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全路径”劳动教育的校本化探索

2022-06-07张玉红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劳动素养课程

张玉红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理念在于弘扬劳动精神,让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在劳动中体会创造、创新的成功与成就感。劳动教育需要与多学科课程实施融合教学,学校应该通过全路径劳动教育的推进落实,达成“热爱劳动、幸福生活”的劳动育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与综合能力。

一、以明确的目标达成师生的正确认知

檀传宝教授在《开展劳动教育必须解决好的三大理论问题》一文中指出,“劳动教育虽然涉及劳动知识、技能、美感、体能等全面的培育,但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只能是德育——劳动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的培育。”[1]

实施劳动教育首先要从精准确定分年级劳动教育目标开始,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四个维度,聚焦于劳动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的培育(见表1)。

表1

二、以立体的实施路径驱动学生的深度参与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和策略研究以帮助学生获得劳动素养为核心,以更为综合的视野、更加多元的途径、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诊断并研究新形势下学校劳动课程理论方向和实践目标,努力探索形成适应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全路径实施流程。

其一,细化课程,夯实阵地。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学校围绕家务劳动、劳动技术、社会服务、职业体验、考察探究和专题活动等设置课程,引入手工、木工、金工、军工、创客、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课程,进课表、进课堂,有专门的教室、专业的教师,形成完整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

其二,学科渗透,综合育人。将各学科教学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学校教务处把“劳动素养”作为各科教师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组织课题组成员带领各科教师全面学习和了解“劳动素养”的详细内容,在教研中加以传导、落实,让劳动教育在不同学科领域叠加累积,不断强化。

其三,分级探索,螺旋提升。学科教师要细化劳动教育内容,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建立“做事情,养习惯,爱劳动,塑品格”劳动教育养成序列。目标愿景是让学生体验劳动本身的乐趣。具体措施包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每年12个月份中,每月以一个劳动素养为主题进行科学规划,形成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劳动素养序列,落实“每周一事”“每月一劳动习惯”,扎实推进、分级探索,体验反思,深度提升。

其四,建立社区,资源共享。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注重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笔者所在校在学校网站平台建立劳动教育互动社区,包含学生社区、班级社区、教师社区、家长社区等,及时发布劳动教育活动的相关信息,组织论坛交流,吸引多方参与,构建跨时空交互,师生借助平台展示作品,共享资源,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其五,劳动清单,家校共育。家庭是学生最先参与、接触最多的劳动场所,教师鼓励倡导家长在家里营造劳动氛围,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劳动。例如大扫除时,孩子擦桌子、妈妈拖地;做饭时,孩子择菜、妈妈洗菜;就餐时,爸爸盛饭、孩子拿好筷子、摆好凳子……孩子们把每天至少做一件家务活当作一项作业来完成,日日耳濡目染,日日动手实践,久而久之,既培养了他们的劳动习惯,也增进了家人的感情,其乐融融。

学校可以为学生的劳动体验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如,设立劳动月、劳动周、劳动日,师生同劳动共分享;经常开展各方面“劳动小能手”的比赛,对学生的劳动能力给予肯定,巩固劳动成果。活动中学生们相互鼓励、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劳动氛围。

其六,项目实践,融入社会。项目实践主要从职业模拟体验和社会实践两方面进行。模拟体验活动融通校内校外,选取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项目,以社团形式开展,学生通过角色转换进行职业初体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为模拟市场交易可以在校内举办跳蚤市场,让学生在商品交易中真实感受社会、经济活动和生活场景。设立三级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向国外,初步体验认知社会劳动,感知社会现状及其发展的未来走向,体认自我教育的意义。

其七,激励评价,复盘反思。建立学生“劳动素养成长档案袋”,劳动教育中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劳动之后都要填写劳动素养记录单,真实记录劳动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对劳动素养记录单以及相关的过程性资料的分析,研判学生劳动的真实状况,将评价结果纳入雏鹰“劳动章”争章活动。“小小美食家”“家务小能手”“我是小创客”等竞赛、评选活动,更加激发了学生创造性劳动的热情,增强了“我劳动我快乐我成长”的自豪感。

劳动教育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需要系统的思维、科学的架构,通过全路径劳动教育的细化推进,让劳动真正常态化地进入学生的成长经历,成为滋养学生幸福生活的营养。

猜你喜欢

劳动素养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