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设关地走私犯罪发展态势特点的实证研究
2022-06-07杨子轩许天泽
杨子轩 许天泽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绕关走私违法犯罪活动出现了新规律、新特点,对缉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为帮助一线实战人员预测、打击绕关走私活动,本论文以地域差异性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绕关走私犯罪发展态势的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绕关走私成因的地区性差异、走私物的地区性差异、走私活动的时间规律性、不同地域走私方式、路线差异;讨论了新冠肺炎疫情对绕关走私活动的影响;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治理绕关走私的建议。
关键词: 非设关地;陆运绕关走私;水运绕关走私;走私分子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对于非设关地走私犯罪发展态势的特点,很少有研究者给予足够的关注,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也较为缺乏。实际上非设关地走私犯罪发展态势的特点值得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有以下原因: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关境线较长,海关监管力量有限,走私分子会在没有设立海关的地点实施走私,绕关走私是目前为止的主要走私方式之一[1]。掌握了非设关地走私犯罪发展态势的特点可以帮助海关一线工作人员对绕关走私的相关行为进行预测,集中力量进行整治打击等专项行动,减少走私的行为发生,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国家税收,打击腐败现象以及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
二、研究程序
采取分层抽样法对我国部分与邻国有接壤的、海岸线较长以及部分绕关走私情况严重的内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绕关走私行为进行调查,回收问卷110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获得有效问卷为108份,其中海关缉私一线工作人员82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75.93%。 所调查的问题是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组合。
在分析调查之前,有三种情况需要事先说明: 第一,问卷中的绕关走私方式主要为指陆地绕关和海运绕关。但是,目前有观点认为存在“空运绕关”这一行为,即行为人与航空公司内部人员形成共同故意,利用航空公司职务便利,将从境外免税店等处购买产品以绕关方式带出海关监管区,从而达到偷逃应缴税款。所以在本调查中,采取了“空运绕关走私”这一概念。第二,在调查中涉案物品在进行分析前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将其 具体分类为:普通货物、物品,珍贵、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淫秽物品,武器、弹药,毒品及易制毒化学品、废物等若干类。第三,在进行分析前将涉案所属地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的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为基础分类为六大绕关走私案件发生区,其中各区内地理条件、民风民俗等因素相近,增加分析可靠性。
三、研究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一)绕关走私成因地区性分析
因地理环境不同,绕关走私行为发生的原因存在差异性。
1.绕关走私利益巨大的原因普遍出现于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原因如下:
(1)华东地区总体临近韩国、日本;中南地区中的广西、广东临近港澳特区,与越南、缅甸等国接壤,地理位置决定其运输成本低。
(2)华东地区以及中南地区中的广东相对其他地区经济发达,人均购买力强。以走私的烟酒以及涉税商品为例,其价格远低于正常售价,导致其市场需求量大。
2.涉案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普遍出现在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多要素原因导致经济发展滞后,其他地区相对占据优势的经济吸收了西北地区的部分优质法治资源。在调研中,部分涉案人反映自己未接受过与反走私宣传相关的教育。部分群众只贪图走私物的价格便宜,明知道是走私物,仍然踊跃购买。
(二)走私物特点地区性分析
由于地区不同,所涉及的走私货物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1.华东地区、中南地区的走私物中普通货物、物品所占比重比其他地区所占比重大。华东地区的涉案走私物主要为台湾散装杂货,由台中流向厦门、上海等地;中南地区中的广西、广东的涉案走私物主要为来自香港方向的涉税商品以及来自越南、缅甸方向的水果、大米等。
2.东北地区的走私物中珍贵、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所占比重比其他地区所占比重大。熊掌、象牙、羚羊角等珍贵野生动物制品多从俄罗斯流向我国。其中部分走私团伙中的犯罪分子为俄罗斯籍,长期盘踞在黑龙江省边境口岸,专门走私象牙等违禁品。
3.西北地区的走私物中武器、弹药所占比重比其他地区所占比重大。在打击走私工作中,部分一线实战人员反映武器、弹药多被用于犯罪分子猎杀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以及运输毒品的过程中武装护毒不被“黑吃黑”;除本土犯罪分子外还有一部分为来自于 “金新月”地区的境外敌对分子[2]。他们将武器、弹药等违禁品通过绕关走私渗透进西北门户,企图进行暴力恐怖活动,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4.西南地区的走私物中毒品及易制毒化学品比其他地区所占比重大。西南边境临近 “金三角”,地理位置偏僻,地区经济水平相对滞后,部分当地村民面对巨额不法收入会选择铤而走险[3]。
(三)绕关走私活动的时间规律性分析
因节日、季节、政策不同,绕关走私行为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1.节假日20日至30日前为走私行为高发期,通常情况下表现为“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前1个月,“元旦节”、“春节”前2个月;在走私物数量上,元旦节”、“春节”等大节日明显比“劳动节”多。春节前夕为水果、冻品走私的高发时期。
2.每年休渔期,水運绕关走私行为减少;休渔期开禁,水运绕关走私行为增加。
