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文解字》涵摄中华鳄鱼文化意识审视

2022-06-06黄交军李国英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鳄鱼

黄交军 李国英

《说文解字》涵摄中华鳄鱼文化意识审视

黄交军1李国英2

(1.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贵州贵阳 550005)(2.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贵州贵阳 550027)

鳄鱼属爬行巨兽,起源古老,对人类生活方式影响甚深,并演绎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与文明要素,现已跃升至衡量地球环境健康程度的生态指标与代表性物种。《说文解字》乃我国第一部字典,为破译中华民族上古秘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文本,故以《说文》内与鳄有关的字词训诂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理论视角,在伐蛟戮鳄、祭鳄驱鳄、尊鳄敬龙诸历史维度集中审视古代中国的鳄鱼文化意识,研究结果表明:鳄与龙高度重合、同宗同源,一段神州大地鳄鱼演变之文化旅程堪称一部炎黄子孙百折不挠的英雄叙事诗、万物同齐的生态文明史、海纳百川的多民族融合史。要之,鳄鱼确乃华夏儿女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动物明星和文化符号,对认识、重建中国动物观念史及文明史意义非凡。

鳄;说文解字;文化意识;伐蛟戮鳄;祭鳄驱鳄;尊鳄敬龙

一、伐蛟戮鳄:英雄史诗视阈下人鳄千载交锋的文化意识

“扪萝伏虎岩,把钓斩蛟潭。”[36]36574鳄鱼属水泽猛兽,脾性粗暴,要制服它绝非易事,古人为了制服鳄鱼,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积极对付鳄灾鳄患,如饵鳄钓鳄:“土人设钩于大豕之身,筏而流之水中,鳄尾而食之则为所毙。”[37]147“王举直知潮州,钓得一鳄,其大如船,画以为图而自序其下。大体其形如鼍,但喙长等其身,牙如锯齿。有黄、苍二色,或时有白者。尾有三钩,极铦利,遇鹿、豕即以尾戟之以食。”[37]146民间有经验者了解到犬肉对扬子鳄尤有诱惑力:“南郡上河地,明初江岸常崩,盖猪婆龙于此搜决也。以其与国姓同音,嫁祸于鼋。朝廷又以与‘元’同音,下旨令捕尽,然崩岸如故。有老渔曰:‘当炙犬为饵,以瓮通其底,贯钓纶而下之,瓮罩其顶,必用前二足推拒,乘此并力掣之,则足浮而起矣。’已而果然,所获者鼍。老渔曰:‘鼍之大者食犬,即世之所谓猪婆龙也。’”[38]卷七303渔民利用渔网、矿灰等工具网鳄药鳄,颇具智慧,人鳄千年斗争的实践再次证明,“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39]442。历史上安徽祁门县老百姓发现鳄鱼有冬眠习性,故利用这一特点掘穴取(冬眠)鳄、根绝蛟害,同治《祁门县志》云:“祁门高山复岭,每多蛟害。乾隆五十三年,为害尤烈。今详述伐蛟之法,用以先事预防。……乘其(鳄)未出,掘而煮食之,味甚美。”[40]卷三六《杂志·祥异》239

二、祭鳄驱鳄:泛灵观念视界下中华先民原始思维探幽

“短篇堪掣鲸,片文可驱鳄。”[47]卷四十六《古意二十韵》2384古代中国气候温暖湿润,鳄鱼繁衍昌盛,群鳄横行让人望而生畏,洪水猛兽一语凝固为中华民族的苦难经验、集体记忆与神话母题,先民试图借助与猛兽、精灵、天帝等有效沟通来构建三才(天地人)合一、协和有序的世界秩序和生存模式。遍检殷墟卜辞,其主题内容均指向占卜疾病、预测吉凶、慎终追远等天人关系、宇宙规律与社会秩序,忠实反映了上古先民锲而不舍的鸿蒙“天问”、人世追思,进而催生演绎出炎黄子孙珍爱自然、万物同齐、“和而不同”的古典哲学、生存智慧及解释体系。

