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2-06-07黎轶

体育时空 2022年7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影响因素青少年

黎轶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4-271-02

摘  要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其体质健康情况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条件。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概述,分析现阶段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而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建议,希望对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程度方面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质健康  影响因素

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水平也随之上升。但是,当下青少年身体素质却呈现为急剧下降的趋势,这一情况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青少年问题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是具有极大现实价值以及时代意义的。

一、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和问题

(一)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

现阶段有关青少年体质健康情况的相关研究中发现自2014年开始。我国城市青少年男女肥胖检出率为18.17%和9.71%,农村青少年男女肥胖检出率年平均增长也达到4.74%和3.07%,该结果显示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各界需要重视的内容。现以2018年江苏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为例,从青少年体质健康情况、青少年身体形态情况以及青少年身体素质情况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青少年身体健康情况的监测结果显示,江苏省2018年青少年学生的低体重以及近视等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青少年的超重率以及肥胖率仍呈现为不断升高的状态,低体重率方面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不过江苏省青少年学生的总体近视概率和前几年的监测结果对比,下降了6.9%,这是江苏省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方面的积极信号,但就江苏省青少年学生总体的近视数量而言,形式仍不太乐观,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近视概率依旧在80%以上。(2)青少年身体形态情况的监测结果显示,江苏省2018年各学段学生的胸围指标以及身高指标和“十二五”末期的监测数据相比,仍保持在不断增长的状态。其中江苏省中小学男女生的平均身高增长幅度最大,男生增长0.7厘米,女生增长0.4厘米。江苏省高中女生的胸围指标增长幅度最大,其次为初中女生,高中女生增长了1.4厘米,初中女生增长了1.3厘米。(3)青少年身体素质情况监测结果显示,江苏省2018年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十二五”末期的身体素质监测数据相比,尽管部分学段的学生在坐立体前屈以及仰卧起坐等指标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其他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指标(耐力以及速度等)都呈现为下降的趋势。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学生身体素质指标为耐力,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学生耐力的下降幅度越大,其中高中生在耐力跑的成绩较“十二五”末期增加了8秒,而大学生的耐力跑成绩增加了12秒。

(二)体医合作治理机制存在的不足

体医合作治理机制可促进社会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障。世界衛生组织也明确指出了“在促进居民身体健康方面,多方面的合作治理比单一的体育干预措施更加有效”。但是,现阶段我国社区在促进体医结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1)体育部门和医疗部门各自为政、体医结合的技术水平不高、难以监管;(2)在体育锻炼时缺乏专门的体育人员和医疗人员指导,科学化锻炼意识薄弱;(3)体医合作治理机制缺乏有效的沟通、工作人员角色作用不清晰以及岗位职责不明确[1]。

二、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

(一)教育体制因素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对于青少年开展的基础教育中过于重视对学生文化认知方面的提高,即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仍为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升学率。家长、教师以及学校想发设法的占用学生课余时间,使得青少年课余时间减少,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也变少。以连云港市的中小学为例,该地区中小学每周安排的体育课程课时为3节到4节,但是体育课课时经常会被文化课挤占,导致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时间上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增加和改善,这不仅会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也会对学生体质增强方面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层面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这一情况导致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压力较大。而学校在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以及学校办学质量评比中,仍将学校内学生的文化课分数以及学生升学率作为主要的指标参考,使得学校对于文化课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视,甚至可以说是过分强调。仍以连云港市的中小学为例,该地区有很多的中小学存在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甚至部分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由文化课教师代上,部分学校没有重视学生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效应。使得青少年学生在课下时间,根本没有精力进行身体锻炼。此外,还有部分体育教师在参加工作后,没有或者很少接受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得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并且,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部分体育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对青少年学生身体体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害怕学生出现受伤的情况,使得没有对学生的意志进行锻炼,这也对青少年学生体育综合技能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制约,无法有效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提升。

