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术后返岗护士工作现状的身心体验及心理期望
2022-06-07王凤娟许冰蕊荆小奚
王凤娟 陈 曦 许冰蕊 荆小奚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癌症报告》2020版[1],报告中指出中国仍是癌症大国,中国的新增癌症病例占比达23%以上。而2019年12月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报告》中指出中国癌症发病率增幅最快,年均增长超过2%[2]。护士体检异常情况发生率也较高,健康状况堪忧[3]。近年来,护士罹患肿瘤的病例数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肾脏肿瘤及胃肠道肿瘤等。这可能与护士工作繁忙、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及生物钟紊乱等有关。多数护士在经历肿瘤手术后仍选择回归工作岗位,但可能存在无法胜任之前的工作,或者无法权衡工作和身体状况等情况。目前,国内外针对护士肿瘤术后重返工作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肿瘤术后返岗护士对返岗后工作的心理期望及工作现状的身心体验,并以此为依据探讨满足其工作期望,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方法,同时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病愈返岗特殊护士群体管理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年11月-2021年3月,采用目地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肿瘤手术后病愈返岗的护士为访谈对象。纳入标准:(1)确诊为肿瘤并行肿瘤切除术后病愈返岗的护士;(2)返回原工作岗位时间≥1周;(3)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病愈返岗后已调至特殊岗位的护士。最终访谈10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在24~45岁,平均年龄(33.60±6.62)岁;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样本量的确定以资料出现重复、信息饱和,且进行资料分析时不再有新的主题出现为止。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面对面、半结构性、深度访谈的形式对肿瘤术后返回工作岗位的护士进行访谈。访谈提纲如下:(1)您是如何发现肿瘤的,发现后有何感想?(2)您病愈返回工作岗位后的工作状态如何?(3)您对目前的工作状态有何感受?(4)您认为自己还能继续以前的工作吗?(5)管理者对您有没有在工作上进行特殊人性化照顾(如减少夜班频次)?(6)您对病愈返岗后岗位期望是什么?有想过换科室吗?(7)您对科室管理有什么期待?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为保护被访谈对象隐私,姓名均以编号(N1-N10)代替。访谈前,所有被访谈护士均需阅读访谈保密告知书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资料均以编码形式出现,以此来保护被访谈者的隐私,获得被访谈者的信任。研究者在私密、不受干扰的房间对被访谈者进行深入访谈,通过观察、记笔记、录音等方式收集资料。访谈的内容提前逐条设计,以作为访谈过程中的指引,避免因遗漏而影响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及准确性。访谈者本人即为研究工具。访谈时,在听的同时观察并记录被访谈者非语言沟通情况。每次访谈时间为30 min。在被访谈者的同意下,对整个谈话过程进行录音,以确保研究者掌握所有重要细节并且防止出现偏差。并确保录音文件的保密性(除在场人员外,保证不会向第三方提供)。每一次访谈结束后24 h内将研究者的现场记录内容及录音资料分别录入计算机并转录成文字稿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传统的Colaizzi的七步分析法[4]进行资料分析。
1.2.3 质量控制
访谈结束后24 h内对访谈内容进行文字化转录,1周内完成基本分析,且由熟悉质性研究方法和技巧的研究人员对访谈及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进行再次审核,对整理分析不当处进行讨论和查阅资料,并请访谈对象核对是否与其意愿相符。
2 结果