昔时西南地区盛行巫风楚雨、傩俗南音,贵州地处高原,全境呈喀斯特地貌,祀鬼信神遗习尤甚:“高宗伐鬼方,但见于《易》。鬼方者,极远之国,当即莫縻之属。《仓颉篇》云:‘鬼之为言远也。’《世本》云:‘黄帝娶于鬼方氏。’《竹书纪年》:‘周王伐西落鬼戎。’按:今贵州有罗鬼夷,俗又呼贵州为鬼州。《楚辞》得人肉而祀,以其骨为醢。纣王醢脯九侯,亦效夷虐也。”[48]34贵州人应对鳄患蛟害时仍保存着浓郁原生宗教信念特色,薛福成《庸盦笔记》:“逢黔人谈及蛟水,则为之色变。盖黔居万山之中,常受蛟害也。据述出蛟之地,有去巨川稍远者。水既去而蛟犹涸在山间,其音似牛,其身在龙蛇之间。乡民畏其为患,皆焚香跪祷其旁。久之,知其蠢蠢然无知觉,祷之无灵,乃纵枪炮击之。蛟或大吼奔入巨水;或激其暴怒,尚能于平地出水,则田庐民人必有伤损。”[49]卷四《述异·蛟龙利害悬殊》147颇有意味的是,“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7]314,国人具有汉字崇拜特殊情结,断定语言符号具有神奇的魔力,据说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50]141,动摇了鬼神的地位,提升了人类认知自然、建构世界、掌握规律的信心与能力,是中华先民告别愚昧、跨入文明的划时代标志,故人民大众对汉字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同理,人们普遍相信圣贤雄文亦可降虎驱鳄,北宋僧人文莹《湘山野录》载:“杨叔贤,自强人也。顷为荆州牧。时虎伤人,杨就虎穴磨巨崖,大刻《诫虎文》,如《鳄鱼》之类。”[51]卷上2486历史上最有名者非韩愈莫属,广东潮州市湘桥区有“祭鳄台”(元和十四年,韩愈刺潮时于此处设坛祭鳄,撰有《鳄鱼文》)纪念韩愈治潮驱鳄,深孚民望。《新唐书·韩愈传》载:“初,愈至潮州,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视之。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豚投溪水。”[52]3283韩愈急民之所急,特撰《鳄鱼文》“祝之”,劝群鳄远遁,“祝之夕,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无鳄鱼患”[52]3284。观韩氏宏论历数“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52]3284,诸多罪恶,要求鳄鱼限期离境,“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52]3284,且再三强调“鳄鱼冥顽不灵”的严重后果,将“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52]3284。据说韩愈祭鳄驱鳄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韩江再没有出现鳄患。

以科学论之,区区一篇《祭鳄鱼文》实难根治潮州鳄害,但韩氏敢于驱鳄除害的言行,却强烈表达出人民大众的真实心声。面对中古时期南方潮州“(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53]卷二54惧鳄恐鳄的民俗心理,韩愈以朝廷官方身份向鳄害公开发布一篇针砭时弊、震烁千古的战斗檄文,无疑富有实践意义与思想价值。后世对此事真伪众说纷纭,究其因,韩氏撰文祭鳄驱鳄与唐朝民众盛行神物崇拜密切相关,“对神物崇拜的态度足以证明:韩愈作《祭鳄鱼文》并非迷信,而是在当时整个社会神物崇拜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54]。

据史观之,数十年后群鳄重返潮州,如前宰相李德裕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贬官潮州,经鳄鱼滩,损坏舟船,平生宝玩古书图画,一时沉失。遂召船上昆仑取之,但见鳄鱼极多,不敢辄近,乃是鳄鱼窟宅也”[3]147。纵观唐代史册,潮州恶溪屡遭鳄难,表明当地人类活动已深入鳄鱼(或云湾鳄或说马来鳄)传统栖息水域,从而激化了人鳄生存冲突;鳄鱼主动朝民众发起攻击,凸显鳄群食物链已遭破坏(人类过度开发致使鳄鱼食物来源匮乏不足);暴雨过后堤毁坝颓使得溪水涸枯,造成鳄鱼赖以存身的丰富水源不再,故群鳄为了生存被迫远徙寻找新水源地。种种因素交织偶合在一起成就韩氏妙文书写的驱鳄济民千古神话,此文影响深远,后世笔记不乏“乙斋自诩不减昌黎之驱鳄也”[55]69语辞。

