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2-06-09徐鹏李春宏左文霞周培士李伟薛燕军沈新莲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产业现状酿酒高粱

徐鹏 李春宏 左文霞 周培士 李伟 薛燕军 沈新莲

摘要:高粱是我国白酒酿造的主要原料。江苏省白酒产业发达,是高粱消费大省,但江苏省白酒企业所需要的高粱几乎全部采购自我国东北地区,仅少数当地生产。近几年,随着高端白酒品牌的打造以及产能的扩大,酿酒原粮本地化生产和基地建设已纳入今世缘和洋河两大酿酒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为了进一步加快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发展,扩大种植规模,力争早日实现酿酒高粱完全本地化种植。本文分析了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当前江苏省高粱种植产业发展存在的严重短板,提出了江苏省缺乏满足江苏省酒企需求,适应本地区种植,自主选育的酿酒专用高粱品种,高粱生产种植规模小,管理粗放,缺乏规模化高粱生产基地以及机械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酿酒原粮的本土化、规模化基地建设、优质专用酿酒高粱品种培育、酿酒高粱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发展以高粱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旅游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分析江苏省酿酒高粱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江苏省未来酿酒高粱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江苏省;高粱;酿酒;产业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2)09-0017-04

高粱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一直是我国北方人民的重要粮食作物。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粱由曾经的口粮变成了工业原料,用于酿酒、饲用、制醋等,继续在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1]。尤其是白酒酿造行业,支撑了我国高粱相对稳定的消费规模。我国白酒三大基本香型的典型代表茅台、泸州老窖、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以及今世缘等都以高粱为酿酒原料。我国每年生产白酒700万~800万t,酿酒高粱的消费量为700多万t。但目前全国高粱总产量约300万t,因此酿酒高粱存在较大缺口。201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进口高粱,2015年进口量达1 069.97万t,2016年国家对玉米实行市场化改革,国内粮食价格逐步接近国际市场价格水平,饲料粮进口有所减少[2]。与此同时,大中型酒企包括茅台、五粮液、洋河、今世缘等,纷纷实施产能扩张战略。从而促成了高粱的利好形势,加剧了国内高粱市场供需的不平衡,造成高粱价格上升,国产高粱生产规模将在现有水平上保持稳定增长。

江苏省白酒产业发达,是高粱消费大省。近几年,随着高端白酒品牌的打造以及产能的扩大,酿酒原粮本地化生产和基地建设已纳入今世缘和洋河两大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为此笔者对江苏省高粱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江苏省高粱产业存在的问题,从原粮的本土化、基地化建设、优质专用酿酒高粱品种培育、酿酒高粱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分析江苏省酿酒高粱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江苏省酿酒高粱的发展提供参考。

1 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现状

江苏省高粱种植历史悠久,在江苏省新沂市三里墩西周文化层遗址,发现碳化高粱桔秆和叶片[3]。高粱在江苏省曾是传统的旱粮作物,特别是苏北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玉米、高粱、大豆等旱作物为主的耕作制度。高粱在江苏省用途很多,主要有粒用(酿酒、粮食、饲料)、糖用(甜高粱茎生食、制糖)、工艺用(扫帚、刷具)以及饲用(青饲或青贮)等。1949—1955年,江苏省高粱种植面积均在 30万hm2 以上,主要分布在淮安、宿迁和徐州等地区。随着苏北旱改水面积的扩大,高粱种植规模大幅减少,到1989年,種植面积仅为4 200 hm2(图1)。近年来,由于种植效益的持续降低,高粱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7 000 hm2左右。江苏省高粱仍然存在广泛的零星小面积种植,在部分地区是不可缺少的搭配作物。

