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做到减负增效
2022-06-03林婉莹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小学语文教学面临教育模式的改革,需要减轻学生的学习和课业负担,还需要打造高效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基于此,文章在解析“双减”政策的同时,遵循“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展开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创新探究,以期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4-0030-04
一、 引言
在任何教育阶段语文都是其中基础且重点的学科,其本身工具性和人文性紧密结合的特点,可以使学生们在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奠定终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受升学压力、课业负擔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们无法深切感知语文知识的乐趣与魅力,久而久之非常影响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态度,更影响其人文素质的发展。所以,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后,我们教师不仅要积极学习、掌握“双减”精神的精髓,还要根据教学实际、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调整,减负增效,提升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效率。基于此,文章作者便立足自身教育经验,就“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行阐述。
二、 “双减”政策解析
“双减”政策是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全面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后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长,减轻现阶段学生比较繁重的作业负担,并在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充实学习课后服务内容的同时,全面规范学校以外的各种培训行为,让教育逐步回归于学校、回归于课堂、回归于教师,确保学生在校内、在课内都可以学足、学会,切实满足学生的多样化成长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家长在财力和教育精力上的压力与负担。但同时也明确了家校协同教育的职责,统一了家校教育理念和教育任务,让家长有时间去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使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重新审视家庭教育,能够与教师、与学校建立更加紧密的教育合作关系,在确保“双减”工作顺利、平稳开展的同时,切实推进学生的多元化、全方位成长。
三、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原则
(一)人文性原则
吴忠豪先生曾说过:“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文字。”所以在实际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我们教师不光要引导学生们积累语言文字、掌握其中的知识性,还要遵循人文性原则,变单一的语言形式教学为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多元化教学指导,带领学生们在学习汉字的由来、汉字的发展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与博大;在朗诵古诗、阅读文章时,带领学生们了解作者的生平、“回到”文章的书写背景;在深入分析作者情感、文章内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悟其中丰富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世界;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提升其思想认知的同时,更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综合提升。
(二)实践性原则
语言是我们人类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的必备“工具”,而语文学科知识教学的魅力也在于它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语言实践性。进而,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教师不光要做好思想上的革新,还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在完成基本教学重难点指导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课内为其创造朗读、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等实践交流机会;在课后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自主阅读,自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字、生词障碍,利用阅读沙龙实践活动来解决学生的阅读困惑,使其在互相分享阅读经验与阅读技巧的过程中,可以收获学习能力的发展,语文知识使用能力的提升,切实推进学以致用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发展性原则
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发展性原则,其发展的主要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基础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这是一个需要长期重视的过程,同时也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切实的教学改革:不要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关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过程,对教学重点是否理解;不要只注重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还要关心学生在学习中是否主动探究与积极思考;不要只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还要关心学生的阅读质量,关心其在阅读中语文的问题、产生的个性化认知;不要只注重对学生习作的讲评,还要着重引导学生参与作文评改,使其在主动的认知中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等等。以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智慧。
四、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做好课堂导入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高质量的课堂导入环节,是高效课堂的构建基础。所以,在“双减”政策引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不光要事先做好教学过程的设计,还要注重做好课程导入,以使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可以被教师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多彩的图片等吸引,在集中其学习注意力、调整其学习状态的同时,为学生们后续的高质量学习奠定基础,也促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画杨桃》这篇课文的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们准备一颗杨桃,并指导学生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讲桌上自己看到的杨桃形象画出来,绘画形式不作要求,只要求学生们要“实事求是”。并在画完之后,请座位离得比较远的几名学生走上讲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引发学生们对同学绘画作品差异的疑问:“×××怎么和我画的不一样?”“哎呀,他们几个的画的怎么长得都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呀……”然后在不挪动杨桃位置的前提下,请学生们坐到相应同学的座位上,去实际感受一下从同学的角度所看到的杨桃形态,从而引导学生们初步认知“位置不一样,所看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样貌也不一样”的道理。同时也借助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切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探究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人云亦云,更不能随便否定他人的看法,而是要遵从客观事实,坚持做自己。
(二)丰富教学内容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固有的课本知识教学不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小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在完成基本教学指导的同时,做好知识的链接与丰富,从生活、网络资源,甚至是其他学科中搜集与语文相关的内容,切实促成课堂教学的丰富,做好语文知识的触类旁通,让有趣的语文知识更有趣,让生动的语文教学更生动,切实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也让传统的语文教学上一个台阶。
例如,在组织学生们学习《黄山奇石》这篇文章时,除了基本课本教学内容的讲解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在比较便利的希沃白板技术,为学生们展示完整的中国地图,并带领学生们从地图中找到黄山所在的省份——安徽省,随之将安徽省的地图进行局部放大,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黄山”的具体位置,以从地理位置上加深学生们对黄山的认知,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进一步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教师除了利用希沃白板以真实风景图片的形式,为学生们展示课文中提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内容之外,还可以为学生们预留时间对奇石进行仔细观察,并鼓励学生们上来进行动手实践,将“奇石”图片进行局部放大、整体对比观察,有效建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直观感受。并且在良好教学氛围下,鼓励学生结合课文语言和自己的观察、认知,对不同的“黄山奇石”进行白话文式的语言描述,进而在丰富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有效锻炼小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即兴作文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