3.中南地区绕关走私集中于冬季及来年春季。广东省、广西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4月至9月为雨季,降雨集中。对于陆运绕关走私而言,边境沿线良好的道路条件有利于走私者走私入境;对于水运绕关走私而言,台风集中于6月中上旬至10月中上旬,其中盛夏的7、8、9月是台风活动的盛期,走私分子选择旱季出海走私可以提高自身运输安全性。
(四)绕关走私主要方向及方式、路线分析:
因地域、时间不同,绕关走私行为的方向、方式、路线会发生变化。
1.中南地区中华南部分货物、物品主要来自香港及越南方向,运输方式为水运绕关走私和陆运绕关走私。以广东省和广西省为例:
(1)广东省走私物品主要来自越南方向和香港方向:a.走私物品从越南方向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入大陆:水运绕关走私,从越南海防港运至珠江口东莞方向水域进入广东;陆运繞关走私,从中越边境偷运至云南,后运至广东;水运陆运结合绕关走私,从越南海防或芒街通过北部湾运至两广结合部后进入广东。b.走私物品从香港方向进入大陆,主要从香港北上运至广东沿海非设关地或从香港运至珠江口后通过东江到达东莞及惠州。
(2)广西省走私物品主要来自越南方向。走私分子将货物运到越南海防港后,用铁壳船偷运至沿海滩头,然后以越南海防为走私集散地,从中越边境公路进入广西境内,或者从北部湾海域等非设关地通过水运绕关走私入境。
2.西南地区以陆运绕关走私为主。云南省为例:走私物品主要来自越南、缅甸方向。
(1)从越南方向进入大陆,通常以河口附近的边界为突破口,偷渡到广西,进入云南。
(2)从缅甸方向进入大陆,因中缅边境山水相连,存在多发运输线路,同时中缅边境沿线各类通道孔道四通八达,三防设施仍有欠缺,管控难度大。
3.华东地区以水运绕关走私为主,不同省份的运输路线多不相同:
(1)福建省的走私物主要来自台湾方向。走私物多为国内货主订购,从境外发货到台湾后通过水运绕关走私至福建沿海非设关地分散至国内。
(2)江苏省外海母船接货后至吴淞口、浏阳河口换二程船到江阴码头卸货。
(3)上海市水运绕关走私多为海上过驳。以走私成品油为例,从新加坡的炼油厂拉油利用母船停海峡中线一侧,利用中巴泊到舟山群岛长江口,利用小巴再运到内河。
(4)浙江省走私物主要来自韩国,菲律宾等方向。走私分子以这些国家为走私基地,在韩国釜山港装船后,在宁波、绍兴和舟山采用绕越设关地,冲滩上岸以及海上过驳的方式将物品运至关境内。
(5)山东省大部分走私货物来自越南,由海防运往香港,又由香港转运至大连、威海、日照等非关地码头,化整为零。
4.东北地区多为水运绕关走私和陆运绕关走私。其中辽宁省水运绕关走私为主,涉案物品以走私成品油居多,主要通过辽东湾海域到达兴城徐大堡附近码头卸油。
(五)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对绕关走私行为的影响
1.从走私物品方面分析
(1)走私物品总量减少,大量涉税货物走私基本绝迹。云南边境修建铁丝网,抵御跨境非法走私,有效减少了绕关走私; 我国及邻国各国普遍严抓进出口管控,非涉关地绕越走私总体减少,走私活动得到明显遏制。
(2)香烟、冻品、医疗用品走私活动较以往更加猖獗,并有单次大规模到少量多次的运输模式转变,从大宗集运走私变为小宗水客走私。
(3)走私物品从大宗商品转向小型、高价值商品,总体上以电子产品为主的小宗娱乐产品走私量变多。
(4)毒品和制毒货物向港口漂移明显;走私入境的精麻药品增多。
2.从走私分子方面分析
(1)走私团伙分工更加精细。核心成员会临时雇佣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协助运输,负责一段路线的运输。
(2)走私团伙手法更加专业,并具有一定的反侦察意识。在实施违法犯罪前,会对雇佣的人员传授一些应对警方问话的技巧,告知适合运输的路线。
(六)优化绕关走私治理的建议
1.根本措施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减少同类商品在不同国家、地区的价格差异。在绕关走私频繁的区域拓展商品流通渠道,让更多的商品“引进来”和“走出去”,将部分走私物转化为商品,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加强系统内部建设。第一,海关、公安等不同部门相互协作,联合打击绕关走私违法犯罪,加强互动,信息共享。第二,加强缉私队伍与装备建设。目前走私渠道更加隐蔽,走私行为更难发现。针对这一特点,引入科技手段,更新老旧的视频监控设备,借助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拓展数据采集方式。在沿海、沿江区域,运用雷达远程探测船只方位,提前对可疑的船只进行识别。目标进入预设方位后,缉私部门利用无人机、视频监控等设备掌握动向,从而进行查缉拦截。[4]
3. 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专项普法宣传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的宣讲模式,通过发放传单、悬挂宣传条幅、开展专题宣讲会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同时,与短视频平台合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反走私意识。
4.充分发动社会力量。第一,充分调动村居干部、综合治理人员等力量,与当地公安机关相互配合,在绕关走私较频繁的村镇成立反走私巡查小队。第二,调动边民积极性。沿海、沿边的村落是距离绕关走私行为最近的场所,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和保密制度,拓宽举报绕关走私行为的渠道。
四、结论
本研究从实证调研的角度出发,统计和分析了绕关走私行为的成因、时间、地域等要素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但是仍存在部分局限:第一,调查问卷的样本数量不足[5],国内可供参考的资料较少,间接导致研究结论的显著性下降; 第二,本文作者对走私物的分类概括不精确,可能造成分析结论的误差。
参考文献:
[1]曹云清.走私犯罪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4(06):30-37.
[2]张昆.“金新月”地区毒品向中国渗透的国际化趋势与防范对策[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03):18-23.
[3]林泽华,梁春香.西南边境地区跨境毒品犯罪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8,31(01):82-86.
[4]杨炯. 温州市非设关地反走私综合治理研究[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20.
[5]苗林林,陈一嘉.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的电信诈骗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0(01):42-50.
本文系202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非设关地走私犯罪发展态势特点的实证研究”(202112213055Y)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