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化异化理论视阈下中国咏茶诗英译策略微探

2022-06-08谢媛媛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归化英译异化

谢媛媛,王 玉

(安徽农业大学,合肥 230036)

一、引言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圣陆羽在茶经著作《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从发现茶到利用茶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秦汉时期,茶饮茶具相继出现。而茶文化最终形成于鼎盛的唐朝时期。唐代国泰民安,经济文化高度繁荣,饮茶习俗也蔚然成风。元明清时期,茶文化持续发展。虽然“茶文化”早在唐朝就已形成,但这一概念的出现却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受到社会各界茶与茶文化爱好者的追捧。至此,茶文化的盛行与研究迎来又一波浪潮[1]。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对中国茶文化的译介与研究成果可谓蔚然大观。茶文化内涵广泛,种类丰富,包括茶书茶诗、茶歌茶舞、茶与戏曲、茶与美术等诸多方面,其中茶诗作为茶文化的一个子集,其兴起与发展已有千余年的历史。鉴于此,本文拟以中国咏茶诗英译为切入点,将茶诗进行细分,在归化异化理论指导下,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分别阐述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原语中的“茶味”,从而使目的语读者在译文中感受到中国茶文化散发的阵阵清香。

二、中国咏茶诗本体研究及传播现状

(一)中国咏茶诗本体研究

咏茶诗在唐代以前的两晋和南北朝时期,虽有诸如左思的《娇女诗》、孙楚的《出歌》等诗篇提及茶与茶事,但由于朝代更迭、国家动荡,难以实现长久统一,茶及茶诗的传播受到局限和影响。唐代后,茶与诗才成为了有机结合体,发展成为独特的茶诗文化。由于唐代茶叶产量增加,饮茶之风兴起,文人墨客争相题诗咏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一时期的茶诗形式多样,有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为人熟知的有诗仙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蜀新茶》、刘禹锡的《尝茶》等。咏茶诗的二次繁荣随着近代茶文化的复兴而出现。茶叶的增产使茶诗的产量呈现“回暖”趋势,代表作有朱德的《庐山云雾茶》,陈毅的《梅家坞即景》等[2]。咏茶诗同时具备诗歌的格律和茶文化的底蕴,是颇具文化特色的汉诗,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生动演绎。译语读者可从咏茶诗的译介中管窥中国茶文化、中华文化之魅力,进而提升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二)中国咏茶诗译介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界一批优秀学者投入到了茶诗英译领域的研究。如姜欣(2010)运用典籍翻译、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符号语言学三大学科知识建构了茶诗英译的理论框架,为机辅茶事典籍的英译提供了研究方向[3];葛艳梅(2016)基于诗学象似性审美表征,从图形象似性、音韵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对茶诗典籍进行分类研究[4];琚磊(2017)从互文性视角出发,针对性地对宋代茶诗英译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互文性是茶典籍的基本特点[5];于洪波(2018)在深度翻译视域下对唐代茶诗中的文化关键词进行了深刻研究,通过适度脚注和解释性注释来帮助译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似的体验[6]。除此之外,李红绿,袁思情(2020)采用跨学科研究法,将传播学与翻译学理论有机结合,独创了一套全新的茶诗英译策略[7]。以上文献著作对于茶诗英译研究具有较为深刻的借鉴意义。但纵观研究现状,不难发现,现有的古典茶诗英译研究大多从翻译本身出发,而忽视了翻译的最终目的——译本是为了推动茶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因此本文将聚焦此目标,以归化异化翻译理论为引领,在语言转换的同时,将文化、审美等要素纳入考虑范围,使中国咏茶诗更有的放矢地译介到西方,助力中国民族经典文化的传播。

三、归化异化翻译理论

(一)归化异化翻译理论概述

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一书中提出翻译的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尽量安居不动,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则与之相悖,读者尽量安居不动,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基于施莱尔马赫的研究成果,1995年“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和“异 化 法”(foreignizing method)两种翻译理论,在《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这部著作中,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归纳总结提出[8]。

归化法(domestication),即是一个把原语本土化的过程。该过程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以目的语读者为归宿,采取译文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递原文内容。译者就像原语作者那样,运用地道的本国语言,为原作者搭建与读者对话的桥梁,归化翻译的优点在于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译文,从而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如图1)

图1 “归化法”中翻译活动各主体间的关系图

与此相反,异化法(foreignization)则以原语文化为归宿,采用原语作者习惯性的表达方式,传递原文内容。该翻译法没有过于强调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为读者与原语作者构建交流平台的作用,而是尽量减少干预,让读者自己向作者靠拢,其目的在于让读者感受到异域民族特色以及异国语言风格,最大程度保留异国情调。(如图2)

