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过渡空间“参与式”微改造的策略与实践
——以宁波市横街镇惠民村实践为例
2022-06-08方勇锋盛维华杨文王长志
方勇锋,盛维华,杨文,王长志
(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
1 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1.1 微改造
微改造(Micro-renovation、Micro-modification):概念来源于西方的城市更新理论,原意是指通过对建筑局部进行拆建,对建筑功能进行部分置换,结合保留、修缮、整治、活化等多种方式进行更新改造,使得建筑的现状整体基本格局不发生变化。微改造是相对于“大拆大建”的破坏性提出的一种“可持续改造”策略。近年来,国外“城市更新”的研究较多,而“微改造”研究较少。
国内第一次正式提出“微改造”一词是在广州市政府2015 年通过的《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此后有学者陆续发表了数篇“微改造”方面的论文。谢晓英[5]等提出通过针灸一般的微介入方式引入新业态,促进乡村整体升级;陈莹[6]中提出乡村改造“因地制宜”原则,以点带面,利用有限资金,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任娟娟[1]较系统地阐释了“微改造”与“乡村公共空间”的定义和理论发展,简要分析了“腹地乡村微改造”和“城中村微改造”的区别,结合案例提出了微改造理念下的乡村公共空间再生策略。以上研究在乡村微改造领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都聚焦于乡村公共空间,缺少关于乡村过渡空间的微改造研究。
1.2 参与式
国外对“参与式”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市民参与(Citizen Participation)、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针对乡村的“参与式”研究相对较少。
国内对于“参与式”改造和“公众参与”的文献较多,但也是主要集中在社区更新方面,针对乡村改造的较少。其中,程惠珊[2]等针对乡村微景观改造,分析了村民参与的困境与途径。
1.3 小结
国内外对“微改造”“公众参与”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城市更新”“社区更新”方面,近年来出现少量关注“乡村”微改造和村民参与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乡村的公共空间、公共景观、公共设施方面,缺乏对“乡村过渡空间”的关注,但这些研究为“村民参与乡村过渡空间微改造”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实践途径的必要参考。
不同于理论研究,国内乡村改造的参与式实践方兴未艾,比如人民大学丛志强团队在宁海县葛家村、鄞州区城杨村的实践。
2 策略分析及实践路径构建
2.1 问题分析——过渡空间微改造的主要挑战
乡村的过渡空间相对于公共空间,其微改造面临的主要挑战。首先,权属关系的复杂性决定诉求的复杂性。这些门前檐下的过渡空间,构成了公共空间的边界,也承担了社会交往等部分公共空间功能,但实际为村民所有。因此,除了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的诉求,村民也有要求实现个人诉求的正当性。其次,空间形态更为复杂多变。进退不一、高低不同、新旧混杂,给地方政府统一改造带来挑战。最后,过渡空间界面长、数量多,后期维护压力较大。综上所述,“村民的主动参与”是开展乡村过渡空间微改造的必然和关键。
2.2 策略分析——激发村民参与微改造“内生动力”的正相关因素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如何激发村民的主动性,参与到乡村过渡空间微改造实践中,需要一定策略。调研总结发现,“体力可行、成本可控、技能可用、效果可见、认同感强”这些因素和村民参与微改造的“内在动力”是正相关的。当这些因素都较理想时,村民易转变为微改造的主体。
(1)可行性:包括体力可行、成本可控、技能可用。(2)实效性:包括使用效果的改善和视觉效果的提升。(3)认同感:能通过媒体被外界了解、认同,对村民具有激励作用。同时,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村民在行为、理念、审美、共同记忆等方面的互相认同也很重要。因此,认同感能使微改造工作事半功倍。
2.3 实践路径构建
2.3.1 调研与动员。通过调研,了解当地易获得的材料,排摸村民年龄分布和技能情况;通过集中互动活动,唤醒村民的共同记忆和自我认知,提高村民对微改造的认可度和积极性。
2.3.2 试点实施与鼓励原则。以村民参与微改造的积极性和可预期的改造成效为主要考量,筛选、确定试点。高校团队与试点村民共同分析、谋划,方案制定中充分调动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正相关因素,过程中高校团队要甘当绿叶,时刻注意及时肯定、甚至放大村民的主体作用,保护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
2.3.3 引导与美化。前期,高校团队做好引导工作,在保护村民主动性的同时,引导微改造方案在正确、可控的范围内发展;后期,针对村民为主体完成的作品,要做好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工作,保证微改造的最终效果。
2.3.4 宣传与推广。只要试点出效果,村内宣传就较容易,村民会自发宣传,纷纷前来观摩。在此基础上,第二批试点也比较容易开展。试点实践达到一定规模后,就比较容易获得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主流媒体的报道会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内生动力”,促进微改造工作。
