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生成机理、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2022-06-06田然
田 然
(天津城建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4)
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否具有亲和力以及亲和力强弱直接关乎是否能够完成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的亲和力是师生之间平等互动的一种情绪感染和情感传递,而情绪感染和情感传递的中介既可以是教师和教材,也可以是教学手段和教学话语。因此“,思政课亲和力是多种因素影响与多种力量叠加的结果,可以通过不同的环节和渠道展现出来,但最主要的还是由思政课教师来表达和完成的”。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来看,教师亲和力成为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就要进一步研究亲和力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有效对策。
一、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概念界定与生成机理
(一)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概念界定
一些学者从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亲和力的概念进行了解析。若将着眼点回归到教学本身,思政课亲和力实质上是多种力量的集合,包括教师的亲和力、教学内容的亲和力、教学方式方法的亲和力以及教学话语的亲和力。思政课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主导者和建设者,无论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还是教学话语都要以思政课教师为载体来体现。因此,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在思政课亲和力系统中占据中心位置,只有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才能使学生在亲近教师的基础上“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并使之成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是指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引导力,同时表现为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亲近感、信任感和认同感,以上构成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核心“六要素”,如图1 所示。
图1 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核心“六要素”
(二)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生成机理
思政课教学作为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体现着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统一。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生成于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教师本身来实现,但是否具有亲和力、亲和力强弱程度究竟如何,归根结底要向学生要答案。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生成遵从着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其生成的根基在师生围绕课程开展的双向实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成系统,包括课堂内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二次加工、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动态调整、对教学话语的转换、面向学生需求的实践教学活动以及师生有效互动中的情感升华,如图2 所示。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既是思政课教师个人魅力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真理魅力的彰显,凸显出思政课建设的时代价值。
图2 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生成系统
二、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思政课教学是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和思想实际的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应得到必要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应得到足够关照。然而,从近几年的调研来看,受教育环境、主体、客体等多种因素交织影响,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现状还不够理想。
(一)环境因素:思政课教育教学环境不优
长期以来,受时代变革影响,高校实用主义风气甚浓,如一些思政课教师认为思政课没有什么显性效果,可以适当减少课时量;一些理工科专业教师认为学好本专业知识才是王道,思政课学得好坏不影响就业;在家庭教育中,一些父母忽视对孩子学习过程的关注,而是更为关心其能否找到一份待遇好的工作。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共同建构的教育环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而且阻碍了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相关调查表明,大学生更趋向于以“实用主义”思维去主动探寻一些与“自然界奥秘相关”“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对于精神的力量、人文关怀等更多的是间接性地学习、了解,而非亲身体验,缺乏主体感知。文史学科的知识大部分无法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对于学生日常生活、就业谋生似乎也无法看到直接的作用,思政课所讲授的知识在学生们看来显得苍白无力。学生对思政课“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灌输洗脑、无用无害”的刻板印象很难消除,思政课教师的话语权和主导性地位面临严峻挑战。此外,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成果是考核的主要内容,与职称和职务的晋升直接相关,高校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承受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直接影响教师亲和力的提升。
(二)主体因素: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强
1.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
思政课教学实质上是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主导者,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将教材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而是要在综合考量学生认知基础、思想实际、心理状态、个性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加工之后形成教学内容并呈现给学生。当前,思政课教师还普遍存在着对教材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对教材内容的使用不够灵活、对教材内容的二次加工缺乏技巧等问题,导致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内容往往是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对于思政课的体验感和获得感相对较低,直接影响着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
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思政课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课程。随着党中央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在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一定探索,但是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安排、轻指导”等问题。这就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依然无法摆脱“讲大道理”的传统印象。随着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思政课堂迎来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创新,但是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缺乏新媒体素养,无法实现“新媒体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需求”地有机结合,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未能产生,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无法生成。
3.教学话语感染力不足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思政课教学话语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思政课教学话语内容的制定者、话语实践的实施者、话语交往的发起者以及话语资源的支配者”。教师的话语表达和语言交流是否具有感染力不仅决定着师生间沟通的顺畅度和持续性,而且对教师亲和力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思政课教师话语感染力不足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话语表达方式缺乏艺术性。部分教师话语生硬、缺少真情实感、音调单一、底气不足,容易给学生带来听觉疲劳,无法引起学生的亲近感。二是师生语言交流存在障碍。表现为交流时间短暂、交流空间局限、交流双方“供给失衡”、交流内容错位等,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与教师交流的意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认同感无法建立。
4.师生有效沟通不够
教师亲和力的生成是建立在师生情感交流基础之上的一种师生间相互认同、吸引的力量。通过有效沟通实现仁爱关怀达到共情共鸣的效果是思政课教师亲和力能够生成的关键。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迫于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除了课间休息时偶尔与学生进行简单沟通之外,基本不与学生联系,更不会主动去参加学生活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主体诉求,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疏离的状态,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成为了一个并不那么熟悉的“过客”。
(三)客体因素: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内生动力不足
