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AQP4、GFAP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

2022-06-06汪文兵陈后勤邵凌云

临床误诊误治 2022年5期
关键词:出血性溶栓缺血性

汪文兵,陈后勤,徐 钧,邵凌云,左 健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1]。静脉溶栓可一定程度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灌注,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占有重要地位[2]。有研究指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10%~48%[3]。发生出血性转化会造成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预后,故及时识别并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4]。因血清标志物具有便捷、快速等优点,已逐渐成为评价预后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本文研究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21年6月本院11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5];首次发病,无脑梗死、脑出血史;临床资料完整;发病4.5 h内入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出血性脑病或其他脑病;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有溶栓治疗史者;遗传性或获得性出血体质者;血液系统疾病者。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志愿者105例作为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予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用法:阿替普酶0.9 mg/kg、最大剂量<90 mg,首先取10%阿替普酶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混合1 min内静脉推注,余90%阿替普酶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混合60 min内静脉泵入。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血清AQP4、GFAP水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24 h内复查头颅CT,评估有无发生出血性转化[6],根据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分为转化组和未转化组,比较血清AQP4、GFAP水平;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QP4、GFAP及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

1.4血清学指标检测 抽取所有纳入对象空腹静脉血(研究组于入院时、对照组为体检时)5 ml,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QP4、GFAP水平。AQP4>1.4 ng/ml为升高,GFAP>10 ng/ml为升高。

2 结果

2.1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AQP4、GFAP水平比较 研究组血清AQP4、GF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体检健康者血清AQP4、GFAP水平比较

2.2转化组和未转化组血清AQP4、GFAP水平比较 复查发现15例发生出血性转化,99例未发生。转化组血清AQP4、GFAP水平明显高于未转化组(P<0.01)。见表2。

表2 静脉溶栓后发生及未发生出血性转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AQP4、GFAP水平比较

2.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心房颤动、AQP4及GFAP升高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P<0.01)。见表3。

表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2.4血清AQP4、GFAP及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以AQP4、GFAP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897。见表4。

表4 血清AQP4、GFAP及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分析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因脑动脉血管壁增厚、硬化,脑血管被血栓阻塞或管腔狭窄、闭塞等,造成脑局部血流量急剧减少,使脑组织处于一种急剧缺氧状态,加速神经细胞凋亡[7]。目前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为静脉溶栓。而出血性转化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的并发症,常会加重机体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导致细胞肿胀破裂等,进而造成病情进展,威胁患者生命[8]。目前,临床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发展程度主要依赖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及影像学改变等,其中血清学指标具有简单快捷、准确性高等优势,现已成为评估预后的重要手段[9]。

AQP是水通道蛋白,广泛存在于机体脏器中,通过介导水转运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均衡[10]。WEN等[11]指出,AQP4主要位于脑组织中,且广泛分布在脑各个部位。本研究显示,研究组血清AQP4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转化组血清AQP4明显高于未转化组。推测原因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缺氧、缺血、渗透压改变等,从而促进AQP4表达,致使脑神经细胞膜结构变化,并出现自身磷酸化,从而导致膜透水性增加,加重患者病情,导致出血性转化[12]。

GFAP为星形胶质细胞骨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指出其可作为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指标[13]。当脑卒中发生后会诱发星形胶质细胞形成,并促进GFAP合成,致使血清GFAP表达增加。研究显示,脑损伤后动态监测血清GFAP水平可为脑损伤早期诊断提供依据[14]。本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GFA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转化组血清GFAP水平明显高于未转化组,提示可将GFAP作为判断患者静脉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心房颤动、AQP4及GFAP升高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证实AQP4、GFAP与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有关。进一步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AQP4、GFA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预测方面有较高的价值,且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价值。

综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患者血清AQP4、GFAP水平上升,AQP4、GFA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有一定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出血性溶栓缺血性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出血性痔疮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