图2 “异化法”中翻译活动各主体间的关系图

(二)归化异化翻译理论对茶诗英译的指导意义

茶诗乃至古典诗歌翻译很难从词语代换、语法结构乃至字数、韵律等层面,在目的语中找到对等的阐释。中国的茶诗,作为特殊文化符号之一,与其在翻译时强行寻找某种语言对等,不如暂且跳出语言层面的控制范围,将重点转移到文化层面的传递。归化异化翻译理论的出现正是这一转型成功实现的典型案例。实际上,“异化”和“归化”恰好对应了“直译”和“意译”两大翻译策略,是“直译”和“意译”概念上的拓展延伸,两者虽存在一定关联,但却有本质上的区别。“直译”与“意译”是适用于追求语言层面的功能对等的翻译策略。而随着文化负载词的出现,译者在进行相关翻译活动时就遭遇到了瓶颈。“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的出现,为成功解决这一难题创造了新的出路。

此外,“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的提出者,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翻译理论家韦努蒂。他的思想具有反主流性。在翻译领域以英美文化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归化法盛行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只有极少数译者提出反对文化霸权,与主流文化形成对峙。而韦努蒂本人也是异化法的倡导者之一,其初衷同样是为了将具有异域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呈现给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对比茶诗英译,二者具有相同的目标,即,在以英美文化为背景的国家中开辟出一条异域文化传播的路径,为读者带来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因此,在探讨承载文化底蕴的古典茶诗英译策略时,归化异化翻译理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四、归化异化理论在茶诗英译中的应用

中国茶文化大致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以此为主题的茶诗也可根据描写对象的文化特征进行分类。本文所研究的茶诗为广义上的茶诗,即包括以茶为主题的咏茶诗及“有茶”之诗。

(一)以物质文化为主题的茶诗英译

茶所携带的物质文化,主要是描绘茶本身的特点,包括茶名、茶色、茶香、茶味,甚至茶水、茶具。此类茶诗翻译的难点在于准确传达出原诗所描绘的茶的不同状态。以朱德《云雾茶》为例: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

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译文一:

Lushan Yunwu tea,

Strong and spicy inherently.

Drink the tea regularly,

Prolong your life naturally.

译文二:

Cloud Fog Tea from Mount Lu,

Which tastes thick and spicy.

If you drink it for a long time,

It will prolong your life.

诗中“庐山云雾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产于庐山且此地气候凉爽多雾而得名。事实上,中国许多茶叶的命名都是按照“原产地+茶叶的形状/颜色/质地/口感”来命名的。类似的还有六安瓜片、恩施玉露、信阳毛尖、上饶白眉等。在翻译此类含茶名的茶诗时,可分别采用归化法与异化法进行对比。采用异化法,可翻译为Lushan Yunwu Tea,完全按照原语的发音逐字译出。若改用归化法,则可译为Cloud Fog Tea from Mount Lu。显然,前者是完全按发音逐字译出,而后者侧重解释性翻译。解释性翻译的初衷是为了帮助目的语读者增强对译文的理解,是一种较常用的翻译手段。然而用于茶名这类文化负载词中,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读者仍然无法理解“云雾”的真正含义,并且因为译文是毫无关联的词汇组合也无法记住它的名称。反观异化法应用下的译文,即使译语读者难以理解,却因其带有东方雅韵的发音方式而产生好奇,渴望加深对此种茶叶的了解。

此外还有茶香、茶形、茶色、茶具兼备的茶诗,以元稹的宝塔诗《茶》为例: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译文一:

Tea

Shoots tasty,buds juicy.

Adored in poetry,loved amid holy.

Ground to gem sappy,sifted with net ruby.

Boiled golden as flower honey,foams dance like fairy beauty.

Night falling it treats moonlight fancy,dawn walking it greets sunglow jolly.

Tea endows vigor and bliss through history,even lushes

wake sober with this remedy.

译文二:

Tea

Balmy leaves,sprouts wee.

Appeal to poets,monks and me.

The carved jade white,the sleek silk bright.

Baked the pistil yellow hue,twirled the floral curls slight.

Invited to view the moonlit night,and usher in the dawning light.

Bathing all the drinkers coming and gone,toasting to the scent that lingers on.

诗中“香叶”是茶之清香;“曲尘花”是茶形之柔美;“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是茶具明媚之色。此诗开篇点题,先描写了茶叶的形态与芳香,而后详细介绍了茶具及烹茶过程,还指出了茶的功效,体现出诗人对茶的喜爱与赞颂。首先,对于香味与色彩的翻译,两种译文分别 用“tasty”“juicy”“balmy”“wee”四 个 形 容 词 来描写新茶鲜嫩,味美多汁。因此,两种译法并无本质区别。“碾雕白玉,罗织红纱”主要描摹烹茶前的准备,用白玉雕成的茶碾将茶叶碾碎,用红纱制成的茶筛将茶叶筛分。译文一采用异化法,将“红纱”译为“net ruby”,红宝石与前句的白玉巧妙形成呼应。而译文二则采用了归化法,译为“sleek silk”,以期帮助读者理解红纱的物质属性。显然,译文一更大程度地保留了原诗的意境,白玉与红宝石都是奢侈的象征,以茶具的精致华丽暗示饮茶之风与彼时的奢靡趋向。此外,“黄蕊色”是对茶汤色泽的描绘。译文一中“golden as flower honey”使茶汤美丽柔和之色得以呈现。译文二则偏向于归化法,采用西方读者易于理解的“yellow hue”,茶汤之色的描述虽直观易懂,但难免平淡无奇,不能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大大削减了斑斓色彩所产生的美感。综上,异化法更适合用于以茶的物质文化为主题的茶诗英译,可以更形象地留存原诗意境,提高了辨识度,满足受众了解他国文化之期待。

