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的认识
2016-12-21孟令钊
孟令钊
【摘要】《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撰的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说文解字》中每一部所辖字的意义体系、字义演变、文化内涵对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有重大的意义。《说文》“记录了上古时代的汉民族对于互相联系的环境、事物、史实、情感、观念、变化等的系统认识”。从《说文解字》中,不难看出古今的差异。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对《说文解字》这本书的内容有所了解,《说文解字》反映出当时的我国古代社会各方面情况,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例如:原始移情思维、经验思维、比类思维。我以《说文·艸部》为例,谈谈我的认识。《说文·艸部》(以下简称《艸部》)共收字四百四十五个(另有重文三十一个)。
【关键词】说文解字;艸部
汉字是一个特殊形态的文化系统,它本身蕴涵了丰富的文化要素。《说文》以形说义,受体例所限,释义都比较简略,对文化的说解也简洁。《艸部》训释的是一些与草类植物有关的字,涉及到草类名称、状貌及与之相关的动作等多个方面。草类这一庞大的植物群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艸部》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的采集种植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及等级制度与世俗心理等方面的信息。
一、采集种植文化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发展的早期主要靠采集野果、野菜为生,“采集天然草木果实为食物,不知狩猎,不知捕鱼。”这种以采集自然界现成植物为主的经济方式,后来被称作“采集经济”。大量文献记载了这一事实:
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其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庄子·盗拓》)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矣。(《韩非子·五蠹》)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淮南子·修务训》)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治其麻丝,以为布帛。(《礼记·礼运》)
考古工作者也发现,距今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人的主要食物就是“森林里多种植物的果实、块根、种子、鲜枝和嫩芽”。
“菜,草之可食者也。”“菜”本为可食野菜总称。《木部》“采,捋取也。”《尔雅·释草》:“菜,草也。”意为采摘可食之草。上古园圃不发达,蔬菜种类远非今比,食菜大多取自野生。采集活动在先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诗经》中就记录了大量的采集活动:采荇菜、采芣苢、采卷耳、采蘩、采薇、采蕨、采苹、采藻等等。许慎在《艸部》释义中也多次引《诗经》为证。
先民采集野生植物,取其茎、叶、根掺入粥饭,以供食用,逐渐发展成为人工栽培。在西安半坡遗址与谷粒同时出土的一只小陶罐中留有炭化的芥菜或芜菁类种子,表明此时已开始蔬菜栽培。《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墙、树艺。”
《艸部》中与耕作有关的字有:“莳,更别种。”莳,就是移植。“菑,不耕田也。”《尔雅。释地》:“田一岁曰菑。”菑,指的是初耕一年的田。黄以周《释菑》:“凡治田之法,先杀草而后耕,既耕而后耘。”“不耕田者,明一岁田只杀草尚未耕治也。”
由于人工栽培蔬菜日趋增多。据研究,先秦,特别是春秋之时的菜蔬已有葵、藿、菽、韭、薤等几十余种,到战国时己出现“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的局面。到汉代,在一些大都城的郊区,出现了许多种植、经营蔬菜的专业农户。《史记·货殖列传》曰:“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说明汉代己经有大面积栽种卮、茜、姜、韭,而且可以致富。
二、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艸部》记录烹饪饮食之词不多,但草类植物是食用的重要方面,《艸部》记录了许多古代蔬菜名称。关于各种菜,这里介绍一下《艸部》提到的一些食用方法。关于各种草的食法,《艸部》明确提到如何食用的仅两处:“萎,草也。可以亨鱼。”萎,即萎蒿。萎蒿可以作为鱼的配菜(配料)一起烹饪。“蓳,艸也。根如荠,叶如细柳,蒸食之甘。”说明蓳这种植物的食用方法以蒸食为佳。《艸部》还提到一种食用方法,就是“羹食”。“?,羹,菜也。”《段注》:“谓取菜羹之也。”徐灏《注笺》:“今吴俗以蔬菜和肉为羹,命之?头。”
菜肴的制法有很多,《艸部》涉及到两种重要的方法:腌制法和干制法。
先说说腌制法。由于新鲜蔬菜不宜长期保鲜,要使蔬菜不烂,长久储藏以备取食,古人发明了“菹”。“菹,酢菜也。”“?,菹也。”《释名·释饮食》:“菹,阻也,生酿之,遂使阻于寒温之间,不得烂也。”“菹”是利用乳酸发酵加工保藏菜的方法。北魏齐思勰《齐民要术·作菹、藏生菜法》对制菹法作了全面总结。《艸部》提到的菹食有:腌芥菜,“荃,芥脃也。”腌韭菜,“?,韭郁也。”王筠《句读》:“郁幽其韭而成之,故名韭郁。《吕览·达郁篇》:‘郁者不阳也。《苍颉解诂》:‘?,酢菹也。”还有腌瓜,“蘫,瓜菹也。”
干制法,是将植物通过煎煮曝晒加工使其得以长期保存。《艸部》提到的干制食物有:“?,干梅之属。……《周礼》曰:‘馈食之籩,其实干?。后汉长沙王始煮草为?。”《段注》:“郑注《周礼》云:干?,干梅也。”
虽然《艸部》对饮食上的介绍不多,但以上所举亦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古代高度发展的食物制作水平了。
三、服饰文化
