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有书香最怡人

2022-06-06宋庄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习惯读书语文

宋庄

能谈谈您正在读的书吗?

顾之川:最近刚读完吕思勉《中国通史》,在读樊树志《国史十六讲》。这与我的工作有关:一是在做一套《中国语文教育理论大系(1840—2020)》,二是为中国语文教育博物馆做文案策划。吕著《中国通史》长于综合研究,融会贯通,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尤以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对待中西文化态度以及史料丰富见长;《国史十六讲》视野开阔,中西会通,生动有趣,有不少最新的历史学、考古学及人类学研究成果,这对我重新认识和思考中国语文教育史有很大启发。

您认为什么样的书更适合做枕边书?

顾之川:我理解的枕边书应是所谓“闲书”,跟自己的专业或工作没有多大关系。不一定有多大意义,但一定得有意思,耐读,有嚼头,而且充满生活情趣,好玩,让人心情愉悦,飘然入梦。枕边书也不能是高头讲章,否则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或者做噩梦。蔡元培为商务印书馆《读书指导》作序时,建议青年读三类书:一是便于自修的,二是便于参考的,三是便于增加常识的。夏丏尊在《阅读什么》中建议中学生读三种书:一是关于自己的职务的,二是参考用的,三是关于趣味或修养的。枕边书应该是“便于增加常识”或“关于趣味或修养”一类的书。

近年来,您陆续出版《语文课程与考试论》《名师语文课》《顾之川语文人生随笔》(山东教育出版社),《语文工具论》《刘国正口述:教师·编辑·作家》(广西教育出版社)等作品,您从事语文教育研究几十年,能否谈谈您所理解的语文教育?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是理想的?

顾之川:语文教育就是培养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中华通用语言文字的一门课程。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努力学好中国语文。这既是责任,也是义务。语文学习关系着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语文素养关系着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语文课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综合性,一个是实践性。语文教育当然要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读写能力,发展思辨能力,培养审美情趣,但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如何运用,通过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和规律,培养热爱中华通用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实际运用能力。理想的语文教育应该有助于提高运用中华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培育人文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进而启智增慧,培根铸魂,立德树人。

几十年来,您专注于学问,倡导阅读,您如何看待当下学生的阅读?您认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顾之川: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阅读既是精神成长的需要,是接受教育的需要,更是学习语文的需要,学好语文也有助于学好其他学科。语文素养高的人,往往是喜爱读书而且确实读了很多书的人。一个人学识渊博,人们会说他“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博览群书”,无不是称赞他读书多。这次语文教材改革,非常重视课外阅读。小学有“亲子共读”“快乐读书吧”,初中有“名著阅读”,高中有“整本书阅读”,就是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语文我做主。知识、才学不能由教师越俎代庖,正如好的食物,不能由他人代吃。正如《礼记·学记》所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您觉得怎样才能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顾之川: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小时候背下来的课文,往往终身难忘,所以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从娃娃抓起”,让学生从小就能够“敬惜字纸”,感受到书香的无穷魅力。少年儿童求知欲强,对世界充满着好奇。要特别注意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允许异想天开,鼓励班门弄斧,敢于质疑书本,勇于挑战权威。杨绛先生说:“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入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对质。”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引导点拨非常重要,应注意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知道是经典,也知道应该读,可是未见得合自己的兴趣。您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怎样才能耐得住性子读完一本好书,您有何建议?

顾之川:我也有过这种情况。比如,我曾试图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大家公认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甚至有人说是20世纪文学标杆,名气非常大。没想到我第一次只读了20多页就读不下去了。过了几天,心有不甘,又拿起来读,勉强读到50多页,最终还是放弃了。当我向一位在某著名高校教现当代文学的朋友说起时,他居然和我有同样的感觉。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我缺乏作品所描述的相关背景知识;二是所谓经典,其实有很多种类型,并不是所有的经典都适合所有的读者。人生苦短,我们只能读那些对自己口味的经典作品,否则只能“仰之弥高”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当读不下去的时候,就放下,就像鲁迅说写作“写不出的时候不要硬写”一样。读书本来是一件很美妙、很让人期待兴奋的事情,何必为难自己呢? 阅读的目的在于充实提高自己,阅读经典作品也是这样,能夠与自己产生共鸣,所谓“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这样的阅读才有意义。

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您愿意谈谈自己的建议吗?

顾之川:要学好语文,我的建议是:读好三本书,写好两篇文,养成四个好习惯。三本书指“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有字之书”包括课本、课外自读课本,还有课外读物。“无字之书”就是社会生活实践。“心灵之书”既包括书本上的,如文学作品中的人情冷暖、爱恨情仇,也包括现实生活中的世间万象、真善美与假恶丑。就是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把书本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学那些“书呆子”或“两脚书橱”,除了读书一无所长。两篇文指规矩文和放胆文。规矩文重在打基础,重在“保底”,要求练好写作基本功,掌握各种文体基本规范。放胆文更能见才气,鼓励放飞自我,大胆想象,各呈创意,各展所长,充分表现自己的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四个好习惯指享受阅读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乐于表达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995622C4-96C9-4EF1-A040-4BF2834C5FA4

哪些书是您反复阅读的?谈谈您的读书方法。

顾之川: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读得最多的还是语文名家大师的论著,如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刘国正、于漪等人的著作,尤其是语文教材、语文教育史方面的论著。至于读书方法,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诸葛亮“独观其大略”,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杜甫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讲究“逐句玩味,反复精详”。我读书,一是采取“拿来主义”,挑选,占有,运用。只选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自认为有价值的,能够为我所用的,才阅读。否则,好书那么多,哪能读得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二是“雁过留痕”,既然要读,就要力求有所得,尽量多得。遵照“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把自己认为重点字词、精彩句段圈点勾画,估计将来写作时用得上的内容段或观点作特别标记。三是“随心所欲”法,喜欢的就多读几遍,感觉一般的大致浏览一下即可。至于那些一读就感觉索然寡味的,没什么意思的,随便翻翻即可,即使如黄侃所讥“煞书头”也不必在意。

如果您可以带三本书到无人岛,您会选哪三本?

顾之川:如果只带三本,而且是无人荒岛,我会选《论语》《叶圣陶吕叔湘張志公语文教育名篇精选》和汤因比《历史研究》。《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也是中国人的人生教科书。《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名篇精选》是作为“语文三老”的代表性作品,作为语文人,可以从中汲取精神滋养与前行动力。汤因比《历史研究》则有助于开阔视野,会通中外,能够提供独特视角和别样思路。

假设您正在策划一场宴会,可以邀请在世或已故作家出席,您会邀请谁?

顾之川:我阅读文学作品非常有限,当代作品读得不多,外国作品就更少得可怜。假如让我主持这场宴会,人少了没气氛,多了坐不下,不妨请以下10位吧:庄子、陶渊明、苏轼、吴承恩、鲁迅、汪曾祺、路遥、麦家、莎士比亚、安徒生。话虽如此,谁知道他们肯不肯赏光呢?

(选摘自《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1月17日)

顾之川,河南省商水县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主要从事语文教材编写及语文教育、汉语言文字研究,主编人教版多套初中、高中语文教材。著有《语文工具论》《顾之川语文教育新论》《顾之川语文教育论》《语文论稿》《明代汉语词汇研究》《中国文化常识》《顾之川语文人生随笔》等,并有古籍整理著作多种。995622C4-96C9-4EF1-A040-4BF2834C5FA4

猜你喜欢

习惯读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上课好习惯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