(二)以行为文化为主题的茶诗英译

茶文化中的行为层次是茶文化由个人志趣向社会风俗转变过程中的产物。一人饮茶,是为了洗涤尘世的繁杂与喧嚣,然而随着饮茶之风的兴起,中国各地都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饮茶习俗与礼仪。诸如千里寄茶,以此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客来敬茶,则是表现对客人远道而来的热情。此外,还有斗茶玩茶等休闲方式。

当有客来访时,不止可以把酒言欢,还可“以茶代酒”,以示对来访者的欢迎。以南宋诗人杜耒的经典诗篇《寒夜》为例: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译文一:

In a cold night,to my guests I often offer tea instead of wine;

To boil water on a kitchen stove,the flame is just fine.

Though in front of the window,the moon shines as usual;

What makes me feel different is the plums of mine.译文二:

I've no wine in cold night,my friend drinks tea instead;

I boil water on a bamboo stove glowing red.

The moon above my window still sheds the same light,

But with mume blossoms blowing,it shines with delight.

两个译本对于“以茶代酒”这一行为的诠释大致相同,但对于“竹炉汤沸火初红”显然有各自独到的译法。译文一更倾向于归化翻译法,并没有将着力点放在茶炉的种类和火焰的颜色等细节上,而是照顾目的语读者的认知习惯,尽力营造画面感,使异国读者也能有强烈的代入感,甚至可以联想到西方家庭室内的壁炉。在寒冷的冬夜,一家人围坐在壁炉旁也是这样温馨融洽,让人倍感亲切。而译文二则倾向于异化翻译法。“I boil water on a bamboo stove glowing red”明显强调了原诗中的“竹炉”与初红的“火”两个意象。虽然准确地完成了意象的传递,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诗的意境,诗中客来敬茶,这一具有中国茶文化特色的行为背后,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在异化翻译法之下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感染效果。因此,相比较而言,当茶诗的主题是与茶有关的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时,尤其这种行为是中国茶文化所独有的情况下,译者应优先考虑归化法。

(三)以精神文化为主题的茶诗英译

茶蕴含的精神文化相对于物质文化而言,具有更加深刻的含义。它通常指人们在饮茶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等。这些精神层面的价值取向通常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以此为主题的茶诗在翻译时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须能结合创作背景,代入作者的心境或思想志趣,方能“共情”。以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为例: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一:

Brewing Tea by the Rill

Bending,I bale in trickles crystal clear,

Boiling,tea bubbles to chant and cheer.

Pouring a cup full for no reason special:

Just to share it with its doter,my tea-peer.

译文二:

Brewing Tea by the Rill

Cool plus chill,I bale trickles clear,

Froth upon fizz,the tea foams cheer.

Pour a cupful for no reason special:

To share it with its lover,my tea peer.

诗作中,作者看似是取山泉“煎茶”,实际上是“无由”而为之,只为遇到同样喜爱品茶的知音友人。作者的随性豁达将整首诗由以茶结友的简单叙事,提升至充满人生哲理的思想境界。两个译文虽略有差异,但关于“爱茶人”的翻译却是一致的。“tea-peer”这一词汇是由“tea”与“peer”复合而成。“peer”在英语中是指身份或地位相同的人。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新词“peer pressure”是指“同辈压力”。这里可以译为“茶友”,即与作者一样的爱茶人。这一词汇的出现是译者将归化与异化完美结合的实例。目的语读者完全可以通过母语中的类似词汇进行语言延伸,基本理解这一词汇的含义。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能同时感受到文化交融的魅力,既能体会到异域风情,也不会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产生理解上的障碍。因此,与上述两种情况不同,在论及茶诗中的精神文化时,译者可以在看似对立的归化与异化中寻求交汇点。

五、结语

咏茶诗是中国诗歌文化和茶文化的有机结合体,是中国璀璨茶文化的一个子集。茶诗英译力求打破语言藩篱,加强异质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而译者在译介过程中,要在归化与异化间寻求平衡点,既要保留东方独特的文化色彩[8],也要尊重目的语读者的认知力和理解力,因为这两条路径并不是并行不悖的平行线,而是一个动态发展、辩证统一的整体。中国的茶文化要走出国门,并受到世界各地区不同文化语境的各种族人们的了解与青睐,中国本土译者任重而道远。须做到不卑不亢,树立本民族文化自信,用恰当的翻译路径,以文化传播者的姿态,将中国的茶诗文化带入地球的另一半。

猜你喜欢

归化英译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摘要英译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