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学习进行时》专栏融媒体报道探索与启示
2022-06-04贾茜
摘要:新闻名专栏《学习进行时》创办于2014年,专栏自推出以来不断创新领导人报道形式、语态,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专栏传播力、影响力实现跨越式提升。文章深入分析融媒体专栏《学习进行时》内容和形式,并选取相关典型报道案例,发现《学习进行时》专栏在开展领导人报道媒体融合方面围绕可视化包装、大众化解读、小切口破题、当前高科技运用、大型报道节奏把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突破性、领先性的尝试,为行业媒体在政务报道革新创新方面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实操性启示。
关键词:媒体融合;政务报道创新;可视化包装;解读类报道;行业媒体;新闻专栏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5-0133-03
《学习进行时》融媒体专栏创办于2014年底,是新华网宣传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要网上平台,亦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开设最早的学习平台之一,曾先后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学习进行时》融媒体专栏自创立以来,从主要转发新华社通稿到建立常态化原创报道机制,自单一文字形态到全媒体融合报道,不断创新领导人报道形式、语态,专栏传播力、影响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不仅对媒体深度融入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探索,亦为行业媒体谋划政务类新闻报道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学习进行时》栏目设置亮点
《学习进行时》专栏顺应新闻传播趋势和媒体融合发展布局,不断完善栏目设置。目前专栏包括思想解读类栏目《讲习所》《第一观察》,述评类栏目《学习述评》,评论类栏目《学习快评》,图片类栏目《第一视点》《镜观·领航》,视频类栏目《习近平时间》《习近平讲述的故事》《近平Style》,国际报道类栏目《第一报道》,手绘栏目《学习故事绘》及图书展示类栏目《学习书架》等,覆盖文、图、音、视、数据、交互等媒体形态,已形成颇具规模的产品矩阵。专栏通过平台聚合方式呈现,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
这些专栏既有从新华社各部门中挑选聚合而来的已有栏目,也有根据领导人报道新要求和网络传播新动向开设的新栏目,于新旧整合中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1]。与此同时,《学习进行时》专栏新闻产品的分发渠道也拓展到新华社各终端出口,在央媒中率先实现了新媒体形式全覆盖。
二、《学习进行时》栏目核心报道生产与包装亮点
从整体上看,《学习进行时》专栏对核心报道的生产与包装极具融媒体思维。依托新华社强大而专业的采编队伍和权威优质的通稿资源,《学习进行时》专栏通过与新华社各业务部门的深度合作,不断寻求对领导人报道通稿核心思想和典型细节的可视化包装与大众化解读,对宏大主题进行小切口、故事化、可视化的破题,不断寻求独特的叙事逻辑、表达及创意“燃点”,在以下五个方面探索出诸多经典案例。
(一)可视化包装方面
可视化是当今新媒体浪潮下尤为关键的转型之道。如何将深刻的思想、理论,重大的新闻事件以可视化的手段进行表达与传播,首先需要对内容有全盘、深度把握,其次需要充分了解各类可视化手段与技术,最终选用最合适的手段对深刻内容进行“视觉化翻译”,从而让新闻产品兼具深度与视觉度。
以《学习进行时》专栏中《讲习所》栏目为例,该栏目紧跟领导人最新活动、深入挖掘与归纳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梳理领导人重要思想发展脉络,不断探索“小切口再包装、碎片化再加工”的报道方式,用形式多样的可视化手段将深刻的内容新颖呈现。如《讲习所》栏目2018年推出的原创视频《2018,春天里的改革故事》,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的新闻事件为切入点,反映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整体巨变的宏大主题。视频从海南、广东和雄安三个坐标式地点的故事入手,抓住1979年春天邓小平在深圳“画了一个圈”拉开改革开放大幕、2017年春天雄安新区宏伟战略提出、2018年春天十九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三件既发生在春天,又继承着深化改革核心思想的标志性事件,用精妙的画面语言配上诗意的视频脚本,让受众产生共鸣。微视频播发后,受到观众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全渠道传播总量超过1.3亿次。