2.1 受访者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最终成功访谈10名护士,资料信息达到饱和。10名护士均为女性。受访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受访者的一般资料
2.2 主题提炼
经过对访谈资料深入分析后,提炼出5个主题:希望尽快返岗、返岗后工作状态变化、自我价值感下降、对调换科室的期望、改进科室管理模式的需求。
2.2.1 对肿瘤治疗态度积极,希望尽快返回工作岗位
护士因其自身医学背景优势,肿瘤的发现都相对较及时,且在发现自身肿瘤后均可积极面对,并接受专业治疗,对所在医院的治疗效果充满信心。在谈及术后返岗的意愿时,接受访谈的护士都表示愿意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尤其是相对年轻的护士认为肿瘤手术并未对她们的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完全可以在术后尽快返岗,继续从事之前的工作。N1:“我是单位组织每年体检做腹部彩超时发现的,在本院泌尿外科医生的建议下做了定位穿刺病理分析, 后来报告左肾透明细胞癌。当时有一丝丝的害怕,但是很快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在本院完成左肾全切术。术后恢复的也挺好的, 确认没啥大碍后就回来继续工作了。” N2:“我是自己触摸发现的,当时知道是瘤不是癌的时候确实松了一口气。很快就在本院做了肿瘤切除术。咱这么年轻嘛,恢复的快呀,我休息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回来上班了”。N5:“我这是体检时发现的,发现后也没有什么情绪波动,毕竟自己就是医务人员,这种病也见得多了,治疗方法也很成熟了,所以没压力,很快就在本院做好手术了,心态好恢复的也很快”。N7:“我是那段时间工作很忙,然后又受凉感冒了,总感觉乏力不振。也许是医务人员特有的直觉,总感觉身体出毛病了,就去做了个肺部CT平扫,就发现这么个有点大的结节。我就片刻没耽误做了病理,然后在我们医院切了半个肺,现在恢复的挺好。手术期间也没想过辞职,就是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然后就回来上班了。”
2.2.2 返岗后工作状态的变化
由于肿瘤疾病以及手术难免会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心理状况造成影响,也可能会对返岗后的工作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疾病情况,个人特质、工作和家庭环境等不同,不同的护士所受影响也不尽相同。主要存在4种情况,返岗后一切如初、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工作低迷及负性情绪。N2:“返岗后没啥感觉,还和以前一样,没啥影响!” N3:“手术后感觉没啥,等恢复差不多,返岗之后,我一直和以前一样活力四射,哈哈,年轻就是好。”多数护士在返岗初期存在诸如容易疲惫,适应不了夜班工作和科室的工作节奏,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逐步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N10:“刚回归岗位的时候还是会担心预后情况,心神不宁的,就感觉很疲惫,工作效率也比以前低了些。感觉的确是需要一两周的适应期。但同事们在我回来后都比较关心我,会帮我熟悉一些科室的新变动,事情做不过来的时候也会来搭把手,而且我也年轻,也就慢慢适应了。” N6:“刚开始的时候有点累,毕竟一个多月没工作了,回来后总感觉有点力不从心的,工作效率有点不如以前。但适应一段时间我觉得就没啥问题了。” N8:“2个多月没回来工作,感觉一下子有些脱节了,有些操作要求也变动了,开始有点不适应。但领导和同事们会主动和我讲科室的一些变动,在我低落的时候也会鼓励我,现在也基本适应了。”有一些护士表示,疾病和手术对其工作状态的负面影响是持久性的,这种负面影响主要来源于术后生理上的不适以及较高强度的工作,同时肩负着较大的生活和家庭压力使其陷入了持续低迷的工作状态。N1:“毕竟少了一侧肾,回来工作后感觉耐力和精神状态都差了不少。” N4:“说实话我有点不能承受这么大的工作强度了,我虽然不算老,但毕竟手术对我的身体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工作家庭两头的压力都有。尤其是夜班,熬不动了,哪怕是正常班,工作状态也不如从前。” N7:“毕竟是肺切掉一半,在工作的时候,我会常觉得呼吸不好,高强度工作是我承受不了了,平时的工作也受到了限制。” N9:“我年龄也大了,单侧肾脏切除对我自身的伤害还是蛮大的。我现在落下了腰酸的毛病,久坐、久站都不太好,所以工作状态也大不如前了。”返岗后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加之长时间低迷的工作状态,也导致一些护士出现了负面情绪,诸如抱怨科室工作量和管理,自我怀疑,或是回避、消极对待工作,甚至出现离职的想法。N1:“我目前所在的科室十分的特殊,夜班频繁,护理工作量大,常常加班,我的身体和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还有点担心疾病复发。真的不想上夜班了,一轮到夜班就头疼,想找借口不上班,但又不行。” N4:“这样搞我真的有点受不了,我可以为科室继续贡献力量,但不想贡献生命,有的时候真的想辞职算了。” N9:“相比以前,现在感觉没啥精力和激情了,感觉做啥事都慢了很多,明显感觉自己不如从前了。”
