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经济趋势浅析及投融资实操建议

2022-06-09宋映忠

中国工程咨询 2022年5期
关键词:经济

文/宋映忠

为进一步把握好政策“取向”,做好当前投融资工作,笔者就当前经济趋势进行简要分析,对投融资工作提出相应建议。

一、当前宏观经济数据浅析

(一)经济总量国际领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21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4.37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不仅遏制了2020 年下滑到2.3% 的下行趋势,而且扭转了从2012 年以来增长率低于8%的下行趋势,如图1。

图1 中国2011-2021 年GDP 总量与增速

我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总量稳居第二大经济体,如图2。

图2 2021 年全球前六大经济体GDP 总量及增速情况表(数据按照同期汇率6.4616 计算)

(二)“三大需求”比例变化,经济结构顺势调整

一是消费需求持续恢复,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提升。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消费逐渐恢复,到2021 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上年最低谷-20.5%上升到最高峰33.9%,筑底反弹54.4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加大,2021 年全年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拉动GDP 增长5.3 个百分点。

二是投资缓中趋稳,发展韧性增强。在货币、财政政策的强力驱动下,到2021 年投资增速从上年最低谷-24.5%上升到最高峰35%,筑底反弹59.5 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降低,2021 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3.7%,拉动GDP 增长1.1 个百分点。

三是净出口增长发力,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提升。由于我国疫情控制和疫情防护医疗用品等产品出口,拉动我国出口总值累计增长速度迅速上升,2021 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增速由上年最低谷的-17.2%上升到最高峰60.6%,筑底反弹77.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0.9%,拉动GDP 增长1.7 个百分点,如图3。

图3 2019 年-2021 年“三大需求”增速情况表

(三)“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2021 年国内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1%,初步形成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了我国有14亿多人口、4 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这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构建国内强大市场的国情优势。

二、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一)面临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蔓延,一方面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严重阻碍全球经济的发展。根据联合国《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2022 年全球经济预计仅增长4.0%,2023 年 增 长3.5%;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2 年全球经济增长为4.1%,2023 年为3.2%。

(二)面临经济复苏快、稳固性差的压力

从经济总量看:2021 年一季度增长18.3%,二季度开始迅速滑落,下降到7.9%,三季度下滑到4.9%,四季度再下降到4%,如图4。

图4 2021 年经济总量分季度增长曲线

从“三大需求”趋势看:投资端,2021 年年初增速达35%,逐月下滑,到年末下降到4.9%,下降了30.1 个百分点;消费端,年初增速最高达33.9%,随后逐月下滑,到年末下降到12.5%,下降了21.4 个百分点;净出口端,年初增速最高达60.6%,随后逐月一路下行,到年末下降到31.1%,下降了29.5 个百分点,如图5。

图5 2021 年“三大需求”增速曲线

(三)面临疫情和经济衍生的地缘政治等错综复杂的多重压力

由于全球性经济萎缩的经济压力,特别是根据“三大经济体”未来10 年经济发展速度预测,中国经济总量有可能在2028 年超过美国,如图6。因此,美国采取“打压围堵”的策略,把经济矛盾上升为政治矛盾、民族矛盾乃至于战争。此外,复杂多变的俄乌战争也给未来带来错综复杂的重重压力。

图6 中国、美国、日本未来10 年经济发展预测

三、近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面临上述宏观经济形势和重重压力,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释放了一系列信号。

(一)岁序更新的“三连发”经济启航信号

1.中央经济工作会的号角。2021 年12 月8 日-10 日 在 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 年经济工作提出了“稳中求进”的总要求。

2.货币政策发力。2021 年12 月15 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2 万亿元。12 月20 日一年期LPR 利率由3.85%下调至3.80%,下调5 个BP。

3.财政政策发力。2021 年12 月16 日,财政部通过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提前下达2022 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 万亿元。

(二)新年伊始利率杠杆再起

2022 年1 月20 日,继 上月下调1 年期5 个BP 的基础上,1 年期LPR 利率再度下调10 个BP,5 年期LPR 利率打破了六个档期未调整的记录,下调至4.60%,下调了5 个BP。

