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红细胞各项参数检验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检验价值分析
2022-06-07马丽凤
马丽凤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人体铁缺乏,继而导致人体中正常红细胞生成量供给不足,继而形成缺铁性贫血[1]。而导致人体中铁储存不足的原因较多,如铁摄入量不足或需求量增加,以及铁吸收不良、铁丢失过多等原因,继而导致疾病形成[2]。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缺铁性贫血的检出率不断增高[3],血常规是临床常用的缺铁性贫血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临床多通过血常规红细胞各项参数检验结果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4]。明确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参数特点,了解缺铁性贫血与健康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区别,才能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与治疗。本研究基于此,回顾性分析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本院收治的78 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检验结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本院收治的78 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缺铁组,并抽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78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体检组。缺铁组中男36 例、女42 例;年龄20~34 岁,平均年龄(27.39±5.46)岁;病程1.02~2.67 年,平均病程(1.84±0.71)年。体检组中男38 例、女40 例;年龄19~35 岁,平均年龄(27.31±5.4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缺铁性贫血患者均满足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5];健康体检者经体检报告证明无疾病存在;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愿意全面配合研究,提供血常规检查结果辅助研究。排除标准:缺铁性贫血以外的其他类型贫血;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语言沟通能力异常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查。经患者同意后,抽取患者的空腹外周静脉血样2 ml 置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紫色抗凝管中,血样与添加剂充分混合后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实施检测工作。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各项参数,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参考标准:血红蛋白正常范围:110~160 g/L;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3.5~5.5)×1012/L;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正常范围:10%~1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正常范围:26~34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正常范围:300~360 g/L;平均红细胞体积正常范围:80~97 fl。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缺铁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均低于体检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高于体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各项参数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各项参数比较()
注:与体检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贫血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症状,一般导致贫血的原因众多,贫血是指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蛋白浓度和红细胞积压等相关指标出现大幅度的改变,使得人体始终处于一种病理状态。临床调查得出,近些年我国的贫血发生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逐渐成为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6]。贫血患者存在外周血红细胞容量降低情况,因此,要重视对贫血的检查和治疗工作。
在我国贫血类型较多,最为常见的主要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这两种贫血不仅具有相同的临床表现,而且在疾病表现方面也较为相似,但两种病症的干预方法却大相径庭,所以,临床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两种病症进行鉴别,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控制患者的病症。缺铁性贫血多发于育龄期女性,也是发展中国家最常发生的一种贫血性疾病。患者发生疾病后,往往会产生头晕、心悸、口渴、乏力等多种症状,甚至会有异食癖、吞咽困难等严重症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日常劳动能力[7]。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最基础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人体血液中的有形细胞,从而达到辅助临床鉴别诊断疾病的目的,可在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缺铁性贫血最有效的检查方法。缺铁性贫血是人体当中长时间存在铁元素丢失的一种表现,进而会使人体出现蛋白合成功能降低而诱发病症[8]。所以缺铁性贫血患者一般也和地中海贫血相同,都存在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的表现,但是应该注意和低中海贫血患者进行鉴别,其鉴别的关键就在于判断血红蛋白的相关指标。缺铁性贫血患者早期铁缺乏时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出现了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也会出现一些贫血的症状,如乏力、头晕、皮肤和黏膜苍白[9]。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各项指数也会发生变化: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人体铁元素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会伴随着机体骨钙流失逐步发生变化,继而导致红细胞充盈度发生变化,最终形成红细胞大小不等现象,所以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会出现增高现象,这些都是典型缺铁性贫血的特点[8]。
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可辅助临床有效诊断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多伴有明显的机体外周红细胞总容量减少症状,所以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低。此外,与正常人相比,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浓度也明显降低,机体中肝脏、骨髓等多个组织、器官均缺少可染色体铁。本研究结果显示,缺铁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均低于体检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高于体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以及平均红细胞体积均呈现减低状态,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增高。其中红细胞体积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均可反映人体外周血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情况,并且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特异性诊断鉴别指标。若血常规检测结果提示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减低,但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处于正常状态,则可确诊为小细胞均一性贫血;若平均红细胞体积减低,而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升高,则可确诊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因机体缺少造血原料铁,所以机体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减少,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升高。
综上所述,血常规红细胞各项参数应用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可辅助临床准确诊断缺铁性贫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