2.2.3 自我价值感降低
自我价值主要体现在护士对目前工作能力、工作状态及周围环境应对的价值感受。从访谈结果来看,返岗护士自觉精力、体力和能力下降而导致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不认同。N3:“术后病愈返岗一开始上班我觉得自己还是和以前一样活力四射,毕竟我还很年轻。可是同事们的反应让我觉得自己给他人添麻烦了,以前都是我帮同事跑跑腿,现在同事们都不敢叫我做事情了,一下觉得没价值了。”N9:“我年龄也大了,单侧肾脏切除对我自身的伤害还是蛮大的。我现在落下了腰酸的毛病,所以再次返岗做责任护士的工作时动作就变慢了很多。现在明显觉得自己工作能力和状态大不如前。”N10:“虽然我切掉了三分之一的肺,但因为年轻,平时体质好,所以恢复的特别好。我对自己的身体恢复情况相当满意。但是当我回到工作岗位的时候,我还没有说出什么要求,护士长就组织全科护士针对我的排班问题进行了讨论。我知道大家都很照顾我,但是我心里就是很难过。我觉得自己给大家添麻烦了。我本是硕士毕业,之前承担了科室很多业务工作,但是病愈回岗后,很多工作都转交他人了,我不知道其他人做的怎么样,我就觉得自己由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变成了一棵枯萎的小草,价值不复存在。”
2.2.4 对调换科室的期望
术后病愈返岗的护士普遍希望更换科室或岗位。N1:“我目前所在的科室十分的特殊,夜班频繁,护理工作量大,常常加班,我的身体和心理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十分希望更换到夜班少一些的科室,或者更换到无夜班岗位,比如门诊岗位,即使没办法晋升,我也心甘情愿。毕竟少了一侧肾,经不起如此折腾。”N4:“我们现在夜班6 d一轮,有时候因为科里人员短缺,会在夜班夜休第2天就出来上班,这么频繁的夜班对我来说真的不行,其实我特想调到夜班时间间隔长,并能够保证月休2天的科室。”N6:“待在原科室总有一种被假性照顾,自己也有过意不去的感觉,所以很想更换科室,重新开始,最希望能去门诊一展拳脚,还不用上夜班。”部分护士期望待在原科室,但希望管理者给予关注。N5:“我年龄也大了,在科室也做习惯了,不想调到其他科室。但同时,我也期望直接上级能够给予关注和照顾,毕竟身体状态也不比以前了。” N7:“我是一个胆小的人。不太想再去尝试一个新的环境,所以还是愿意继续呆在原来的科室,希望领导能稍多点对我们的心理关注吧。”对于较年轻的护士更希望留在原科室。N8:“我不想换科室,我跟同事们都很熟悉了,科室的工作模式我也喜欢,我不想再去熟悉一个陌生的环境,不想再去重新认识陌生的人,不想再去适应另一种管理模式。”N2:“我现在还是和以前一样工作啊。也没要求调什么岗位。”N3:“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喜欢现在的同事,现在的同事和科室毕竟都是老熟人了,大家也都相互了解了,也喜欢我。”
2.2.5 对科室管理的期望
在经历了肿瘤的侵袭和一系列的手术和恢复后,相比于其他的护士,她们对于科室管理者对她们的关注度和态度也更加敏感,很多返岗护士对科室的管理模式也有了新的或是更加明确的需求。
2.2.5.1 期待更具人性化的管理
有些护士希望科室的管理能够更加人性化,能针对像她们一样的病愈后返岗的护士施行一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N1:“我希望能多照顾一下我们这些特殊群体的护士。管理也人性化一点,不要太苛刻了。”N4:“我期望直接护士长或护理部能对我们这样一个群体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了解我们的真正需求,能让我们感受到领导的关注。”N8:“说真的,其实上级应该给我们这样的群体更多的关怀。”
2.2.5.2 期望了解护士的真正需求
