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铸匠心 潜移默化育素养
2022-06-05应桂云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对“工匠精神”的论述,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根据职业教育对接时代的新要求,设置了27学时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专题。中职院校是培育技术人才和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中职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课程教学的方式渗透和培育专心钻研、精益求精、敬业担当的工匠精神及职业素养,是中职语文教师必须要完成的一项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职语文;工匠精神;渗透路径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如今根据中国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时代需求,早已经演变成专心钻研、精益求精、敬业担当的代名词,成为国家意识和社会旋律。中职院校是培育技术人才和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中职语文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培育具有专心钻研、精益求精、敬业担当的工匠精神,注重对职业素养的提升,是中职学校的重要职责,也为中职学生就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增添了附加值。
教师在中职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价值观培育中常感困扰,已经费劲唇舌地从人文内涵等方面引导学生领悟,但学生仍无感。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最有成效,笔者通过以下三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实践。
一、运用不同媒介,创设认同工匠精神的情境
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以满堂灌输入式为主,加之中职学生只重视专业课忽视文化课的特性,文化课学习的主动性差,基础薄弱,课堂气氛随之变得沉闷枯燥。所以,在课堂中需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升主动参与感。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要全方位考虑学生的学情,遵循认知规律,采取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听到主动的接受,主动参与语文审美。对于初次接触“工匠精神”,学生是茫然的,语文老师要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悟其内涵,说教无疑是苍白无力的。
课标给出的教学提示是:“注意运用不同媒介,如图片、视频等,创设学习情境,感受人物形象,领悟其精神品质,获得人生教益。”运用不同的媒介,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筛选出符合中职学生实际的典型工匠形象,让观看相关视频,创设情境以此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引起情感上的共识;通过图片直观展示呈现匠人高超技艺的作品,让学生惊叹于鬼斧神工的同时,明白“寻无旁骛,制心一处”的深刻含义,从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感受匠人们的匠形、匠心、匠艺之美;通过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群文阅读的形式,系统地感知“工匠精神”带来的审美体验。如在课前推荐观看《大国工匠》系列报道,節目致敬这样一群人,他们和中职学生一样,没有上过大学,但是秉承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创造了属于国家的科技奇迹。通过不同媒介的推介,引导学生写短评,表达最直观的感受。有学生在看完视频后评论,“真正“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以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观,用时光磨炼出金辉。”“择一事,终一生。”通过不同媒介的引导刺激,学生从质疑自身能力的不足到认同自身通过努力也能成为一名匠人,从认同平淡无奇的人生到重塑人生理想,创设了认同工匠精神的情境。通过实现语文审美教育的人文性功能来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价值意识,帮助他们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重视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提高,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人生理想的自觉意识,建立他们作为中国现代工匠所必需的道德责任感与价值观。“工匠精神”得以初步进入学生的意识中,彰显出不同媒介起到的辐射价值。
二、挖掘中职语文教材教学资源,内化工匠精神的精髓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精神”逐渐发展成为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到现代赋予新的内涵;当代的“工匠精神”是以品质追求为核心,包括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的职业精神,集中体现在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品质三个方面。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并利用教材中的相应资源,在课堂文本解读中有所侧重,在源头上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和探究“工匠精神”的精髓。
在《庖丁解牛》一文中,我们可以从庖丁技艺、解牛的心路历程和愉快工作中展示理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文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从解牛之技描写的角度,呈现了一场牛刀在体内依照脉络行走的视听盛宴。如此娴熟完美技艺的形成,就是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从文中可知,在庖丁身上,我们可以解读到典型的“工匠”精神的精髓,他有“道心惟微,慎重如始”的谨慎,杀了19年牛仍如履薄冰;他有“全心全意,一丝不苟”的专注,庖丁从开始看见一只完整的牛,因不知其结构无从下手,后经过三年的研究,发展到“目无全牛”,而今对内部构造及脉络了然于心“游刃有余”的水平,甚至于使用了十九年的刀仍像刚从磨刀石磨出来一样;他达到“技进于道”的艺术境界,劳动具有了美感成了,手、肩、足、膝的和谐配合,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拍,他不满足于技艺,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荀子《劝学》所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传达的也是一种成功贵在坚持,贵在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在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她手下“屠户的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残破的铜活发着光”,正是母亲这种耐心专注的工匠精神,正是母亲这种严谨细致的敬业的精神给了作者感化和“生命的教育”,也给学生带来了洗礼。《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有极强的针对性,并对中职学生提出了希望,使学认识敬业、乐业是我们基本素质的综合表象。
课标中要求“能从表现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精神的作品”中,感受和体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之美。”根据所学的课文,引导学生分组探究,课堂展示小组探究的成果,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直接将工匠精神的精髓内化为自己要发展的职业素养。从不同时代的文章中的经典形象和深刻道义引导学生把握工匠精神的精髓,能帮助学生系统整体的品味工匠精神,从人文内涵上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对中职学生不断完善人格,实现自我价值有重要的意义。
三、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多角度全方位深植“工匠精神”精神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地方这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中获得更感性,更详尽,更直接的课程资源。这就需要中职语文教师扎根生活的土壤,有意识有意图的去开发,努力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渠道,体现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想要多角度全方位在学生心中深植“工匠精神”,就必须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深入领悟“工匠”精神所需的教学资源,借助这种真实体验的沉浸感,让学生具备发掘的目光,敬意的仰视,弘扬的欲望,静下心重构自我的决心。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和方向,借助地方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和学徒制试点项目,让学生有更深刻更真实的体验。教师适当的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生产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关注当地知名的匠人,引导学生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带着猎奇的目光和目的性,亲身体验生产实境,走进身边中的工匠大师,观察匠人们的一言一行,记录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体悟他们身上的宝贵精神品质。采用分小组合作,以采访、记录、拍客、短视频、人物传记等多种形式,记录一下自己为之震撼的工匠形象和事迹,当再次回到课堂的时候,学生手上有了丰富的素材和值得分享的作品,真正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达。借助网络平台,发动学生上传作品,实形多元的评价系统,让学生在展示成果的同时,探寻到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其中有学生的短视频字幕附上这样一段话,“工匠精神中所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質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都成为工匠,却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明确的综合实践的意图,丰富的地方资源素材、独特的语文视角、综多样的活动方式,多方位多角度的在学生心中深植“工匠”精神。
语文教师可以调动各种积极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工匠形象并理解工匠精神,为技工教育创建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通过实践活动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锻炼学生的社会能力、人际交往处理能力、表情达意的能力,也促进学生在收集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真正将匠心精髓注入内心,真正意识“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从课堂上的被动接受到主动挖掘实践,更能体现中职教育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经过实践发现,运用不同媒介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以一个鉴赏家的身份去重塑认同感,初步感受“工匠精神”;引导文本阅读教学,能让学生主动地以自己的视角去阅读和“对话”文本,内化“工匠精神”的精髓;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以一个见证者的身份个性化的解读“工匠精神”,对话匠人,再用一个创作者的身份深植“工匠精神”,并且进行独立的思考,将体验作品化。长期以往,这样潜移默化使得“工匠”精神成为学生精神的标杆,深植于学生的内心,循序渐进的通过这种丰富的人文教育形式,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操和审美趣味,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培育符合时代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光宇.语文审美教育学[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8.
[2]钟喜林,罗玲,胡春芳.习近平教育思想视角下培育“工匠精神”实施路径研究——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J].现代园艺,2020(07):198-201.
[3]鲁敏.技工学校语文教材中的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8.
作者简介
应桂云(1989—),女;福建省南平市人;学历:本科;职称:助理讲师;主要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