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之青少年体育
2022-06-07张琳琳
张琳琳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4-064-02
摘 要 “十四五”时期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下一个发展阶段全面进发。我们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就要迎接新的历史挑战,这个挑战包含各个方面,体育赫然在列。本文就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等版块,阐述了明确的发展任务以及发展措施。
关键词 十四五发展规划 青少年体育
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同样也是我们祖国体育事业的未来。为了体育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我们要努力提高下一代人对于体育的认识,组织青少年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那么对于“青少年体育”未来发展的方向、趋势、任务等内容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是我们为了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必须做出的努力。
发展规划中对于“青少年体育”提出的最根本的要求是:加强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体教融合是当今的热点话题,“体”指竞技体育,“教”即是学校体育。所谓“体教融合”,指的是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相互融合。
竞技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过很多质疑,包括大家认为培养运动员的经济成本太高,而运动员的培养又面临着很高的淘汰率,而且很多运动员退役之后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其中有些人因没有其他擅长的工作,退役后甚至难以维持生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无非是运动员只在运动方面有一技之长,而没有其他生存技能,又因为将大量时间耗费在运动训练方面,而导致运动员没有太多时间用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大多运动员的文化素养较低,这就对于运动员要学习新的技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为了改善运动员的培养模式,更好地保障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是必要的。为了使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有所提高,运动员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同时改善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发展、青少年体质的发展情况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存在着严重落差的问题。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在经历了分离、结合等阶段之后终于迎来了“体教融合”的时代。在此大背景下,《“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也乘着东风,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给出了相关改善措施。
一、加强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的培养
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做好学校体育的建设。为普通学校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创造条件,而体育特色学校能够进行专业化训练,掌握更加专业化的技能。争取做到每个学校都有至少一个能够彰显自己学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以体育特色类学校为重点,结合教育部门相关政策,以常见体育项目为基础,组织专业的教练员指导队伍,利用学生空闲时间进行专业化的训练。除了做好训练相关工作,更要保证学生的课业不被耽误,我们需要的优秀运动员绝对不是一个只会运动的人,我们更相信只有具备相关文化知识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学习体育技能,所以我们要做到训练和学业两手抓。而对于一些志在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学生,应该结合教育部门,建立健全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解决后顾之忧,为竞技体育提供优秀的后备人才。
二、深化体校改革
体育特色学校应该是体教融合的重点发展对象,但体育特色学校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是招生困难,学校对于学生选拔有很高要求,这让很多学生及家长都望而却步;其次是学生的文化素养问题,体校在大众的观念里,一直都是学习不好的学生选择走的“捷径”,学校的教育资源也不是很好,很多文化课教师都认为体校待遇不好,也不愿意选择到体校教书,很多学生进了体校之后,也觉得靠体育上学就有了“保障”,所以就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文化素养一直是体校学生较为薄弱的地方。除此之外,体育行业的就业问题并不是所有从体校出来的学生都能够成为专业运动员,在没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保障的情况下,学生后续的就业也就成了问题。
发展规划中针对体校的改革问题,着重强调了体校作为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主阵地的地位,使体校学生的文化素养有所提高,也是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提高体校教师的待遇,确保与当地普通中小学教师待遇一致,以便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前来任教,保障体校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为体校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條件,让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愿意到体校读书,从而解决体校的招生问题;教育条件良好,体校学生的文化素养自然会有所提高,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即便以后没有成为专业的运动员,也能有更多的职业选择。
三、培育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
如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也是我们密切关注的内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青少年的肥胖率明显增加;由于青少年大都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学习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他们无暇进行体育锻炼,所以他们的体质健康不容乐观,而且视力下降严重。针对此现状,我们鼓励所有青少年都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到专业的体育训练中来。所以,社会层面上的体育活动组织就应运而生。
发展规划中提到,要鼓励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发展,以便建立完备的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而政府则应该构建与青少年体育组织相关的扶持、管理、服务和监督体系,在保证青少年体育组织规范运营,有序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保障青少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体系
参加竞赛是进行体育训练活动的重要环节,青少年通过参加体育训练活动掌握的技能,需要通过参加体育竞赛进行实践,以检验青少年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也便于教练安排下一步的训练活动。在竞赛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学青少年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也可以看出青少年神经类型以及心理状态,以便教练员能够更好地根据青少年自身不同的特点引导其进行后续的训练活动。体育竞赛需要经过训练掌握技能之后才能参加,参加体育竞赛又反过来促进青少年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这也显示了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的必要性。
发展规划中提到,要使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更加完备,扩大赛事规模,提高赛事质量,利用课余时间,在不耽误学生学习的情况下进行各类比赛。鼓励社会各组织开展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并对青少年进行更加专业、严格的反兴奋剂的教育及监督工作。
五、加强青少年体育骨干队伍建设
无论我们拥有多么完备的培养体系,最终能够实时掌控青少年训练过程的人都只能是队伍的教练员,或者学生的体育老师,他们才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最根本的保障,青少年的运动技能掌握究竟如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练员的技能水平。因此,促进青少年体育的发展,促进体教融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优秀的队伍领导者。
退役运动员是很好的教练员人选。运动员常年流连于训练场和赛场上,容易出现不重视学习的文化知识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文化素养;运动员大都经常待在运动队中,由于运动队社会关系简单,交往人群固定,所以与其他人进行良好的交往也是大多运动员的短板;而且运动员长期埋头于训练之中,也忽略的其他就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即使运动员具有超高的技能水平以及专业的带教能力,很多学校也迫于制度的压力,不接受运动员进学校担任教练员或教师的职位。然而,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們应该为优秀运动员退役后进入学校担任教练员或体育教师开辟一条通道,这也与“体教融合”的理念完美契合。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设置完备的教练员选拔体系,通过在各阶层学校创设教练员岗位来培养备选人才,从而择优录取,为选拔优秀教练员作充足准备。这样不仅能够选拔优秀的教练员,而且能够切实提高教练员的指导能力,同时也可以让青少年参与到队伍管理工作中来,选拔有管理能力的青少年,切实提升青少年体育管理能力。
青少年体育应该是未来关注的重点。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体育锻炼状况就标志着我国未来的体育发展状况,是我们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我国竞技体育近些年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希望在体育融合的形势下,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能够相互促进,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青少年个体方面,很多人对进行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不愿参加,自己更是不可能去主动参加社会上的体育活动;再比如学校方面,学校大都追求升学率,对体育不重视,师资力量不完善,体育课程也达不到标准;还有家庭方面,家长同样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绩,很多家长本身体育素养发展薄弱,更是没有意识要求孩子从事体育运动。青少年体育发展任重而道远,但相信在“十四五”时期,青少年体育会在国家的支持下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郝东方,刘昕.新时代体教融合的教育逻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01):35-42.
[2]沈芷伊,姜山.我国业余体校发展的显示困惑及优化策略研究[J].武术研究,2020(09):154-156.
[3]毕景辉.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的宏观分析及对策研究[J].卷宗,2020(08):264.
[4]李伟,焦宗元.体教融合背景下对引入高水平运动员进校任教的思考[J].体育风尚,2021(10):241-242.
[5]孔琳,汪晓赞,徐勤萍,等.体教融合背景下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J].中国体育科技,2020(10):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