三、尊鳄敬龙:图腾崇拜视野下上古多民族融合秘史抉隐

“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56]234鳄冠有“异鱼”“怪鱼”“恶鱼”“鬼鱼”之称,为人类所瞩目。“罗马历史学家普卢塔克认为埃及人崇拜鳄鱼,因它神一般的安静、沉默,且满是包膜的眼睛能看穿一切。凡是熟悉鳄鱼的文化群体,其成员都将它看作最原始的生灵,认为它是对水、大地和阴间有神秘统治权的动物而对其敬畏不已。在印度,玛卡拉即为一只半鱼半鳄的怪兽。埃及绘画中,死去的人常以鳄鱼的形象出现。中美洲的神话传说认为鳄鱼生育了大地,在利比亚,鳄鱼是再生的象征。西方传统中有时认为鳄鱼是恶龙的一种,但在亚洲的许多地区,包括中国,鳄鱼具有水和大地有关的正面含义,同时也是鼓和音乐的创始人。”[57]53上古先民很早就发现鳄皮质坚韧、响声浑厚故将其制作成乐鼓、战鼓,《诗·大雅·灵台》:“鼍鼓逢逢。”三国吴陆玑疏:“鼍其皮坚,可以冒鼓也。”[18]2636鳄鱼深潜于沼泽、潭池、洞穴等恶劣区域却活力依旧,见证了恐龙、鸟类及哺乳动物的盛衰,足见它对环境气候变化具有超强适应能力:“河有怪魚,乃名为鱷,其身已朽,其齿三作。”[23]462以原始思维论之,鳄鱼在先民眼中具有不可思议的死而复活的超自然能力。鳄象征着重生、新生与长生不老,引起上古人类的敬畏、慕叹和崇拜,东晋徐表《南州记》亦云:“斩其首干之,去其齿,旬日间更生,如此者三,乃死。”[23]462最新研究发现:鳄鱼还拥有惊人的爬树能力,可攀援至高达5米树枝上以便观察栖息地周围动静,有效提防潜在的威胁与天敌[58]。事实上古人早已认识到鳄鱼这一特征,北方民众甚至因鳄鱼身手敏捷呼作“地蝼”,《说文·虫部》:“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云无角曰螭。”[7]281螭属形声兼会意,离(chī)表音,声兼义,许慎训为“离,山神,兽也。从禽头,从厹从屮。欧阳乔说:离,猛兽也”[7]308,这映射出“(鳄鱼喜欢潜伏)神出鬼没,鬼魅难测”的动物习性。《楚辞·九歌·河伯》:“驾两龙兮骖螭。”蒋骥注引《南诏录》:“螭鱼,四足,长尾,鳞五色,头似龙,无角。”[18]2025鳄因生命顽强、多栖全能让氏族部落纷纷顶礼膜拜,且尊它作图腾标识。

“长策东鞭及海隅,鼋鼍奔走鬼神趋。”[42]罗隐《秦纪》7611作为大自然中的一种神兽灵兽,中国古代先民坚信鳄鱼刚正不阿、无偏无袒、明辨忠奸,曩时人们即将鳄鱼作为审判疑犯是否有罪的神圣动物,这在《梁书》中有记载:“又于城沟中养鳄鱼,门外圈猛兽,有罪者,辄以喂猛兽及鳄鱼,鱼兽不食为无罪,三日乃放之。鳄大者长二丈余,状如鼍,有四足,喙长六七尺,两边有齿,利如刀剑,常食鱼,遇得獐鹿及人亦啖之,苍梧以南及外国皆有之。”[59]卷五十四《扶南传》456动物学家、鳄类饲养者们通过长期观察实践后证实:鳄鱼是一种相当聪明并知恩图报的高智能动物。据媒体报道,扎伊尔尼阿里河有一渔民偶然救了一条小鳄鱼,鳄鱼长大后不仅帮助主人捕鱼,且能拉船,成为尼阿里河上的“最牛摆渡工”[60],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佳话。事实上中华先民历来笃信万物有灵,主张众生平等,救助鳄鱼美谈史不绝书,《酉阳杂俎》载有“孙思邈救龙”轶事,《宣室志》亦辑“任顼救龙”美谈,《聊斋志异》录有陈弼教义救扬子鳄后得福报之动人传奇,《聊斋志异·西湖主》曰:“适猪婆龙浮水面,贾射之中背。有鱼衔龙尾不去,并获之。锁置桅间,奄存气息,而龙吻张翕,似求援拯。生恻然心动,请于贾而释之。携有金创药,戏敷患处,纵之水中。”[61]218

