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与其管理模式关系

2022-06-09张娟

海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利用效率人力资源管理

张娟

21世纪是属于人才的时代,因此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注重自身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一个角色,其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及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决定着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本文中,为了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笔者将结合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河南省舞阳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力求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贡献一份理论力量。

一、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先进的管理制度

相较于普通企业,事业单位在工作中往往更加严谨、正统,所以有关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工作也更加注重规范性与纪律性,管理工作也更加严格,正是如此,才能够确保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落实与运行,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管理弊端。如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一部分员工在工作流程与工作方式上受到了种种限制,进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导致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大大降低,因此也会对事业单位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战略目标十分不利[1]。

(二)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

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工作业绩等,都直接受到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但是受到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虽然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待遇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导致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安于工作现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缺乏创新能力与工作激情。如舞阳县一部分事业单位过度给予员工薪资待遇方面的奖励,而忽视了对他们工作实际的考核与评价,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事业单位内部逐渐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大下降。

(三)缺乏对职工的重视性

随着舞阳县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各乡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因此事业单位对于员工的关怀如果仍然停留在物质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面向员工精神层面的关注进行转变。但是在一部分事业单位内部,依旧具有明显的落后管理方式,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给予员工足够的薪酬待遇,而忽视对于员工精神文明的建设,进而导致员工的部分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脱轨,这种情绪会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人才吸引难度,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十分不利[2]。

(四)缺乏长期性工作规划

事业单位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离不开先进人才的支撑,因此对先进人才进行长期性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老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严重缺乏有关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制度的长期性规划。如舞阳县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没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长期规划的重要意义,而是更加注重对眼下问题的解决,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风险预防等问题严重忽视,同时也不能够针对现有的人才队伍进行创新性培训工作,导致事业单位的转型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对管理模式造成的影响

(一)人才数量减少,人才结构不合理

根据对舞阳县某事业单位的调查研究表明,在该事业单位中,一些科技水平较高的专业性人才较少,其中以领军型人才为主,另外,在众多员工中,还严重缺少复合型人才以及综合型人才,总体来看该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结构明显不够合理,整体人才力量匮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事业单位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与进步[3]。

(二)薪资待遇不足,人才流动频繁

另外,受到职称评审以及岗位调配等关键因素的影响,舞阳县某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的职业发展规划受到了严重限制。薪酬待遇以及福利待遇等对于人才队伍中的新人来说影响较大,其中主要是其他省份来到舞阳县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不仅造成了事业单位招聘困难的现象,还导致人才队伍中的新人短期内严重流失。另外,就是事业单位缺乏一个畅通的人才流动通道,对于人才之间的交流没有制度保障,致使当地事业单位对于先进人才的吸引力大大下降[4]。

(三)岗位职数限制,轮岗交流困难

舞阳县地区的事业单位自采取岗位设置以及员工绩效工资的转型以后,受到岗位数量的限制,导致了专业技术型岗位与管理岗位之间的严重冲突,并且在后续的岗位转聘工作中将会越来越困难,十分不利于事业单位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及综合性人才的引进。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利用效率造成的影响

(一)管理模式——承诺型

承诺型的管理模式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当中一种十分典型的类型,这种管理模式就是指员工们的实际利益能够受到事业单位的承诺,并且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环境也能够得到保障,从而实现对事业单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激发员工们的工作意识,让他们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参加各种各样的业务活动,从而实现更好的业绩目标,这样不仅能够体现自身的工作价值,还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增长[5]。由此可见,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着更高要求,是影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关键模式。

(二)管理模式——控制型

控制型管理模式的管理特征以及效率往往更加明显,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交换性的主从关系是员工与事业单位之间关系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的情感因素,而是单纯的因为经济效益而进行相互合作的一种管理模式,因此管理工作也相对简单。控制型管理模式中,事业单位只需要支付给员工们固定的薪酬待遇,而不需要为他们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员工则需要履行合同中所规定的工作义务[6]。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只适用于短期内的管理工作,操作更加方便,能够节省更多的管理成本。

(三)管理模式——混合型

为更好的结合不同事业单位对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需求,混合型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这种管理模式就是通过整合与完善上述两种模式从而得来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能够针对不同的工作部门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如对销售部门可以采取控制型的管理模式,而对行政部门则可以采取承诺型的管理模式,因此对于各部门之间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具有更加有效的激励作用,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的重要措施

(一)创新管理工作理念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目前舞阳县地区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许多弊端,对于员工工作意识及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十分不利,对此,事业单位首先应当创新自身的管理工作理念,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对各种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的引进,不断分析与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让员工们转变现有的工作态度,在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尊重员工的需求,满足他们的基本权益,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给予他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鼓励支持,从而使员工们养成对事业单位的认同感,保障现有人才队伍的完整性。

(二)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在人才队伍完善以后,就需要做好人才的开发与利用,从而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对此,需要事业单位坚守惜才、爱才的工作原则,合理分析单位内部的每一个工作岗位,并且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定位、内容、要求以及性质,从这个基础的角度出发来制定人才培训的方向以及人才选拔的标准,为事业单位后续的考核工作夯实基础。另外,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需求以及员工们的工作优势来制定一个长期的培训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以及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三)完善薪酬绩效制度

绝大部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主要的关注内容仍然为实际的薪酬待遇收入,所以事业单位完善现有的薪酬绩效制度是必要准备。而后可以借助于薪酬绩效制度,对员工们的具体表现做出更加公平合理的判断,充分体现了他们为事业单位所处的巨大贡献,从而为员工们制定一个合理的薪酬待遇方案,保障绩效考核工作的公平性与客观性。在当今社会快速变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各行各业对于高素质型先进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事业单位想要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就必须从薪酬待遇的角度着手,为员工的招聘与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五、总结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資源利用效率直接影响着管理模式的选择,而具体的管理模式反之又影响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朱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与其管理模式关系研究探索[J].财经界,2020(36):247-248.

[2]袁秀锦.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7):5-6.

[3]陈砚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模式改进[J].人才资源开发,2020(14):31-32.

[4]王清绪.对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策略的几点探讨[J].财经界,2020(19):255-256.

[5]祖庆彦.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8):217.

[6]秦小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济管理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20(16):118-119.

猜你喜欢

利用效率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耕地低碳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浅埋滴灌下不同滴灌量对玉米花后碳代谢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无线网络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