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异质性与企业创新
2022-06-07王加灿胡良章徐新华
王加灿 胡良章 徐新华
【摘 要】 创新是企业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创新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呈现高风险性,而内部控制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内部控制异质性的分析发现,在战略控制异质性中,战略控制强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在内部环境异质性中,内部环境差的企业内部控制对创新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在控制强度异质性中,适中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研究结论为企业创新中的内部控制优化提供了方向与路径,丰富了企业创新管理研究。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异质性; 企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2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2)12-0077-06
一、引言
《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研发经费2019年为16 921.8亿元,2020年为18 673.8亿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是企业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创新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呈现高风险性,而内部控制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因而,作为企业现代化建设重要环节之一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企业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对创新的影响,众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研究的广度上。许多学者结合内部控制与其他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的创新效果进行研究[1-3]。此类文献扩展了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内容,丰富了研究的视角。而在深度层面上,内部控制仍然作为黑箱,较少被打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仍然较少。部分学者从COSO内部控制系统各要素着手分析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如杨道广等[4]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环境和信息沟通两大要素是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正向影响的集中体现。Kelly et al.[5]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通过提高企业内部信息质量间接促进了企业创新。Philipp et al.[6]则研究了项目内部控制系统对创新项目性能的影响。但是,目前内部控制研究的深度依然不够。借鉴李万福等[7]、刘建民等[8]的内部控制缺陷异质性的度量方法,提出了内部控制异质性,并认为内部控制异质性是各企业在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和适应性等特征中表现的不同控制特征。基于企业创新的本质与特征,选取与创新最为关联的战略、环境以及管控强度等内部控制异质性来进行深入分析,内部控制异质性的研究能够为企业提供控制的方向和重点,提高内部控制的精确性和高效性,特别是能够拓展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與作用路径。因此,本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方面研究了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提出了战略控制异质性、内部环境异质性和控制强度异质性等,为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拓展了内部控制研究的深度,弥补了现有研究在内部控制异质性方面的不足。另外,研究结论为企业创新中的内部控制优化提供了方向与路径,丰富了企业创新管理研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
我国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明的内部控制目标囊括经营管理、资产安全、财务报告、经营效率和效果、发展战略五个方面。内部控制从这五方面着重加强控制,可以优化创新活动的内部流程和创新资金的使用规范。《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则进一步指出企业应当加强研究与开发的控制,以有效防控风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于内部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COSO委员会认为,其应当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大要素。作为公司治理的一种手段,内部控制通过五大要素的合力作用,能够为企业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及时发现并应对创新风险,保证创新活动有序开展。无论是内部控制的目标还是要素,都显示出其强大的保障能力。强力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创新风险[9],还可以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监管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和代理成本,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10]。资金支持直接表现在创新投入上,创新投入通过为企业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以保证创新活动的正常进行。据上述分析,提出假设1。
H1: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内部控制异质性与企业创新
1.战略控制异质性与企业创新
企业战略是企业着眼于未来发展做出的整体规划,它是企业的长远目标,引导着企业的发展。战略的本质是寻求竞争优势,而创新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11]。因此,注重发展战略的企业更加重视创新的作用。企业战略影响着企业资源的分配,基于创新的重要作用,注重战略的企业会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创新。企业战略一般是长期性的,在其实施过程中存在重大的风险,而内部控制是战略风险控制中的主要方法[12]。企业战略实现的关键在实施和管理。战略管理的重心是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3],也就是加速推动企业创新。企业经营环境瞬息万变,企业战略需要随着其变化进行调整和更新。在战略管理中,促使企业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以探讨出应对之策。好的战略管理还能将战略目标落实到日常经营活动中,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战略管理在加快实现企业战略的同时推动着创新的发展。据此,提出假设2a。
H2a:相对于战略控制弱的企业,战略控制强的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
2.内部环境异质性与企业创新
企业的制度环境包括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制度环境,内部制度环境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上。内部控制是企业的一种制度安排,规范着企业各事项的具体流程。在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环境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14]。企业内部环境由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要素构成,其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决定着内部控制其他要素作用的发挥。同时,内部环境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影响着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果[15]。在内部环境良好的企业中,企业拥有充足的创新资源[16],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创新战略下,职工的创新能力强、创新意识高、创新动力足。在创新过程中,通过优质的内部环境增强内部控制的管理效果,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并且,企业可以依靠高效的组织治理机构和较高的职工道德素质避免一定的创新问题,提高创新的效率和质量,而不需要内部控制的过多管控。相反,在内部环境差的企业中,企业的创新资源不足、创新氛围缺失、职工的创新能力弱、创新意识低、创新动力不足,若无内部控制的管理激励,无法推动企业创新的开展。而且,由于企业治理结构、职工道德素质等因素影响,在创新过程中容易造成众多问题,阻碍创新的进程,因而需要内部控制来加强管理。可见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似乎具有替代关系,较差的内部环境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而良好的内部环境能够弥补一定内部控制的不足。基于此,提出假设2b。