此外《讲习所》栏目推出的融媒体海报亦体现出高站位、巧构思、重视觉、强共情的特点。以《讲习所》栏目推出的融媒体海报《“一生中最好的年华” 习近平在思考什么?》为例,该作品新闻由头为2021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时,同休闲健身的福州市民亲切交流的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在福州工作了六七年,37岁到这里,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有很多体会。”1990年,习近平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曾于《福州晚报》上发表《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一词,词中写道: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词中,透露着习近平对焦裕禄同志的崇敬之情与他自己深厚的爱国爱民情怀。《“一生中最好的年华” 习近平在思考什么?》海报上,不仅附上了当年刊载这首词的旧报纸,更通过复古配色的海报底板及优美字体,将这首词进行了典雅的视觉包装,让人感受到直观的视觉美感。这样的融媒体报道不仅有时效性,更有思想性、视觉性和文学性,短短的文字、简洁的海报将厚重的信息恰到好处地传递。
此外,《学习进行時》专栏还使用了图解、图集、手绘、微视频、桑基图、演播室节目等大量视觉手段,对各类深度解读类内容进行视觉包装,让观众觉得新闻产品有深度有新意。
(二)大众化解读方面
《学习进行时》专栏是一个深度解读性质的专栏,但是若用过于专业的手段与语言进行解读,会让本就厚重的内容在传播上面临困难。在开展深度内容大众化解读方面,《学习进行时》专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学习进行时》专栏中,《第一观察》是一个侧重于文字解读类的栏目,虽然解读的都是重大新闻事件、深邃战略思想,但文章内容却通俗易懂,具有大众化特点。文章的标题如同对话体般亲切,如《从两次宣誓中,我们能读懂什么》《这件大事,总书记扭住不放》《总书记这些话不是只说一时一地》《听习主席演讲,思考这三个问题》《青年人,总书记在两会上@了你》,文章的篇幅也十分贴近大众喜爱的短篇阅读长度,许多稿件在1500~2000字,行文也多用短句子、短段落,让人不仅读后有收获,而且特别爱读。
如《第一观察》栏目文章《水,为何在总书记心中分量这样重》,对标题进行了海报式的精美包装,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透过一张精美海报便能迅速抓住文章核心。行文中,三个小标题《祖国江河最关情》《‘硬道理’与‘硬约束’辩证统一》《重塑人水关系》,在内容上层层递进,在表达上短小精悍,循循善诱般的亲切语言让解读类的文章也显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文章中更配有多幅高清大图,文图相伴让作品更鲜活。
(三)小切口破题方面
在大众化传播的今天,主题宣传的切口是否精妙对宣传产品的传播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
以《学习进行时》专栏中《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栏目为例。该栏目不仅在立意上十分新颖,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活动,讲话提到的故事、事件、人物为主题开展二次创作,在选题上坚持从小切口破题,十分有新意。在《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栏目《“两弹一星”精神》视频里,一开篇记者就带领观众打开几间办公室的门,并配文“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有两间办公室被始终保存着,它们属于首任所长钱学森和副所长郭永怀。而钱学森郭永怀,他们都属于一个被历史铭记的英雄群体——‘两弹一星’先进群体”。
该主题微视频的推出时机十分有讲究。一是在于阶段性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系列报道,一是在于新闻事件——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中写道,“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國史册上。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该新闻产品以领导人回信中的重点内容为引子,以重点内容的核心思想为线索,通过画面语言再现了那个年代的英雄故事,借助亲历者采访、馆藏英雄人物家书、老照片以及现场踏访,从小切口讲述这个恢宏主题下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故事,并通过采访现在的科技工作者,让历史照进现实,更加凸显精神指引的光芒。
(四)前沿技术运用方面
