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进展
2022-06-06钟里军
文/钟里军
髋部骨折为临床常见疾病,其中又分为很多骨折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就是其中之一,股骨基底、小粗隆两组织间发生断裂是IFF 患者的主要特点。骨质疏松患者发生IFF 的风险较大,因此本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在四肢骨折患者中,IFF 占比3.51%。基于股骨粗隆部位的血流量大、血运丰富等特点,发生骨折后只要治疗得当,很少会出现不愈合现象。近年来随着麻醉、复位等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上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耗材用于临床,IFF 的临床研究也逐渐丰富化,解剖、病理、生理均对IFF 有所涉猎,IFF 治疗技术稳步发展。各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证及优缺点,鉴于此,本文综合分析近几年IFF 患者的治疗情况,做如下综述。
1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法,即保守治疗。可用在IFF 骨折移位不明显患者中,若患者耐受性差、有心理障碍,也建议使用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优点在于:(1)适用性强,多数患者都能接受,且操作简便;(2)对骨折部位打石膏,并给予患者拐杖,患者能小范围移动,对其正常生活干扰不大;(3)股骨粗隆的血运丰富,在确保骨折复位完好的基础上,伤口能快速愈合,患者接受度高;(4)在牵引操作下,前倾角、颈干角能够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调整,能保证骨折断端的大面积接触,创伤反应少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愈合时间,不用开刀、置入钢钉等操作。
非手术法固然方便简单,但是也存在隐患,如愈合时间长,长期保守治疗难免会出现畸形愈合、髋内翻等异常情况。且有研究显示,长时间的保守治疗,会增加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发生风险,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2 手术治疗
2.1 外固定治疗
当IFF 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时,且不符合手术指征时,需要用到外固定术。其优点主要在于:(1)直接在骨折处进行外部固定,创伤面小,且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装置即可。(2)骨折断端的固定良好,很少会发生移位情况,愈合速度较快。(3)双螺纹钉辅助整体固定框架的构建,保证骨折处固定良好,避免术后髋内翻。(4)骨折愈合后患者基本不会出现并发症,且软组织功能良好,患者生活品质也随之提升。总之,外固定支架的优势较多,是手术不耐受、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的最佳选择,除这一类型的IFF 患者外,均不推荐外固定方法,原因是外固定会限制患者的早期功能训练。此外,固定支架需要定期进行消毒清理,才能避免针道感染、固定针脱出等情况。
2.2 髓外固定系统
在患者接受髓外固定系统治疗时,螺钉的选择也要视情况而定,不同螺钉的优缺点也有差别。Jewett 钉带侧钢板内固定系统,钉、钢板是一体的,颈干角也是固定的。此系统在19 世纪70 年代比较流行,内固定IFF 具有良好效果,但此系统只能固定移位或断裂不严重的骨折,若患者为粉碎型骨折不宜使用,若使用会导致钢钉变形、折断,进而导致骨折部位的急性愈合。三门空心钉分别置于断骨处,进行加压连接,即为加压空心螺钉。此类型螺钉适用于高龄、身体状况差的患者,兼具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势。此外,动力髋螺钉也是临床上的常用固定零件,其优点是能够通过改变加压螺钉的内外套筒运动方向,改变骨折断端的移动距离,促使断端紧密嵌合,借助静压力、张力带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不仅能预防骨折移位,还能避免断端嵌合到周围组织中。但此螺钉安置时,需要将钢板放置在负重线外侧,固定后不注意维护会导致螺钉松动,进而发生上述不良症状。
2.3 经皮微创加压钢板(PCCP)
Gotfried 是PCCP 固定的先驱,其通过不断试验,研究出一种全新的IFF 内固定系统,主要组成部件包括螺钉(股骨干3 枚,股骨颈2 枚)和钢板1 块,在IFF 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PCCP 的原理和DHS 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动力、静力加压的双重产物,颈干角稳定性得以保证,且患者康复后期可尝试完全负重。即使IFF 患者骨折程度较为严重,PCCP 固定过程中加压钢板会将对骨折处的损伤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证骨折处的稳定性。外侧壁骨折固定良好,且无塌陷情况,提示内部固定成功。
2.4 髓内固定系统
Gamma 钉是内固定系统的常用螺钉类型,锁定、拉力、髓内钉是Gamma 钉的组成部分,髓内钉是核心部件,其上端、下端插入相应位置后会将股骨颈、股骨干进行锁定,稳定性良好且有效避免Gamma 钉旋转下沉,有助于缩短愈合时间,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在医学技术的不断改进下,Gamma 钉逐渐发展成为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其不仅具有以往Gamma 钉的优点,同时扩大螺钉可使用的患者类型,粉碎性骨折患者中也可以使用此种螺钉。与传统螺钉相比,PFNA 进化为放螺旋刀片,成为一种新型的内固定螺钉,在IFF 患者中适应性极强。
2.5 人工假体置换术
武永庆等认为,尽管治疗IFF 患者的方法较多,但几乎所有方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仅国内学者潜心研究,国外也对骨折内固定有所研究。国外在20世纪后期就已经开始对IFF 患者的内固定方法进行研究,在Tao Y 等的报道中发现,不稳定固定方式用于IFF 患者的失败率较高,骨折断端固定失败带来的影响巨大,患者会承受很大疼痛,且生活无法自主,若想恢复正常必须再次进行手术。再次手术对于高龄IFF 患者来说无疑是不可能的,受到患者自身条件影响,再次手术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针对IFF 患者的治疗,尤其是高龄患者,必须研究出一种高效、安全性高且疗效确切的方法。Tao Y 等则提出人工假体置换,此方法是内部定的补充手段,直接替换患者的骨折部位骨头,避免二次治疗。
3 小结
IFF 患者的治疗方法多样,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下,IFF 治疗经历很大变化,但患者身体健康情况、年龄、骨折类型等一直是影响治疗方式及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IFF 患者治疗中,需要全面细致的分析患者情况,进而选择合适方法治疗,以期最大限度地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避免给患者身体、心理带来双重压力。相信在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我国IFF 患者的治疗技术会持续发展,朝着消除并发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的方向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