3.1 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感总体情况
均值(M)的高低反映被试在该维度的认同感水平。如表1所示,英语师范生对于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感处于一般到比较认同之间(M=3.38)。可能有三个原因:首先,在理论知识方面,仅有34.5%的被试表示有主动了解过教师专业伦理的相关内容。访谈对象C提到她主要是通过备考教师资格证了解到教师专业伦理相关的内容。目前国内大学均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程,促使大部分学生对教师专业伦理知识有一定了解。其次,在教学实践方面,英语师范生培养计划中都有见习和实习环节,通过在真实校园工作环境中进行的观察和反思等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高英语师范生对于教师专业伦理的认同感和体验感。最后,近年大力弘扬师德背景下,高校作为师德师风建设先锋阵地,经常开设专题讲座、培训以及榜样模范学习活动。这种良好的氛围会使英语师范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加强其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从而提升英语师范生的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感。
在伦理关系维度的四个变量中,教师与社会关系这一变量得分最低(M=3.08)。新形势下,倡导教师角色多样化,由学校型教师转变为社区开放型教师,提倡教育工作者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或学校,而要更多地参与社区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伦理品性维度中,自主性这一变量得分最低(M=3.15)。大部分英语师范生明确教师的“义务”,认同教师职业伦理中的服务性、反思性和自律性,但许多英语师范生对于教师专业自主权了解尚浅。尤其针对教师享有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权这一教育权力,访谈对象C和F都表示从未听闻。
3.2 英语师范生教师伦理关系认同感
3.2.1 教师与学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伦理关系这一维度中最基础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题项T17~T20为英语师范生对教师伦理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关系认同感调查,其实质是要考察教师能否做到了解、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
由表1可知,英语师范生对于教师与学生关系总体认同度较高(M=3.75),其对于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有很明确的认知。但在表2中,对T19、T20加上限定条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后,得分明显降低,这反映出英语师范生对于处理师生关系存在行知差异。访谈对象E有教学见习经验,她表示:“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清楚从理论知识出发,我应该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但面对一个班级四十多个学生的时候,精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表1 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感总体情况
表2 教师与学生关系认同感得分情况
3.2.2 教师与家长关系
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和全面发展具有责任一致性和目标一致性。题项T27~T34主要为针对英语师范生对教师专业伦理中教师与家长关系的调查。由表1可知,英语师范生对于教师与家长关系总体处于一般到比较认同之间(M=3.44)。英语师范生认同在处理与家长关系时,应该采取尊重、真诚的态度公平地对待每位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题项T33“有偿家教”为反向计分题,其得分较高(M=4.03)。教育产业化下,教育事业染上了拜金主义的色彩。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令禁止公职教师开展有偿家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也强调将重点打击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要求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和教师育人职责。
表3 教师与家长关系认同感均值(部分)
3.2.3 教师与同事关系
教师与同事关系是教师工作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题项T21~T26是针对英语师范生对教师专业伦理中教师与同事关系的调查。由表1可知,英语师范生对于教师专业伦理中教师与同事认同感处于一般水平(M=3.38)。经访谈,62.5%的访谈对象认同教师共同体对于其专业成长的帮助作用。
新时代下,学校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师共同体的运行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支持体系。在教学上,合作必不可少(M=3.81),教师可以在深度合作、交流和共享中超越自我,走出自我教学的困境。在精神上,通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主动为新教师提供指导(M=3.79),在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的同时还能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访谈对象G表示:“在实习期间其实践指导教师对其专业化发展具有深刻的积极影响。”而对于T23、T24,她认为“办公室同事经常谈及其他教师情况,这种行为对教学影响不大,只是活跃气氛的一种方式”。
表4 教师与同事关系认同感均值(部分)
3.2.4 教师与社会关系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从专业型、学校型扩展为“社区型”。题项T35~T37是针对英语师范生对教师专业伦理中教师与社会关系的调查。由表1可知,英语师范生对于教师专业伦理中教师与社会认同感最低(M=3.08)。其中,T35教师应主动向社区居民介绍法律法规、政策(M=3.06),T37教师要经常带学生参观、体验社区生活(M=3.08),得分较低,大部分英语师范生对于教师与社会关系的认识较为局限。学校正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联系,因而新课改下更加将社区视为一种教育资源,强调学校与社区良性互动。
3.3 英语师范生教师伦理品性认同感
3.3.1 自主性
教师专业自主权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工作的保障。题项T12-T14是对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中自主性的调查,由表1可知,自主性在各变量中得分最低(M=3.15)。由此可知,英语师范生对于教师专业自主的理解并不透彻。