江苏省不是高粱生产大省,但凭借着知名酒厂和高粱贸易市场的优势,已成为特色高粱优势区。目前江苏省农民种植的品种除了少量当地的农家种外,大部分是从外地引进的品种。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启动以来,江苏省调查队经过 2016—2017 年连续 2 年对江苏省60个县(市、区)的高粱种植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从41个县(市、区)收集到104份在江苏省持续种植的高粱地方品种。这些地方品种种植年限大多在30年以上,遗传多样性相当丰富,经过长期的自然与人工选择,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的耐高温干旱、耐涝、耐盐碱、耐贫瘠等特性,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和进一步改良的潜力[4]。外地引进的品种有山西省的晋糯3号和晋糯22号、四川省的泸糯8号、河北省的冀酿4号以及贵州省的红缨子等。迁酿1号是宿迁农科所自主育成的江苏首个散穗型酿酒专用糯高粱,是基于当地生态气候条件定向育成的酿酒专用高粱新品种,有效解决了宿迁市酿酒高粱优良种源缺乏问题。

江苏省历来是白酒生产和消费的大省,随着20世纪90年代我国白酒产业的兴起,江苏省提出振兴苏酒的发展目标。1998年,江苏省白酒产量仅38万t,至2018年,江苏省32家规模以上酒类企业白酒总产量为69.19万t,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8%,共实现主营业务销售收入515.06亿元,位居全国第二[5]。江苏省白酒企业所需要的高粱几乎全部采购自我国东北地区[6]。近几年随着高粱价格的上升以及酒企品牌建设的需要,涟水、泗洪、泗阳部分乡镇开始恢复发展酿酒高粱生产,2021年江苏省酿酒高粱种植面积大约为0.67万hm2,2022年预计在1.3万hm2左右。

2 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虽然有巨大的高粱消费市场,但目前高粱种植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短板。

2.1 缺乏满足江苏省酒企需求,适合本地化种植的酿酒专用高粱品种

高粱籽粒中的营养成分如淀粉、蛋白质以及单宁等含量与白酒香型、品味、产酒率密切相关[7-8]。淀粉是酿酒的主要成分,其含量与出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北方高粱直链淀粉含量高,支链淀粉含量低;而南方红高粱则相反。蛋白质含量与白酒品味紧密相关,蛋白在发酵过程中水解成氨基酸,后又转化为高级醇类。高级醇类是白酒香味的重要成分。单宁因其衍生物为丁香酸和丁香醛等香味物质,可以增加白酒的芳香风味,但是单宁苦涩,含量过高也影响酒的风味[9-10]。目前,江苏省白酒企业所需要的高粱几乎全部采购自我国东北地区,缺乏适应本地区自主选育的品种。这些品种的外观特性和营养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酿造的白酒质量参差不齐。这也成为制约江苏高粱产业发展的瓶颈。683B72E8-8F51-410F-A7BF-34DEAA8C4924

2.2 种植规模小,管理粗放

受供求关系和种植成本增加的影响,江苏省种植高粱的农民越来越少,再加上高粱种子销售渠道窄,价格不稳定,只能依靠个体小商小贩零星买卖,严重打击了农民种植高粱的积极性。种植模式表现为面积小,分布范围散的特点。目前小规模的种植只是为了满足家庭对杂粮的需求。此外,高粱具有许多优良特性,适宜的田间管理有助于发挥品种优势。种植高粱的农民群众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在品种选择、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导致产量不高,种植效益不明显,进一步削弱了农民种植高粱的积极性。

2.3 缺乏规模化高粱生产基地

建设规模化高粱生产基地可以提升酒业文化品牌,拓展产业链,调优产业结构,保障优质原料供给。这就需要政府的引导,利用市场手段改变零星分散种植的局面,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农户的土地,规模化种植高粱,统一管理和经营。建立新品种、新技术和有机化示范基地,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以基地建设带动周边生产,全面提升高粱的产量和质量。目前,江苏省相关部门对建设规模化高粱生产基地重要性认识不足。

