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家长找到“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2-06-06王志娟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包办代替育儿过度

王志娟

工作中,我发现不少家长对孩子有过度关爱的行为:孩子的脚还没迈出园门,家长就拿过小书包背到自己肩上;中班了,爷爷奶奶还推着推车来接送孩子……为了了解家长过度关爱的情况,有效指引家长找到正确打开“爱”的方式,以便构建健康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教生态,笔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

调查

笔者分别在城区、近郊和农村各选取一所幼儿园,再从这三所园的小、中、大班各抽取一个班级,面向家长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问卷设计了3个场景,分别为家庭、幼儿园和其他场所(如超市、游乐场、图书馆等)。问卷描述了这些场景中若干家长代劳及过度满足、溺爱孩子的行为表现,请家长对照自己及家人的育儿行为进行梳理。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过度关爱的行为非常普遍。小班家长过度关爱行为最高,达到56.3%;而中大班家长过度关爱行为依然明显,分别达43.1%和37.2%。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祖辈的包办行为明显高于年轻父母。

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从问卷看,大多数家长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孩子过于宠爱,舍不得让孩子做事,怕孩子不开心;二是对孩子做事缺乏信心,害怕孩子做错了,与其回头再“收拾烂摊子”,不如自己直接做;三是过于急躁,没有等一等孩子的耐心,也缺乏陪孩子一起尝试的细心,总想着快点,把原本该孩子自己做的事帮忙完成了。究其根源,在于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观念。不少家长在物质上过度满足孩子,在行为上包办代替,认为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会慢慢懂事的。

2.过度关爱的危害有哪些

过度关爱看似小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亲子角色定位固化等,对孩子以及家庭成员关系会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也将导致幼儿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多方面产生偏差,阻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首先,过度关爱限制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好动、喜欢尝试是他们的天性。幼儿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创新精神、耐挫品质、坚持意志、自信心等,都是在一次次的动手实践、一次次的失败总结中不断强化形成的。包办代替实质上剥夺了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机会。

其次,过度关爱弱化了孩子的责任意识。过度关爱最深层的后果是不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让孩子觉得家长为其做的一切都理所应当。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和社会,个体都要担负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即为责任。这种权利和义务需要在特定关系中,通过一定行为才能得到确认和强化,进而形成个体的责任意识。包办代替恰恰截断了责任形成中的关键一环,让幼儿无法在体验中感受责任的强制性,容易形成遇事率性随意、受挫退缩不前、言行前后不一等性格缺陷。

3.解决问题的依据有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四条明确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健康”领域强调:“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由上可见,无论是国家立法层面还是主管部门政策层面,都为家园携手教育,引导幼儿身心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撑和专业依据。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有责任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育儿观,以正确的方式呵护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实施,为提高家庭教育重视程度、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要以《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为契机,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家长的重视程度和认知水平。如,笔者在实践中通过家长沙龙,邀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家长以案说法,在正反案例对比中,引导其他家长认清溺爱等行为对幼儿和家庭的危害,进而认识到树立科学育儿观念、掌握正确育儿方法的重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幼儿教师要把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和《指南》等作为重要的任务,面向广大幼儿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提升家长的家教水平。幼儿园一方面要丰富宣传的方式,除了电子屏宣传、微信公众号推送、发放宣传手册等,还可以组织专家讲座、亲子沙龙、节目展演等活动;另一方面要注重宣传的实效,将抽象的法律条文、政策纲要、专业理论等具体化、案例化、情境化,如把包办代替的危害和正确关爱方式通过以案说法、故事创编等呈现出来,肯定比枯燥说教更有效。

2.制订“指南”,明确方向

把握分寸,将“爱”用正确的方式打开,对家长而言往往“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迷茫”。如何引导家长认清并调整过度关爱的行为,把握关爱的“度”,笔者以为,可以制订“正确关爱幼儿行动指南”,给予家长具体的指导。“行动指南”可以梳理和制订家庭、幼儿园、其他场所等三个场景中的育儿行为规范。其中,家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场景,如何把握正确的“度”,把不该家长做的还给孩子,既需要教师帮助梳理,也需要家长根据家庭成员构成、家庭习惯、亲子关系等实际情况,从自理能力、生活习惯、运动锻炼、情绪管控、品德培养等方面加以细化,分清各自任务的界限。对属于幼儿分内但其自身暂时还不能完成的任务,家长可以协助幼儿共同完成,并予以鼓励和表扬,同时告诉幼儿,无论是谁帮助了你,都要懂得感恩,以期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情感。博物馆、影剧院、公园、图书馆、游乐场、他人家庭等场所也是幼儿生长的重要场景,如何制订在其他场所正确关爱幼儿的指南,需要家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把握一定的原则,和孩子共同约定,以契约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能力和品质。

3.建立伙伴关系,凝聚教育合力

为幼儿成长提供更加优质的资源和条件。幼儿教师要和家长结成教育伙伴,可以“1+1”或“1+N”的形式,指导家长开展好家庭教育,以合理有度的关爱,形成健康、积极的亲子关系。为保证教育伙伴的合作效果,教师和家长可以协商约定各自权利和义务、共育形式、定期交流等。通过约定,教师适度参与幼儿的家庭教育,无论线上或线下,以“看得见、听得到”的方式真正了解儿童家庭和亲子教育,教师进而通过“望闻问切”找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给出针对性处方,解决家长越界帮忙、过度溺爱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同伴的家长结成教育伙伴,扩大家长“教育朋友圈”。结成教育伙伴的家庭通过线上微信群、线下定期交流等形式,共同探讨家教问题,互相提醒和监督,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家教氛围,助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组建共同体,陪伴幼儿成长

除了结为教育伙伴,幼儿教师、家长还可以跟幼儿组建为成长共同体。所谓幼儿成长共同体,就是要家长和教师能蹲下身来,以孩子的视角看待成长中的问题和需求,进而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满足需求,成为孩子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朋友。教师要引导家长和幼儿制订成长计划,建立包括学会独立、学会自理、学会合作、学会自护等系列成长任務清单,并分解到不同年段,陪伴幼儿共同完成成长任务。家长会在放手过程中,和孩子一起体验到成长的酸甜苦辣,更能感受到成功的幸福和成长的美好。当然,作为幼儿教师,在成长共同体中更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既要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成长,也要引导家长正确处理亲子事务,展现适度有益的关爱,还要引导家长处理好家庭亲子关系,使之成为良好家庭教育的“润滑剂”和“催化剂”,营造出更加和谐、有效的家庭成长氛围。AD37B3BC-544C-4618-B607-E0C4D0752DB9

猜你喜欢

包办代替育儿过度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基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养成教育的对策研究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当下流行“过度病”
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有一种包办代替叫伤害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