(三)家庭层面的影响

当下家长都了解让孩子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也认为孩子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但是实际上,家长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依旧是将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间用于文化课的学习中,很少让学生花费时间在体育锻炼上。并且,部分家长也没有正确的健康观和教育观,其对孩子教育重点一直放在孩子的物质生活方面,不忍心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家务劳动,没有重视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品质和坚强的毅力。以连云港市青少年体育活动时间的调查为例,该地区青少年的体育活动时间和体力劳动时间均为下降的趋势。虽然当地教育部门强调需要确保青少年学生具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但是由于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升学率和教育质量,便以作业的方式将课程学习任务转移到家庭中,这也就导致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以及体育锻炼强度仍然无法得到保障。此外,部分家长由于工作或者个人原因存在生活作息不规律的情况,孩子在家长的影响下形成了不良生活习惯,这对于青少年体质健康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

(四)个人因素的影响

除了上述三点外界因素会对于青少年体质健康产生影响外,青少年自身对于健康的认知水平也会对其锻炼行为产生影响,即青少年健康认知水平较低便不会重视自身的锻炼。通过对连云港市学生的调查可以看出,该地区90%以上的青少年学生并不了解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监测标准》,也就是对体质健康方面的认知程度降低。并且,青少年体质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低,也就导致了其在遇到自身健康问题时,大多由家长帮助解决,部分学校在健康认知教育方面也存在缺失的狀态。并且,现阶段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青少年的上下学一般都是由家长或者托管机构进行接送,学生的锻炼机会进一步减少。此外,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也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愿意将课余时间用于体育锻炼方面,而是更愿意看剧、上网以及打游戏等,这些情况都导致青少年在体育锻炼的时间方面以及锻炼强度方面不断减少[2]。

三、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建议

(一)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起完善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机制

现阶段我国开展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大多是对学生体质测试方面,部分地区的学习并没有将测试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同时,由于青少年的体制健康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作为保障。当下实行的学生体质健康以及学校体育课程方面的法规仍为很久之间制定的,且没有硬性的执行标准,使得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政策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当下应借助互联网技术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进行制定,以互联网的大数据作为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建立起有效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管理系统。以互联网技术分析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信息,并基于不同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制定出合适的健康干预措施以及增进计划,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绩效监测以及效果反馈等措施。

现行教育体制的束缚是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教育部门应逐渐将应试教育的模式进行转变,从制度层面上降低应试教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情况的影响,并对社会的传统教育观念进行引导转变,培养青少年的全方位发展。同时,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还应加强对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并将其作为培养青少年的重要内容,将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放在文化知识发展之前,以此保障青少年可以有良好的承载知识的身体基础,为青少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优化青少年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地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需要从教育评价标准上进行改变,也就是从应试教育模式上进行改革,从中考以及高考的制度方面入手,提高学生体育成绩在考试成绩的占比,将体育纳入考试的范围内,逐渐转变考试导向下“重视文化课程忽视体育课程”的情况。一直以来,青少年升学考试中体育成绩的占比几乎没有,这也是造成社会以及家庭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情况不重视的主要原因。并且,为了提高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教育部门应完善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将单一的教育评价方式进行转变。此外,家长也应转变青少年的成材理念,形成多元化的人生观,通过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提高[3]。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新冠疫情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模式产生了较大的改变,同时也使得人们开始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情况。为了提高当下青少年的体制健康情况,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等需要从制度政策、生活方式影响以及重视程度等多个方面去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并且,还应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积极作用,对青少年主动锻炼的意识进行培养,以此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为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课题项目:2021年江西省体育局体育科研课题,青少年体质健康体医合作治理机制研究,编号:202168。

参考文献:

[1]李本龙,杜雷.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视野,2021(20):60-61.

[2]刘文瑞,李永彩,吕寻金.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路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15):44-45.

[3]胡乾元.大数据分析视角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8):236-238.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影响因素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