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成长阶段,对一切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了探究欲望。因此,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遵照自己的经验、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创新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也将语文課堂变成一个生生、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进一步优化学生知识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建构“乐学”“好学”的语文学习氛围,切实达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例如,在习作课上组织学生创作命题作文《夏天的雨》时,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的直白式的写作技巧讲解,而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不显示画面的情况下,给学生们播放一段“夏天的雨”,并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倾听,倾听雨中所伴随的“呼呼风声”“滚滚雷声”等不同的声音。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对“夏天的雨”的印象(黑云压城、狂风,一片寂静……),回忆“夏天的雨”结束后的场景(有清新的泥土味,有很多青蛙的叫声,空气中有一丝丝的凉意,也伴着潮乎乎的黏腻……)。从而在优化学生习作学习体验的同时,使其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夏天的雨”,在后续的书写过程中可以更丰满、更生动地展现“夏天的雨”。而在学校的集体运动会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借着学生还未平复的激动心情,为他们设计以“运动会”为主题的小练笔,不圈定书写主题,不规定书写字数,只要求学生们在实际的书写过程中,记录真实事件、记述具体人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优化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教学指导作用,同时其也是“双减”政策中的重要改革内容,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调整内容。所以,在实际的课后作业设计中,我们教师既要严格执行“双减”要求,做好对语文作业总量的减少,还要合理调控作业的结构与形式,切实杜绝重复性和惩罚性的作业,使学生们可以积极、高效地完成作业,切实发挥作业的潜在教育价值。
“双减”政策下的语文课后作业布置也有所创新与调整,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比如,对低年级语文生字知识掌握不够熟练的学生,教师除了在课上或者课后服务时间,为其布置少量的生字抄写类作业之外,还可以用“书空”生字的形式,引导这部分学生回家之后在家长的辅助下,去练习和强化自己的生字识记和书写能力,切实减轻纸笔书写给学生带来的课后负担与抵触情绪。而对在语文课上知识掌握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课后作业的设计方面,就可以有意识地减少基础类、重复类作业的布置,而是为其设定层次化的提升类作业(课后阅读并总结文章中心思想,课文结尾续写、分析古诗词寓意……),并且将完成作业的主动权交给他们,允许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挑选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来完成。从而,借助课后作业的布置形式与内容的调整,来突出“双减”下学生作业的个性化与针对性,切实帮助小学生灵活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也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实效性。
(五)重视阅读指导
阅读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通过广泛的语文阅读,可以收获文学素养的提升,也可以陶冶情操,促进健全心理的成长。进而,在向课堂教学要实效的“双减”语文改革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清晰认知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还要注重做好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做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使学生们可以多读书、读好书,切实提升阅读学习质量,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实际的阅读教学指导中,我们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开展合作阅读,即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进行穿插分组,以在增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同时,保证各组学生之间语文素质的均衡性。同时教师最好可以考虑学生的性格差异,考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与否,以保证组内学习氛围的和谐。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们创建小组合作阅读探究的机会。比如,在组织学生们学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时,教师除了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心理特点,以及两种性格对实际生活和具体工作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即让学生们分别扮演“裁缝”和“顾客”,并允许其立足课文描写和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融入更加形象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以有效丰满和完善整个表演过程,也让学生们切实体验集体合作的能量与乐趣,从而使其可以保持长久的阅读和语文学习热情。
(六)密切家校沟通
家庭是“双减”政策引领下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重要支撑,没有家庭和家长参与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不成功的。因此,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指导中,我们教师不只是要做好对学生的校内和课内指导,还要主动联系家长,在与其分享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的同时,争取学生家长对教育工作的配合与支持,真正促成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拓展,也在建构良性家校共育力量的同时,推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学习能力的发展。
例如,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原则上对一二年级是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的,但是一二年级正是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是为后续语文知识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做好课内教学的同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关心孩子的每日学习内容与学习效果,并注意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即在教师不布置家庭作业的情况下,也能在孩子放学回家之后,以日常聊天的形式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学习了哪些新知识,有没有遇到什么需要父母帮助解决的学习和生活困难等情况。亦或者可以抽时间陪伴孩子一起进行半小时作业的阅读,与孩子一起用拼音解决阅读中的生字、生词;在去超市購物的时候,与孩子一起比一比谁认识的生字多、谁的生字发音更准确;等等。以在充分践行家校合作共育模式的同时,让语文知识切实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在帮助孩子夯实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家长可以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与复习习惯。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落实“双减”、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影响下,对小学语文教学做出改革调整是必要也是必须的,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及时革新自身教育理念的同时,付诸持之以恒的决心,积极进行课程教学创新。从课堂导入开始,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设计少量高质的课后作业,并与学生家长一起,携手完成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切实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平.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7(5):106.
[2]沈艳琼,杨发坤.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7(8):162-163.
[3]庾立忠.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减负增效”初探[J].语文课内外,2020(13):84.
[4]杨霖.响应“双减”政策,实现有效教学——浅谈小学高段语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2021(22):165-166.
[5]王娜.双减为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1(2):67-68.
作者简介:林婉莹(1985~),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高新区校区,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