(三)2022 年“两会”信号和当前政策取向

1. 财政政策超前发力。在提前下达1.46 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指标的基础上,明确了2022 年专项债3.65 万亿元,与去年持平。财政赤字率2.8%,较上年调低约0.4 个百分点。从资金规模上看,减少2000 亿元,但通过跨年度的调节,仅中央本级财政调入一般预算的资金就达1.267 万亿元,是2021 年的6.6 倍,相当于提高赤字率1 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的安排规模,比上年增加两万亿元以上,增长8.4%;增加中央转移支付直达资金约1.5 万亿元,可达9.8 万亿元,同比增长18%。

2. 货币政策力度增强。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近期央行为加大绿色信贷资金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推出了“碳减排支持货币政策工具”,以先贷后借的直达方式,向21 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推出1.75%利率的“绿色信贷”。同时又在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础上,再设立2000 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

四、当前投融资操作建议

(一)把握好政策“取向”,既要高质量也要合理的发展速度

一方面要守住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底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还必须稳住经济总量的大盘,既要质量也要速度。因此,政策取向很重要,要汇聚合力,以加大投资、促进消费,增加出口为导向,以促增长、以提振经济为重中之重的政策“取向”。

(二)推进地方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增强投融资主体的融资能力

建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资委《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指导意见》等要求,“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加紧推进地方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升级,梳理好资源资产,盘活存量,增大增量,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聚焦主责主业,形成自主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具有可持续的企业现金流,增强融资主体的投融资能力。

(三)创新理念,开启资源、产业、金融融合发展新模式

一是变资源为产业。梳理区域资源禀赋,发挥资源优势,通过股权投资、企业混改等模式,发挥地方国有企业与大型国企、央企的链接作用,把过去“卖”资源转化为引进技术,开发利用资源,形成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优势。

二是以金融促融合。充分发挥好金融、特别是政策性金融对“资源、产业”的“粘合”作用,通过开展资源、产业、金融融合发展,采用“片区开发”“区域封闭运行”等示范区域、项目等方式,开启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

(四)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有的放矢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发改投资〔2021〕1813 号)文件中“规范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的要求,建议通过专业咨询机构提前介入,将融资方案作为可行性研究论证重点,结合融资结构和项目收益来源,科学规划项目资金平衡方案,增强项目的可融资性。

一是聚焦“三重”,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申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以及专项债重点支持的9 大方向,精准储备包装好项目,积极申报。

二是做好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申报和承接。根据各对口主管部门相关的条块专项财政直达资金,对口做好项目资金申请工作。

三是做好固定资产投资中长期贷款。通过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主渠道,对标绿色信贷、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乡村振兴、重大民生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领域,精准申报中长期贷款。

四是申报企业项目收益债。对具备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可以通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报绿色、城投、乡村振兴、养老、企业并购、双创、项目收益债等。

五是争取证券市场资金。具备条件的区域和企业,可以向证券交易所申报公开发行、非公开发行的各种公募、私募债券。

六是争取银行间债券市场资金。具备条件的区域和企业,可以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通过备案方式,申请使用乡村振兴票据(RVN)、绿色债务融资工具(GN)、中期票据(MTN)、生产支持票据(ABN)等各种金融票据支持工具。

(五)创新项目开发运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与投资收益平衡

创新项目TOD、EOD、SOD、AOD、ROD 等片区开发模式,优化配置资源,全生命周期研究分析项目,促进项目投资收益自求平衡,满足项目的可靠性、工程可行性、运营有效性、财务合理性、影响持续性和风险可控性需求,增强项目的可融资性。

(六)强化管理,防范风险

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做好财政预算中期规划,严格预算收支,禁止违规举债。一方面用好用活地方政府债券,对已经到位没有使用的专项债券,要创新思路,通过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调整推进使用进度,促进项目落地;另一方面,合法合规合制的开展市场化融资,建议具备专业资质、具有强大咨询师团队和丰富项目前期工作经验的咨询公司提前介入,参与辅导、分析、研究,做好地方区域投融资的前期基础工作。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孰轻孰重? 中国经济亟需强化“脱虚入实”
分享经济是个啥
图读龙江经济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