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与实施

2022-06-09袁红

海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培育社区

袁红

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是老年学习者从相同的学习旨趣和学习需求出发,平等自由参与、互为学习资源、共享学习过程,积极转变生命状态的活动,形成的具有强烈归属感、认同感的非正式学习团体。研究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对于推进社区治理和解决老龄化社会老年的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当前老年人群学习的基本现状,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提出了培育老年学习共同体的策略与方法。

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是生活在社区的老年居民由本质意志主导的,因共同学习而结成的能实现人的生命成长和建立守望相助关系的老年群体。是老年学习者从相同的学习旨趣和学习需求出发,平等自由参与、互为学习资源、共享学习过程,积极转变生命状态的活动,形成的具有强烈归属感、认同感的非正式学习团体。研究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对于推进社区治理和解决老龄化社会老年的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一)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共同学习之“根”是本质意志

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是老年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主动的“开放→投入→吸收→变化”的过程。对于老年学习者而言,这个过程就是体现其本质意志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体验学习过程,是在体验与分享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生命状态的积极变化。

(二)共同学习之“果”——生命成长与守望相助

共同学习是实现生命成长的学习。学习的内源力来自人的生命成长欲望。人一方面需要认识自己、认识并实现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需要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和睦相处并找到归属感。一个人如果处于强迫性的学习环境中,而其学习行为必须服从外界强加于他的准则,则会损害其生命成长的需要以及在潜能实现上和情感归属上的统一性[1]。

在契约社会,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唯一没有契约的地方,其守望相助的伦理意蕴来自地缘亲情的古老情结。“相互要求,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正是这一张力的体现。

二、社区老年学习的基本现状

(一)社区老年学习的覆盖面积不够

据相关调查研究,当前参与社区老年学习的群体十分有限,以有一定经济收入或者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群体为主,其成员主要为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另外,区域经济发展对社区老年学习的影响较大,在经济发达地区,社区老年学习开展较好,而部分经济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对社区老年学习的作用认识不深,社区居民对老年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导致区域社区老年学习发展不平衡,覆盖率不高的原因。

(二)社区老年学习参与度不高

在实地调查中完美发现,绝大多数社区虽然建立了社区老年教育服务中心或者社区老年活动室,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参与人数有限,学习实践活动规模也十分有限,基本形式中缺少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形式以读书看报为主,其他娱乐健身活动为辅。尤其是在经济落后地区,绝大多数老年人由于文化层次所限或者家庭条件所限,子女过多以及经济压力大等因素,从未参与到社区老年学习中。

(三)适用老年学习的资源不足

目前老年教育资源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材方面,我国有针对老年教育专门制定的教材,但是存在内容落后,不够丰富以及学习内容缺乏实用性等缺点;另外,学习实践的开展需要场地、资金以及物件支持,而这些物资资源的短缺都会限制社区老年学习的开展。

三、培育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的意义

(1)是化解老年人负面情绪需要新方法,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需要新思维,可以提升人的全面素质和归属感与幸福感。

(2)是对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在开展社区老年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培育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实现以老年学员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与管理,有助于社区老年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3)探索不同类型的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组建方式和培育策略,使群众性的草根社团自我完善,蜕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并通过层级管理模式,辐射更多社区和人群。

四、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培育的政策支持

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在社区教育各级各类文件中均有表述。《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的主要任务中就指出,要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共同体建设。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自发组建形式多样的学习团队、活动小组等学习共同体;《宁波市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将老年学习共同体培育列为八大重点工程之一,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网上老年学习圈,建设老年教育第二课堂,积极给予老年学习共同体扶持和帮助;此外建德市委宣传部等6部门《关于加强老年教育开展共学养老社区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以老年人共学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学习共同体为载体,以共同学习为抓手,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2]。

五、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策略

(一)整合资源,发挥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优势

当学共体处于形成和培育的初级阶段,需要各方力量协同作用,促进“学共体”良性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助推社区治理、学习型团队的有效载体,需要内部建立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1.自主培育学共体

