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师范生在边境民族地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6-03邓巨榕易春燕谭伊淘陆英伟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

邓巨榕 易春燕 谭伊淘 陆英伟

【摘要】本文对崇左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师范生进行调查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英语专业师范生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从人际关系方面、成长与发展方面、政策与管理监督方面、工作本身方面提出建议,以提高英语专业师范生在边境民族地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意愿,充实边境民族地区英语教育师资。

【关键词】边境民族地区 英语师范生 基础教育 从业意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6-0055-05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作为边境民族地区,经过近5年的努力,广西崇左市的基础教育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如扩建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三、第四小学以及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二中学;教育开放度不断提高,如引进了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崇左附属实验学校等优质中学。然而,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崇左市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广西全区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崇左市唯一的本科师范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是其根本使命,但近4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师范生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人数占比仅为9.7%。因此,探究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师范生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问题,对提高英语师范生在边境民族地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意愿、充实边境民族地区英语教育师资,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应届英语专业师范生,他们大部分来自广西乡镇地区,其中女生占93.39%,男生占6.61%;少数民族学生占49.9%,其中壮族居多,占比40.25%,其次是瑶族,占比7.12%。

(二)理论基础

本文以“双因素理论”为理论基础。双因素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也叫“双因素激励理论”。赫茨伯格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提出研究的实验要素,而后进行两次试点项目确定访谈对象并改善了实验设计,最终研究表明,使员工产生满意感的因素与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它们对工作态度的影响是单向的,这种单向作用在不满意因素中更为明显。赫茨伯格将调查结果进行归类,从“满意”和“不满意”两个维度出发,最终总结得出结论: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本身、成就、责任、成长与发展、赏识、提升和地位。这些主要与工作有关、能够令员工满意、能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被赫茨伯格命名为“激励因素”。而与之相对的人际关系、政策与管理监督、工作条件和金钱等与环境相关、容易引起员工不满、不能激发其工作热情的因素被命名为“保健因素”。

(三)研究工具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法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影响师范生从教意愿的现有研究,以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为理论基础,参考蔺佩洋的问卷《西部院校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编制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英语师范生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意愿问卷。问卷由24个题目组成,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共设计了3个题项,包括调查对象性别、所在年级、家人和亲戚从事教育行业工作情况。第二部分围绕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4个因素,共设计了20个自变量题项(见表1)。其中,激励因素中涉及“工作本身”因素的问题主要包括从事教育行业意愿、对崇左市的教育发展信心程度、就业单位和任教阶段上的意愿、就业地点等;涉及“成长与发展”因素的问题包括升职、教师建议、能力锻炼等。保健因素中涉及“人际关系”因素的问题包括在崇左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家人对自己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态度、亲人在崇左市对自己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影响程度、身边同学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对自己择业的影响程度、人脉积累程度等;涉及“政策与管理监督”因素的问题包括对崇左市基础教育政策扶持制度完善程度的看法、师范生关注招聘信息程度等。因变量为“长期或终身选择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自变量因变量均由5个等级的Likert量表测量,依次表示“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非常符合”,分值越高,认同程度越高。

(四)问卷收集与分析

本调研采用网络方式(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从2020年10月11日至2020年12月4日进行问卷收集工作,发放问卷590份,收集有效问卷590份,其中大一135份、大二143份、大三184份、大四128份。通过SPSS 17.0对问卷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问卷的信度值为0.882,表明本次调查问卷结果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效度值为0.922,说明问卷调查中的题目能较好地测量研究目的。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英语专业师范生从事教育行业意愿及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意愿情况

为了从整体上了解英语专业师范生从事教育行业意愿和留在边境民族地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意愿,笔者设计了4个题项,调查了解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师范生如下情况:一是从事教育职业的意愿;二是毕业后长期或终身选择在崇左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意愿;三是留在崇左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所选择的就业地点;四是选择的就业单位或任教阶段。

题项“我将来一定会从事教育行业工作”相关数据显示,选择“非常符合”和“符合”的学生占54.57%,选择“一般”的学生占41.19%,選择“非常不符合”和“不符合”的学生占4.24%。题项“就目前的情况,我毕业后应该会长期或终身选择在崇左从事基础英语教育工作”相关数据显示,选择“肯定会”和“会”的学生占6.78%,选择“不一定”的学生占56.1%,选择“不会”和“一定不会”的学生占37.12%。题项“如果有机会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我只会考虑崇左市市区的就业单位”相关数据显示,在就业地点上,选择“非常符合”和“符合”的学生占17.63%,选择“一般”的学生占54.07%,选择“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的学生占28.31%,具体见表2。9437647D-18AC-4CFC-9AA8-2FB53248C767