一些返岗护士觉得护士长在管理科室的过程中忽视了护士们真实的需求,容易靠经验和自己的想法“一刀切”,所以期望护士长能够多倾听大家的真实想法和需求。N6:“我希望领导能观察一下我们,听听我们的心声,不要一味的‘我觉得你需要照顾;我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样子。要了解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N1:“平时能多关注下我们的工作量,多和我们这些护士沟通沟通吧,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N8:“就是希望她平时也多了解些我们的个人需求,像我30了还没对象,我希望领导给我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我自己的终身大事,哈哈。”
2.2.5.3 期望回归原样
有些护士希望返回工作岗位的时候仍然是一名平凡的护士,不希望被过度关注。N2:“我就想回到工作岗位后像以前一样,安安静静,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想因为这次生病获得更多地关注。”N7:“我不想因为身体原因打破以前工作的模式,我希望能回到生病之前和同事相处的模式,我希望大家忘记我之前成为过1名患者。”
3 讨论
3.1 加强对病愈后返岗护士工作状态的关注
护理工作的内容细致且繁杂。病愈返岗护士可能会因为自身状态差而进行持续的低效率工作,既损耗自己对工作的热情,也很难对患者提供温暖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安慰。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护士工作状态的关注,尤其是肿瘤术后返岗护士。从访谈结果来看,患肿瘤的护士由于经历了1~3个月的疾病治疗及恢复期。重返工作岗位后,大多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在这期间,很多护士都可能会面临陡然增加的工作压力和疾病及手术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不适,从而导致工作状态下降,较常见的情况是护理记录和操作效率下降,精力和耐力不足,难以适应夜班等。此时,无论是作为管理者,还是作为同事,都应该适当地关注此类护士返岗后工作状态的变化,并给予一定地关怀和帮助。因为从访谈结果来看,N2、N7等在返岗后受到科室关怀和帮助后,可以更快的回归疾病之前的工作状态,且她们的自我价值感、对于科室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比其他肿瘤术后返岗护士更高。同时鼓励大家互相关怀和帮助也有利于科室良好工作氛围的营造。
3.2 正视工作退缩行为,改善工作负性情绪
如果科室缺乏对此类护士的关注和压力的疏导,很有可能会导致护士在返岗后逐步出现一些负面工作情绪,甚至转为不同程度的工作退缩行为,如抱怨、工作积极性下降、压力增加、甚至想要逃避岗位工作或出现换岗、辞职的念头等。
工作退缩行为是退缩行为在组织管理学领域的衍生和拓展,主要表现在员工工作过程中的各种意在躲避工作任务的消极工作行为和心理态度。本研究中出现工作退缩行为倾向的护士在访谈中都表示在返岗后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时她们对工作排班、科室管理也有一定的意见,如N1、N4都直接表示想要调换科室。同时可以看出她们的负性情绪较多,甚至出现持续的自我价值感下降。这与Kim等[5]的研究结论相符:处于工作环境中的个体如经历过多的负性情绪体验,会导致心理资源的消耗,而此时如果没有及时的资源补充,会致使个体出现工作倦怠和工作退缩行为。对工作本身产生退缩的护士,可能会产生离开科室,产生辞职的想法,这对于该科室来说,也造成了潜在的人力资源缺口和浪费。因此,管理者必须重视并避免返岗护士的工作退缩行为。本研究认为应该以领导层面的改变为核心,通过给予肿瘤术后返岗护士适当的关注和关心,从而及时发现并疏导返岗后增加的工作压力和不良情绪,同时推动组织层面的改变,如塑造相互关心、互相帮助的团队氛围,合理进行夜班排班的调配等,进一步有效缓解返岗护士,甚至是整个科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提升对科室的满意度和归属感。而针对一些肿瘤术后返岗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后仍无法适应原科室的,可以根据其身体情况及个人需求进行岗位、科室的调整,或者尽量使所有肿瘤术后返岗护士的价值最大化。
3.3 注重返岗护士自我价值感的提升
护士术后病愈返岗后可能因身体和心理双重因素而展现复杂的自我认知。护士返岗之初常常是回到原工作岗位,且普遍存在自我价值感降低现象。而自我价值感的下降又会进一步滋生消极的工作情绪,从而增加出现工作退缩行为的风险。潘继红等[6]也在研究中发现,护士的工作价值感影响着她们的工作稳定性,若个人价值无法在工作中得以体现,其离职意愿也会增加。因此,组织领导者也应该思考并重视如何帮助返岗护士提升自我价值感。
