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2-06-09陈永红
陈永红
摘要:在当前初中阶段的教学体系中,素质教育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教师需要通过多元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并提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思考能力,有效地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这时教师就可以巧妙利用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正确认知,从而建立起高效率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本文将结合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的教学经验总结,归纳出具体的教学应用措施。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初中时期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知识更多侧重于理论方面,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情景教学的方法受到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并依托于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学生在教学情景中的反应,设定出特定的问题化、生活化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情景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力。
一、创设问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初中时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有效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探究兴趣。在兴趣的教学驱动下,引导学生积极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探究内容背后蕴含的深刻思想。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可以积极创建出问题化的教学情景,改变以往传统教师枯燥的教学方式。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充满启发性和探索性,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深入探究兴趣。
例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解《情绪的管理》的内容时,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自身情绪的认识,并能够正确恰当地表述出来,掌握对情绪的管理方法。这时,教师就可以設计出问题化的教学情景。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新闻热点信息,通过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尝试表达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如何的进行情绪的处理,才能够有效地表达出自身的意义,并且不会影响到周围的人。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情绪表达,对人际关系的重要影响,并能够运用自身的控制力去调节自身的情绪,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科的知识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更是从生活中对人类生活规律的有效总结。因此理论知识必须与生活实践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才能提高学生对于法治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是教师就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课堂,新课标的教学指导要求,设计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有效调动学生中的生活常识,将其迁移到理论知识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从而引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例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解《生活需要法律》的内容时,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在自身生活中无处不在,认识理解法律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知法、尊法的意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法律真实案件视频的方式,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的讨论。不仅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社会中法律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还强化了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利用法律分析现象的能力。
三、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信息化教学情景与常规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良好的教学优势。因此将其有效地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原本抽象深奥且无法在课堂中形象展示的理论知识,以更加有效的图文、音频、视频等形象展示出来。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符合当前初中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和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凸显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地位。
例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解《我与集体共成长》的内容时,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前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辅助手段,通过将学生与整体之间的精彩瞬间和美好回忆都记录下来,并在课堂进行有效的展示。改变学生以往对他人和集体的忽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在美好的集体生活回忆当中学会承担责任,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综上所述,在中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境教学法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法,老师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必须全面地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教学大纲,选择最恰当的方法创设出不同的课堂情境,以便于全面调动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探索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利用自身的兴趣作为驱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探究学习能力,产生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动学习兴趣,从而取得最优秀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成效。
参考文献:
[1]蔡艳纯.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9,000(097):131-132.
[2]王彬彬.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