题项“我会选择哪些就业单位和阶段任教”反映了英语专业师范生在就业单位和任教阶段上的意愿情况,学生选择在高中任教的意愿均值为3.25,选择在初中任教的意愿均值为3.06,选择在小学任教的意愿均值为2.69,选择在崇左市教育局工作的意愿均值为3.19,选择在英语培训机构工作的意愿均值为2.95(见下页表3)。英语专业师范生选择就业单位和任教阶段的均值均超过了2.5,表明超过一半的英语专业师范生对高中、初中、小学、教育局、英语培训机构均有任教意向,且对在高中任教的意愿最强烈,相比之下,对在小学任教的意愿较弱。

表2和表3的数据显示,整体上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师范生在就业地点选择上并没有偏向城市,但在任教阶段选择上偏向更具有挑战性的高中。虽然超出一半的英语专业师范生会选择从事教育职业,但是“一般”所占的比例达41.19%,表明相当部分英语专业师范生从事教育职业的意愿并不强烈。

(二)英语专业师范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影响因素

为了进一步找出哪些因素会影响英语专业师范生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意愿,哪些因素影响力最大,笔者以各维度的平均分表示相应维度的得分,运用强制线性回归进行分析。从表4可看出,工作本身的均值为3.1,成长与发展的均值为3.0,人际关系的均值为2.6,政策与管理监督的均值为2.8。这表明英语专业师范生认为工作本身因素对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成长与发展、政策与管理监督、人际关系。

1.留在崇左意愿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根据表5的相关性分析,4个自变量维度均与因变量呈显著性相关(p<0.01),因变量与“工作本身”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22,因变量与“成长与发展”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63,因变量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86,因变量与“政策与管理监督”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77,说明这4个因素均对长期或终身选择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有影响。

2.留在崇左意愿与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

表6(见下页)为回归分析的回归系数表。从表6中可看出,“工作本身”的回归系数(B=-0.009)未达到显著水平(t=-0.196,df=585,p>0.05),“政策与管理监督”回归系数(B=0.055)未达到显著水平(t=1.408,df=585,p>0.05),说明这两个变量对回归方程的贡献很小,不是有效的预测变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研究不对“工作本身”“政策与管理监督”这两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但这两个维度不可从回归方程中删除,因为计算回归系数时使用的是强制回归法,将所有自变量一起考虑,如果剔除掉这两个不显著的预测变量,那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两个预测变量的显著性水平。

3.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表7为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摘要表,分析结果显示:预测变量中,“工作本身”和“政策与管理监督”都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它们不是有效的预测变量。预测变量“人际关系”(B=0.371)和“成长与发展”(B=0.286)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标准化系数分列第一位和第二位,说明英语专业师范生对“人际关系”和“成长与发展”认可度越高,长期或终身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意愿越强烈。

三、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保健因素中“人际关系”影响程度最大,这些因素主要有“在崇左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家人对自己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态度、亲人在崇左市对自己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影响程度、身边同学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对自己择业的影响程度、人脉积累程度”。通过数据分析,大部分受调查者家中有从事教育职业的亲属,因此他们选择师范专业就读受家庭因素影响较大。许多家庭不反对受调查者在崇左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且受调查者认为若有家人或是朋友、同学在崇左市工作,那么他们可能更倾向在崇左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激励因素中“成长与发展”影响程度位于第二,这些因素主要有“升职、教师建议、能力锻炼”。许多受调查者认为崇左市经济发展状况和学校治安状况一般,但在崇左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可以锻炼自身能力,他们会听取教师或导师的建议,结合自身能力考虑是否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为其将来发展打基础。保健因素中“政策与管理监督”影响程度位于第三,这些因素主要有“对崇左市基础教育政策扶持制度完善程度的看法、师范生关注招聘信息程度”。受调查者认为,崇左市教师招聘政策、生活补助、教师住房、“五险一金”等福利一般,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应完善政策扶持。不少人还表示,自己很少或几乎没有了解到崇左市教育行业的招聘信息,宣传力度不够大。激励因素中“工作本身”影响程度最小,这些因素主要有“从事教育行业意愿、对崇左市的教育发展信心程度、就业单位和任教阶段上的意愿、就业地点”,许多受调查者有意愿从事教育行业,但是在崇左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意愿不强,且长期或终身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意愿不强。