利用社区学校师资、资源、场地、经费等优势,自主培育新的学共体,由社区学校校长或教师担任学共体负责人,顶层设计、有序推進。如沙河口区星海湾街道连山社区陈颖舞蹈团多年来在社区书记支持指导下,坚持活动,从不间断,疫情期间不能去社区,在星海公园每周二、周四活动,受到老年朋友的欢迎。

2.辅助培育示范性学共体

基于内部“结构单位”的运行机制,是每一个“学共体”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关键要素包括领袖人物和核心成员的培养、课程的开发、活动计划的制定、约定俗成的制度章程等。如机场街道郭东社区一品蓝天乒友沙龙成立于2018年5月,社区学校着重培育带头人刘新芳,使她成为学共体带头人也是社区“五老”志愿者。在刘新芳的带领下,一品蓝天乒友沙龙成立一年时间里,学员从最初的6人已达到10余人。学员层次基础都各不同,有零基础的,还有一些乒乓球老手,都是对乒乓球非常热爱的人员。学员每天只要有时间就会到沙龙交流练习。现在零基础的学员也能和乒乓老手们打上几个回合。

3.深度合作共同培育学共体

李家街道李家社区学校在调研基础上筛选,与大连绍兴朗诵群会馆深度合作,建立了社区教育合作体系,资源共享、共建发展。会馆邀请全国各地的名家名师为每一位会员耐心细致的讲解文章诵读的技巧运用、情感表达以及情绪把控。先后与徐州、绍兴、湖北、扬州、宁夏、齐齐哈尔等省市学(协)会合作举办大型网络主题联谊会,并参与主办云上绍兴朗诵节、王妍丁诗会、欧震诗会等多场大型活动,线上线下共计上百场。在建党百年之际,更是以大手笔的策划,历时三个多月,组织了一场“百人百天讲一百个红色故事”的大型活动,为党送上了一份厚礼,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二)借力搭台,丰富学共体展演舞台

交流与分享是共同体的本质属性,开展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为成员阶段性成果提供展示、比赛的机会,能有效激励学共体成员的成就感、荣誉感,促进学共体活动的持续发展。

1.巧用学习节,激发成员活力

我们积极联合相关单位为学共体搭建展示平台,将传统节日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以及社区学习节时间作为“学共体”节,积极组织学共体开展展演活动,为其搭建展示平台。

2.展示交流,促进学共体发展

在政府相关部门协助下,辅助学共体组队参加行业组织各类比赛,请进来、走出去展演交流,不断提升视野,增加获得感、成就感体验,固化原有的兴趣和自发形成的团队。如甘井子区机场街道南山社区单弦牌子曲传承活动基地位于甘井子区南华街82-4號,南山社区学校。2013年3月成立了兰花戏曲团,至今为止已发展了60余名学员,团长胡绍南编导的单弦牌子曲《说唱机场街道》演出了近二十多场。单弦牌子曲《美丽大连》先后参加了大连市戏曲、曲艺、小品电视大奖赛,并荣获大连市“群星舞台”戏曲曲艺小品电视总决赛一等奖;大连市群众文艺调演“向人民汇报”系列活动中,单弦牌子曲作为甘井子区唯一参赛的非遗节目,演出荣获戏曲曲艺比赛二等奖。如今单弦牌子曲已经走进学校,成为锦华小学校本课程。成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3]。

3.开展示范学共体评比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由区教育局、社区学院牵头,连续开展社区学习点建设的评选活动,通过社区、学校推荐,集中展示、现场提问、实地查看等形式,每年评选出10个示范性学习共同体,并择优推荐参与大连市范市民学习品牌评比。

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培育在新形势下,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为了生命成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自觉、自愿在社区学习共同体中可以逐渐实现互爱互信、互助互伴、共学共乐,更加健康、积极、优雅、有尊严地去享受生命过程。

参考文献:

[1]项秉健,汪国新.社区学习共同体三个基本概念探析[J].当代继续教育,2019(1):4-11.

[2]李品.社区学习共同体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6(36):56-60.

[3]邱良君.从“学习”的本原透视社区学习共同体[J].职教论坛.2017(21):65-69.

猜你喜欢

共同体培育社区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