3 惠民村的实践
2019 年暑期,宁波市委宣传部和宁波市教育局组织了“创意点亮乡村”行动,多个在甬高校派师生团队参加。我们团队是其中之一,由建筑学、环境设计、风景园林、视觉传达等专业的师生8 人组成,入驻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惠民村。团队针对乡村改造的难点,针对乡村“过渡空间”,以组织村民参与的方式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微改造。
3.1 惠民村概况与建设基础
惠民村隶属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以革命烈士郑惠民命名。村庄位于四明山东北麓,依山而建,西北高东南低,一条石阶古道穿村而过。惠民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出了“红色古村、生态惠民”的建设口号,公共空间改造和基础设施提升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村民卫生意识明显提高。
3.2 惠民村过渡空间的现状
惠民村的内部主村道是古道的一段,数百级石阶由西向东,下达村口广场。周边的羊肠小巷结合等高线由不同高度、呈不同角度与主村道交汇。复杂的公共巷道产生了丰富的过渡空间。由于部分村民还有乱堆、乱放、乱挂的习惯,造成层出不穷的视觉乱象。
3.3 惠民村过渡空间微改造的挑战
经过调研分析,发现惠民村过渡空间村民参与改造主要面临客观挑战和主观挑战两方面。客观挑战:山村空间机动运输的可达性差,村集体及村民经济收入有限,老龄化的村民不适合高强度体力劳动;主观挑战:村民对过渡空间改造有一定的话语权和个性化诉求,村民自身缺少改造动力,村民对微改造认知不足。
3.4 惠民村过渡空间的微改造策略
针对惠民村过渡空间改造的现状与挑战,围绕“村民参与”这一中心点,按照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正相关因素,从“可行性”“实效性”“认同感”等方面制定微改造策略,激发村民参与微改造的主动性、积极性。
“可行性”策略:技能方面就地用才,充分利用村民竹加工等传统技能;成本方面就地取材,利用富余的竹林资源作为改造的主材。可行性策略可解决微改造面临的各项客观挑战。
“实效性”策略:功能方面尊重村民生活习惯,延续原有功能,对不同功能进行创新整合;品质方面提升环境美感,体现村庄特色。时效性策略通过宣传沟通可解决微改造面临的各项主观挑战。
“认同感”策略:通过邻里的日常交往比较容易实现邻里认同;通过联系媒体关注,对接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评选活动(如美丽庭院建设)实现社会认同。认同感策略可以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4 惠民村巷道过渡空间微改造的实施及成效
4.1 前期工作
首先,在村委的支持下召开村委会,由专人(妇女主任)配合工作。通过调研,了解到村中共有人口近500户,但青壮年基本都在市区生活工作,留守村民以50 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村民收入除了参与村办的一家小型加工厂和农家乐,大部分依靠竹林和零星手工加工(做竹椅、编草帽、编竹制脚手板等)补贴家用。
其次,召开村民大会,宣传改造活动,唤醒村民的改造意识,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并进一步调研村庄文化的集体认同感。独有的革命要素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惠民村的特色,“红色古村、生态惠民”的发展定位得到村民的普遍认同。
最后,与村民深入交流,讨论改造的潜力,发动村民参与,最终确定毛大伯家作为改造试点。
4.2 改造试点——毛大伯家门前的三角地
毛大伯家辅房(如图1)北侧与主房隔着一条宽仅1m 的巷道,南侧临村道,西侧的门外是一块覆盖玻璃顶棚的三角地,用于洗晒、邻里聊天。每到夏天,毛大伯总会在玻璃棚上覆盖各种毯子、木板、铁皮等,以减少下午西晒的影响。但这样,视觉显得很杂乱、阴暗,对村容有一定影响。
图1 毛大伯家改造对比
对此,开展微改造的方案讨论后,决定就地取材,以竹子为主要材料完成改造,并根据改造方案初步估计了用材的数量。顶棚和栏杆经过改造,其中,六大块模块化的竹排按玻璃顶棚的形状组合在一起,承担水平遮阳的任务。这些竹排和竹条的间隙除了过滤阳光,还可用于晒笋干。
为了解决竖向遮阳的问题,毛大伯做了一块编织较密的竹板,但竹板还略显粗糙。对此,又制作了几个竹风铃,垂挂于竹板两侧,提升了美观度。
4.3 实践推广成效及媒体报道
在毛大伯家改造试点的鼓舞下,郑大哥、毛大叔等多户村民也开始加入到微改造行列中来,均以村民为主体,以竹子为主材,因地制宜,取得了较明显的提升效果(如图2)。活动获得《浙江新闻》《宁波新闻》《宁波日报》《宁波广播音乐台》等多家媒体报道。惠民村的微改造实践规模不大,却因为村民参与的特点引起了多方关注与认同。本次微改造被宁波市委宣传部评选为“创意点亮乡村活动”的“最佳创意奖”;年底,惠民村成功创建了美丽庭院示范村。
图2 郑大哥家改造对比
5 结语
乡村过渡空间微改造需要村民的参与,而村民参与需要制定“可行性”“实效性”“认同感”等策略提高村民的积极性,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树立村民的主体意识,让村民从观众转变为运动员,成为乡村微改造的主力。除了“策略制定”和“角色转变”“制度保障”同样重要,要有配套的激励制度跟进,配以媒体宣传、示范评选、颁奖授荣誉等多种手段,促进村民参与的乡村微改造活动由点及面地“生长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