2.4 机械化水平低

目前江苏省高粱种植绝大部分分散在中小地块,仍缺乏适宜这种类型田块操作的小型机械。高粱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以及脱粒等环节上依然延续了传统的耕作模式,不仅所用农具简陋,而且全靠手工作业,生产效率低下。高粱耕种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将极大地限制高粱产业的发展。

3 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发展趋势

3.1 酿酒原粮本地化生产,建立酿酒专用粮基地

白酒产能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酒业正向原产地、高端市场集中,使得优质有机高粱需求持续增长。因而加强原粮基地建设,能够避免因原粮供应不畅而被“卡脖子”,同时还能通过对原粮种植和收储的全方位把控,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茅台酒厂在赤水河中游共拥有五大红缨子高粱基地(仁怀、习水、金沙、播州、汇川),合计认证有机地块10.7万hm2,可实现产能27.95万t。2020年茅台集团出资2.81亿元支持仁怀市建设高标准有机高粱种植示范基地,藉此打造高标准的“茅台酒第一车间”;郎酒在泸州、自贡、宜宾以及内江等地建设了4万hm2糯红高粱种植基地;汾酒集团在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建设了将近0.67万hm2晋汾高粱种植基地;西凤酒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建设有2 000 hm2高粱种植基地[11]。

江苏省打造本地化的原粮生产基地,是今后白酒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目前,酿酒原粮本地化生产和基地建设已纳入今世缘和洋河酒厂企业发展战略规划。2021年,今世缘酒业启动酿酒原粮本土化种植项目,通过订单生产的方式在酒厂所在地高沟镇种植高粱100 hm2,2022年计划种植 1 333 hm2,拟在高沟镇周边建立酿酒原粮“大粮仓”。

3.2 引进与培育优质专用酿酒高粱品种

由于酿造工艺的不同,白酒行业内各香型白酒对自身酿酒所需高粱有各自的倾向性品种,如茅台酒的红缨子高粱、五粮液的宜糯红高粱、泸州老窖的国窖红 1号以及汾酒的晋杂22和晋杂23等品种。针对企业酿造工艺需求,对不同地理环境开展定向育种将成为趋势。近几年,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江苏省酒企不断提升品质,开拓高端品牌,对原粮的内在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容重大于740 g/L、淀粉含量高、单宁含量高(0.8%~2.0%)的高粱品种。同时,江苏省主要酒企地處淮河流域,高粱生育期雨水多,北方的紧穗型品种抗虫性差、籽粒易发霉,南方的散穗型品种产量低、植株高、机械化收获难度大。缺乏适应本地区生态条件的酿酒高粱品种是目前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的短板。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引进、选育符合江苏省白酒酿造工艺需求的高产、抗虫、半散穗、矮秆、耐密植、抗倒伏等综合性状优异的高粱新品种,为各企业建立自身企业用粮的可选品种库。

3.3 江苏省酿酒高粱产业发展模式

以品种为核心的订单生产是目前各大酒企原料的主要生产模式。红缨子高粱是由贵州省仁怀市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当地小糯高粱基础上经过30年时间选育而成的,是茅台酒厂唯一指定使用有机高粱原料品种[12]。通过“公司+粮贸公司+农户”的模式,仅2020年就种植红缨子高粱13.3万hm2,产量50万t,全面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价格达到9.2元/kg [13]。泸糯12号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购买,无偿提供种子企业使用,形成了“政府购买+企业繁育+项目推广”产业发展模式。此外,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定向为泸州老窖和郎酒培育了国窖红1号、郎糯红19号,实行了订单生产,形成了“品种+产地+酒企+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2]。

江苏省酿酒高粱种植才起步,无论是企业还是农户对高粱品种的选择、绿色高效种植技术都不熟悉,因此现阶段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订单种植模式比较适合江苏省酿酒高粱的生产。以白酒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在政府有效引导下,由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牵头,科研院所在品种选择和种植技术上进行全程指导,建立高粱生产基地,形成“企业+科研单位+政府+种植业合作社+种植户”的订单农业模式。通过统一供种、统一耕播、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收获仓储,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对高粱种植户实行保护价,一方面是从源头把控白酒品质,另一方面也是企业主动承担乡村振兴的使命。2021 年,今世缘联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采用“企业+农业公司+科技服务+种植户”的订单种植合作模式,在高沟镇周边建立酿酒原粮基地,试种高粱、小麦、水稻200 多hm2获得成功。

