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阅读教学,丰富阅读体验

2022-06-06王晓华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预设课文文章

王晓华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的学生听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要求,因此好的教学课堂应该注重学生和教师的良好互动。学生和老师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能够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课堂环境,让学生享受阅读带来的美好。

一、提供思考时间,引发阅读体验

在语文课堂中,问题的预设是打开学生思维的敲门砖。教师在课前对所讲授的知识预设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解答问题,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打开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进入语文阅读的情境中,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贴近和理解课文。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主动准备能够打开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好奇的问题,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多思考、多交流和表达。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春》时,就运用预设有针对性的问题这一方法来提高学生思辨水平。在课堂初读课文后,学生们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觉,概括出课文写得很优美,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们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此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对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提问,如描写小草破土而出的画面如果换一种表达,是否可以描绘出与作者相同的画面呢,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该教师进一步询问这样回答的原因是什么呢。再比如,在文章结尾处对春天的比喻学生们有怎样的感受呢。通过对类似问题的讨论,学生们能够關注到文章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精妙之处,也就是文章“美”之所在。教学时,教师要对问题加以斟酌,考量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回答是否对教学目标起到促进作用,有针对性地预设问题,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引发情感共鸣,提升阅读体验

阅读不是一个单一的看书过程,是学生通过看书这一渠道理解文本含义并产生情感共鸣的个性行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活动的设置中落实到学生的关注重点和实际来进行规划。课堂对话不应该呈现单向箭头,而应该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学生也能够针对课堂问题给教师反馈。阅读课程的中心应在学生,而文章的阅读应该主要依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教师要配合学生,引导学生针对目标提出问题并教导学生们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同作者情感的共鸣。如不以学生为中心,阅读课程极易成为知识灌输的渠道,遏制学生们的想象空间,降低学习效率。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孔乙己》这一课文中,就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该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收集自己对文章不明白的问题,经过整合问题能够很容易发现学生们对于本次课程的疑问点聚焦,并且能够掌握学生们阅读状态的区别,有利于教师将聚焦问题设置为课堂上的目标进行集中讲解。由于课程设置为学生极大程度地解决了问题,跟学生的阅读思维完全契合,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学方式,学生的热情大幅度地提高,在课堂上每个人都主动热情地融入到讨论解决问题的氛围中。确定学生的阅读中心地位,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自己参与的重要性,思维进一步活跃,进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引和点拨,可以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

三、注重方法引领,丰富阅读体验

1.精读略读结合

不同的文章学习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文体的文章制定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诗词、散文、议论文,都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阅读,例如朗诵阅读法、线索寻找阅读法等等。英国散文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类似的观点,即不同的书,阅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书只需要阅读梗概就可以,可有的书则需要逐字逐句地阅读,还有的书需要阅读很多次才能体会其中的含义。在阅读中,精读一本书的方式有很多,如品读、背诵、写出对书的体会等等。需要略读的书籍,可以教导学生首先阅读书籍的目录部分、阅读书籍重点段落了解整本书主要内容,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快获取到有效信息。同时,精读方法和略读方法是能够共存和融合的,二者互为衬托,互相补充,二者结合既能够让学生快速了解书籍大意,同时能够保证重点片段的阅读效果。

2.阅读写作结合

在深度阅读的教学中,教师们理清了课堂上及课后写作的目的,构建出以优化写作促进阅读提升的授课方式。

课内外阅读的首要目的是应用,学生在训练写作能力时,将有针对性地训练写作的目标,学生们在实际应用知识时受到阻力,在阅读课中将主动寻找答案,为了能够将知识更好地写作出来并融会贯通,学生们将主动阅读。

课内外阅读的第二个目的是减少学习难度。教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为了降低阅读难度,因此更加会深度阅读,力求掌握课文内容。

总而言之,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志。在新课标的要求中也有相关规定,即教师对课程的分析不能作为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对阅读内容以固定模式进行思考和解读将限制学生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配合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和教师预设的问题,与此同时,集体讨论的结果也不能够代表个人的思考,传统课堂小组讨论收效甚微,现代课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这一切都要以互相尊重为基础,尊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上被重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和老师的良性互动,使语文教学成果更加显著。

猜你喜欢

预设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