“佛力与愿力,精意驯蛟鼍。”[62]419中华驯鳄崇鳄古风源远流长,据说舜时有御龙氏,夏代帝王孔甲有豢龙氏,其实喂养的龙均为鳄鱼。远古时期神州大地气候宜人,气象学家竺可桢根据古代文献资料与考古成绩系统地重建了中国五千年的气温史。他指出,在前两千年,黄河流域年平均气温比现代高2℃,冬季温度高3℃~5℃,与现在长江流域相似[63],故生活于东亚古陆各地的原始氏族部落都能亲眼目睹鳄群驰骋河川平原的活跃盛况,据考古化石资料,东北辽宁凌源市大南沟发现了“楔齿满洲鳄”化石[64]61,考古学家在山西汾河流域发掘出“汾河鳄”化石、“黑峪口山西鳄”化石等[65]209,1973年在广东新会县发现马来鳄头骨化石(年代为距今三千年前),贵州黔西南州出土“中华真鳄鱼”化石[66]464,古代云南红河和澜沧江里有过泽鳄,最近当地挖掘出“富源滇东鳄”和“梦境滨鳄”化石[67]132,而黄河流域考古发掘中不断发现鳄鱼骨板与鼍鼓,如泰安大汶口遗址、兖州王因遗址、芮城清凉寺遗址、邹平丁公遗址、泗水尹家城遗址等。有学者曾提出鳄鱼为中原地区难得的珍稀物品,这些鳄鱼骨板、鳄鱼皮与鼍鼓等墓葬文物很可能是外地购盐“客商”带来或者当地居民运送食盐到南方返回时带回来的,并作为随葬品放到墓葬中[68]614-619,但多种同位素的精密分析表明龙山时代华北地区鳄鱼骨板并非源自长江流域而“属于本地物种的可能性很大”[69]。

目前最新考古成果证实,2017年1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镐京遗址一灰坑里找到12块鳄鱼骨板,为研究西周时期镐京鳄鱼的生态分布提供了重要资料[70],验以史料其证尤显,周人对鳄鱼习性甚为谙熟,故早至西周穆王时兵卒已能巧妙利用鳄鱼来做桥梁解决行军渡河之军事难题,古本《竹书纪年》记录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71]卷下28。基于鳄对人类的现实用途与思想启蒙,相传太皞、伏羲时即已开始用龙(即鳄)来命官纪时,《左传》:“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杜预注:“有龙瑞,故以龙命官。”[72]昭公十七年1296

据此可知,龙能成为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典型性、民族性、地域性的语言符号、概念范畴与文化因子实乃中华先民长期反复对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物立象、激浊扬清的优选结果。鳄从未淡出炎黄子孙视野,“大一统乃古代中国自西周以来立国兴邦的基本观念、核心思想、政治主流”[73],出于适应华夏各民族大一统的理念需求与融合进程,鳄作为全员高度认可的吉祥灵兽与部落徽识,积极参与了更具民族包容性、认可度之龙图腾构建,并在其中始终承载着主轴与基调功能。伴随环境恶化、气候变迁、人类活动诸多因素,鳄群自北向南持续迁徙,故北方人士对鳄渐觉生疏,以致最后对鳄曾属龙之现实原型湮没无闻。但是,南疆地域诸民族仍固守传承着这一群体记忆与文化传统,据民族观之,广西壮族崇拜鳄鱼。壮语称鳄鱼为“dukngwk”,汉译“图额”“额”,乃“厄”“噩”“鳄”之音译,认为它乃下界之龙王,壮族史诗中鳄是人类物质世界的创造者,并相信鳄能决人死生,“鬼鱼似鳄,用以祷鬼克敌。人误食之立死,请巫咒之立生”[74]143。云南亦有鳄鱼崇拜习俗,如万家坝型铜鼓上多绘有鳄鱼图案,而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及越南、老挝等地铜鼓船纹(距今约两千年)类型常以鳄鱼图案为主[75],折射出百濮、百越民族祭祀水神鳄鱼文化特色。楚国史书名为《梼杌》,推其源乃苗语之“鳄”,苗族民间至今孑遗着数量可观的鳄鱼神话,湘西“苗族的鳄鱼神话,折射出苗族故居在江汉沮漳平原的历史地理学意义”[76]325。