H2b:相对于内部环境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差的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
3.控制強度异质性与企业创新
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会显著地影响企业的创新[17]。有效的内部控制优化了企业内部各事项的具体流程,规范了资金的使用方式,大大降低了创新风险。创新活动得到内部控制的充分保障,提高了企业创新的意愿和信心。内部控制还能依靠优良的内部环境推动企业创新想法的提出[18]。内部控制不足,即无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防控风险的作用,也因内部环境控制不力,导致创新意识弱。而且,由于内部控制乏力,容易促使创新人员滋生侥幸心理,导致贪污事件的发生。而过度的内部控制使企业的创新流程过于具体,创新资金的使用过于严格,创新活动受诸多条框限制,抑制了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严苛的控制使企业决策人员拒绝接受收益高但风险过大的事项,造成良好机会的丧失。在创新活动中偏于保守,无法为企业创新做出最有益的决策。适中的内部控制既防控了创新风险,又为创新人员留有一定的决策权,在保证创新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上激励创新人员积极创新,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据此,提出假设2c。
H2c:相对于不足的内部控制和过度的内部控制,适中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
本文以2012—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其中主要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专利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参考常用做法,本文对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剔除样本中的ST、?觹ST企业及金融企业;剔除样本数据缺失的企业;剔除样本数据含有极端值的企业。最终,获得7 380个数据样本作为平衡面板数据。
(二)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本文选择以专利授权数量来度量企业创新。
2.解释变量:迪博内部控制指数是衡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选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度量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
3.控制变量:借鉴已有研究[18],本文选取了以下控制变量:员工持股计划(Esop)、股权集中度(Osc)、机构投资者持股(Osp)、企业规模(Ids)、董事会规模(Bds)、独立董事比例(Idp)、董事会薪酬(Bdc)、资产负债率(Alr)、净资产收益率(Roe)、经营现金流(Ocf)、营业收入增长率(Rgr)、上市时长(Age)、行业效应(Ind)、年度效应(Year)。
变量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三)内部控制异质性度量
在有关内部控制异质性方面的研究中,李万福等[7]依据内部控制五要素将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将内部控制缺陷中的重大缺陷按照性质划分为治理层面的内部控制缺陷和会计层面的内部控制缺陷。刘建民等[8]则依据内部控制缺陷对控制目标的不同影响形式,将其划分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依据内部控制五个目标中的战略目标,五个要素中的内部环境和五个原则中的适应性原则,从战略、环境和控制强度三个方面对内部控制进行异质性度量。
1.战略控制异质性
企业战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和目标,而创新则是促成企业战略的重要方式之一。因而企业的创新往往寓于战略之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企业战略的实现需要制度的保障。内部控制对确保企业战略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在内部控制五大目标中,促成企业战略是重中之重,战略控制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创新效果的质量。因而,本文依据内部控制目标中的战略层指数,经过战略层指数除以内部控制指数再各自与平均数对比的处理,将内部控制划分为战略控制强与战略控制弱。
2.内部环境异质性
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培养职工的创新意识,提高职工的创新能力。而在企业创新环境中,只有内部环境能够对企业创新起促进作用。企业内部创新环境利用责权清晰的组织机构、和谐的员工关系、浓厚的创新氛围实现创新活动的高效率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依据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内部环境,将企业内部环境指数除以内部控制指数再各自与平均数对比,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环境好与内部环境差。
3.控制强度异质性
迪博内部控制指数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是评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主要指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是企业依据内部信息披露评估标准对自身进行的评估,而迪博内部控制指数则是由外部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所作的评估,因而迪博内部控制指数相对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那是否可以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形下,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来预测迪博内部控制指数,并以此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的程度?基于这一思路,本文进行如下设计:迪博内部控制指数(Ici)作为被解释变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Icdi)作为解释变量,同时控制企业规模、上市时长和行业效应,最后进行回归。参考预测回归的显著性水平,以1%作为预测允许的误差,若预测值超过预测允许误差的范围则为内部控制不足,小于预测允许误差范围为内部控制过度,否则为内部控制适中。
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四)模型设计
由于本文是在合理划分内部控制类型的基础上度量企业内部控制异质性的,因此在验证内部控制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假设时,依据专利授权量构建了主要模型1。需要指出的是所有模型都进行了聚类标准误差的处理。
四、实证结果
(一)变量相关性分析
为初步探明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进行了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具体结果备索),内部控制与专利授权量和专利申请量显著正相关,表明解释变量与主要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联较为密切,且被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均显著,表明控制变量的选择有效。
(二)回归分析
1.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分析
表2是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的回归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的内部控制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内部控制对企业創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验证了H1。
2.内部控制异质性情况下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分析