在实际教学情境中,也存在着一些教师专业自主权与其义务不对等的情况。一方面,社会对于教师应履行的道德性义务的要求多于对其专业性权利的提倡;另一方面,教师群体自身对于权益的维护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大多只是按部就班地履行规范中明确的责任和义务。长此以往,不仅会减少教师的专业热情与专业信念,产生职业倦怠等一系列负面情绪,也会削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对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而英语师范生处于职前阶段,对教师专业自主权更是不甚了解,因此对于其认同感最低。
3.3.2 自律性
自律性指英语师范生能够保持对教师职业正确的认知并外化于行。题项T15~T16是针对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中自律性的调查,由表1可知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自律性较低(M=3.17)。
通过问卷一、二部分可知,英语师范生对于教师专业伦理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在实践中存在行知差异。除问卷外,结合半结构访谈进一步对英语师范生自律性进行深入研究,访谈对象A认为:“教师这一职业被社会大众寄予了较高的社会期望,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应维持专业形象,但在业余时间应该有自己的空间。”访谈对象E也补充道:“就教师处理与同事关系而言,应该对同事开展正确客观的评价,但在课余与同事闲聊谈及其他教师的个人情况不可避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些英语师范生并未把教师专业伦理、职业道德内化于心,缺乏教师专业伦理自律性。
3.3.3 服务性
教育服务于学生,教师应具有高度责任感。题项T9~T11是针对英语师范生对于服务性这一变量的认同感研究。由表1可知,英语师范生对服务性具有较高认同感(M=3.55)。
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英语师范生对于“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等观念接受程度更高,更能够以现代教育社会学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来看待和建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师专业伦理素养。但T9“教师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积极从事志愿服务”在三个指标中得分最低(M=3.38),其次是T11“利用知识和教育知识为家长提供服务是教师的必备素养”(M=3.6)。这反映出师范生虽然树立了教师作为服务者的角色认知,但尚不全面。这与上述英语师范生对于伦理关系中教师与家长和社会的关系认同度较低的情况相关。
3.3.4 反思性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提高认识、积累经验、形成理论以达到良性长久的专业发展。题项T6~T8是针对英语师范生对于反思性的认同感研究。由表1可知,英语师范生对于教师专业伦理中反思性这一变量认同度最高(M=3.52),她们对于题项涉及的三个方面“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专业伦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反思性是一种很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专业伦理品性”“教师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及专业关系”都有着较高的认同感。
虽然教师职业道德与准则中并未强制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但结合英语师范生自身学习经验,反思必不可少。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实践水平、积累教学经验、形成教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渠道。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意识、专业伦理、专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的过程,就是其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完善的过程。
4 建议与对策
帮助英语师范生增强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感、培养教师专业伦理素养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针对英语师范生的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感的调查结果反映的一些问题,笔者从制度建设、学校教育及英语师范生三方面提出建议。
4.1 完善教师专业伦理制度建设
我国现行许多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教师职业行为十不准等法律文件,对教师的专业行为做出了规范和限定。以2008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三爱两人一终生”为例,其中“爱国守法”“教书育人”等笼统的表述使得条文规范缺乏操作性和测量性,对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有待提高。
在制定主体方面,应该吸纳一线教师参与制定教师专业伦理的相关规范结合教师实际工作情况,许多中小学英语教师对于教育自主权即教师依法享有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的权利了解不够。邀请一线教师共同制定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参与度,还可以相关教师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调查,制定出更具现实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师自主的专业伦理规范。
在伦理内容方面,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和准则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语言表述要明确具体,不能太过笼统和宽泛。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中,应侧重于规范教师的外显的可观察到的行为。在表达时可适当使用一些限制性语言,详细具体地列举教师的禁绝行为。例如,“在职教师应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自身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使相关教师规范条例更具参照性。除此之外,相关条例还应体现新课改下课程理念、教师角色等的新改变,帮助教师、师范生以及其他教育从业人员丰富对新型教育理念的认知。
