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2022-06-08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李坤李娜高凯黄现代达列雄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0期
关键词: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专业课

文/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李坤 李娜 高凯 黄现代 达列雄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问题,指出思政课程必须要把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不断改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亲和力以及教育针对性,思想政治课要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而其他各类课程也要和思政课程同向而行,起到协同作用。这里的其他各类课程包括了各类专业课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指导思想的确定

课程思政是指高校除了原有的思政类课程以外,其他所有面向学生的课程也同样要发挥思想政治育人作用。学者丘伟光提出了“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课程思政理念,就是说高校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同时注意价值导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注意知识蕴含。要想在课程中精准实施课程思政,就必须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教育特征,理论和实践结合,深入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律,构建科学可行的专业课程育人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其关键是首先要确定专业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需求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在知识传授中注重价值、道德理念培养,在能力养成中重视理想信念的树立。

(二)坚持问题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改革创新。聚焦薄弱环节,根据青年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载体。

(三)坚持顶层设计,注重协同联动。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要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突出重点目标,并不断取得标志性的阶段成果。

二、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一)课程思政是一种理念与价值的培育和输送。实施“课程思政”的整体方案是: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思政教育即思政理论课(四门必修课+形势政策课);专业教育包含综合素养课(即人文素质选修课、公共基础课等)和专业教育课程(包含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把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程三者有机结合,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矩阵。因此,课程思政最关键的要素是一种理念与价值的培育和输送,而不是简单开设几门课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是有选择地对一批课程赋予德育内涵。在课程思政内涵的赋予问题上,绝不是简单地给学生的每一门课增加德育元素,而是要选择一批适合的课程进行“思政化”。高校的学科门类众多,专业划分也不尽相同,每个专业的学科属性和知识体系也具有各自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时,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学科发展方向,专业设置情况,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评价标准、育人效果评价等众多因素综合考虑,在专业课程中精心选择几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为其他的课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三)课程思政要坚持进行学科化分类指导。从学科属性来看,高等学校的学科分类主要可以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几个大类,不同学科的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要以分类化指导为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而言,“课程思政”不但要直接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同时还要体现其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在教学目标上,突出体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内容上,把价值引领贯穿到专业课、实践课及其教育活动中。例如陕西理工大学就是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那么我们在课程思政中就要突出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及责任意识的培养,而我校的师范专业要注重师德教育等。

三、《网络管理》课程思政实施框架

《网络管理》是网络工程专业中重要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测量、协调和控制网络行为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和控制,响应和排除故障的基本理论,能提供有效、可靠、安全、经济的网络服务。结合课程思政的精神内涵和内容要求,我们在陕西理工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网络管理》课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尝试。

(一)确定《网络工程》课程教学目标。《网络管理》课程原有的教学目标中只是单纯给出了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于《网络管理》课程的基本需要,缺少来自课程思政、社会需求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我们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考虑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同时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对《网络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计。建立一个以产出导向(OBE)理念为根本,以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为依据,能体现陕西理工大学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全新课程教学目标。

(二)优化《网络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体现了课程目标,需要认真梳理,精心凝练。合理的教学内容组织安排,才能全面体现教学目标要求。根据新的教学目标,课题组首先全面梳理了《网络管理》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深度挖掘课程重点难点与课程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并对《网络管理》课程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织,通过授课教师对讲授内容的巧妙设计安排,把原有课程目标和课程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之自然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教学环节中,使得《网络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饱满,更能体现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专业素养方面的最新要求。也能满足新的课程目标对于教学内容的新要求。

(三)改进《网络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服务教学目标,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方式和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工作的成败有特殊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课堂教学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具有时代特点的网络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慕课堂)和便于师生互动的智慧教学工具(如雨课堂)等先进教学工具的使用。在《网络管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团队已使用了上述教学平台及教学工具,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反映良好。

(四)健全《网络管理》课程评价体系。课程思政的评价部分在原有《网络管理》课程评价体系中并无体现,如何将《网络管理》课程原专业内容授课效果评价和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融合,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是课题组研究的重点内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评价方法根据课题组所查阅的文献来看,国内还没有一套成熟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此课程组尝试了“作业+测试+考试”的立体考核方式,通过“过程性考核+结果性考核”的方式同时考查学生的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再结合学生日常表现,最终给出《网络管理》课程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后通过该综合评价结果对《网络管理》课程进行教学评价,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授课效果并进行反馈。

(五)《网络管理》课程教学资源的完善。教学资源的完善包括师资团队建设和教学场景建设。《网络管理》课程首先组织教师对课程中育人元素点进行深度挖掘,并持续进行了教学方法研讨,争取每位教师都能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把课程思政内容融入相关知识点教学中。对于教学场景建设,课程组根据陕西理工大学的办学宗旨和网络工程专业特点,录制了《网络管理》课程视频,并建成了《网络管理》在线课程,通过在线课程对课堂授课进行补充和增强,线上课程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内容上也比课堂内容更加丰富,《网络管理》课程中许多课程思政元素通过线上课程的形式进行了传达,这种“线上+线下”的课程思政模式在《网络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在全员育人的体系中,专业课、基础课、选修课等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在专业课中实施课程思政,就是要消除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分离,将专业能力培养和道德能力培养相结合,形成统一的思想政治育人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专业课教师不断研究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方法,争取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专业课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英语笔记
基于VR技术在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应用研究
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
新时期企业网络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网络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