3.4 发展以高粱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高粱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衍生出了灿烂的高粱文化和与之相关的酒文化,同时高粱又有很好的观赏性,以高粱文化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多个主产区的新亮点。宜宾市翠屏区在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基地建有酿酒专用粮百里走廊,与新农村建设、休闲观光旅游、田园文化等元素有机结合,每年举办形式多样的旅游文化节,多产联动,形成了“农旅融合”的发展新格局。江小白酒业在重庆江津区启动了高粱产业园,正在建设高粱博物馆,发展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江苏省洋河和今世缘酒厂均为国家4A景区,通过结合高粱的观赏性,在景区内和周边将高粱原料生产基地和文化旅游观光相结合,深挖地方文化资源,开展乡村旅游,可以打造江苏特色的红高粱文化旅游景区,实现一二三产高质量融合发展。683B72E8-8F51-410F-A7BF-34DEAA8C4924

4 小结

江苏省是我国白酒酿造和消费大省,拥有洋河、今世缘、双沟等著名酒企,但是酿酒所需要的高粱原料几乎全部采购自我国东北地区。随着酒企产能的扩张和高端品牌打造的需求,酿酒原粮本地化生产和建立酿酒专用粮基地是江苏省酿酒高粱生产发展趋势,为此迫切需要引进、选育符合江苏省白酒酿造工艺需求的高产、抗虫、半散穗、矮秆、耐密植、抗倒伏等综合性状优异的高粱新品种;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形成“企业+科研单位+政府+种植业合作社+种植户”的订单生产模式,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从源头把控白酒品质;同时发展以高粱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福耀,平俊爱,赵威军. 中国酿造高粱品质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 农学学报,2019,9(3):21-25.

[2]李顺国,刘 猛,刘 斐,等. 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3):471-482.

[3]殷志华. 明清时期高粱栽培技术研究[J]. 古今农业,2011(3):74-80.

[4]李春宏,狄佳春,颜 伟,等. 江苏省高粱种质资源的收集及多样性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21(5):1175-1185.

[5]李春宏. 酿酒高粱在江苏的发展前景与展望[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9,36(4):18-20.

[6]郭士伟. 江苏高粱发展前景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1):82-85.

[7]贾巧唤,任石苟. 浅述酸、酯、醇等成分对白酒的影响[J]. 食品工程,2008(4):12-13

[8]袁 蕊,敖宗华,丁海龙. 不同品种高粱糊化特性研究[J]. 粮食与油脂,2011(8):26-27.

[9]宋高友,张纯慎. 高粱籽粒品质对出酒率影响的初步探讨[J]. 辽宁农业科学,1986(5):6-8.

[10]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等. 高粱与固态白酒关系的研究综述[J]. 酿酒,2015,42(1):13-16.

[11]岳治中. 酱酒品牌为何“拥粮自重”[N]. 企业家日报,2021-10-23(6).

[12]韦勤勋,涂佑能. 红缨子高粱产业发展现狀及对策浅析[J]. 南方农业,2020,14(22):56-58.

[13]邵明波,周棱波,彭方丽,等. 科技支撑贵州酒用高粱产业发展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21,49(4):156-164.683B72E8-8F51-410F-A7BF-34DEAA8C4924

猜你喜欢

产业现状酿酒高粱
高粱名称考释
上半年酿酒产业产、销、利均增长
金秋时节高粱红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山东省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就中国电影市场论艺术电影生存现状
调亏灌溉在酿酒葡萄上的应用
高粱米饭治烫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