在教师评价方面,应该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师专业伦理测评体系。要将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专业伦理以及道德表现考核纳入教师工作考核范围;采用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同事、家长等教育教学相关者在教师评价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师专业伦理评价内容方面,除了对相关专业和理论知识进行考评,还应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专业信念、情感、服务意识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总之,要充分发挥教师专业伦理评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性和指导性作用[10]。
4.2 学校加强教师专业伦理教育
2018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高校要培养一批具有深厚教育情怀、扎实专业基础、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11]。职前教育阶段教师专业伦理课程是提升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感、培养专业伦理素养的重要阶段。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应坚定不移地实施教师教育,旗帜鲜明地突出师范特色,不遗余力地加强实践教学,为国家培养更优更强的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英语师范生的职业理想、职业认知以及职业能力等都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在职前教育阶段就应让英语师范生充分地感受和理解教师专业伦理品性、学会处理教师专业伦理关系,为建设高素质的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打好基础。根据《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英语教学案例分析等课程都属于英语学科教学方向课程,高校应该加强相关课程建设,将教师专业伦理培养渗透落实到师范英语专业各门课程教学之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激发英语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其对案例进行自主分析和决策。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增强英语师范生的道德敏感性和伦理自主性,使其正式入职后能够针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自觉、自主、自律地保持教师专业伦理品性,正确处理教师专业伦理关系。
4.3 师范生强化教师伦理自觉
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其身心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学校制度、课程设置等其他因素都要通过英语师范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产生作用。
首先,英语师范生需要明确自身职业选择,树立终身从教的专业信念。有部分英语师范生因为工作稳定、家人期望、节假日多等一些外在因素选择了英语师范和教师行业,这种缺乏内在驱动力的职业选择会导致英语师范生对英语教师这一职业认同感不高,更不用谈及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感[9]。因此,学生在进行大学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只有真正热爱英语教育事业、具备强烈的专业情感和专业信念,才能在中小学英语教育这条道路上任重道远,肩负起对学生、家长、同事和社会的责任。
其次,英语师范生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伦理实践。调查结果显示英语师范生对教师专业伦理表现出了较大的知行差异,在日常学习以及备考教师资格证的过程中他们对于教师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应然”知识有所了解,但在面对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时往往不能很好地遵守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各大高校英语师范生培养计划中都有见习和实习环节,英语师范生应该把握实践锻炼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力求获得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在真实的教育工作情境中通过持续教师专业伦理体验、判断、决策、反思来提高自身的自主性、自律性等教师专业伦理品性。
最后,英语师范生应该提升课程思政能力。英语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与中小学其他科目相比,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接触大量外国思想和文化,这对英语教师的批判性思维、道德价值观及人文素养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立德树人背景下,各高校响应时代号召,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为例,外研社围绕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指导思想,展示与阐述了课程思政内容挖掘方法,分享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以帮助外语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研究能力。英语师范生应紧跟时代潮流,通过专业课程、互联网资源等各种途径,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本研究基于对6所高校300名在读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认同感的调查分析,提出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制度建设、增设教师伦理相关课程等措施,以促进英语师范生不断审视与反思自身的发展理念和工作实际,提升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伦理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使其能够在坚守道义与牟取利益的博弈中保持价值判断,在革新理念与创新教学的互动中维持科学客观,在学习压力与社会舆论的共轭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高素质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