以“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对象。一方面,互联网终端从PC 端转到移动端是互联网自身的一次重要革命,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作为当前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教学对象“,00 后”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更是“手机重度依赖症患者”。利用手机获取信息的及时性、便捷性和互动性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自制力水平降低、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影响着大学生的自制力和专注力。另一方面,与“80 后”和“90 后”相比“,00 后”的物质欲明显弱化,近年来网络上流行的“佛系”文化受到一部分大学生的盲目追捧,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心态,也成为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低等。缺乏学习动力的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存在,他们在课堂之上或是沉迷于手机或是睡觉或是“神游”,在课堂之外对学习成绩漠不关心,对任课教师的叮嘱和教诲表现为“无所谓”,这就给思政课教学效果和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策略
(一)前提:创设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环境
1.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为教师成长释压
思政课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亲和力,只有塌下心来、花费精力、真心实意地投身教学、开展教学研究,不仅要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也要研究学生。2019 年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切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评价中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意见”的出台为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是如何在实践中真正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避免单纯以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引导思政课教师真正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上下功夫,仍然任重而道远。
2.凝练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精神,为学生成长助力
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人与环境具有双向互动性,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各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在发挥优势学科促进学校发展的同时,应注重校园文化和人文类课程的开设,形成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后勤处、团委等多部门合力打造开放、民主、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共同体”,凝练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精神,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感知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基础:练就过硬的思政课教学本领
1.精准把握教材、面向学生实际,游刃有余地加工教学内容的本领。“思政课教材是所有教材中最具历史使命的,必须注重其思想含量、政治含量、学术含量。”教材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依据,思政课教师必须精准把握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以及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做到烂熟于心、信手拈来。但需要注意的是,思政课教学不是机械化和刻板化地照搬教材内容,更忌讳没有趣味性和针对性地大水漫灌。思政课教学需要面向学生实际,在了解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将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的问题以及学生困惑的问题与教材内容相融合,实现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内容体系转化,增强教学引导力。
2.注重改革创新、关照学生个性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的本领。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方法就是理论讲授法,也称理论灌输法,它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方法。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是深化课程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时效性的重要保障。因此,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并不是要与传统教学方法彻底决裂,而是要摒弃“理论灌输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的过度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学生个性特点和现实需求的问题,使学生居于被动接受地位。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分析学生以及科学把握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教学方法,适时发挥谈话法、演示法、案例法、问题法和小组讨论等不同类型教学方法的不同效用,增强教学吸引力。
3.掌握话语主导权,将教材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的本领。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就要增强教学话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然而,新形势下思政课传统的单纯理论灌输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对象的“口味”,必须进行话语创新。在话语内容上,可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百年党史故事融入到教学中,在古今对照、东西对比中展示伟大民族精神和智慧,使教学内容更加独特和生动。在话语表达方式上,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图片、视频、文字、声音等元素,将教学内容以更加立体和直观的形式呈现,让原本生硬和抽象的理性话语,变得更加亲近和真实,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创设多维有效互动的本领。在互动内容上,思政课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兴趣点和需求点的基础上主动设置互动议题,引导学生从被动互动到主动互动再到适时发起互动。在互动方式上,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搭建对话和交流平台,运用参与式、谈论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课堂中、课间以及课后的多维互动。在互动技巧上,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存在的困惑及时给予回应,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三)关键:涵养深厚而持久的教育情怀
1.言行一致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与方向。一是要“懂马言马”。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思政课教师要想让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彻底、讲授彻底,就要心怀赤诚之心,将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毕生的事业,就要保证课堂上讲授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是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是消化吸收了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照本宣科或寻章摘句。二是“信马用马”。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透彻,而且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坚决反对各种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2.表里如一
彰显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一是心怀赤子之心,扎根教育事业。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有爱才能赋予思政课爱的内涵,思政课教师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实践中,才能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报国理想。二是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只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制度优势的历史文化根基,才能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才能引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性兴趣与理性认同。三是牢记使命担当,讲好中国故事。思政课教师要在国际比较中树立开放、共享和创新思维,讲好中国故事、讲清中国道理、讲明世界文明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当代中国、正确对待外部世界;要立足百年党史,讲好党的事业发展中涌现的伟大领袖、革命先驱和先进人物的感人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增强自驱力。
3.内外兼修
保持对学生的仁爱之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一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价值,视每个学生为一个鲜活的、独特的生命个体,了解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关照不同个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特殊性,在课堂之上给予学生探索和展示的空间。二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思政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思政课堂的空间进行延伸,从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出发,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困惑,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三是要关怀学生。讲好理论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情绪体验,做到情与理的结合、教与学的同步,使学生能够读懂中国故事、感受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在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提升思政课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