“皇天未许斩蛟鳄,腰蟠龙剑徒蹁跹。”[77]丙集卷十三367一段神州大地鳄鱼演变之文化旅程堪称一部炎黄子孙百折不挠的英雄叙事诗、万物同齐的生态文明史、海纳百川的多民族融合史。要之,鳄鱼确乃华夏儿女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动物明星、文化符号与传承纽带,对深入认识、重建中国动物观念史及文明史,其学术研究意义值得学界同仁大力挖掘。以《说文》为代表的含鳄字词作为语料、史料昭示了中华先民认知鳄鱼、体悟生灵、和谐共存的心路历程,对学界探索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动物观念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史等具有重要的文本价值和学术价值。我们鉴古知今,推而广之,鳄对当代社会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视,如经济学界受它启发演绎出著名的交易法则“鳄鱼效应(或称鳄鱼法则)”: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的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及时止损。

[1] 徐成志,王思豪.桐城派文集叙录[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6.

[2]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3] 商壁,潘博.岭表录异校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

[4] 李昉.太平御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5] 艾儒略(Giulio Aleni).职方外纪[M]∥李之藻.天学初函.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6] 黄交军,李国英.早期中国狼之历史镜像抉微[J].语文学刊,2022(1):70-96.

[7]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8] 徐在国.传抄古文字编[Z].北京:线装书局,2006.

[9] 陈广忠.淮南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10] 张能甫.郑玄注释语言词汇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0.

[11] 黄交军,李国英.释义元语言视阈下“鬼”之文化模式稽考:基于英语、日语、汉语的比较研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25-42.

[12] 黄交军,李国英.从甲骨文到《说文解字》:论鬼在中国先民文化中的形象流变[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7-10.

[13] 李士彪,吴雨晴.辑佚大家:严可均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14] 李洪.芸庵类稿[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15] 高华平.也谈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说诗”的治学方法——兼与万绳楠先生商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78-83.

[16] 杨亿.杨文公谈苑[G]//程毅中.宋人诗话外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17] 王逢.梧溪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8] 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9] 黄交军,李国英.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蛇”之文化阐幽[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6):85-99.

[20] 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1] 柳宗元.柳宗元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2] 峨眉山佛教协会.历代祖师与峨眉山佛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

[23] 王祖望.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5.

[24] 程本立.云南西行记[G]∥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5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25] 徐珂.清稗类钞[G].北京:中华书局,1986.

[26] 宋辽金诗鉴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7] 班固.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8] 刘歆.山海经[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29] 黄交军.从《周易》到《说文解字》:论“龙”在中国先民文化中的形象流变[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1-65.

[30] 陆尊梧,李志江.历代典故辞典[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

[31] 编写组.傈僳族文学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8.

[32] 吕不韦.吕氏春秋[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8.

[33] 郦道元.水经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34] 房玄龄.晋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35] 陈运溶,王仁俊.荆州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36]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7] 沈括.梦溪笔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8]丘复.愿丰楼杂记[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39] 苏桂.毛泽东诗词大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40] 周溶.祁门县志[M].清同治十二年刻本.

[41] 陈邦彦.康熙御定历代题画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

[42] 全唐诗(增订本)[G].北京:中华书局,1999.

[43] 李昉.太平广记[G].北京:中华书局,1981.

[44] 钱仲联,马中亚.陆游全集校注:第11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

[45] 王宇九.苏轼诗选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46] 彭乘.墨客挥犀[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7] 辛更儒.刘克庄集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8] 王大亨.丹铅总录笺证[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49] 薛福成.庸庵笔记[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50] 刘安.淮南子[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8.

