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与对策

2022-06-06王华

格言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语文

王华

随着世界多元化和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方面,高中语文学科应该承担起责任,加强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精髓和力量。而且,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审美鉴赏及创造能力本来就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的一部分。以下就从高中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及其对策两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

高中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促进文化理解与传承

我国伟大的传统文化,是先人辛勤汗水智慧的结晶,是多少年来不断探索和思考的宝贵经验。没有传统文化,没有先人在文化领域的不断积累和奋斗,就没有我们当前的精神文明。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让高中生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而且,学生能够直接使用学到的语文知识技能来完成学习,取得较高的学习效率。我们必须注意到,如果我们不去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即使在技术上出现了新的巨大的进步,生产再多的文化产品也是得不偿失的。

帮助建立健全的人格

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忠孝爱国等传统文化内核涉及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价值,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对高中生建立健全人格有着巨大的帮助。高中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他们不重视传统文化,不能从传统文化的理解,那么就很容易在错误信息的影响下出现基本认知上的偏差,进而出现人格不健全的情况,不能客观积极看待各种事物,而陷入各种认识误区。

一直以来“毁家纾难”等壮举就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种传统文化的意义,那么学生就容易变得自私和冷漠,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应该通过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师长,为什么要爱护儿童,又为什么要忠于国家和民族。这是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立足,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根本所在。

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文化的缩影,其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在如今新的社会背景以及新的社会经济下,教育行业应该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深度挖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发展意识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知识与爱国情感之间進行互补,紧密联系。对高中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他们形成对社会主义的认同,能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分贡献。爱国主义思想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美德,是学生形成正确思想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各种思想情感,能够使学生对我国的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等形成自身理解,帮助学生挖掘传统文化中有用的价值信息,从而促使学生敬畏历史,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品德。

帮助学校进一步发展学校与地方特色

我国历史悠久,不同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民族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此类地方文化特色正是帮助这些地方和学校积极进行民族特色教育发展的重要优势组成因素。由此可见在我国高中学校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工作中有效深入渗透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还可以有效提升学校和地方的文化特色,增强社会影响力。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高中学校语文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目前,全国各省范围内已经有多所高中已经成功设立了具有特色类和传统语言文化类的语文课程。此类专业课程班的开设对于彰显学校和其他地方教育特色、传承与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均将具有较大社会助益。

高中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对策

文化是民族整体的记忆,是数千年历史的浓缩,是先祖智慧的结晶。文化系统传承教学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一件事情,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和规划。

充分挖掘教材价值

为了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因为高中语文教材中本来就有大量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而且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传统文化的内容要么与这些文章的内容相匹配,要么具有互补的内在联系。只要教师加以注意,并向学生充分展示出来,就既能促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在学习曹操的《短歌行》的时候,教师应该抓住高中生对三国比较熟悉而且感兴趣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要为学生解释这首诗体现了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诗歌体现了诗人对结束战乱的渴望,对当时感到迷茫的人的同情等。这其中固然有诗人本人建功立业的追求,但也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安定,希望“安民”的精神内核。

积极补充辅助内容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诞生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不乏杰出的作品。如上文的《短歌行》,其文学造诣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其中又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国家与人民安定的追求。不过,不少高中生因为知识视野限制而不容易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丰富内容,教师应通过补充辅助内容加以解决。

例如,在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其中就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文中表达了君子和而不同以及人们对远大志向的推崇,同时还突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成就以及含蓄的语言风格。为了让学生能全面地认识这一点,教师应深入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或者带领学生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透过这些更加充实的学习内容去感受。

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会产生什么样的体验,与他们所感受到的学习氛围有很大的关系。有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时候习惯于从比较玄妙的角度去进行解释,一味让学生体会,不注意氛围的营造,结果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变成了一种类似“冥想”的活动,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氛围枯燥无聊,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66E75239-1EA3-40E6-BE80-D0ABEFD7FE5A

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感觉到传统文化也可以是生动有趣的。比如上文提到的情境表演,通过表演和观看表演去进行感受,氛围就会轻松愉快得多。又如,在学习《谏太宗十思疏》的时候,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来播放相关影视作品,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感受魏征那种为国为民的精神,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

语文教师应做好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在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是教学引导者,同时也是文化教育的传承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其次,更重要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通过在语文知识中不断穿插传统文化,进而逐步增强学生的文化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更加积极的认识,更要认识到在传承中华文化知识中发挥主导作用仍然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步提高自己,不断进入追赶经济快速发展的教学时代。我们不仅要不断装备自己高中语文教学的专业知识,使其足以支持语文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要不断装备自己更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沉淀,更积极地影响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沉淀,尽力发挥重要作用,继承中国文化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弘扬和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传递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应注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传统文化内容,创建优秀的文化氛围,进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自身的文化意识以及文化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明确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知识内容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文章内容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化传承教学时,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喜好誊写一些古诗,并对教室进行装饰,使课堂充满文学气息。然后,對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进行进一步处理,尝试将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融入其中,在语文教材与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微妙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理解传统文化。这样,学生就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这样,文化传承就可以更顺利地进行。

开展文化实践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仅靠语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学习汉语和更好继承传统文化,也必须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学生们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消化、吸收和内化理论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开展更多课外实践活动,活动主题应与课堂教学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外活动中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不断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自主知识学习实践能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较为复杂、内敛,很多传统文化的内容需要对内容进行详尽解析,才能更好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教师就可以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文化内容进行运用和理解,如此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整体运用能力。这样,学生才有机会真正开始主动投入学习,探索理解教材中的诗词、文言文、课文中一些成语等所蕴藏的传统中华文化,从而学会获得精神熏陶,学会主动去对这些传统中学文化知识进行鉴赏,进而完成文化传承。

切实加强高中学校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也应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在校园内,利用校园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开展传统文化的宣传和讲解,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其次,高中院校中,不同的年级、班级等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文化传播小组,开展传统文化的团队活动,以营造出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打造出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中心。其次,可以利用一些学校的资源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校园艺术活动、革命话剧再现等一些校园活动,丰富学校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

总之,语文是高中阶段众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高中语文学科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使命。教师一方面要做好语文教学,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传统文化领域的能力素养,通过传统文化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的品格,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在教育战线上做出自己的成绩。66E75239-1EA3-40E6-BE80-D0ABEFD7FE5A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传统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少年力斗传统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