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22-06-07孟浩苇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3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物理教学初中

孟浩苇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境创设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越来越多初中物理教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首选。如何科学正确地运用情境创设,使其有效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需要物理教师引起重视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

引言

初中物理知识抽象、复杂,对于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形成阶段的中学生来讲,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教师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将抽象、复杂的知识进行形象、直观的展现,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文章将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进行分析。

1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1.1有助于增强物理课堂的趣味性

情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转变了以往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和教学趣味性的增强。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模式的移情作用,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

1.2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提升,抽象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他们在学习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而情境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心理特征,创设贴合实际的教学情境,以此增强物理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降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3实现物理课程改革进程的推动

情境教学是一项具有高度兼容性的教学模式,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其他教学模式,都能够与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有机整合,进而实现“1+1>2”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新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纷纷涌现,集中体现着课程改革的精神。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积极整合这些新型教学模式与情境教学模式,从更加丰富的角度体现和贯彻了课程改革精神,从而推动了物理课程的改革进程。

2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2.1深化对情境教学模式的认知,强化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情境教学模式的认知程度和自身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情境的创设质量。为实现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教师应深化对情境教学模式的认知并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首先,教师应更深入地学习和实施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这就需要教师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改变以往封闭性、程式化创设教学情境的模式,使教学情境能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这能促进更加多元化、有效性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其应有的教学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其次,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能力,教师既应对新课程改革精神、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深入而全面的认知,又应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及教学资源整合能力。这样,教师才能創设出更科学合理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既应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深刻认识情境教学模式,又应积极参与相关的专业培训、专题讲座及集体教研活动等,这样就能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情境教学经验的积累及情境教学能力的提升,使情境教学模式的功能得到更显著的发挥。

2.2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进行自主性教学情境的创设

首先,教师可以在学生课前预习环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习自主预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生预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就可以发出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到我说话吗?那我的声音又是如何被你们听到的呢?这个答案在你们课下的预习中寻找吧,希望你们能找到最正确的答案。”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问题情境的引领下,学生会边预习边思考,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强化预习效果。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每名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通过创设具有层次性、差异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与自身知识基础结合的过程中实现自主性的生成,以此增强教学情境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例如,在教学“运动和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对前一部分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学习层次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既能使力学知识掌握欠佳的学生在具有针对性教学情境的引领下巩固和分析力学知识,奠定新知识教学的基础,又可以使对力学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具有引导性教学情境的引领下,进行新知识的引入与分析,这样就能很好地实现情境教学模式的层次化实施,做到因材施教。

2.3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实现物理教学情境的优化创设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的演示优势,为学生创设更为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水的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时,由于物态变化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不能进行演示实验,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经过剪辑的水的物态变化的视频,使学生了解水由液态向气态、固态的变化过程,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水的物态变化过程,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在促进教学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优化物理教学情境。信息技术中的互联网技术有着强大的数据库功能,教师既可以在互联网中搜集所需的教学资料,也可以通过资源发布的形式共享教学资源。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学情境的优化与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和整合相应教学资源,进而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结束语

总的来说,情境教学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情境的创设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对情境教学模式的深化认知、自主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及教学情境创设的多元化拓展等,来促进情境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夏波.寓物于景景中悟理———“情境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物理,2020(10):28-29.

[2]夏云龙.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学周刊,2021(6):121.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物理教学初中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