[51] 赖咏.中国古代禁书文库[G].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

[52]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7.

[53] 洪兴祖.楚辞补注[M].长沙:岳麓书社,2013.

[54] 刘红玉.韩愈《祭鳄鱼文》与唐代的神物崇拜[J].华夏文化,2000(3):52-53.

[55] 刘交云.阅微草堂笔记选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

[56] 张新科,尚永亮.先秦两汉文观止[G].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57] 杰克·特里锡德.与人为敌的爬行动物[G]∥象征之旅:符号及其意义.石毅,刘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8] 海峰.新研究发现鳄鱼擅长爬树[J].科学大观园,2014(7):26.

[59] 姚思廉.梁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8.

[60] 波波.尼阿里河的鳄鱼摆渡工[J].意林,2010(20):44-45.

[61] 蒲松龄.聊斋志异[M].长沙:岳麓书社,2019.

[62] 编辑委员会.夔州诗全集[G].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63]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1972(1):15-38.

[64] 季风岚.辽宁化石珍品[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5.

[65]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华北地区古生物图册2中生代分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66] 编纂委员会.黔西南藏品志[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9.

[67] 文芠,张启跃,周长勇,黄金元,胡世学.劫后重生[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8.

[68]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芮城县旅游文物局.清凉寺史前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69] 张兴香,李雍,吴晓桐.黄河流域出土龙山时期扬子鳄骨板的多种同位素分析[J].人类学学报,2021(1):75-86.

[70] 新华网.陕西镐京遗址发掘鳄鱼骨板 专家:远古时代或有鳄鱼出没[EB/OL].(2017-01-12)[2022-04-1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12/c_129442792.htm.

[71] 熊宪光.古今逸史精编[G].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72] 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73] 黄交军,李国英.从日常炊具到至尊神器:论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形象流变[J].寻根,2021(4):15-22.

[74] 蓝鸿恩.赤雅考释[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

[75] 林蔚文.铜鼓船纹与水上祭祀[J].广西民族研究,1994(1):45-52.

[76] 石宗仁.荆楚与支那[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77] 钱谦益.列朝诗集[G].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A Survey on China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rocodile inShuo Wen Jie Zi

HUANG Jiaojun1LI Guoying2

The crocodile is a giant reptile with an ancient origin and a profound impact on human life style. I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 key element of civilization. Now it is enlisted as an ecological index and representative species to measure the health of the earth environment., the first dictionary in China, provides precious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deciphering the ancient secret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refore, taking the exegesis of crocodile related words in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crocodil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haracter culturology. Three historical dimensions of these words are observed, i.e. killing flood dragon(蛟)and crocodiles, sacrificing and expelling crocodiles, worshiping crocodiles and the Long(龙). The results show that crocodiles and the Long(龙)are highly coincident and homologous. In brief, a cultural journey of crocodile evolution in China can be regarded as an indomitable heroic narrative poem of the Chinese people,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all things are equal and no difference”, and a history of multi-ethnic integration in which all rivers run into the sea and have a boundless capacity. To sum up, crocodiles are indeed animal stars and cultural symbols with cultural identity,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confidence of all sons and daughter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understand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imal ideas and civilization.

Crocodil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kill flood dragon and crocodiles; sacrifice and expel crocodiles; worship crocodiles and the Long

I206.2

A

1009-8135(2022)03-0056-13

黄交军(1980—),男,湖南新邵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文字训诂、汉字文化学和语言学;李国英(1985—),女,贵州贵阳人,硕士,中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功能语言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媒体语言生活调查研究”(18CYY020);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语言类型学视阈下贵阳方言声调的实验研究”(20GZZD42);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身份困惑与民族秘史——话说贵州穿青族的前世今生”(2016ZC011);贵阳学院院级项目立项资助课题“《说文解字》与中国先民生态文化研究”(10976200903)。

(责任编辑:邹建雄)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鳄鱼
受感动的鳄鱼
大鳄鱼晚上在做什么?
鳄鱼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鳄鱼
从出土文字看《说文解字》存在的问题
鳄鱼为什么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