《学习进行时》专栏《近平Style》栏目,是一档以微视频为主要形态的专题栏目。立足于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可视化,该栏目上线以来持续推出重磅微视频产品。其中于2019年元宵推出的微视频《纸短情长》,从习近平总书记向不同群体和个人写的9封信切入,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反映领导人的人民情怀。创作团队不仅深入多省市对来信者进行深度回访,更采用前沿技术,通过影视级设备,使用Motion Control无缝拍摄、Qtake反转比例微缩拍摄等新技术,将书信本身、当事人讲述、当事人生活变化巧妙串联。炫目的影视级别呈现,让受众感觉耳目一新。
《学习进行时》其他栏目也同样多次采用前沿技术,最尖端的无人机航拍、3D建模等技术都被运用其中,在高新技术的加持下,《学习进行时》专栏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可视化产品。
(五)大型报道节奏把握方面
2021年7月至8月,《学习进行时》专栏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出了一组编排精巧、节奏精巧、内容精巧、形式精巧的融媒体报道。7月1日—7月12日,推出了12篇原创解读报道;随后推出高清海报、融媒体集成页面;7月25日—8月5日推出更有深度的系列解读,在网络上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高潮。第一阶段,《一个“号召”,习近平@全体共产党员》《两个“万岁”,习近平心中的伟大与光荣》《三个“一切”,习近平归结为一个主题》《四个历史阶段,习近平为百年史诗“划篇章”》等报道,每篇稿件反复打磨,精品意识得到彰显,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第二阶段推出的创意海报、融媒体集成专题页面,在极强的视觉冲击下再次产生刷屏效应。第三阶段,《学习进行时》专栏再次推出聚焦不同领域的12篇“新说”系列稿件,再次在全网引发传播热潮。
新闻宣传讲求时度效,如何与社会大势相配合,在与大势的同频共振中有的放矢地安排自身的宣传节奏,有层次地将报道推向深入对于营造社会舆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学习进行时》专栏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注重把握宣传节奏,达到了“1+1>2”的传播效果。
三、对行业媒体在政务报道革新创新方面的启示
《学习进行时》专栏对领导人报道通稿典型细节进行可视化包装,对行业媒体进行政务报道新媒体创新具有重大启示。现在行业媒体的政务报道多集中于文字型会议消息报道,缺乏对政务报道的可视化包装。此外,虽然推出了部分政务报道可视化包装产品,但常出现为了形式而形式的问题,缺乏对内容有深入了解、从把握内容角度出发的可视化报道。针对这一情况,行业媒体可以从《学习进行时》专栏融媒体创新实践中加强以下四方面的学习。
(一)强化内容深度把握
针对政务活动、政务事件,要跳出就事论事的初级思维,在传播常规政务活动消息的基础上,应该针对政务活动的事件本身,进行集纳式、引申式、解读式等类型深度报道,还可以从活动中提到的人物、故事、典故等入手进行二次创作,进行碎片化加工,提炼活动的精神内涵。这就要求行业媒体政务报道记者自身对新闻片口有着深入了解,能够从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与其他事件的联系中通盘把握新闻事件,只有对内容有深度把握,才有可能擦出精巧的策划火花。
(二)强化视觉化加工
针对政务活动、政务事件,不仅要从即时事件和活动中对报道内容进行抽离升华,更要对升华后的内容进行融媒体海报、微视频、视觉化转化。必须探索如何对深刻的内容用视觉化的语言进行二次加工,而非简单地将文字内容用图片、视频进行堆砌,应该带着视觉化思维对内容进行顶层设计。此外,还需要充分了解可供使用的、能够生产的可视化产品制作流程,也要求行业媒体机构有充实的视觉化加工团队和人才,只有在团队协作中才能真正实现强强联合。
(三)善于把握社会舆论形势变化
新闻报道必须应时而动,好的新闻产品绝不是拍着脑袋空想出来的无源之水。这就要求行业媒体的新闻把关者对社会舆论形势有着深刻的洞察,知道在什么阶段推出什么产品能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同一时间的宣传报道,也应该把握阶段性报道的节奏,从开始到发展到高潮到结束,每一环节都应该有合理的节奏安排。
(四)加强核心团队打造与产品生产全流程体制机制建设
高质量的新闻产品靠高质量的人才团队打造,高质量的新闻产品平台靠大量稳定的高质量的新闻产品矩阵打造,行业媒体若设定融媒体发展目标,必须不断加强核心团队打造以及产品生产全流程体制机制建设,从而源源不断地推出好产品。
四、结语
新闻名专栏《学习进行时》在开展领导人报道媒体融合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突破性、领先性的尝试,这些尝试积累的经验为新媒体政务报道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 周红军,王子晖.《学习进行时》:深化融合思维 用智能化助力领导人报道再上新台阶[J].中国记者,2018(7):24-26.
[2] 薛华飞.政务新闻报道的融媒体传播探索[J].科技传播,2021,13(22):90-92.
[3] 张广义.新媒体时代传统政务报道如何找到新思路[J].传播力研究,2020,4(18):44-45.
作者简介 贾茜,硕士,记者,研究方向:媒体融合与政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