四、对策

(一)人际关系方面

英语专业师范生自身方面,一是要加强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交流,积极主动跟他们交流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想法,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人生规划,分享自己制订的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自我提升规划任务表,有计划地进行自我提升,这样做既能充实大学生活,又能表明自己从教的决心。二是积极利用人脉优势,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英语专业师范生可以多听取教师的建议,经常与任课教师、导师沟通交流,他们的工作经验相对丰富,比较了解崇左市各地区的就业前景,能夠根据不同家庭情况给予学生较为客观的就业建议。

学校和教师方面,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开设讲座的方式帮助英语专业师范生明确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从教动机,激发他们的职业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先择业、后就业”的就业观,并鼓励学生积极与家人沟通,就地入职,为崇左市基础教育事业做贡献。二是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就业指导教师可在英语专业师范生就业前,深度了解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家人的想法,给予他们合适的建议,促进英语专业师范生留在崇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9437647D-18AC-4CFC-9AA8-2FB53248C767

(二)成长与发展方面

第一,当地政府要采取有力保障措施,为崇左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例如,为崇左市基础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贯彻落实中央“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的要求,按时发放教师工资。完善崇左市教师发展机制,将教师晋升、参与科研、教学比赛、职称等项目与教师的绩效挂钩,激励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学校治安、教学环境良好,注重学校硬件设备的修理和更新,保证教学质量不因客观因素而降低。

第二,加强师范生和在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举行崇左市在职教师与师范生互动活动,促进师范生深度了解崇左市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学校可开设相关讲座,邀请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教育行业先进工作者与实习生互动,请他们向学生传授教育教学经验与心得、参与英语课程研讨会,师范生、教师双方互相吸取经验,积极探讨英语学科教学改革动态,研究解决现存教育教学问题,推动崇左市基础教育持续发展。如此,既能激励英语专业师范生主动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和教学竞赛活动,锻炼综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又能促进在岗教师认真研究现存教學问题,努力完善教学,从而促进英语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三,延长师范生实习时间,提高教育连贯度。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的暑假,结合教师教育课程集体组织一次1~2周的教育见习;然后在大学四年级再集中安排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由于大学师范生培养和中小学教育有脱节现象,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与实际中小学教育实习不连贯。因此,学校应鼓励英语专业师范生自主实习顶岗,深入了解崇左市基础教育发展情况,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

(三)政策与管理监督方面

第一,大力宣传教师岗位招聘信息,确保信息覆盖到每一名师范生。许多英语专业师范生基本没有或是很少关注到教师岗位招聘信息,说明崇左市教师招聘信息扩散度不大。近一半的师范生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崇左市教育行业岗位空缺情况,导致很多英语专业师范生对留在崇左从教犹豫不决和选择去崇左以外的地方从事教育工作。对此,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应多举办交流会,介绍岗位信息,实时公布岗位空缺情况。

第二,加强对崇左市各项扶持政策的解读和宣传,激励英语专业师范生留在崇左从教。在校内开设讲座对崇左市相关从教政策进行解读和宣传,包括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和宣传,确保学生是在充分了解岗位情况的基础上自愿进行从教选择。通过相关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师范生既能够了解崇左市教育行业的岗位情况,又能够明确留在崇左从教的未来规划。

(四)工作本身方面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对激励因素的定义可知,激励因素是更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因此,一方面高校与从教学校之间应加强交流互动,增进学术交流,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崇左市基础教育行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各学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培训,以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崇左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和为其自身将来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提升英语专业师范生在边境民族地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意愿,离不开师范生自身的努力、学校的帮助和政府的政策推动,三方相互配合才能让边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爱芬.崇左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与管理研究:基于教育政策视角[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7.

[2]蔺佩洋.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从教动机与长期从教意愿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3]刘昱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广西师大、华东师大和西南大学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4]赫茨伯格,莫斯纳,斯奈德曼.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M].张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注: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60406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巨榕(1999— ),广西桂林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英语教育)本科生;易春燕(1983— ),广西合浦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谭伊淘(2000— ),广西南宁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本科生;陆英伟(1968— );广西崇左人,崇左市江州区第一初级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责编 雷 靖)9437647D-18AC-4CFC-9AA8-2FB53248C767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必须和其他教育层次有效沟通衔接
高中英语教研工作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探究
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建设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