草类作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各种资源。供制作布料的原料“葛”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至今发现的最早葛布是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三块葛织品,表明早在六千年前我国己利用葛纤维作纺织原料。
“葛,絺绤。”《糸部》:“绤,粗葛也。”“絺,细葛也。”
早在石器时代,先民己知葛根(地茎)可食,其蔓条可捆扎。自古即为著名的纤维植物,供制作葛布,葛布在棉花引进之前是重要的夏服材料。《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在《诗经》中提到葛的有十篇之多,可见周代种葛、衣葛之盛。《墨子·非乐上》:“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綑布縿,此其分事也。”《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於此矣。”“葛”的主要用途是提取纤维,纺织成葛布,制作夏季穿的衣服。
周代官府专设掌葛之官,司掌葛的种植与纺绩。《周礼·地官·掌葛》:“掌以时征絺绤之材于山农。”此是征敛之事,其意指按时向山民征收织葛布的原料。人工栽种葛草最著名的例子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雪耻灭吴而大量种葛。《越绝书·外传记地传》更详其事:“葛山者,勾践罢吴,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葛之多使“葛山之首无草木”,最后得十万匹精细葛布献吴王夫差。葛布挺括、散热,吸湿性好,越王勾践之所以大种葛草,正是投吴王夫差所好,夫差体胖怕热,喜服葛衣。
草还可以编成蓑衣和草鞋供人们日常使用:“萆,雨衣。一曰衰衣。”《衣部》:“衰,草雨衣。秦谓之萆。”“苴,履中草。”即鞋中草垫。葛衣、草衣、草鞋都是古代重要的服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的服饰文化。
四、等级观念与世俗心理
封建等级制度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以等级制度为特征封建社会,处处有等级观念存在,即便在草的使用这样的小事上也不例外。比如“蓍,蒿属。生十岁,百茎。《易》以为数。天子蓍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周易·系辞上》:“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蓍草是多年生直立草本。古人把它视作神草,用以占卜。诚如《说文》所释,在这占卜之草的使用上也是要分出三六九等的。天子用九尺的,诸侯用七尺的,大夫矮一等,只能用五尺的,士再次一等,只能用三尺的。等级不同,用蓍草的标准也不一样。再如:
“蕝,朝会束茅表位曰蕝。……《春秋》、《国语》曰:致茅蕝表坐。”《国语·晋语》:“置茅蕝,设望表。”韦昭注:“蕝,谓束茅而立之。”束茅以表位次。可见茅草也可以用来表示位置尊卑。
在草类植物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古人的一些心理。“藼,令人忘忧草也。……《诗》曰:‘安得藼草?”古人有了烦恼无可排解便希望能有一种神草,吃了能让人忘记忧愁。实际上萱草只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俗称为“金针菜”、“黄花菜”,并没有什么可以让人忘记烦忧的特殊功效。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心理需要,加上早期人类对植物认识的局限,很多植物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再如:“芝,神草也。”徐锴《系传》曰:“芝为瑞,服之神仙。故曰神草。”徐灏《注笺》:“古人以芝为祥瑞,《本草》云:服之轻身延年,故谓之神草。亦曰灵芝,其实蕈菌之属耳。”古人认为芝草是神草,服用了灵芝草就可以成仙。古人看到生老病死不受人的意志左右,便渴望能有一种仙草,吃了能长生不死。实际上芝草只是的一种可以食用的菌类罢了。
古人寄情于物,赋予了植物人的特性,于是草有了美丑善恶的象征意义,这在《楚辞》体现最为明显。《楚辞》记载的植物有上百种之多,其中主要区分为香草香木与恶草恶木两个大类。诗歌中香草喻君子,恶草喻小人,佩戴香草也就具有了标榜清雅高洁的作用。
自有人类以来,草类植物便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虽然《艸部》记录的不是草类植物中的全部,但通过《艸部》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草类植物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草,草可充饥,可治病,可制器物,还可供观赏把玩。草在被人认识,采摘,种植,使用的过程中无一不渗透了人的情感与思想。
《说文解字》这部书对于我们了解汉字有很大帮助,也和平面设计有很大关系。如香港设计家靳埭强的作品多以汉字书法为视觉元素,大陆艺术家徐冰、谷文达、梁铨等人将书法作为图形元素进行创作和设计。申奥标志的创作者之一韩美林在完成设计稿时,用毛笔书法代替电脑进行操作,显出书法飞白苍劲之美,同时也表现出太极意象的行云流水之态。日本设计家们也非常善于利用汉字书法的形式之美,非但不落俗套,反而现代感极强。这些都是书法用于设计的经典范例。
世界各大民族的文字,都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是一种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符号系统,这是文字的“共性”。中国人在创制汉字时用的是观照、描摹对象物的视觉形态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反映而非完全是为了记录语言。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延续至今的象形文字系统,它稳定、持久的历史发展对中国人的认识机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雪梅, 著. 《说文解字·艸部》字研究[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