了解术后返岗护士的职业需求。不同的护士对自身职业价值的实现有不同的需求,即使在经历了病痛和手术的折磨后返回工作岗位,需求也大有不同。虽然较多护士想要在返岗后获得一些关照,但也有护士并不想因此被特殊照顾,不想被大家因疾病而关注。因此,管理者应该在肿瘤术后护士返岗后及时与之交流,倾听她们真实的想法和职业需求,并对其工作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满足。同时也应该鼓励护士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合理需求,并和护士们进行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排班、责任组任务划分等。尤其针对一些术后返岗的想要证明自己,找回自己价值的护士,更要肯定她们的价值,帮助她们适应岗位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建立返岗护士再评估机制,合理调配工作岗位。工作中的自我价值感往往和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以往的护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中也证明,动态合理的岗位管理和调动是有利于护士自我价值感提高的[7]。那么在了解需求后,合理调配工作岗位便成为了提升护士自我价值感的又一重要方法。故为合理的调配肿瘤返岗护士的工作岗位,管理者应建立返岗护士再评估机制,评估护士与目标岗位的匹配度。具体包括通过观察护士的执业行为,了解护士的心理感受,倾听护士的意愿,定义护士的能力,从而合理分配工作或调配岗位。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分配护理资源,从而提升护士在工作过程中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
3.4 加强沟通,做一个有人情味的管理者,提升护士的幸福感
护理管理者实行人文关怀管理,可有效降低护士的离职率[8]。而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科室的管理模式略显僵化,护士长等领导在管理时缺乏沟通,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人情味。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文管理,可显著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意愿[9]。因此,本研究认为护士长应该加强人性化管理,尤其是可以通过情感管理的方式来提高管理的人情味。情感管理理论认为领导者在管理的过程中给予护士尊重、关心和充分的信任,注重与护士的感情沟通,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情绪,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达到双赢的效果[10]。因此,护理管理者在关心科室效益,护理指标的同时也要加强和护士之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在工作之余进行生活需求的关怀,如像N8所担心的“终身大事”,N4的家庭压力等,进而营造互相关心的、和谐的工作氛围。
进一步而言,护理工作的精髓即为对患者关心、关爱和关怀,而前提是要做到关爱护士。有报道[11]称,护士被关爱的程度与其人文关怀能力和工作质量呈正相关,对护士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其护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职业自信心和认同感、归属感[12-13]。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护士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幸福感,缺乏人文关怀的管理会造成护士幸福感低下[14]。因此,护士长应推行实施人性化管理,做一个有人情味的管理者。护士长应将管理视为服务,了解和理解每一位护士,多给予关心和帮助,一视同仁,杜绝偏爱和偏私,关注护士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工作。做一个有原则有同情心的家长,而非高高在上的领导面貌。特别是针对刚刚病愈后返岗的护士,这类护士常常敏感,对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工作能力有深刻的认知,期望得到领导的更多关注和了解,以期更换到更合适的科室、岗位或回归原科室。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同时做一个有人情味的管理者,以提升护士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