表3是内部控制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的模型回归结果。在战略控制异质性层面,如列(1)和列(2)所示,战略控制强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战略控制弱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基本无影响,表明战略内部控制强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更强,验证了H2a。在内部环境异质性层面,如列(3)和列(4)所示,内部环境好的内部控制系数0.001在5%的水平上显著,内部环境差的内部控制系数0.001在1%的水平上显著,总体表明内部环境差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加强对企业创新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验证了H2b。在控制强度异质性层面,如列(5)—列(7)所示,不足的内部控制和过度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不显著,而适中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10%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适中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更强,验证了H2c。
(三)稳健性检验
1.更换创新度量方法。专利的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是度量企业创新产出的主要指标,两者的区别在于专利申请量是企业创新的直接结果,而专利授权量是企业创新的最终成果。本文将企业创新的度量方式更换为专利申请量,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其结论与前文一致。
2.滞后创新数据时期。企业内部控制的加强完善是过程管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过渡期。而且,企业的专利申请也需要一个审核过程,因此企业无法保证专利在当年申请成功。为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本文进一步引用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并将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据滞后1—4期,以探讨内部控制对不同时期企业创新的影响。回归结果中内部控制对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的影响在1—4期都是显著的,内部控制作用于企业创新存在时滞效应。
3.内部控制异质性重度量。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本文以中位数为标准重新划分战略控制强与战略控制弱、内部环境好与内部环境差。基于残差的定义,以平均残差作为预测允许误差,并以此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控制不足、内部控制适中、内部控制过度。
总之,多种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与之前结论是一致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格省略备索),表明本文研究结果是比较稳健的。
五、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1)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基于内部控制异质性的分析发现,在战略控制异质性中,战略控制强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在内部环境异质性中,内部环境差的企业内部控制对创新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在控制强度异质性中,适中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
政策建议:(1)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重视内部控制对创新的推动作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规范创新活动内部流程。(2)重视企业战略的控制。在内部控制中要突出战略目标,依靠内部控制,加强战略管理与控制。(3)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的建设。内部环境差的企业,更应加强内部控制,以健全组织结构,完善企业创新的内部制度和环境。(4)企业内部控制要适度。内部控制不足无法为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而内部控制过度又会造成创新活动程序复杂烦琐,抑制创新积极性,唯有适中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推动企业创新,所以企业内部控制应适度。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引入专利引用量,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异质性在创新产出质量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春艳.政策不确定性、内部控制缺陷与企业创新能力[J].会计之友,2021(5):57-67.
[2] 王加灿,武学炜,李芊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供求分析及优化[J].会计之友,2019(17):68-71.
[3] 马桂芬.股权激励、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创新绩效[J].会计之友,2020(11):59-65.
[4] 杨道广,王佳妮,陈丽蓉.“矫枉过正”抑或“合理管控”?——内部控制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J].经济管理,2019,41(8):113-129.
[5] KELLY H,BRENT L,GREGORY M.Internal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patent related innov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2020,47(3,4):489-518.
[6] PHILIPP A L,ANDREAS W,RONALD G.Agility and the role of project-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for innovation project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20,24(7):29.
[7] 李万福,林斌,刘春丽.内部控制缺陷异质性如何影响财务报告?——基于中国情境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4,40(6):71-82.
[8] 刘建民,朱茂丽.内部控制缺陷异质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月刊,2017(9):9-15.
[9] LEONCE L B,KENNETH M L,CHAD J Z.Sarbanes-Oxley and corporate risk-tak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0,49(1):34-52.
[10] 张晓红,朱明侠,王皓.内部控制、制度环境与企业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5):87-95.
[11] 聂凯.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理论视野,2016(12):31-34.
[12] 王娜.企业战略风险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4(11):24-26.
[13] 谭德明,张彩平.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9,30(4):54-57.
[14] 马永强,路媛媛.企业异质性、内部控制与技术创新绩效[J].科研管理,2019,40(5):134-144.
[15] 陈羽桃,胡北忠.内部环境与企业风险管理浅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2(6):93-95.
[16] 南建设.企业内部环境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研究述评及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37(4):76-83.
[17] 李瑛玫,史琦.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吗?[J].科研管理,2019,40(6):86-99.
[18] 孟庆斌,李昕宇,张鹏.员工持股计划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企业员工视角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9,35(11):20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